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卫月望:万荣古钱币学家

卫月望:万荣古钱币学家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六十二章古钱币学家卫月望卫月望是皇甫乡北吴村人,民国10年生,其父卫聚贤是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和古文字家。1986年9月,在英国首都伦敦召开了第十届国际钱币学术会议。会上,卫月望宣读了《世界上最早的一张纸币》一文,并公布了该纸币就在中国的讯息,立即引起了会场轰动,人们将他团团围住,争相索要资料。卫月望正直、纯朴,还有着高度的爱国热情。

卫月望:万荣古钱币学家

第六十二章 古钱币学家卫月望

卫月望是皇甫乡北吴村人,民国10年(1921)生,其父卫聚贤是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和古文字家。

月望小时候受父亲影响,就爱收集一些钱币,把它作为玩物。40年代初,一位名叫于福保的钱币学家编了一本《古钱币大辞典》,遗憾的是该书没有公元纪年,作为一本工具书,查找起来很不方便。月望当时20多岁,他就想填补该辞典这个缺陷。他在父亲的支持和指导下,钻在房子里默默进行考证、编写。这项工作别人看来枯燥乏味,而他却耐得寂寞,干得津津有味,终于以顽强的毅力,完成了《古钱币年号索引》一书,于民国31年(1942)由重庆说文出版社出版。这本书的问世,显示了他治学方面的刻苦精神及严谨学风,受到学界的称赞,也为他以后向更高层次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后,他一头扎进史海,收集、研究古钱币资料,数十年如一日,为挖掘中华民族的金融变迁和发展不懈努力。

纵观他写的300余万字的长短论著,涉及面非常广泛,既有货币发展的纵横史,也有少数民族的货币研究史,还有亚洲一些国家的货币情况。在货币发展的历史方面,有金银币的起始,对银行的历史考证,这方面他的著作有《货币史呓稿》、《近代货币经济注释附录及图版》、《银行的起源》、《方孔圆钱资料专编》、《货币史漫笔》、《货币史资料录》、《中国古代的金银币》、《古钱索引》、《且看帝国主义是怎样用其银行来侵略中国的》等。

卫月望对宋代的交钞、北宋的纸币、金代的逐路交钞、明代的通行宝钞、清代银行发行的纸币,曾作过专题研究,特别是对契丹等少数民族货币发展史,都有系统的较深的探讨。在这方面他的著作有《契丹货币经济编年》、《宋代交钞》、《契丹金融史呓稿》、《金朝逐路交钞》、《北宋纸币概况》、《大明通行宝钞铎》、《辽代图录》、《大清银行史料》等。他还写过一篇《唐僧取经途经各国的有关钱币之记述》,对西域少数民族的货币发行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记述,是当今研究少数民族货币发行情况的一份极为珍贵的资料。

1986年9月,在英国首都伦敦召开了第十届国际钱币学术会议。会上,卫月望宣读了《世界上最早的一张纸币》一文,并公布了该纸币就在中国的讯息,立即引起了会场轰动,人们将他团团围住,争相索要资料。这篇称誉世界的论文,就是他研究元代契丹货币中发现的,他曾为此写了《中统元宝交钞考说》一文。这一发现,奠定了他在货币研究中的权威地位。(www.xing528.com)

此外,他还对日本、蒙古等国的货币进行了研究,撰写了《从世界上面值最大的一张发票看日本经济的起家》、《东南亚发现的汉文锡币》、《中日朝越历史年代对照表》等文章,对我们了解该国的情况和国与国之间的货币交流不无裨益。

卫月望正直、纯朴,还有着高度的爱国热情。他虽然整天钻在“钱眼”,在钱币里生活,但他从来不贪财,不爱钱,终生淡泊名利。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那么多有价值的著作,竟是在7平方米的“蜗居”斋写出的。解放初期,他帮助父亲把3000件文物无偿地捐给国家,又将自己费尽心机、多方收集的1000余件货币实物,也无偿献给中国历史博物馆

由于在钱币研究方面的造诣与成就,他被吸收为国际钱币学会组织——东方钱币学会会员、中国钱币学会理事、少数民族钱币学会秘书内蒙古钱币研究会常务理事。他还是《中国钱币大辞典》、《近代钱币》的撰稿人。

然而,在20世纪初的政治运动中,他却因为经历问题,被错误地扣上了历史问题帽子,后来竟被诬为“特嫌”,横遭批斗,倍受凌侮。但他处变不惊,始终未改自己研究货币的初衷。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仍然奋笔疾书,出了不少成果。可惜天不假寿,1994年6月24日,疾病过早地夺去了他的生命,享年74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