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通过生动故事,教师启发学生认识错误及后果

通过生动故事,教师启发学生认识错误及后果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启发自我认识错误王祈写了一首《竹诗》,他将最得意的“叶攒千口剑,茎耸万条枪”两句抄给苏东坡看,希望得到苏东坡的称赞。苏东坡没有直接批评诗句的不真实,而是换了请教的口吻,让王祈自己认识到了自己的失误。在这个批评的故事中,教师未批评学生一句,而是通过让学生解释成语的方式,启发学生自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当学生犯了错误,或出现某种不良倾向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述相关的生动故事,来启发学生认识错误及其可怕后果。

通过生动故事,教师启发学生认识错误及后果

启发自我认识错误

王祈写了一首《竹诗》,他将最得意的“叶攒千口剑,茎耸万条枪”两句抄给苏东坡看,希望得到苏东坡的称赞。苏东坡看了后说:“我想请教一下:你这竹子是何品种?怎么十条竹竿才长一片叶子呀?”苏东坡没有直接批评诗句的不真实,而是换了请教的口吻,让王祈自己认识到了自己的失误。

苏东坡也犯过错误。他天资聪明,幼年时由于读书特别多,书上的字几乎没有不认识的,再加上文章写得好,因而受到人们的赞扬。在一片称赞声中,苏东坡有点飘飘然了。于是有一天,他在自己书房门前书上一联:读尽人间书,识遍天下字。对联贴出后,有的人捧场,更多的人则是不以为然,认为他太不谦虚,口出狂言,因而使他的形象降低了。

有一位长者专程来到苏家,向苏东坡“求教”,请苏东坡认一认他拿来的书。书上写的全是周朝史籀创制的字体。苏东坡一个也不认识,羞得面红耳赤,只好向长者道歉。长者也没有说什么,便含笑而去。苏东坡这才感到自己门前的对联名不副实,马上将对联各填一字,上联是:读尽人间书好,下联是:识遍天下字难。这件事教育了苏东坡,最后他终于成了有名的大文豪

批评是针对对方的错误而言,错误的改正还是“内因”起决定作用,而批评者的“外因”只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对方从根本上改正错误还要靠自己的“良知”。所以,高明的批评者,总是逐渐地“敲醒”对方,启发其进行自我批评。

东汉名臣杨震,才高学绝,被时人誉为“关西孔子”。他为官清正廉洁,不受私请,曾官至司徒太尉。(www.xing528.com)

杨震调任东莱太守时,途经昌邑县境。此前为杨震所举荐的昌邑县令王密,一直想报答杨震的举荐之恩。这天夜里,他特地前往驿站拜谒谢恩。为略表酬谢之意,王密暗携黄金10斤,单独造访。杨震对此颇感不快:“我知道你的为人,你却为何不了解我的秉性?”王密说:“你放心,这么晚了,没有人知道这件事。”杨震回答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你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听了这番话,王密顿感羞愧难当,只好歉疚地收礼告辞了。

有一个中学生上外语课时看卡通书,老师没有马上批评他。下课后,老师把他找到教研室,亲切地对他说:“你是咱们班的语文科代表,现在我问你一个成语,专心致志,是什么意思?”那个同学回答说:“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聚精会神,一心不可二用。”老师赞扬说:“你回答得很好,但能不能举个具体例子说明一下?”那个同学听到这句话时,脸“唰”地一下红起来,低下头吞吞吐吐地说:“就拿刚才上外语课来说吧,我没有注意听讲,在下面看卡通书,这就没有做到‘专心致志’。老师,我错了,请你原谅我吧!”

在这个批评的故事中,教师未批评学生一句,而是通过让学生解释成语的方式,启发学生自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可见启发式批评多么有实效。

当学生犯了错误,或出现某种不良倾向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述相关的生动故事,来启发学生认识错误及其可怕后果。如可以通过讲述名人的奋斗史,使那些遇到挫折的学生热爱生活,重新振作起来;通过讲述“浪子回头”的故事,使那些犯了错误而破罐破摔的学生勒马回头、改过自新……好的故事可以挽救一个人,教师如能善于用故事感化学生,则胜过你千百次地批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