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标准、严要求-助你成为值得信赖的职场高手

高标准、严要求-助你成为值得信赖的职场高手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激烈的竞争中,万事皆需要高标准、严要求。在现代社会,对待工作“高标准、严要求”早已成为企业自身生存与发展的不二法则。要知道,任何一家企业的久盛不衰,以及它的成功都是与它对自身各个环节的“高标准、严要求”分不开的。的确,高品质的产品和高度的信誉从根本上都源于企业对于各个方面的“高标准、严要求”。只有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立于不败之地。这就是卓越员工工作的唯一标准。

高标准、严要求-助你成为值得信赖的职场高手

1987年11月初,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的机械加工队,承揽了广东省大亚湾核电站部分塔吊安装工程,由武某负责具体安装指挥。

1988年1月13日上午,10号塔吊的前后臂和配重块以及主要部件已基本安装完毕。塔吊回转以上部分未与塔身连接,只靠爬身套架支撑,塔吊处于顶升准备状态。

为安装平台围栏接板,武某违反塔吊不准斜吊的规定,叫起重工王某指挥用配合安装的9号塔吊牵引10号塔吊前臂转动,致使10号塔吊套架处弯折,向南倒塌。

拴在前臂上的9号塔吊钢丝绳被拉断。站在前臂端的起重工王某随前臂倒塌被砸死,平台上的电气技术员索某被摔死,塔基南面的起重工杜某被配重块压死,路过现场的职工方某被砸断腿,正在塔上安装的工人胡某等四人随塔吊倒下受轻伤,9号塔吊司机田某因钢丝绳被拉断而受伤,直接经济损失76万余元。

事故发生后,深圳市人民检察院依法立案进行侦查,并请有关专家对事故原因进行了分析鉴定。鉴定意见归纳起来,塔吊倒塌的原因是:

——安装塔吊上部时,旋转台只安放在塔身标准节上端,没有把上下两端的销钉孔用销钉锁住固定,塔吊处于极不稳定状态,为事故埋下了隐患。

——塔吊前臂长29米,只伸出17.9米,臂重9.8吨;塔吊后臂长7.5米,管重6吨,加上配重22.5吨,共28.5吨。前后臂不平衡,产生了后倾力。

——塔吊处于准备顶升状态,上下部分没有用销钉连接紧,在这种情况下,塔吊只能承受压力,不能承受拉力,用9号塔吊(在上)拉10号塔吊前臂(在下),必然产生3个力:向上的拉力使之增加后倾、作用于塔身的推力、旋转力使后臂往外套架危险的开口处扭转。在这三个力的作用下,塔吊迅速向南弯折倒塌。这是由于安装的程序不对,改变了塔吊的受力状态而发生倒塌,而不是塔吊本身的质量不好而引起倒塌的。

这起事故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遵守操作的标准,从而致使事故的发生,这是沉痛的教训和血的代价。如果我们留心自己的生活,就会发现轻率和疏忽所造成的祸患是不相上下的。许多人之所以失败,就是败在做事不够尽责、轻率马虎上。无数人因为养成了糊弄工作、敷衍了事、低标准的工作态度,而导致自己一生不能出人头地。

标准是做任何事情的最低要求。一个认真工作的员工应当始终坚持自己或公司的做事标准,时刻要求自己遵循公司的信条和做事准则,始终不渝。

按标准做事是做好工作的最起码要求,如果你一贯都不能坚持标准和质量,你就会自然而然地按照自己习惯的方式去做事,做得一般就自认为可以了。放松标准后,各种各样的问题会接踵而来,我们的客户就会感觉越来越不好,他们或者有怨言,或者离我们而去。失去了衣食父母,我们也就失去了事业的土壤,到最后损失最大的还是我们自己。

自己要求自己的标准,必须远远高于市场对你的要求标准,你才可能被市场认可。同理,作为一名员工只有以高标准严格地要求自己,你才能赢得老板的信任和器重,获得机会和提升。

在激烈的竞争中,万事皆需要高标准、严要求。土豆条炸煳了、牛肉饼变质或不够分量、店堂不够清洁、音乐不够优美、桌椅板凳不够舒适等等,都是麦当劳公司绝对不能容忍的。它有一个“QSCV战略”,即:讲究营养、味美的质量(Quality),令人满意的服务(Service),清洁卫生环境(Cleanness),合理的价格(Value)。凡不符合这四项要求的,经理要被开除,分店要被吊销经营许可权。

在现代社会,对待工作“高标准、严要求”早已成为企业自身生存与发展的不二法则。要知道,任何一家企业的久盛不衰,以及它的成功都是与它对自身各个环节的“高标准、严要求”分不开的。

美国一家公司在韩国订购了一批价格昂贵的玻璃杯,为此美国公司专门派了一位官员来监督生产。来到韩国以后,这位官员发现,这家玻璃厂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质量都是世界第一流的,生产的产品几乎完美无缺,他很满意,就没有刻意去挑剔什么,因为韩方自己的要求比美方还要严格。(www.xing528.com)

一天,他无意中来到生产车间,发现工人们正从生产线上挑出一部分杯子放在旁边,他上去仔细看了一下,没有发现两种杯子有什么差别,就奇怪地问:挑出来的杯子是干什么用的?

“那是不合格的次品。”工人一边工作,一边回答。

“可是我并没有发现它和其他的杯子有什么不同啊?”美方官员不解地问。

“你仔细看,这里多了一个小的气泡,这说明杯子在吹制的过程中漏进了空气。”

“可是那并不影响使用啊?”

工人很自然地回答:“我们既然工作,就一定要做到最好,任何的缺点,哪怕是客户看不出来,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不允许的。”

“那么这些次品一般能卖多少钱?”

“10美分左右吧。”

当天晚上,这位美国官员给总部写信汇报:“一个完全合乎我们的检验和使用标准、价值5美元的杯子,在这里却被无人监督的情况下的员工用几乎苛刻的标准挑选出来,只卖10美分,这样的员工堪称典范,这样的企业又有什么可以不信任的?我建议公司马上与该企业签订长期的供销合同,我也没有必要再待在这里了。”

的确,高品质的产品和高度的信誉从根本上都源于企业对于各个方面的“高标准、严要求”。当我们了解到了上例韩国公司对于生产杯子的高标准和严要求后,便不难理解例中美国官员“没有必要留在这里”的感慨了。

永远不要退而求其次。只有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立于不败之地。作为一个企业,要在管理中抓细节;作为普通员工更应从细节做起,一丝一毫不可忽视。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发展,员工才会进步。

一个人成功与否在于他是不是做什么都力求做到最好。成功者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绝对不会轻率疏忽。因此,在工作中你应该以最高的规格要求自己,能完成100%,就绝不只做99%,尽可能地把工作做得比别人更快、更准确、更完美,动用你的全部智慧。对于员工来说,以最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在工作的时候,就意味着做到让客户百分之百满意,让客户感受到超值的服务。这就是卓越员工工作的唯一标准。这样的标准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将造就优秀的员工,另一方面将造就成功的企业。

一位管理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从手中溜走1%的不合格,到用户手中就是100%的不合格。为此,我们要赢得成功,就应当自觉戒除糊弄工作的错误态度,为自己的工作树立严格的标准。要自觉地由被动管理到主动工作,让遵守规章制度成为每个职工的自觉行为,把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之中。

一个人要想把事情做到最好,在他心目中必须有一个很高的标准,不能是一般的标准。在决定事情之前,要进行周密的调查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尽量把可能发生的情况考虑进去,以尽可能避免出现1%的漏洞,直至达到预期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