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理分析理论与批评:解读升华说

心理分析理论与批评:解读升华说

时间:2024-0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升华”是弗洛伊德用来解释文艺创造时的一个重要观点。《列奥纳多·达·芬奇和他童年的一个记忆》就是弗洛伊德基于“升华说”这一观点所作。弗洛伊德认为这是歌德把心中早已累积的“爱的冲动”升华为伟大的艺术作品了。升华也是心理防御机制中的一种方法。科学研究、艺术创造和思想活动等人类文明成就都是欲望的升华。据此,弗洛伊德认为性欲是人类文明的源泉。

心理分析理论与批评:解读升华说

“升华”(sublimation)是弗洛伊德用来解释文艺创造时的一个重要观点。弗洛伊德把文学创作看成一种无意识的创作活动。艺术家的创作是无意识的欲望在想象中的满足。压抑在创作主体无意识中的这种欲望是他们创作的动力。

性本能在人类的无意识活动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性本能原本按照快乐原则行事,盲目寻求欲望的满足。但自我与超我必然会按照现实原则把性本能的满足限制在社会道德允许的范围内。如此,欲望就与社会规范发生了冲突。无意识的本能欲望得不到满足,焦虑产生。此时,人们既要想办法宣泄自己的欲望,又要不违背超我与现实的准则,只能以某种社会所容许的方式表现出来。故而,表现在文学艺术界,就是艺术家通过创作的方式把本能的欲望升华为文学和艺术作品。于弗洛伊德看来,艺术家就是一个被过分嚣张的本能所驱策前进的人。他认为一切艺术家都是精神病。同被过分嚣张的本能欲望驱策的精神病患者和艺术家都活在自己幻想的世界里。不同的是,艺术家能够通过创作这样一种方式来获得欲望的替代性满足,在获得社会赞许与认可的同时,还能够找到回归现实的路。力比多所驱遣的性本能如果得不到满足,受到外部世界的压制,就会产生痛苦和焦虑。精神病患者在这种情况下毫无作为,只能以神经病症表现出来。但是,艺术家却可以把这种受压制的欲望升华成高尚且为社会所接受的文艺作品,发泄自己得不到满足的无意识幻想。艺术家的焦虑心理得到缓解,精神负担减轻。

弗洛伊德从性本能升华的视角探讨了文艺创作的源泉问题。《列奥纳多·达·芬奇和他童年的一个记忆》就是弗洛伊德基于“升华说”这一观点所作。达·芬奇的笔记上曾经记载过他自己童年的一个奇特记忆。当他还躺在摇篮里的时候,有一只秃鹫飞向达·芬奇,并用尾巴多次撞开了他的嘴。这一记忆促使达·芬奇声称命运注定要他对鸟的飞翔问题进行研究。弗洛伊德认为婴儿保有的这种记忆并不完全可信,很有可能这是达·芬奇在后来的日子里篡改到童年记忆中去的一个关于秃鹫的幻想(phantasy of the vulture)。弗洛伊德把秃鹫撞击嘴唇看成婴儿吮吸母亲乳头的画面。在古埃及,秃鹫被看成是母亲的象征。相传所有的秃鹫都是雌的,并且能够无性繁殖。弗洛伊德认为达·芬奇很偶然地读到了这一信息,并且想起作为私生子的自己也是只有母亲没有父亲。用乳汁哺育了孩子的母亲幻化成把尾巴放进婴儿嘴巴的秃鹫。大约在5岁以前,达·芬奇都是与亲生母亲生活在一起。之后,他被亲生父亲与继母接纳并抚养。弗洛伊德认为达·芬奇的直率描述揭示了母子之间性关系的强度,并且猜测达·芬奇是同性恋的传闻有可能属实,因为达·芬奇在潜意识里想要表达自己对母亲的忠诚。他对母亲的性爱被压抑了,性目的就不得不采取同性恋的态度。弗洛伊德相信他大部分的性本能需要升华为一种广泛的求知欲,所以达·芬奇才能从童年的经历中脱颖而出成长为一位出色的画家和雕塑家。弗洛伊德毫无怀疑地得出结论:艺术家所创造出来的东西,就是他性欲的一种发泄和升华。弗洛伊德曾经在与歌德的交谈中得知,歌德是在遭受失恋,又适逢友人因爱自杀的情况下创作出《少年维特之烦恼》一书的。据歌德自己说,“在四周间握管疾书……《维特》这部作品就一气呵成地写出来了”【1】。弗洛伊德认为这是歌德把心中早已累积的“爱的冲动”升华为伟大的艺术作品了。(www.xing528.com)

升华也是心理防御机制中的一种方法。本能中的力比多本来是低级欲望的源泉和鼓动者,但借助升华这种防御机制,能使力比多成为更高尚并且具有社会意义的精神活动的动力,服务于各种文明活动。科学研究、艺术创造和思想活动等人类文明成就都是欲望的升华。据此,弗洛伊德认为性欲是人类文明的源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