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佛教禅宗三玄三要的内容和影响

佛教禅宗三玄三要的内容和影响

时间:2023-1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玄三要」是临济宗接引参学弟子的手段之一。

佛教禅宗三玄三要的内容和影响

「三玄三要」是临济宗接引参学弟子的手段之一。据《人天眼目》载:「师(义玄)云:‘大凡演唱宗乘,一语须具三玄门,一玄门须具三要,有权有实,有照有用。」何为「三玄」?何为「三要」?它们的关系如何?禅门各家看法不一,现据《五家宗旨纂要》予以剖析。

罗汉

罗汉是佛陀得道弟子修证最高的果位。罗汉者皆身心六根清净,无明烦恼已断(杀贼)。已了脱生死,证入涅(无生)。堪受诸人天尊敬供养(应供)。

“三玄”的第一玄名“体中玄”,是指使用一般的语句,发自于真实的心体,以显示真实的道理。参学弟子虽然明白其中道理,但因机用执著于悟的境域,而不能得着真正的自由。第二玄名“句中玄”,这是指使用语意不明确的巧妙言说,不拘泥于语言本身,但能显示其中玄妙道理,意谓已进入相对自由境界。第三玄名“玄中玄”。《纂要》说:“如赵州答庭柏话。此语于体上又不住于体,于句中又不着于句,妙玄无尽,事不投机,如雁过长空,影沉寒水。”“庭前柏树子”是一则著名公案,赵州从谂曾用这一句话回答“如何是祖师西来意”一问,以拦截弟子的习惯思路,使之反顾自悟。所谓“于体上又不住于体,于句中又不着于句”,是说语言虽出自心体却又离于心体,虽有所表达却又不具体说出,参禅者只有从中切身体验,犹如“雁过长空,影沉寒水”,进入所谓绝对自由的精神境域。

“三要”与“三玄”配合,着重指出言说要点。第一要,强调摈绝一切客观事物,在破相上下工夫,不离正面语言。汾阳善昭把它形象表述为:“根境俱忘绝朕兆,山崩海竭洒飘尘,荡尽寒灰始得妙。”第二要,强调随机应变,不执著于言句,灵活应用,进入玄妙境域。汾阳善昭表述为:“钩锥察辨呈巧妙,纵去夺来掣电机,透厘七星光晃耀。”第三要,强调随机发动、反照一心,即使有所言说,也必须是超越肯定、否定,非肯定、非否定等具体形式。汾阳善昭表述为:“不用垂钩并下钓,临机一曲梵歌声,闻者尽教来反照。”(www.xing528.com)

在义玄之前,百丈怀海已经提出“割断两头句”,即离开一切分别有无、肯定或否定的说话方式。在洪州禅看来,任何语言都有可能落入肯定或否定的一边,只有将自我精神无限扩充,与宇宙融为一体,在绝对精神统一的意境中才能体验“言诠不及、意路不到”的神秘本体世界。义玄的“三玄三要”显然是对怀海这一思想的发展,它使禅宗在否定言说的作用和对意境的追求方面又前进了一大步。

“三玄三要”的根本用意是破除参禅者对“法”、“我”的执迷。这是从体上开示的第一步,实际上也是所有禅僧入门的基本功。在破除了外内、法我执著的基础上,它着重指出语言文字的某种局限性,进一步诱导禅僧步入宗教神秘主义的玄境,或是采取“绝相离言”手段,代之以扬眉瞬目,棒喝踢打;或是使用“临机一曲”方式,即以暗示的、意在言外的、不置可否的、毫无意味的话表达禅意

事实上很难把“三玄三要”的言说原则和要点付诸实践,更不用说后人还曾分别为“三玄”的每一玄立“三要”了。但它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问题。它把玄学的“得意忘言”说搬到禅宗领域,从而使禅的意境问题更为突出起来。后期禅宗一些不合常情和逻辑的行为、语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此,佛眼清远道:“真实到家者,得意忘言”,“言意两忘,十方咸畅。”(《古尊宿语录》卷27)黄龙慧南说:“须穷二老之意,莫逐二老之言。得意则返正道而归家,寻言则荡邪途而转远。”(《黄龙慧南禅师语录》)这种不着于言辞、寻求言外之意的思想对唐宋以后诗词、绘画等文学艺术形式也曾产生过深远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