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万荣名人-农民科学家王衡

万荣名人-农民科学家王衡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九十七章农民科学家王衡王衡,是一位只有小学文化的普通农民,但他不惧艰辛,敢在科技领域不断探索,终于月宫折桂,夺回了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的桂冠,填补了国家一项学科空白,创造了世界奇迹。王衡恐怕回家耽误时间,就和检验室的郜主任协商好,白天他在检验室义务干活,晚上借助仪器检验免付费用。王衡认为这是领导对自己的信任和鼓励,因此积极性更高,但凡接到通知,就当成至高无上的命令,迅速前往。

万荣名人-农民科学家王衡

第九十七章 农民科学家王衡

王衡,是一位只有小学文化的普通农民,但他不惧艰辛,敢在科技领域不断探索,终于月宫折桂,夺回了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的桂冠,填补了国家一项学科空白,创造世界奇迹。

1950年,王衡出生于天津河东区。1962年,他们全家“下放”到万荣县光华乡王胡村,变成农村户口。第二年,他父亲去世,他才13岁,就含泪告别了学校,在生产队和成人们一起挣起劳动日。那时,农村经济极端贫困,一个劳动日最高也不过三几毛甚至几分钱,他们全家辛勤劳动一年,年终还是跳不出短款户的名册,不得已他只好随着成年小伙子到运城盐池担硝。一连7年,他都是在盐池过的春节。

1982年,他到天津落实政策,看到河北省某矿井透水,淹了4个大型矿井,它属于特大工程水害事故,导致5万多名工人不能工作。特别是把整车皮运来的大豆,作为抢险治水材料,填入矿井透水洞,作为农民,他知道“粒粒皆辛苦”的粮食来之不易。更何况自己的家乡才开始摆脱吃糠咽菜之苦!当时他的心情十分沉重,为了弄明情况,他在那里住了11天,了解到为治理矿井水害,领导还请来了4个外国团队。他想,我们十几亿人的一个大国,难道就没有一个“能人”,还要请外国人?他萌发了我这一辈子要为治理矿井地下工程水害奋斗的心愿

王衡这个人,不光生性耿直,能吃苦耐劳,还有一股万荣的挣气,凡是他认准的理、他想办的事,他一定要干出个样子,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他经过各方面了解,认识到国内矿上透水、人防工程大面积渗水、深坑塌水,普遍存在,而治水不力的主要原因是防水材料问题。从此,他踏上防治工程水害的科研之路。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人搞科研,似乎有点天方夜谭,外界的冷嘲热讽,自然难免。他不顾一切,索性关起门,一边啃书本,一边用土法试验,他先是把防水配剂做成碗口大的疙瘩,后来又不断改变形状,分成几组,然后放在盆中观察。经过两年时间、近千次试验,一组2厘米厚的水泥砂浆片,在水中浸泡了两天后,打开里面竟是干的,有明显的抗渗效果,他高兴得夜不能寐,连夜加工了约25公斤产品样本,背到事先联系好的洛阳某实验所鉴定。原来说好检测费分期分批付款,但到那儿以后,试验室的主任却非要先交3000元不可。这一变卦,使他进退两难,须知他身上只有200元,就这还是将家中一桶5公斤食油和一头半大母猪变卖的收入,他不由眼泪夺眶而出。

常言道:天无绝人之路。这时,他的窘境被一位名叫严公正的同志看见,他是位助人为乐、急公好义之士,他把王衡接到自己家中,说他有一位同学在南京军区,请他帮助玉成此事,说着就挥笔写了一封信。王衡感恩言谢,拿上信就向火车站跑去,在南京军区热心人周久如同志帮助下,他进入检验所,经过检验,他的产品确实有防水效能,但达不到国标要求,需要改进有关效能。王衡恐怕回家耽误时间,就和检验室的郜主任协商好,白天他在检验室义务干活,晚上借助仪器检验免付费用。

