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浴佛节太子像的特点-佛教小百科. 佛像

浴佛节太子像的特点-佛教小百科. 佛像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浴佛节作为佛教的重要节日之一,深受广大佛教信徒的崇敬,在节日期间制作的释迦太子像也别具一格。浴佛节的风俗起源于古代印度。浴佛节风俗很早就已经传入中国。说明当时就已经有浴佛的仪式。此后历代,浴佛节举行盛大的纪念活动越益兴盛,南北朝时在各地流行,并一直延续至今。在举行浴佛节活动时的释迦太子像,一般是一个童子形象,站立在一莲花台座上。童子身戴肚兜,头上梳着发髻,其形像有如中国民间一小儿。

浴佛节太子像的特点-佛教小百科. 佛像

浴佛节作为佛教的重要节日之一,深受广大佛教信徒的崇敬,在节日期间制作的释迦太子像也别具一格。

据《过去现在因果经》记载,净饭王的夫人摩耶夫人梦见白象入胎后怀孕。依照当地的风俗,妇女怀孕后须回娘家生产,于是摩耶夫人在临近产期时,带了侍女等回娘家去,途中她们经过一座名叫蓝毗尼的花园,摩耶夫人就在蓝毗尼园中一棵无忧树下,诞生了悉达多太子。太子降诞后,即有难陀和伏波难陀两位龙王口吐清净水,洗涤太子之身。这时悉达多太子即向东南西北四方各走七步,然后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宣称:“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后世的佛教徒为了纪念佛陀诞生,就有了浴佛节这一节日。

浴佛节的风俗起源于古代印度。公元四五世纪时,这一风俗在印度和西域诸国十分流行。当时中国一些高僧西行求法,在西域诸国都看到规模宏大的浴佛节流行。浴佛节风俗很早就已经传入中国。据《三国志》卷四十九《刘繇传》的附记中说,东汉末年,笮融在徐州设像立寺,“每浴佛,多设酒饭,布席于路,经数十里,人民来观及就食且万人,费以巨亿计。”说明当时就已经有浴佛的仪式。(www.xing528.com)

此后历代,浴佛节举行盛大的纪念活动越益兴盛,南北朝时在各地流行,并一直延续至今。现在一般汉地佛教寺院,每年农历四月初八,都要在寺院里举行纪念活动。一般在佛堂里,或寺里露天场地安排净地,设置灌佛盘,在盘中的莲台上安置一童子形的释迦太子像,在进行一番仪式之后,即以净水灌淋太子像,以表示庆祝和供养,就叫做“浴佛”或“灌佛”。

在举行浴佛节活动时的释迦太子像,一般是一个童子形象,站立在一莲花台座上。以印佛传中说太子降诞时,向四方各行七步,步步莲花之意。童子身戴肚兜,头上梳着发髻,其形像有如中国民间一小儿。以一手向上指天、一手向下指地,以示“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意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