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理分析理论与批评:阿德勒的自卑补偿视角

心理分析理论与批评:阿德勒的自卑补偿视角

时间:2024-0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与弗洛伊德把性本能作为一切行为动机的思想不同,阿德勒强调自卑和补偿才是人格发展的动力。阿德勒对儿童、教师和百姓等人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的种种精神困境给予关注,寻求解决之道。最初,阿德勒认为个人的自卑感来源于生理缺陷,而由此带来的补偿也是对有缺陷器官的补偿。阿德勒认为为优越而奋斗是人类进步的动力。阿德勒拒绝夸大遗传因素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他坚持自卑感才是人类不断进步的动力。

心理分析理论与批评:阿德勒的自卑补偿视角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1870-1937)是奥地利心理学家、神经精神病学家和社会教育家。1902年他接受弗洛伊德的邀请加入“维也纳精神分析协会”(The Vienna Psychoanalytic Society)与弗洛伊德共事,并且备受弗洛伊德的青睐。1907年他发表了著名的《器官缺陷及其心理补偿的研究》(Study of Organ Inferiority and Its Physical Compensation),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自卑情结”的概念。在他看来,由身体缺陷或者其他原因引起的过度自卑会引发精神病,这与弗洛伊德认为一切神经病都是源于被压抑的性欲的观点大相径庭。弗洛伊德的学说渗透着生物学的思想,摒弃了人际关系文化历史因素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阿德勒则批判性地修正了弗洛伊德的学说。他继承了弗洛伊德对个人童年经验的重视。但与弗洛伊德把性本能作为一切行为动机的思想不同,阿德勒强调自卑和补偿才是人格发展的动力。后来因为其观点无法见容于当时以弗洛伊德为首的精神分析学派,阿德勒便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弗洛伊德对阿德勒的失望与愤恨溢于言表,直言他和阿德勒已经“无法理解对方,也不愿意再共处一室”【2】。弗洛伊德对阿德勒的“背叛”始终耿耿于怀,直至阿德勒1937年去世时也没有原谅他。

与弗洛伊德决裂后,阿德勒于1911年创立了“个体心理学”(Individual Psychology)。自此,阿德勒便致力于个体的心理研究,在心理学界声名渐起。阿德勒很重视“社会兴趣”(social interest)的作用。他强调一个人如果缺乏社会兴趣或者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就无法与社会协调起来,因此也不可能产生健康的人格。正常人追求的应该是整个社会的幸福,而不仅是个人的成功和优越。阿德勒对儿童、教师和百姓等人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的种种精神困境给予关注,寻求解决之道。个体心理学因其注重实用性和社会性而在普通民众中广受欢迎。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是“自卑情结”(Inferiority Complex)、“优越情结”(Superiority Complex)、男性钦慕(masculine protest)和“补偿作用”(compensation),这些概念已经广泛地为文学评论家所采用。关于自卑感,阿德勒相信,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的自卑感可以促使一个人奋发向上,追求优越感以来补偿这种自卑。最初,阿德勒认为个人的自卑感来源于生理缺陷,而由此带来的补偿也是对有缺陷器官的补偿。他援引了古希腊著名演说家德莫斯蒂尼(Demosthenes, 384BC-322BC)的例子。德莫斯蒂尼小时候常因说话口吃受到讥笑。这反而刺激他努力练习口才,最终成功地补偿了口吃带来的自卑感。随后,阿德勒渐渐地将自卑感从生理缺陷带来的自卑感扩展到人因对现实和社会的不满而产生的自卑感,补偿作用也不再囿于生理器官的范围。人会不断地对现实不满。相应的,争取优越感的补偿机制总是同时出现,这样人类才能持续地取得进步。因此,“人类的全部文化都是以自卑感为基础的”【3】。但自卑感也有可能走向两种极端。第一种极端便是自卑情结。阿德勒把自卑情结定义为“当个人面对一个他无法适当应付的问题时,他表示他绝对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此时出现的便是自卑情结”【4】。个人如果任由自卑感过度发展,并且在这种压力下变得消极气馁、一蹶不振,那就形成了恶性的自卑情结。自卑感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无益于刺激个体奋发图强,反而会阻碍个体追求成功。第二种极端则是优越情结。阿德勒认为为优越而奋斗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但拥有优越情结的人一心只顾追求自我的利益,改变自我自卑的地位,会忽略他人和社会的需求,变得自私专横,不受社会欢迎。故而,阿德勒很重视“社会兴趣”的作用。社会兴趣可以把个体与社会协调起来,有助于个体形成健康的优越观。自卑感推动个人追求优越,但正常人追求的不只是个人的成功,也包括与他人合作并且兼顾他人的利益。(www.xing528.com)

阿德勒拒绝夸大遗传因素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他坚持自卑感才是人类不断进步的动力。与弗洛伊德对人性持悲观的看法不同,阿德勒相信人有自主性和创造性,能够运用自身的资质追求理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