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百万宝贝计划:传递中华文化,创造亲子财富

百万宝贝计划:传递中华文化,创造亲子财富

时间:2023-1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留给孩子一笔真正的“遗产”全球首富比尔·盖茨曾公开表示:“再富,也不能富孩子。我不会将自己的所有财产留给自己的继承人,因为这样对他们没有一点好处。”盖茨表示,他将给自己的孩子一人只留1 000万美元,除此以外的大部分遗产全部捐献给慈善事业。孩子真正继承的不应该是“金钱”。让孩子通过辛勤劳动换取报酬,长大后成为乐观、自信、负责的人,这才是留给孩子终身受益的“最好遗产”。

百万宝贝计划:传递中华文化,创造亲子财富

留给孩子一笔真正的“遗产

全球首富比尔·盖茨曾公开表示:“再富,也不能富孩子。我不会将自己的所有财产留给自己的继承人,因为这样对他们没有一点好处。” 盖茨表示,他将给自己的孩子一人只留1 000万美元,除此以外的大部分遗产全部捐献给慈善事业。

对富裕人口快速增加的华人社会而言,如何恰当地给孩子金钱、资源,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传统上,中国人避讳谈钱,而我们的传统又都是留遗产给孩子,而不是留给社会。大多数父母都愿意竭尽所能地帮助孩子,为孩子做事。只要孩子一伸手,父母立刻为他们解决。在这种情况下,想让孩子们知道钱的价值和珍贵,无疑是难上加难。

在我看来,很多父母是“直升机型”的,他们像极了直升机,在孩子上空24小时盘旋,守望孩子的一举一动。这种溺爱孩子、处处护着孩子的父母,未必是好父母。总有一天,孩子得独立处理一切问题,父母难道能陪伴孩子一辈子吗?

小说《鹿鼎记》中,归辛树、归二娘固然神勇无敌,但其最大的软肋却是被他们溺爱得不成样子的傻儿子归钟。每次归辛树、归二娘刺杀康熙失败的段落,总能让人感到一阵心酸。

侍卫齐声答应,正要抬出二人尸首,突然殿门口人影一晃,窜进一个人来,身法奇快,扑在归氏夫妇的尸身上,大叫:“妈,爹!”正是归钟。数名侍卫兵刃斫将下去,归钟竟不知闪避,兵刃尽数中在他身上,只听他喘息道:“妈,你……你不陪着我怎么办?我不认得路…… ”咳嗽两声,垂首而死。他一生和母亲寸步不离,事事由母亲安排照料,此刻离开了父母,竟是手足无措,虽然逃出了养心殿,终究还是回来依附父母身畔。

在我看来,很多父母正在培养事事都离不开父母的“归钟”。

有一双全能且强势的父母,是件可怕的事情。作为他们的孩子,甚至都不需要开口,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他们马上就知道孩子想要什么、想什么。

父母不能事事都为孩子安排得妥妥当当。能干的父母背后,很有可能是一个缺乏自信的孩子。父母若太过强势,会使孩子养成懦弱的性子,平日里唯唯诺诺毫无主见,又怎能担起事业的重担呢?

在孩子面前,不妨“迟钝”一些。平时,孩子一有什么要求,要让孩子用语言表达清楚,但不要马上满足。若孩子想要的东西价格较高,父母应趁机鼓励他们存钱,存够了就可以买到,借以养成孩子储蓄的观念。

这在心理学上称为“延迟满足”,具有压抑消费冲动的作用,对儿童各方面发展均有益。

除了假装“迟钝”,父母还可以假装“强硬”。面对孩子们的要求,做个喜欢多问“为什么”的父母。当父母经常问孩子“为什么这么想”、“为什么要买”时,不仅能知道孩子的真实想法,还能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孩子的财商

很多父母觉得,爱孩子就是把他们当成小王子或小公主来对待。但父母若太溺爱孩子,只会让孩子逐渐丧失必要的自理能力和生活的真实感。

我工作时曾带过一位刚毕业的大学生,他曾向我感叹,“还不如不毕业呢?”大学时,他的每月开支将近3 000元,而且纯粹是娱乐、消费支出。工作后,各种开支大为增加,而他的工资则无法负担他的生活。很多情况下,他不得不寻求父母的资助。

作为父母,我们要切记:我们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辈子,孩子总得靠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走他们自己的道路。

越爱孩子,越得靠后一步,默默地关心他,不要把自己的爱过于外露。父母要尽量避免孩子将来成为依赖父母的弱者。

在父母关心呵护备至下长大的孩子,看上去似乎很幸福,可以得到父母源源不断的资助,但每个人最终都要靠自己在社会上打拼。爱孩子的父母要明白这一点。

欧美国家的父母,让孩子从小学开始就做事、打工,甚至大学学费都让孩子自己去解决。反观国内的父母,孩子要什么,父母就给什么,孩子也认为父母的遗产给自己,是天经地义的。两相比较,难道你能指责欧美父母无情,欧美父母的爱不如中国父母吗?

