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深入剖析动静全面考察策略

深入剖析动静全面考察策略

时间:2023-1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动静两种状态全面考察欲辨邪正,先观动静。静态判断,必然会有失偏颇,走到形而上学的孤立静止立场,不利于全面、正确地观察事物。另外,人的行为举止、情态姿容,亦有动与静之别,上述两种判断,有时就是对比做出的。前面已经说过,“动”与“静”是事物运动变化的状态。多态势透视,也就是说把考察对象放在相对静止的状态下,考察之后,还要放在动态中加以研究。

深入剖析动静全面考察策略

通过动静两种状态全面考察

【原典】

欲辨邪正,先观动静。

【译释】

要考察一个人是奸邪还是忠直,应先看他处于动静两种状态下的表现。

动与静是一组重要的哲学概念,在哲学中,动与静是互相对立的动态术语,是在事物的变化中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带有辩证性的方法。

动与静的结合,是中国古代哲学方法论的一个显著特点,具有一定的辩证思想和科学性。这是传统神秘文化中其他学科所没有的一个特点。静态判断,必然会有失偏颇,走到形而上学的孤立静止立场,不利于全面、正确地观察事物。动静结合,则能提高评判的正确性。

曾国藩善于识人、用贤的一些判断,往往是静态判断,如“六府高强,一生富足”;另一些往往是动态判断,如“气浊神枯,必是贫穷之汉”;而如“两目无神,纵鼻梁高而命亦促”,则是二者的结合。

另外,人的行为举止、情态姿容,亦有动与静之别,上述两种判断,有时就是对比做出的。前面已经说过,“动”与“静”是事物运动变化的状态。事物的真相和本质,最容易在运动中流露出来,特别是在一些重要关头,最能见人真心。“静”虽然是稳定状态,但这种稳定是相对的,它处于其先其后的两“动”之中,在由“动”到“静”再由“静”到“动”的变化中,它仍呈动态。所以通过“动”能够看到事物的真相和本质,通过“静”也能够看到事物的真相和本质。

解读

曾国藩一生阅人无数,他深知,绝不能片面地衡量人才的能力和水平,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动”、“静”结合,辨证地去看,效果会更好。

封建时代,人才的选拔、任用很讲究出身、资历。曾国藩就打破资格限制,把具有真才实学而品德好的人破格提拔,让其担当重任。湘军中一些重要战将就是由他破格提拔上来的。每到一地,曾国藩即广为寻访,延揽当地人才,在江西、皖南、直隶等地都曾这样做。他的幕僚中如王必达、程鸿诏、陈艾等人都是通过这种方法求得的。与捻军作战期间,曾国藩在其所出“告示”中还特别列有“询访英贤”一条,以布告远近:“惟徐一路自古多英杰之士,山左中州亦为伟人所萃。”“本部堂久历行间,求贤若渴,如有救时之策,出众之技,均准来营自行中呈明,察酌录用。”“如有荐举贤才者,除赏银外,酌予保奖。借一方之人才,平一方之寇乱,生民或有苏息之日。”在直隶总督任内,为广加延访,以改当地土风,曾国藩除专拟《劝学篇示直隶士子》一文广为散布外,还将人才“略分三科,令州县举报送省,其佳者以时接见,殷勤奖诱”。曾国藩兴办洋务的得力干将薛福成,就是通过这种不拘一格的求贤方式进入曾氏幕府的。

曾国藩深知,所谓人才,都各有各的脾性特征,在衡量他们能力的时候,一定要不拘一格,全方位多角度地透视,片面地看人只能让优秀的人才和自己擦肩而过。这一点很值得后世用人者深思。(www.xing528.com)

多角度透视,就是遇到某些常见的现象后,不要仅用一种思维而停留在常规的层面上,而是要多方位地去探究问题。当牛顿看到苹果从树上落下时,他想,为何苹果会向地上落,而不向天上去呢?他从相反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最终发现了地球的吸引力

