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云计算:深入剖析云海计划

云计算:深入剖析云海计划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是发挥“云海计划”优势,并获批国家云计算试点示范城市。第二阶段被称为“云海计划2.0”阶段,重点是“优化环境、示范推广”,即云计算技术体系基本完善,标准体系初步建立,云计算服务模式被用户广泛接受。2017年1月,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正式发布《上海市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实施意见》,这也是2010年上海启动“云海计划”以来,第三个推动云计算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业界称之为“云海计划3.0”。

云计算:深入剖析云海计划

“云海计划”是上海推进云计算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云”即云计算,“海”即上海。按照云计算发展的阶段,“云海计划”分为三个阶段,分9年实施。

第一阶段(2010—2012年)被称为“云海计划1.0”阶段,重点是“自主研发、试点示范”,即自主创新解决方案形成体系,试点示范开始布局,商业模式创新取得突破。

2010年8月,上海市发布《上海推进云计算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10—2012年)》三年行动方案,即“云海计划1.0”。该计划指出,未来三年,上海将致力打造“亚太云计算中心”,培育十家年经营收入超亿元的云计算企业,带动信息服务业新增经营收入千亿元。

从云海计划的1.0版本来看,上海获得一些阶段性成果。一是发挥“云海计划”优势,并获批国家云计算试点示范城市。在五个运用试点示范城市中,上海无论是在方案的引导方面,还是在重点企业的集聚和获得国家的资金支持方面,都具有显著的优势。2011年,上海四个项目获得国家3.5亿的云计算专项资金支持。二是建设云计算产业基地或应用示范区,带动产业发展。上海市云计算产业基地(原闸北)、上海市云计算创新基地(杨浦)以及上海市云计算应用示范区(浦东)正式落户,形成贯穿硬件与设备制造、基础设施运营、基础设施即服务、平台即服务、软件即服务和数据即服务等领域较为完整的云计算产业和应用发展的格局。目前,已有十多家企业形成了一批优秀的云计算解决方案。

第二阶段(2013—2015年)被称为“云海计划2.0”阶段,重点是“优化环境、示范推广”,即云计算技术体系基本完善,标准体系初步建立,云计算服务模式被用户广泛接受。

自上海于2010年启动“云海计划”以来,大量云计算创新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在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垄断互联网行业的背景下,凭借规范化的企业运作和高标准的客户服务,成为云计算市场上的一支生力军。例如,2012年成立的上海优刻得(UCloud)已为8万多用户提供优质服务,估值超过千亿元;在网络分发市场,上海网宿科技的市场占有率近七成;传统软件企业“宝信”向云计算积极转型,相继建设大型IDG数据中心,共计拥有17 500个机架资源,平均每年可给公司带来至少5.1亿元的收入。(www.xing528.com)

与此同时,云计算大大降低了创新创业门槛,大量的新应用、新业态、新模式开发团队在云上寻找生机。上海云计算开放平台支持数百万开发者创新创业,为数以亿计的用户提供多样服务。据统计,众多小微企业通过云计算服务节省成本40%。与此同时,云计算与大数据“强强联手”,成为新兴产业孵化器。云计算技术红利催生大量技术创新,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无人驾驶,几乎所有的技术创新都是基于云计算的支持所展开。云计算正在成为上海科技创新的核心基础资源。

第三阶段(2016—2018年)被称为“云海计划3.0”阶段,重点是“全面云化、升级产业”,即普及云计算服务模式,形成云计算产业体系,带动相关产业能级显著提升。

2017年1月,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正式发布《上海市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实施意见》,这也是2010年上海启动“云海计划”以来,第三个推动云计算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业界称之为“云海计划3.0”。在前期推动成果的基础上,该计划重点聚焦行业骨干企业,围绕基础设施、产品、市场、安全等八个重点方向,提出了加大资金扶持、优化发展环境、培育人才队伍等六项具体举措。该计划提出2018年上海云计算技术和服务收入实现1 000亿元,2020年上海云计算关联产业收入达到5 000亿元的目标。

经过6年的持续推动,上海云计算产业已经进入了“全面云化,产业升级”的新阶段,通过“云海计划3.0”的实施,进一步推动上海云计算企业由大做强,由强做大,形成具有上海特色的云计算产业集群,打造经济新常态下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造中心的重要引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