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与实业的关系及其重要性

教育与实业的关系及其重要性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之有教育与实业,如人之有两足焉。教育与实业之关系亦类乎此。故欲国基巩固,国运永续进行,必须教育与实业同时发达;不但如此,其发达尚需互助进行。教育与实业之不能互助进行,弊亦犹是。据该调查员报告,中国丝业尚未改良。因中国学校虽不施此项教育,然家庭及商铺有施之者。欲达此境域,责在教育机关,办理教育。虽应受泰西所已行之制度,然不可盲从,须探致其原理,并参酌中国国情而后所定之教育制度方能适合。

教育与实业的关系及其重要性

国之有教育与实业,如人之有两足焉。人之两足,能互助,故能行走。如一足前进时,它一足必支其后,方不虞颠仆,它一足前进时亦然,是即谓之互助。苟人只有一足,立且不能,况行走乎?教育与实业之关系亦类乎此。设有一国,教育发达而实业不发达,或是实业发达而教育不发达,则其国必不能进步。故欲国基巩固,国运永续进行,必须教育与实业同时发达;不但如此,其发达尚需互助进行。譬如人之两足,自相反对,一欲进,一欲退,一欲左,一欲右,则颠仆立至,反不如只有一足之为愈也。教育与实业之不能互助进行,弊亦犹是。

一国之实业发达,则经济充裕;经济充裕,则教育必因之而发达。唯欲实业发达,则需人才;培养人才,责在学校。故教育亦有以补助实业之处。然此只就物质的方面说明教育与实业之关系而已,二者之间尚有精神的关系存焉。此关系可分两点言之: (1)实业机关供学校以研究问题,及研究材料;(2)学校培育有相当道德之实业人才。兹先就第一点言之,实业机关供学校以研究问题和研究材料,是实业机关直成学校之环境。故学校所授之科学,尤须切近于其地方之实业,否则流于空泛而无益。设有一地方未有电气设备,此地方学校纵教授电学,则其功效必微,盖学生只增纸上之电学,而未实睹电气之作用也。即在已有电气设备之地方,其电学之教授,若只从事敷衍而不加以实地观察,则有与无等。又教授科学,非徒使学生熟记科学名词及其原理,与以实验的观察尤为必要。凡学生平日所有之经验,或于家庭或路上所习见之物体及事实,皆教授上之良好资料。以此教授,则学生较易领悟,故应广为搜集。尝见多数学校,购置许多仪器,以供教授之用,实则不如随取学生所习见习用之物为参考,较为简便。且购置特别仪器以为教授之参考时,则学生将因此仪器与通常习见习用之物体不同,疑其教授只言原理毫无实用。反之,如教授电学,先使学生就可见之电球电扇等加以观察,则学生知其有实用,然后较易领悟。照此教法,则被教者不必为中等以上学校之学生,即国民学校之学生,亦无不可,唯须用前述之实验的教授法以教之耳。如教授化学,必对于高级之学生,方可以学理教之。至于国民学校之学生,则可以煮饭榨油等事教之,余如制胰、打锡、染色、漂白等,皆有物理化学之原理存焉。不此之教而以学理教之,或先教之以学理而后教之以实用,则本末颠倒而无效矣。地方所经营之实业,学理存焉,足为教育发达之助。若学校用实验的教授,则学生知科学原理,然后再依此学理改良地方之实业。故学校对于地方实业,可谓有改良创造之能力。

清华学校某外国讲师尝语鄙人云,该校附近有一乡村,其所发生问题及所出材料须经两化学家数年之研究方能竣事。又前数年发生一事,亦足以显明教育与实业之关系,即养蚕须用科学原理是也。前数年欧战发生,使世界丝业大受影响,法意两国向为欧洲产丝之地,因困于战争,无暇顾及实业,丝之产额大减。美国所用之丝,概由欧洲运入,至是丝之人口几绝,遂特派调查员数人前往中日两国考察,以求得丝之法。据该调查员报告,中国丝业尚未改良。无须多栽桑,亦不要多饲蚕,照从前之桑数及蚕数,苟饲养得法,则产丝已可五倍于从前。其法即须一生理象与显微镜,先用镜窥卵,择其良者而育之,则产丝必多。就此一小事,已足证明鄙人之言为不妄也。故中国如有科学智识及技能,则各地方之实业必发达,物产必丰富;至于学校之教授,不必讲高深之学理,只用本地方实业之事项为教材,行实验的教授可也。鄙人昨日已言教育须利用环境,集为教材,想诸君必虑及教员未能为此准,此亦非无理,因个个教员断不能均得搜集此等教材也。然不得谓兹事不能实行,因多数教员中必有数人天资过人,能取实用问题、实用事项编为教材者,此数人再暗合为共同研究,将其所得公诸全体教员,则其收效实未可限量。兹事虽非一时所能成功,然已可着手进行,遇有地方实业,即由一教员研究之以为之倡,其他教员继之,渐次发达,必能达到目的。今人皆大呼实业教育之必要,不知实业教育有二意义,如黑白之相反焉。(1)为只推广技艺不及影响于学术之教育。此种实业教育,中国已多于外国,又何必大声疾呼。因中国学校虽不施此项教育,然家庭及商铺有施之者。试由街市,则知艺徒之数甚多,其所学类近于模仿,其所制造皆前此所曾有者。倘学校亦施此教育,直增一商铺耳,有何益哉?且技艺的实业有种种之缺点,空费许多之时间及精神而所得无几,此其一也;其所学类近于模仿,其结果必至没却其创造能力,此又其一也。故不可专以此种教育施于学校。(2)为启发创造能力之实业教育。诸君均知实业教育为当今急务,若只讲技艺教育而不及其他,则其结果只增多数之艺徒,仍不足与各国较。无论何国,倘其实业发达,必有新改良新发明,而其新改良新发明每得力于学校。中国实业教育只教人模仿,而不思所以启发其自创能力,致落人后,殊为可惜。

次就第二点言之,教人以实业智识而不陶冶其品性,则所培育者必为无道德之实业人才,徒思利己,对于社会无所贡献。故培育实业人才,应注意道德方面。或谓西人只就物质的方面着想,其为新改良新发明,其目的无非在金钱,此大误也。盖为新改良新发明者,顾费其心力时间以研究原理,其主要目的实在于有以贡献社会,非在物质方面而在精神方面。设有无偏见之人于此,问中国实业不发达之原因,则必曰中国人有守旧性质。欲破除此性质,启发其本能,非科学不为功。但其科学须就切用者研究之,不可涉之迂远。尝览中国历史,知其中有大创造时代,如丝、茶、瓷器、指南针、火药、印书版等,皆中国先创之。现虽略加改良,然与从前所制者类皆大同小异,是皆科学不发达之结果也。(www.xing528.com)

最终要讲述者三事。第一,无论施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不可徒重模仿教育。今所需者,自动教育,即创造教育也。外国所已发明者,因当从而学之,然若徒务模仿,而不思自创,则收效亦俭矣。必各人自信有自创能力,发其自创能力求新改良新发明。欲达此境域,责在教育机关,办理教育。虽应受泰西所已行之制度,然不可盲从,须探致其原理,并参酌中国国情而后所定之教育制度方能适合。第二,教育者须彼此结为团体,共同研究教育问题,然后可得良好之效果。第三,教育不可敷衍,欲办新教育,须用全力以为之,而后自创能力发现,自有成功之一日矣。

[1]杜威于1921年4月21日在福州青年会上的讲演,原载:晨报,1921-05-13,1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