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基本路线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基本路线

时间:2023-0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方面具有显著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基本实现现代化。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客观依据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的揭示。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至少100年。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基本路线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基本路线

教学目的和要求

明确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社会主义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基本内容,深入理解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发展战略,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的自觉性。

一、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设想: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建立的未来社会将经历三个阶段。列宁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明确称为社会主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是多级发展的思想。

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所处历史阶段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毛泽东曾将社会主义区分为进入和建成,以后,又认为社会主义可能分为不发达和比较发达两个阶段,并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不发达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提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逐步形成了系统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科学概念。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方面具有显著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基本实现现代化。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起始于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直至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至少需要100年时间。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所决定的。

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性的观点,脚踏实地完成初级阶段的各项任务,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意义

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认识和把握,从整体上解决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起点问题,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石,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的重大发展,是科学地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的理论起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制定一切路线、纲领、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及其依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地反思了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在正确分析我国基本国情和党的历史任务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并在党的十三大上最终确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客观依据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的揭示。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一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必须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始终不动摇。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根本任务的政治保证。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强国之路。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与发展。改革的对象是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发挥的各种具体制度和体制。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完善、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改革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

开放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开放是全方位的、全面的。在对外开放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3.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www.xing528.com)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南。实践证明,党的基本路线是完全正确的,是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至少100年。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提出及其内容

党的十五大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要求,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题目,从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个方面,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基本方针、政策作出了新概括,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二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与党的最高纲领的统一

党的纲领是党的一面旗帜,是党的宗旨和目标的概括表述,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鲜明标志。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共产主义既是一个远大的社会理想和理论体系,又是一个现实的运动。在当今现实中,为共产主义而奋斗,就是要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而我们今天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归根结底都是在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创造条件。坚持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1.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步骤

一个国家的发展战略,是这个国家对较长时期内经济社会发展所作出的全局性的谋划,通常称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它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的特征。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逐步确立起来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提出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党的十三大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人均1 000美元,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均达到4 000美元,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党的十五大将21世纪上半叶50年划分为三个阶段,提出“新三步走”战略:第一步,21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步,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中第二步战略所要达到的社会发展目标是“小康社会”,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

我们要在21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2.实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指导方针

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要赶上发达国家,就要努力实现发展的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大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思 考 题

1.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3.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4.我国“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客观依据是什么?有何特点?

5.如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