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丹霞烧佛像:打破传统,佛教禅宗的解读

丹霞烧佛像:打破传统,佛教禅宗的解读

时间:2023-1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丹霞天然是石头希迁的弟子,禅宗史上曾留下不少有关他的趣事,焚烧木佛是其中之一。在丹霞看来,木佛是用木头雕成,它只是信仰的象征,本身不是佛;禅宗反对偶像崇拜,只承认自己本心的主宰,所以用木佛烧火取暖无损于成就佛道。丹霞离开希迁,再次来到江西参见道一。另一件便是烧佛像事。焚烧佛像在传统佛教看来是绝不容许的,但丹霞却有自己的理由。

丹霞烧佛像:打破传统,佛教禅宗的解读

丹霞天然是石头希迁的弟子,禅宗史上曾留下不少有关他的趣事,焚烧木佛是其中之一。在丹霞看来,木佛是用木头雕成,它只是信仰的象征,本身不是佛;禅宗反对偶像崇拜,只承认自己本心的主宰,所以用木佛烧火取暖无损于成就佛道。

丹霞禅师原是儒生,熟习儒书。有一年,他往长安应试,在旅店借宿时遇一禅客。禅客问:“到哪里去?”丹霞回答:“选官去。”禅客说:“选官不如选佛。”丹霞便问:“选佛应该到哪里去?”禅客告诉他:“如今江西马大师(道一)出世,那儿正是选佛的场所,你可去他那儿。”所谓“选官”,是指选择为官的捷径;所谓“选佛”,是指选择做佛弟子的门路。当时南方禅风掀起,招引了不少封建文人学士,丹霞深知其中奥妙,便决然放弃选官机会,直奔江西。

青原山净居寺

行思于唐玄宗开元二年(714)来到青原,在净居寺大倡禅学,恪守不立文字的祖训,弘扬顿悟学派,宗风大振,四方来参者甚众。

初见道一,丹霞以手托头额(意为要求剃度,做他弟子)。道一看了好久,知道他不是等闲之辈,要打发他走,说:“南岳石头希迁是你的老师,你去罢。”于是丹霞来到南岳。初见希迁,同样以手托头额,希迁说:“到槽厂去。”丹霞按照希迁意思入行者房,当烧饭工,前后凡三年。一天,希迁令众僧铲去佛殿前草,这时只见丹霞用盆盛水洗头,在希迁面前跪下。希迁会意,露出微笑,给他剃了发(正式出家成佛弟子)。接着,希迁正要为他说佛教戒律,他却掩住耳朵跑走了。

丹霞离开希迁,再次来到江西参见道一。还未行参拜之礼,便闯入僧堂,骑坐于某僧的脖子上,僧众一时大惊失声,急忙告知道一。道一亲自入堂察看,说了一句:“我子天然。”丹霞立即下地礼拜,感谢师父赐他法号。

在得到希迁剃发、道一赐号之后,丹霞便开始了四出游方的生活,其间又有两件逸闻留传于后世。(www.xing528.com)

唐元和三年(808)的一天,丹霞横卧于洛阳天津桥,挡住了留守郑某的车轮。郑某问他:“为何挡住我的车?”他却慢条斯理地吐出三个字:“无事僧。”郑某大加赏识,奉送财物,日给米面供养。一时间,洛阳僧俗纷纷归信。

另一件便是烧佛像事。元和年间,丹霞在洛阳龙门香山居住,冬天外出,在慧林寺遇大寒天气,他不顾主人厉声斥责,径取寺中木佛投入火中,以驱寒取暖。

青原行思禅师像

行思禅师是唐代高僧,佛教禅宗七祖,禅宗青原派系——曹洞、云门、法眼三宗的鼻祖。

焚烧佛像在传统佛教看来是绝不容许的,但丹霞却有自己的理由。慧林寺院主问他:“为什么烧我寺院的木佛?”他以杖子拨灰说:“我烧取舍利。”院主道:“木佛哪来的舍利?”他答道:“既无舍利,那就再拿两尊来烧。”事实上,释迦牟尼在世时,从未教人崇拜偶像,他临死时,只要求弟子“依法不依人”即根据他留下的教导行事。佛像雕刻是在释迦去世数百年以后才出现的事,这与原始佛教的无神教义是相悖的。当然,禅宗则更从般若空观的角度来看待佛像。

至于丹霞其他一些举止行为,一方面反映了他对禅宗教义独具只眼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应该指出,那是提高声誉的特殊手段,非惊世骇俗之举,不能引起舆论重视;非荒诞怪僻之行,不足以在禅宗界为人归信。它既显示了丹霞作为知识阶层僧侣的观念,又满足了时下文人士大夫对精神启示的渴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