孩子必须通过亲身体验才能真正了解社会,他们需要更多的直接经验和亲身感受。如果想让孩子未来不“啃老”,成为一个自信、负责的社会人,从今天起就让他做家务事、接触社会吧!这才是让孩子正确认识金钱,理解赚钱辛苦的机会。

父母须明白,一个成功者的先决条件是认真、踏实的生活态度

在竞争激烈的21世纪,希望孩子拥有美丽人生,父母给予的爱与尊重就是受用不尽的礼物。而唯有当孩子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乐观的态度时,才有实现梦想的可能。

在我看来,财商教育旨在帮助孩子建立一套对应物质生活的价值观,其深度与广度远高于只是教孩子如何存钱、赚钱。

新形势下,节俭不是苦行僧般的生活习惯,而是意味着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力求钱花在必要之处。节俭的目的是获得经济和人格的独立,要求金钱被妙用而不是被滥用。它必须通过诚实手段获得,并精打细算消费。

孩子真正继承的不应该是“金钱”。让孩子通过辛勤劳动换取报酬,长大后成为乐观、自信、负责的人,这才是留给孩子终身受益的“最好遗产”。

9个问题,测出孩子是否是“啃老族”

你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吗?孩子长大后,是否会赚少花多,甚至负债消费呢?其实每个月花光光的“月光族”,在成长过程中就有一些迹象。以下9个问题能帮助你提早测出孩子的“啃老”指数。

1.孩子曾经吵过要买别人有的东西吗?

A.只要同学有,他(她)也会吵着要

B.不一定,真的很喜欢才会要求

C.很少发生这种情况

2.孩子会希望拥有压岁钱的掌控权吗?

A.会,孩子总觉得那是属于自己的钱,应该自己决定用途

B.即使无法拥有全额,也会争取越多越好

C.不会,总是交由父母处理

3.孩子零用钱的使用情形如何?

A.通常一分不剩,偶尔还会透支(www.xing528.com)

B.有时够用,有时不够用

C.每次都会剩下部分,再存下来

4.当孩子很想要一件昂贵的礼物,你却指出太贵时,孩子的反应是

A.吵闹一番,非买不可

B.跟父母商量,继续存钱,等存够再买

C.向预算妥协,寻找预算内的礼物

5.你的孩子有记账习惯吗?

A.没有

B.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没有确实执行

C.有

6.你的孩子会为了一件很想要的东西而努力储蓄吗?

A.很少,基本上都是要求父母代为支付

B.通常自己存一部分后,就会要求父母补足不足额的部分

C.会,自己会慢慢储蓄累积资金

7.孩子跟你出去逛街时,会主动要求买什么东西吗?

A.会,只要看到喜欢的,就会央求父母买

B.不一定,如果父母拒绝就会放弃

C.很少

8.你的孩子很慷慨、经常乐于请客,讨同学朋友的欢心吗?

A.很慷慨,孩子认为由他请客较有成就感,可以博取很多人开心

B.手头零用钱足够时,就会乐于请客

C.孩子认为同学一起分摊比较好,不认为请客可以换到友情

9.孩子曾经跟你提过很羡慕班上家境富裕的同学吗?

A.是,常常提起

B.说过几次,但不常提起

C.从来没有

注:选A得1分,B得2分,C得3分,各项加总后即为你获得的总分。

分析:

总分21分以上,啃老指数★★★

唉,你的孩子颇具“啃老”倾向,父母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辈子,孩子总得靠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走他们自己的道路。

总分15~21分,啃老指数★★

建议你多加强孩子的财商教育,也不要认为孩子还小,等大一点再教还来得及,理财教育应该从小开始慢慢加强,等长大就来不及了!

总分低于15分,啃老指数★

嗯!让孩子通过辛勤劳动换取报酬,长大后成为乐观、自信、负责的人,你的孩子长大后会是个经济独立自主的人。

财商小贴士

财商教育应以道德教育为基础。理财是儿童成长的一部分,青少年过度消费、大学生拖欠信用卡卡债款及债台高筑等社会问题,就是因个人缺乏责任感而引起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