知人、识人者在认识别人的时候也是这个道理,既要从历史的角度看待别人,也要从现实的角度衡量别人;既要善于从正面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也要善于从相反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既要从品德、才干、行为的角度去考察别人,也要从气质、喜好的角度去衡量别人;既要考察别人的个体素质,也要考察别人在群体与组织中的种种行为表现。做到这些,才能判断和识别其真实的能力。

多态势透视,也就是说把考察对象放在相对静止的状态下,考察之后,还要放在动态中加以研究。比如,汽车是在静止状态下制造出来的,而后必须进行动态的检查,还要跑磨合路程,以便在“动”中发现问题。有些人考察别人常常只注意“静态”,而忽视其发展的变化以及周围环境对其的影响度,因而具有盲目性。换言之,多态势透视也就是要用发展的观点去识别他人。

世界万物都处于无休止的运动、发展、变化中,人也不例外。随着主客观条件的改变,人的思想、知识、品德、才能也会跟着不断改变;所以,要知人,必须在发展中观察人,在变化中识人,尤其要看到人们的发展前途,善于从发展变化中看清别人。

古语说,士别三日,则当刮目相看。也就是说,人是在不断改变的,假如用静止、孤立的观点去识人,会把活人看成“死人”。只有在发展中识人,才能真正做到知人善任。

人才一般具有三种状态,即萌芽状态、含苞欲放状态与才华显露状态。知人者及时发现处于含苞欲放状态和才华显露状态的人才当然很好,但是,最难能可贵的是“伯乐相马”,就像当马没有被人发现是千里马,甚至拴在槽头骨瘦如柴无人一顾的时候,能从马的筋骨等方面发现是千里马一样,能够发现处于萌芽状态,尚未被人认识甚至处于“低谷”中的人才。

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人,就要注意不能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把人看扁、看死。要知道,一个人的优点、缺点,长处、短处,都是相比较而言的。在一定条件下,长处会转化为短处,优点可以变为缺点;相反也是如此。比如,工作大胆泼辣是优点,但是,不顾主客观条件地一味大胆,就会变成盲目蛮干;谨小慎微是缺点,但只要注意不在小事上纠缠,这样谨慎一点,就会变为优点。当然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发生转化的客观条件也不尽相同,对此,不仅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且要有由量到质的基本估计。

在了解一个人的时候,不但要考察表面现象的浅层次,更要考察内在实质的深层次。这里有一个九方皋相马的故事。

春秋时,秦穆公请相马专家伯乐推荐他的继承人,伯乐推荐了九方皋,秦穆公欣然接受了。在九方皋访求良马三个月后,果然找到了一匹理想中的良马。秦穆公问他是怎样的一匹马,他说是一匹黄色的母马。等牵来马,秦穆公一看,却是一匹黑色的公马。秦穆公很不满意,把伯乐找来,说:“你介绍的那位相马专家,连马的毛色和公母都不能分辨清,哪里还能相什么良马啊!”伯乐问明缘由之后,不禁大为赞叹:“九方皋能不照搬书上的条文,真比我高明千万倍啊!他所注意的是根本的东西,能抓住内在的实质,忽略表面的外形;只看他需要的,而不看他不必看的,像九方皋这样观察事物的方法实在有着比相马更重大的意义!”伯乐把马牵来一看,果然是一匹天下难得的千里马。当然,九方皋连马的毛色和公母这一表面上的东西都认不清,这并不是什么好事,但是,他那看马注意看本质的观察方法是值得称道的。

在现象和本质这对范畴中,现象是浅层次的东西,本质是深层次的东西;现象是本质的具体表现,本质是现象的根据。只有通过现象这个浅层次,才能抓住深层次的本质。

在考察人的时候,要看现象,更要看本质;要看到支流,更要看到主流。要善于抓住本质和主流这样深层次的东西去衡量一个人,这样才能保证知人、识人的准确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