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刘向著《中国古代圣贤家训·蒙学》,劝子勿骄勿躁

刘向著《中国古代圣贤家训·蒙学》,劝子勿骄勿躁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诫子歆书刘向刘向,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校阅群书,撰成《别录》,为我国目录学之祖。这是西汉名儒刘向写给他的小儿子刘歆的训诫。其时,刘歆少年得志,得到皇上的赏识和重用。刘向担心儿子因此得意洋洋,忘乎所以,引出灾祸,因而语重心长地讲述了“福中有祸,祸里藏福”、“谦受益,满招损”的道理,提醒他恭谨处事,戒骄戒躁。告诫歆儿不要忽视:你并没有特殊的德行,而蒙受皇恩非常优厚,将拿什么来报答?

刘向著《中国古代圣贤家训·蒙学》,劝子勿骄勿躁

诫子歆书

刘向

【作者简介】

刘向(约前77—前6),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汉皇族楚元王刘交四世孙。曾任谏议大夫、宗正光禄大夫、中垒校尉等。校阅群书,撰成《别录》,为我国目录学之祖。著有《说苑》、《列女传》、《新序》等。

【题解】(www.xing528.com)

这是西汉名儒刘向写给他的小儿子刘歆的训诫。其时,刘歆少年得志,得到皇上的赏识和重用。刘向担心儿子因此得意洋洋,忘乎所以,引出灾祸,因而语重心长地讲述了“福中有祸,祸里藏福”、“谦受益,满招损”的道理,提醒他恭谨处事,戒骄戒躁。文章引经据典,结合事例,险峻而不乏生动,机智而又深刻。他讲述的祸福变易的辩证法,很有意味,表露了一颗慈父之心,给人以启迪和策励。

告歆无忽(86):若未有异德,蒙恩甚厚,将何以报?(87)董生(88)有云:“吊者在门,贺者在闾。”(89)言有忧则恐惧敬事(90),敬事则必有善功,而福至也。又曰:“贺者在门,吊者在闾。”言受福则骄奢,骄奢则祸至,故吊随而来。齐顷公之始,藉霸者之余威,轻侮诸侯,亏跂蹇之客,故被鞍之祸,遁服而亡。(91)所谓“贺者在门,吊者在闾”也。兵败师破,人皆吊之,恐惧自新,百姓爱之,诸侯皆归其所夺邑。(92)所谓“吊者在门,贺者在闾”也。今若年少,得黄门侍郎,要显处也。(93)新拜皆谢,贵人叩头,谨战战栗栗,乃可必免。(94)

【译文】

告诫歆儿不要忽视:你并没有特殊的德行,而蒙受皇恩非常优厚,将拿什么来报答?董仲舒有言道:“吊丧的人到了家门,贺喜的人就会到里门了。”这是说有忧虑的事就会心里恐惧而恭敬地从事本职工作,恭敬地从事本职工作就一定会有好的功德,而福祥就会随之而至。董仲舒又说:“贺喜的人来到家门,吊丧的人就要到里门了。”这是说享福会使人骄傲奢侈,而骄傲奢侈就会招来灾祸,所以吊丧的人随之而来。齐顷公即位之初,凭借他祖父齐桓公的余威,轻视侮辱诸侯国的使者卻克,使跛子卻克失了面子,所以蒙受了鞍之战的灾祸,只好偷偷地换掉衣服而逃命,这就是所说的“贺喜的人来到家门,吊丧的人就要到里门”的意思。齐顷公兵败师破,人们都为他悲哀,他能够诚惶诚恐,改过自新,百姓就爱戴他,诸侯都归还了侵袭齐国所夺得的城邑,这就是所说的“吊丧的人来到家门,贺喜的人也就到了里门”的意思。现在你还年龄不大,就做了黄门侍郎,这是显要的职位。刚任职的官员都要向你道谢,地位高贵的人要向你叩头,你要小心谨慎,战战兢兢地处处用心办事,才能免除灾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