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百万宝贝计划:如何预防亲子富裕病

百万宝贝计划:如何预防亲子富裕病

时间:2023-1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谨防富裕病场景:一个孩子对着满屋子的玩具却提不起丝毫兴趣,父母却在旁边感叹,当年我要是有辆小汽车就开心得合不拢嘴了。美国《商业周刊》提出,父母应严防子女出现富裕病。目前在国外,为教育子女更好地理财,富豪们都尽量少给子女留遗产,但在我看来这只是消极的做法,因为正确的财商教育,才是对抗“富裕病”的良方。

百万宝贝计划:如何预防亲子富裕病

谨防富裕病

场景:一个孩子对着满屋子的玩具却提不起丝毫兴趣,父母却在旁边感叹,当年我要是有辆小汽车就开心得合不拢嘴了。而另一个孩子看到父母新买的玩具,却兴高采烈,玩得不亦乐乎,你说哪个孩子长大后更幸福?

“独二代”不差钱,很多父母宁肯自己艰苦点,也要把最好的给予子女。但父母有否想过,这样做已经为孩子种下了错误理财观念。

“好好待你的小孩,但不要给他们太多财产。”美国《商业周刊》提出,父母应严防子女出现富裕病。

“富裕病”的英文单词(affluenza),由两个单词“富裕”(affluence)和“流感”(influenza)合成,指那些由于父母供给太多,造成孩子过度沉溺物质,生活缺乏目标等后遗症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金德伦曾以美国逾千户家庭为样本,研究4~19岁儿童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后,提出一份报告。该报告指出,婴儿潮后期出生(1955~1979年)的父母,很容易变成溺爱的父母,他将其称为“溺爱世代”。溺爱世代的出现原因有三:一是他们在物质上比上一代富裕;二是孩子生得少;三是他们放弃当“权威”,选择与儿女做朋友,并采取宽松的教养方式。

和美国当年的婴儿潮一样,如今中国父母也是上一代婴儿潮的产物,他们的孩子也较少,享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爱。而这一代的父母,过去都被权威方式管教,因此他们质疑权威,进而采取朋友式的宽松教育

“溺爱世代”在中国出现,已成定局。

我有一位朋友是某跨国公司的总监,在公司管理着数百名员工,却管不住自己的孩子。孩子提出买啥,他就买啥,结果小孩越来越娇生惯养,每月花的钱也越来越多,如今花在小孩身上的钱,比全家的开支还要多!

而我给他的建议,就是要教孩子知道节制。

有了节制,就不易沉迷。

现代父母应该教育孩子三大财富能力:正确运用金钱的能力、处理物质欲望的能力和了解匮乏与金钱极限的能力。这些能力背后最重要的,就是为自己负责,自己解决问题。

许多人都以为物质、金钱越多,人将越满足。事实上,耶鲁大学罗伯特·莱恩教授在20世纪70年代就提出的“幸福的丧失”研究中发现,当人的需求与供给刚好对等的时候,满足感与愉悦感是最高的。而过多的供给,反而让人比缺乏时更为失落。(www.xing528.com)

中央电视台经济生活大调查》栏目持续3年的调查显示:2006年,最幸福的是西藏居民,其次是山东居民和黑龙江居民;2007年,有关幸福的排名出现了变化,最幸福的居民生活在山东,其次是安徽、吉林;2008年幸福感的排名则是:吉林、陕西和山东。幸福感最强的城市,往往并不是经济最发达的城市,而是那些生活压力不大的二三线城市,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反而是生活压力最大的。

而国际调查也显示,全球幸福感最强的国家,并不是美国、英国或瑞士、沙特等富裕国家,而是一个远离尘世的小国——不丹。

我曾经遇到两位85后同事,一位哪怕取得再小的成就或获得表扬,都会深以为然,高兴个小半天,而另一位则颇有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架势。说实话,在现实生活中,我还是认为那些“笑点”比较低的人会更幸福些。

其实,孩子也是一样。我始终认为,如果房间满地都是玩具,孩子反倒会因为拥有太多,而被剥夺很多期望的乐趣。

我总能听到一些朋友抱怨:现在的孩子命太好,零用钱都是百元起跳,岁数越大,越把钱不当钱,而且钱花得再多,也不觉得满足和开心。这些忙着赚钱的父母,不免担心自己辛苦大半辈子的财富,会不会被下一代挥霍殆尽。

在我看来,物质过剩的孩子,长大后未必会感到幸福,他们是“满足感被剥夺”的一代。这些孩子拥有财富及特权,但依然不快乐、不满足。所有的钱财、玩具、旅游,全都不请自来。他们已拥有许多,还想更多,得到后却没有很大的满足感。在这些表象之下,充满着纠结不去的挫折感。

目前在国外,为教育子女更好地理财,富豪们都尽量少给子女留遗产,但在我看来这只是消极的做法,因为正确的财商教育,才是对抗“富裕病”的良方。

如果说,50年代,财商是节俭;70年代,财商是储蓄。那么现在,财商则是认识金钱价值、对抗物质诱惑、获得心灵的满足。

西方谚语有云:“人因匮乏而致富”(A man is rich when he once becomes familiar with scarcity)。与其让孩子做先天的有钱人,不如让孩子借由匮乏感,成为后天的有钱人。

财商小贴士

家中若有过多的玩具,父母不妨让孩子学习分类,将玩具分箱整理,每两周或每月更替着玩,不但可以保持孩子对玩具的新鲜度,也能让孩子更珍惜玩具,培养节俭、不浪费的生活态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