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内存封装技术示范-计算机组装和维护(第2版)操作教程

内存封装技术示范-计算机组装和维护(第2版)操作教程

时间:2024-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内存工艺的不同决定了内存在稳定性和兼容性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其工艺主要表现在内存的封装技术上。目前内存的封装技术主要有TSOP II,BLP,MicroBGA和TinyBGA共4种。目前,RDRAM以及新一代DDR SDRAM显存颗粒都在使用MicroBGA封装技术,而且部分DDR SDRAM产品也将开始采用MicroBGA封装的颗粒制造。

内存封装技术示范-计算机组装和维护(第2版)操作教程

第四节 内存的封装技术

封装形式也就是内存芯片的引脚形式。内存工艺的不同决定了内存在稳定性和兼容性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其工艺主要表现在内存的封装技术上。

目前内存的封装技术主要有TSOP II,BLP,MicroBGA和TinyBGA共4种。其中TSOP II被广泛应用在SDRAM内存的制造上,随着内存技术的进步,也将逐步被淘汰。

1.TSOP II

TSOP II(Thin Small Out-line Package II)直译为第二代薄型小尺寸封装。SDRAM和DDR SDRAM内存颗粒基本都采用TSOP II形式封装,同时由于显存颗粒大部分也属于SDRAM以及DDR SDRAM,所以也采用TSOP II封装。虽然TSOP II是最普遍的内存颗粒封装形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进步,TSOP II已越来越不适用于高频、高速的新一代内存,即将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2.TinyBGA(www.xing528.com)

TinyBGA即小型球栅阵列封装(Tiny Ball Grid Array),由内存厂商KingMax独家开发,属于专利技术。采用TinyBGA封装的颗粒大约只有采用TSOP II封装的颗粒面积的一半,TinyBGA封装的引脚数明显多于TSOP II,从而使I/O端口得以增加,这样就有效地缩短了信号的传导距离,减轻了信号的衰减程度,从而增强了芯片的抗干扰能力(EMI电磁干扰)。

3.MicroBGA

MicroBGA全称为微球栅阵列(Micro Ball Grid Array即MicroBGA),其特点是体积小,成本低廉,并且可以满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频率的提升,MicroBGA封装号称可以满足高达10GHz的工作频率的要求。MicroBGA无疑比TSOP II封装技术要优秀得多。目前,RDRAM以及新一代DDR SDRAM显存颗粒都在使用MicroBGA封装技术,而且部分DDR SDRAM产品也将开始采用MicroBGA封装的颗粒制造。总体看来,MicroBGA的发展前景相当乐观,同时也代表着未来内存封装形式的一个发展方向。

4.BLP

BLP属于新一代封装技术,采用BLP技术封装的内存颗粒在电阻、电容、电感以及最高频率等电气特性上表现得很突出,而且散热量很小,性能比较稳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