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缺乏自信的心态准备及对IT服务外包类的职业规划

缺乏自信的心态准备及对IT服务外包类的职业规划

时间:2023-09-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缺乏自信,自卑恐惧。对于我院的软件技术专业毕业的学生而言,有些学生更会因为所抱的志愿并非是第一志愿、软件技术专业不是我院的品牌专业、就业时单位要男生等原因而产生一种自卑心理。缺乏主见,人云亦云,焦虑忧愁。用人数量和标准,同时还应尽可能地了解有关的政策和法规。

缺乏自信的心态准备及对IT服务外包类的职业规划

1.认清自己,找准定位,以积极良好的心态迎接挑战

经过大学学习,进入就业阶段的毕业生,正处于由学校走向社会人生转折点。在求职的重要转折时期,面临着比较与分析,挑选与被挑选,选择与决策价值观的比较等各种心理冲突。很多人不知究竟“路在何方”,心里忐忑不安。心理既复杂而又多变,在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时,缺少理性的思维和成熟的眼光,在就业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种种心理矛盾、心理误区和心理问题。尤其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认同的价值取向,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变化,强烈地冲击着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不同程度地折射出大学生在就业时的浮躁、焦虑、恐惧、自卑等心理矛盾、冲突和障碍,从而影响着大学生们就业时的决策。

2.就业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1)自以为是,期望值过高。首先大多数毕业生普遍希望能到大城市、好行业、大企业单位去工作,普遍对就业的期望值过高,对社会的需求不了解,结果往往造成许多就业机会的浪费,造成好马难吃“回头草”的尴尬局面。其次有些同学因自己的学习成绩优秀、家庭条件优越,或者自己的能力强等因素,产生了一种自命不凡的优越感。这种自视过高的心理,表现在求职时,往往狂妄自大,过高地估计自己,这家单位瞧不上,那家单位也不遂心,结果使自己丧失许多就业的机会。特别是有些学生认为IT产业是朝阳产业,软件更是朝阳的朝阳,想当然的认为IT行业收入比较高,有较体面的社会地位,前景更是一片光明,而且我院的软件技术专业是省级特色专业,是个老牌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质量较高,在就业时更是趾高气扬,不可一世,更造成了这种虚荣和过高估计自己的心态。

(2)缺乏自信,自卑恐惧。首先每一个人对未来都有美好的追求,大学生在就业中这种追求和憧憬更为强烈、丰富、远大。经过大学生活,大学生知识的羽翼已渐丰满。面对汹涌的市场经济大潮,他们豪情满怀,准备搏击一番。然而,毕竟涉世尚浅,接触社会较少,理想往往会脱离社会的实际。在就业中,并未考虑自己的知识、能力、性格、爱好等是否适合并能胜任所向往的工作,出现了理想的自我膨胀与现实的自我萎缩之间的矛盾。由于对职业的期望值太高,面对学校提供的就业信息不及时选择,浪费信息;从众心理严重,朝三暮四,认为这个单位不好,那个职位又不满意;同学之间互相攀比,要求高,挑剔多,牢骚大,一旦不能及时实现自己的期望,便会产生消极自卑的心态,甚至会自暴自弃、怨天尤人。其次由于种种原因,如今理想的竞争环境还没有真正形成,往往为自己所学专业不热门,家庭没关系、长相不如别人、成绩不如别人、口才不如别人等自卑,缺乏竞争的勇气,心理上先打退堂鼓。如果无视现实,把现阶段就业过程中一些行业和其他原因造成的影响因素,视为不公平、不公正,那么势必会造成一定的心理障碍,使自己在就业过程中失去勇气,变得由于自卑而心烦意乱。对于我院的软件技术专业毕业的学生而言,有些学生更会因为所抱的志愿并非是第一志愿、软件技术专业不是我院的品牌专业、就业时单位要男生等原因而产生一种自卑心理。

(3)缺乏主见,人云亦云,焦虑忧愁。首先是有些学生依赖大多数的从众心理,自己缺乏独立的见解。不是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作出切合实际的选择,而是人云亦云,见别人都去的单位,自己也跟着凑热闹;其次是依赖政策依赖他人的倾向严重,不是主动选择、积极竞争,坐等学校给自己落实单位,否则就一味抱怨学校和家庭;最后是在就业开始,用人单位的需求量比较大时,就是不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总认为还会有好单位在后头,结果是“过了这村,没了那店”。等到众多机会丧失时,便产生焦虑、苦闷情绪。还有一些同学在择业时过分看重地位,过分看重实惠,一心只想进大城市、去沿海发达地区,到挣钱多、待遇好的单位,这种心理可能会使你得到一些眼前的利益和满足,但从长远发展看并非明智的选择。另外一部分大学生认为,只有到大型企业去干,才能充分发挥出聪明才智,因为大型企业具备了实现人生价值的物质和精神条件,那里机遇多、福利好、工作稳定,而小企业只有几十或几百号人,资金不雄厚,更谈不上什么发展前途。进不了大企业心里焦虑,真的进了大企业,发现里面人才济济,竞争十分激烈,大材小用现象十分普遍,心里可能会更加焦虑。