转眼两个月过去了,王衡身上所带的钱所剩无几,先前一天花一角六分钱买两包散装方便面充饥,现在连这都买不起了,而家里的汇款迟迟不见音讯——其实,家里也告借无门,哪里有钱汇给他。于是,他每天竟以开水维持生命,第一天尚可,第二天越喝越难受,直到第三天,在检验室工作时,昏倒在振捣台上。还是郜主任那一班令他永远难忘的人,把他送到医院进行抢救,为他送钱送饭,帮他渡过了他一生最大的难关。

1986年12月6日,是他终生难忘的日子——他的检验产品终于成功,样品检测报告达到“建设部颁发标准”。王衡把它命为“BR型增强防水剂”,它的主要功效是能在6秒钟内迅速凝固,抗拒660立方米/秒流量

王衡创造了科技界一大奇迹!南京军区某单位挽留他在军区办厂,江苏省江都县也要留他在当地办厂,并许以优厚条件,都被他婉言谢绝。因为,他想到他的家乡,他想以此带领自己的穷乡亲们脱贫致富。

他回到家乡后,四处筹集资金,没向国家贷一分钱,在家乡王胡村自力更生建起了山西建华化工厂。几年来,在科学实践中,他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名言,感受颇深,于是就在厂门的横匾上题写了“科技富国”4个大字,以此激励自己不断创新。

1989年,王衡将自己的产品在开滦煤矿水害防治中试用,当时,矿井井筒淋水被称为“咽喉工程”,是世界公认的建井行业疑难问题。王衡下到开滦煤矿600米深的矿井调研,看到矿工顶着淋水,全身湿漉漉像在连绵的雨中作业时,他心情异常激动,他想,这应该成为我的攻关课题。于是,他在矿总工程师叶向东、技术负责人郝国安同志的支持下,在矿工同志的配合下,反复研究试验,历时两个多月,试验数十次,终于创造出“锚喷治水支护”新技术,制服了淋水的危害。矿工看到王衡的新产品和新技术改变了他们的作业环境,使他们再不用冒雨生产,高兴地把王衡在巷道里抬了起来,升井后又是一番欢庆。

这项技术得到煤炭部领导高度重视,部里的技术委员会18名专家专程下到淋水巷道检查,并亲自参与作业,测定系列技术参数,给予高度评价,把“锚喷治水支护”确定为部级重点推广项目,向全国煤矿下发了推广文件,授予此项技术为部级科技进步奖。

该项技术在富水矿井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普及到96%的矿井建设工程中。(www.xing528.com)

1989年,煤炭部授予山西建华化工厂为“部定治水抢险单位”。王衡认为这是领导对自己的信任和鼓励,因此积极性更高,但凡接到通知,就当成至高无上的命令,迅速前往。1989年11月,他接到省科委通知,要他到禹门口提水工程封堵泄水。那儿立帮石壁上有一个直径1米的泄水孔,深基坑把高山含水层切断,形成660立方米/秒泄水,凶猛的水源不断喷向基坑,发出隆隆震耳之声。他听完工程负责人介绍后,即到现场观察,并率领10多名工作人员,采取他们创造的“干法泄水堵漏”技术,进行封堵作业,经过10多天奋战,成功地锁住了那条巨大“水龙”。

时隔不久,北京建设地铁西单1号竖井,开挖到负20~22米时,涌水塌方,情况紧急,煤炭部通知他们抢险。当时他们正好在北京,到工地下井一看,是沙层涌动,不停地塌落土沙。他们在施工单位——铁16局工人全力配合下,支护住流沙立帮,井底大量涌水封堵成功,为首都重点工程解了燃眉之急。

