首页 理论教育 感恩逆境,迈向成功-百位名人的处世箴言

感恩逆境,迈向成功-百位名人的处世箴言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感谢逆境最困难的时候,也是我们离成功不远的时候。施罗德于1944年4月7日出生在下萨克森州的一个贫民的家庭。施罗德担任了下萨克森州总理,开着奔驰车把母亲接到一家大饭店,为老人家庆祝80岁生日。1980年当选议员,1990年当选下萨克森州总理。三年后,王琦万分激动地领到了一份大学专科的毕业证书。遇到逆境就一味消沉的人,是肤浅的;一有不顺心的事就惶惶不可终日的人,是脆弱的。

感恩逆境,迈向成功-百位名人的处世箴言

感谢逆境

最困难的时候,也是我们离成功不远的时候。

——拿破仑

拿破仑(1804-1815),法兰西帝国缔造者,卓越的军事家、野心勃勃的政治家。先后多次打垮了欧洲各个封建君主国组织的“反法同盟”,保卫了由法国资产阶级进行的法国大革命胜利果实,并在欧、非、北关各战场上,进行了对欧洲各封建国家的战争,削弱了欧洲大陆的封建势力。重要功绩还有:颁布了《拿破仑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至今还发挥着重要作用。

生命如船,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可能遭遇狂风暴雨,惊涛骇浪、冰山暗礁,勇敢地闯过这些生命中的障碍,等待你的将是风和日丽的美好人生

施罗德于1944年4月7日出生在下萨克森州的一个贫民的家庭。他出生后三天,父亲就战死在罗马尼亚。母亲当清洁工,带着他们姐弟二人,活过得十分艰难。

由于入不敷出,母亲欠下许多债。一天,债主逼上门来,母亲抱头痛哭。年幼的施罗德拍着母亲的肩膀安慰着:“别着急,妈妈,总有一天我会开着奔驰车来接你的!”

40年后,终于等到了这一天。施罗德担任了下萨克森州总理,开着奔驰车把母亲接到一家大饭店,为老人家庆祝80岁生日。

1950年,施罗德上学了。因交不起学费,初中毕业他就到一家零售店当了学徒。贫穷带来的被轻视和瞧不起,并没有使他自暴自弃,反而使他立志要改变自己的人生:“我一定要从这里走出去。”

他想学习。他在寻找机会。1962年,他辞去了店员一职,到一家夜校学习。一边学习,一边到建筑工地当清洁工,不仅收入有所增加,而且实现了他上学的愿望。

4年夜校结业后,1966年他进入了哥廷根大学夜校学习法律,圆了上大学的梦。在他学有所成之后,他当了律师,32岁时,他当上汉诺威霍尔特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回顾自己的经历,他说每个人都要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而不要通过父母的金钱来使自己接受教育,这有利于一个人的成长。

在大学通过对法律的研究,他对政治产生了兴趣。他积极参加政党的集会,最终选择了社会民主党。

此后,他逐渐崭露头角,步步提升。1969年,他担任哥廷根法区的主席。1971年得到政界的肯定。1980年当选议员,1990年当选下萨克森州总理。并于1994、1998年两次政坛得志。1998年10月,他走进联邦德国总理府。

苦难是人生的一大财富,不幸和挫折可能使人沉沦,也可能铸造一种坚强的意志品质,成就一个充实的人生。苦难是人生的一位良师,他能教给我们学会用感激的心情、积极的态度对待一切问题,养成坚强的意志,勇敢地参与社会竞争。

苦难是一所学校。许多人的生命之所以伟大,都来自他们所承受的苦难。最好的才干往往是从烈火中冶炼出来的。

设想一下,如果人的生活一帆风顺,锦衣玉食,那么人生就没有从低谷到顶峰的跌宕起伏,就没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喜悦。穷尽千辛万苦的成就才传奇,历经百转千回的感情才珍贵。

王琦初中毕业后,在一个高级酒店门口当招待员。每当有人出入时,他都要俯首向其问好或道谢。虽然王琦好像整天都在微笑,但他心里一点儿也不快乐。面对来往的人的冷漠的面孔,王琦深知这份工作是多么令人不屑一顾。

于是他省吃俭用,报了一个英语班,开始了他的求学之路。每天早晨五六点钟,王琦便起床背单词,然后随便吃些东西便匆匆忙忙地上班去了。晚上回到家,虽已精疲力竭,但他仍坚持把绝大部分的时间用在学习上。

日子就这样在忙碌而紧张中飞逝。三年后,王琦万分激动地领到了一份大学专科的毕业证书。他离开了酒店,在旅游局谋到了一份导游的工作。此时的他已能用流利的英语向游客介绍,一切的快乐也都是发自内心的了。

王琦能把身上的标签拿掉换个新的,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呢?挫折不等于失败,平庸也不是人生最后的结局,我们为什么不把它看做是另一个起点呢?只有不向任何困难屈服,不断地去尝试,去探索,只有不在坎坷与平庸面前止步,我们才能更加卓越超群。(www.xing528.com)

当你突然遭遇困境的时候,你应该意识到,你的当前位置是一个转折点,站在这个点上,下一步的走向,常常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诸如平凡和卓越、痛苦和快乐、贫穷和富有、惨淡和辉煌……

大自然的法则永远是优胜劣汰,没有经过困苦的磨砺,就不可能成为强者。我们在生活中所遭遇的种种困难挫折就是加在我们身上的“泥沙”。然而,鼓起勇气,把它们抖落到脚下,它们也是一块块的垫脚石,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地将它们抖落掉,然后站上去,那么即使是掉落到最深的井里我们也能安然地脱困