3.调整心态,正确认识自己,积极就业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对众多的竞争对手,要想获得就业的成功,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没有良好的竞技状态是不行的。主要是要更新观念,打破传统的事事求稳、求顺的思想,不怕风险和挫折,并且客观地分析自己,合理地设计求职目标,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尽量减少挫折,增强求职的勇气,最大限度地减轻心理焦虑。求职不同于学习期间的社会实践,它是要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并能在这个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毕业生在求职前必须从宏观上了解国家的有关政策,了解正在实施中的改革措施及存在的问题;从微观处要了解自己专业就业的基本情况和改革趋势,以及劳动人事管理的办法和动态。用人数量和标准,同时还应尽可能地了解有关的政策和法规。了解的目的不是研究、评判,而是为了接纳、适应。因社会变化迅速,经过三年专业学习的高职高专学生毕业时,人才需求的数量和模式与当年入学时所做的预测可能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种种现象使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择业时感到焦虑、无奈和迷茫。要想有所作为,走出无奈,毕业生要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求职地位,要转换角色,投入社会,了解社会,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社会需要,主动接受社会选择。要想在如图5-2所示的就业人潮中谋得一份属于自己的职业,积极调整心态,正确认识自我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www.xing528.com)

图5-2 就业应聘场景

(1)认真分析形势,积极参与竞争。为此,毕业生要把握好机遇,迎接挑战,争取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首先需要对所处的社会环境进行比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弄清当前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总体而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我国经济发展加快,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会不断增加,毕业生就业形势还是比较乐观的。但具体到某个地区、某个学校、某个专业,情况就不尽相同了。从近几年看,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在逐年增加,而就业机会往往不能同步扩大,就业难仍是困扰各级政府的一大难题,加之国企改造,国家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压缩编制、裁减人员,下岗失业人员日益增多,虽然在江苏信息产业较为发达,IT行业就业范围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就业面比较广,但每个单位需求量并不多,就业形势趋紧张,软件行业经过几年的飞速发展时期,现在已步入了稳定的发展期,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再也不像以前那么火爆,而高校毕业生,特别是软件技术专业几乎是每个本专科院校必办的专业,而且社会的软件技术培训机构也日益增多,因此毕业生和经过培训的人在逐年增多。面对以上情况,大学毕业生不能把就业期望值定得太高,也同样要不断调整自我的期望值,使自己的理想更加切合实际,更加符合社会的需要,这样才能在激烈的职业竞争中掌握主动权,从而求得比较理想的工作。

(2)客观评价自己,给自己一个符合实际的定位。“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也都有自己的缺点和短处,所以每个毕业生对自己和自身能力都应有客观和正确的认识,努力明了自己能干什么和不能干什么,这就是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只有这样,我们每个毕业生才能树立良好心态,在求职中抓住机遇,从而避免盲目和减少不切实际,扬长避短,把握机遇是成功择业的钥匙。

同时,我们也应该避免从众心理,克服依赖心理。大学毕业生中,自己的期望水平会受到其他择业者的影响。虚荣心、侥幸心理会使人改变原有的自我期望而采取不切合实际的从众行为。从自身的特点、自身的能力、自身的优势出发,克服盲目攀比,才利于自身价值的实现和长远发展。有些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缺乏自立能力,把希望寄托在拉关系、走后门上,寄托在学校和家长方面,是十分不可取的。当今社会,挑战与机遇并存,失败与成功同在,只有在就业之初就树立强烈的自信心,敢于竞争,勇于竞争,才能在众多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

(3)扎根基层,实现人生价值。高职高专大学生准备求职,还必须面向基层,做好艰苦创业的思想准备。在冷静地分析就业形势与今后自我发展的趋势后,就会发现,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二十多年的培养和补充,现在大城市和各大型企事业单位的科技人才已相对饱和,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人才系统。它所需要的只是进一步的调整和提高,在招聘人才时往往对重点院校、高学历的毕业生,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感兴趣。假如只把眼光往这些地方看,势必会造成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假象。因为西部地区、广大的乡镇、生产第一线却多年来未能接收到较大数量的大学生,很多非国有企业还缺乏大量的高层次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急需大批有才能的大学生去开拓,去创业。所以,大学生建功立业的机会在基层,在第一线。基层工作比较艰苦,工作生活条件、工作环境相对较差一些,正是因为这一点,使很多大学生在求职择业时顾虑重重,望而却步。其实,当今大学生要做一番事业,基层正大有用武之地。树立献身基层、扎根基层的就业观大有好处。基层是大学生成长的广阔天地,现在很多毕业生有一种片面的择业观,在心理上畏惧,认为没去大城市、大企业就没前途。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条件相对较差的单位,人才比较匮乏,大学生去后往往会被委以重任,甚至独当一面,有更多的机会施展才华,这些地方不但是当今国家最需要人才的地方,也是大学生最容易显示特长、做出成绩的地方。

据一些高校近年来的毕业生成才情况的追踪调查报告显示,工作出色、成绩显著的大学毕业生大多出自基层,大多是从基层艰苦奋斗成长起来的,特别是对高职高专院校的毕业生而言,更是如此。可以说,毕业生成才的沃土在基层。诚然,在基层创业是比较艰苦的,总是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甚至是代价。但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没有艰苦的锻炼,没有工作经验和能力的逐渐积累,又哪里能够做出前所未有的成就和担当重要的责任呢?大学生只要真正深入到基层当中,扎扎实实地工作,勤勤恳恳地奉献,兢兢业业地苦干,肯定会大有收获。大学毕业生应正确估价自我、他人和社会,在真正进入人才市场后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思考案例

有一位各方面条件相当优秀的毕业生,因一些特殊原因,毕业去了河南一个比较偏远的软件公司工作。当时,比起去北京、广东、深圳等地同学,他的心情十分沮丧。但由于他自己能很快地调整心态,在所去的单位努力勤奋工作,在工作上作出突出成绩,被提拔到领导岗位。几年过去了,回头比较,去边远地区给了他机遇,与去发达地区的同学比较,工作上因为有更多的机遇和施展才华的舞台,所以获得了更大的成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