1999年秋末冬初,三峡工地大坝围堰已达70多米高程,但在坝顶10米以下有78处漏水,给整个工程带来严重威胁。该工程总工程师陈珙新同志请王衡会诊。他到工地进行了详细观察和询问,然后回到指挥部办公室,与30多位知名专家会诊。他谈了自己的判断,认为是“吸水反升造成高位渗漏问题”。当专家们要他进行理论解释时,王衡把他面前的水杯轻轻推向会议桌中间,然后从自己的上衣口袋掏出一支香烟,把它的前端极少一部分插进杯内水中,不一会儿,整支香烟湿透了。王衡对专家们说:“香烟仅接触到水面一点,但过了两分钟,整根香烟已经湿透了,为什么?就是因为香烟内烟丝的密度不够和防水性能太差。”稍缓了口气后,王衡又说道:“要讲高深的理论我讲不来,我只能给大家打这么个小小的比方。”最后,王衡提出了他的“治疗”方案:在大坝顶上,顺着大坝往江底17米处进行钻孔,然后往孔中灌注他们厂生产的“BR型增强防水剂”,使产品中的抗渗指标和强度指标全部渗到整个坝体,从而极大地增强了坝体混凝土的密度和防水性能,很快杜绝了渗漏的现象。王衡和三峡的领导、专家们都长长舒了口气,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工地。

在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中,王衡的“BR型增强防水剂”系列产品,对大坝进行了“封堵压力泄水”,创造了660立方米/秒流量的业绩,成为中国水利史上一大奇迹!还有,葛洲坝附近的清江大坝工程在坝体内容取样的过程中,由于工作的疏忽,造成人为的大面渗漏和管涌,其流量达到3000立方米/分钟,严重威胁到下游群众安全,工程人员找到王衡,又是他的“BR型增强防水剂”,很快堵住了漏洞,保卫了下游人民群众的安全。

王衡研制的“BR型增强防水”系列产品,拓宽了水泥的应用范围。他们在国家重点工程中创造总结出的“锚喷治水支护”、“干法应水堵漏”、“干法压治涌水”、“泵送自防水混凝土”、“注浆BR-C型浆液”、“解决井筒淋水”等6项技术和产品,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荣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国家级新产品等多项发明专利

1998年,王衡援藏回来后,因劳累过度,突发脑出血。待病情稍有好转后,他拄着拐杖,完成了C100BR高性能混凝土复合剂,配制C100级别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有效地改善了因高强而引起的脆性问题,抑制了混凝土龟裂,提高了耐碳化性能,而且对钢筋无锈蚀,对人体也无毒害。

现在,王衡的产品被业内专家公认为是国内外防治水害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可以代替部分进口产品。他发明创造的产品和技术已先后在国内11个行业1180项工程中应用,其中包括葛洲坝、三峡大坝北京地铁等世界性重大工程。同时,他的防水害产品已经销往日本韩国、孟加拉国和南非的津巴布韦。他还为山西、陕西、北京、天津、武汉、大连、合肥兰州、沈阳和乌鲁木齐等大型工程和多项军事工程,提出了针对性水害治理方案,为求援单位设计出方案25项,其中国内23项,国外2项。2002年,王衡再次把自己封闭起来,搜集、浏览了国内外混凝土专利全部资料,对8个城市的188项地下水害工程进行剖析,结合其研究成果,发表了《地下工程水害原因剖析》的论文,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关注。

目前,他拥有知识产权11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13项,获能源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14篇,在中国科技出版社出版了《地下工程水害治理技术研究》、《论地下工程水害治理》两部著作。

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以及山西、新疆、西藏、云南、山东、福州、甘肃等省市电视台,《光明日报》、《科技日报》、《山西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均在重要时段和显著位置报道了王衡的事迹。

王衡在研究水害防治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党和国家也给了他崇高的荣誉:全国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山西省特等劳模、山西省劳动模范、山西省优秀企业家、山西省科企功臣、山西省优秀专家等。

2003年,他由6名工程院士联名推荐,申报了“地下水害防治技术”,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填补了国家学科一项空白。2005年3月28日,又是他永生难忘的一个日子——2004年国家科学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王衡和数百名优秀科技工作者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等的接见。胡锦涛总书记热情拉着王衡的手说:“感谢你,非常感谢你对我国地下工程水害防治工作的贡献,感谢你对我国科技工作做出的贡献!”随行的朱丽兰副委员长指着王衡对温家宝总理说:“这是一位农民科学家!”温总理非常惊讶,迅速转过头,热情对王衡说:“农民科学家,了不起!地下工程水害工作很重要,感谢你!”王衡心里顿时涌起幸福的浪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