有一天农夫的一头驴子,不小心掉进一口枯井里,农夫绞尽脑汁想办法救出驴,但几个小时过去了,驴子还在井里痛苦地哀嚎着。最后,这位农夫决定放弃,他想这头驴子年纪大了,不值得大费周折去把它救出来,不过无论如何,这口井还是得填起来。于是农夫便请来左邻右舍帮忙一起将井中的驴子埋了,把井填平。

农夫的邻居们人手一把铲子,开始将泥土铲进枯井中。当这头驴子了解到自己处境时,刚开始叫得很凄惨。但出人意料的是,一会儿之后这头驴子就安静下来了。

农夫好奇地探头往井底一看,出现在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惊:当铲进井里的泥土落在驴子的背部时,驴子的反应令人称奇——它将泥土抖落在一旁,然后站到铲进的泥土堆上面。

就这样,驴子将大家铲到它身上的泥土全数抖落在井底,然后再站上去。很快,这只驴子便得意地上升到井口,然后在众人惊讶的表情中快步跑开了。

孟子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和安逸同样是一种生活方式,但一个可以培育信念,一个只能播种平庸。

动物学家的实验表明,狼群的存在使羚羊变得强健,而没有狼群的威胁,羚羊在舒适的环境下变得弱不禁风,一旦遭遇狼群,只有被吃掉。这一现象同样适用于人类。真正的人生需要磨难。遇到逆境就一味消沉的人,是肤浅的;一有不顺心的事就惶惶不可终日的人,是脆弱的。一个人不懂得人生的艰辛,就容易傲慢和骄纵。未尝过人生苦难的人,也往往难当重任。

一个人的成就和他所未能达到的成就都是他自己行为的最直接的结果。人的怯懦与勇敢都是他自己的心理与行为,而不是别人能够左右的,因此只能由他自己去努力改变。他所处的环境也是他自己造成的,不是别人造成的,因此,他的痛苦与幸福都只能由他自己把握。

强者不可能改变弱者,除非弱者情愿被改变。所以,弱者必须通过自己才能变得强壮。只有他自己才能改变自己的一切。

不要小看自我心理调节,有的人能忍受严重的挫折而不灰心,有的人仅仅遇到不太严重的挫折就意志消沉,这是心理承受力不同的表现。成功人士往往能够在失意时迅速地调节自己,使自己始终保持最佳状态。

当我们面临逆境时,绝不能放弃。

现在多数的家庭条件好了,在优越的环境中生长使青少年有了太多的依赖,没有了吃苦的意志。殊不知,一个人要有所成就,能担当大任,必须首先经受磨难,接受各种考验,具备百折不挠的性格,才能有所成就。

我们都希望父母爱自己,但要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怎样才能爱得有意义、有价值。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给自己适当的磨难,使自己正确对待失败、挫折,从失败和挫折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培养积极的心态和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会使我们终生受益。

不幸和苦难虽然会让我们承受太多,但同时心中却会流出奋斗前进的泉水来。让自己吃点苦,有利于培养自己的意志,健全自我的人格。意志指自觉确定目标,并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努力克服困难的心理活动,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成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突出表现形式。在意志的结构中,决心、信心、恒心是三个重要的心理因素,它们相互作用和渗透、共同制约着人的意志行动。意志的突出特征就是克服困难,直面挫折。越是伟大的事业,越是需要创业者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

生活是人生最好的大学。在这所大学里,你可以学到许多在其他地方绝对无法学到的东西,你可以磨炼自己承受磨难的能力,你可以学会战胜困难,体会到人生残酷的一面,可以体会到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总之,在这所大学里,你会将自己磨炼成一个真正的人。经历了这些磨难和挫折,对于人生将要迈过的其他一切坎坷,你都会将其视作一马平川,不再视其为畏途。

顺境是指在追求美好生活、实现美丽梦想的过程中,可以一帆风顺地到达理想彼岸的优越环境条件。顺境有时也指人们渴求的万事如意、心想事成的理想境遇。顺境的优势在于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等发展的资本,可以使个人的才能得以自由充分的发挥。但人们在身处顺境时,容易滋生停滞不前、骄傲自满、心浮气躁、意志消沉等问题。逆境则是指人们所处的环境荆棘丛生,不尽人意,在生存与发展的道路上障碍和阻力频生。身处逆境时,容易产生消沉、空虚、寂寞、苦闷、惆怅和无助等心理倾向。人生在世,不可能凡事都一帆风顺,难免要经历逆境与顺境。逆境与顺境是相对而言的,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逆境和顺境都是外因,但作用不同,取得同样的成就,当事者所付出的代价也不相同。在逆境中向目标前进,犹如逆水行舟,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和更多的艰辛才可能成功。顺境仅是一种相对优越的境遇,并非一劳永逸。逆境也绝非造就一种积极人格的充分条件,逆境中产生的过度自卑会瓦解一个人的活力。经历逆境时,一些人会感叹自己怀才不遇,怨天尤人,觉得生活太不公平。逆境对人的压力大部分来自内心,可以成就一些人,也可能毁灭一些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能依靠自己的勤奋努力去把握顺境和摆脱逆境。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挑战的过程,不论处于何种境遇,都应该正视现实。要珍惜顺境,“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但每个人都不可能时时与环境相宜,都会有遇到逆境的时候。当你无力改变环境时,就应该设法改变自己,使自己尽可能去适应环境。“大事难事有担当,逆境顺境向前看,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眼光。”要不因顺境而固步自封和狂妄自满,不因逆境而一蹶不振和妥协丧志。境由心造,乐观的心态,是战胜逆境的精神动力;积极的行动,是走出逆境的有效途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