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移动互联,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

移动互联,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

时间:2023-0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我们意识到,以手机上网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正对现有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研究探索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策略,其前瞻性价值进一步显现出来。

移动互联,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

移动互联,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

辜芳昭 陈泗林

当前,在大学校园里,手机的使用已经非常普遍,同时,手机的应用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语音通话和收发短信息,手机上网正日渐被学生认知和使用。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在2009年初发布的报告显示,43.5%的学生使用了手机上网业务。这就进一步表明,随着3G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将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态势,高校学生接触和使用移动互联网的人将越来越多,这势必将对高校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深远影响。我校一女生刚入学,家长就为其配置了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生来内向腼腆的她逐渐迷上了韩剧和网络小说,尽管学校对低年级宿舍有断电的规定,但这个女生还是可以每天晚上躲在被窝里安安静静地通过手机阅读自己感兴趣的各类网络小说直至天亮,其个人的学习生活也因此受到了严重影响。由此,我们意识到,以手机上网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正对现有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研究探索移动互联网环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策略,其前瞻性价值进一步显现出来。

一、喜状参半,理性审视移动互联网的特点与影响

首先,移动互联网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特点极大地改变了大学生获取信息和表达思想的方式。

基于移动互联网开展的各项移动数据业务,可以不受时空地域的限制,因为手机具有体积小、易于携带,全球范围内无缝漫游的特点,移动互联网展现出了PC互联网所无法企及的灵活和便捷,使网络和用户始终在一起。移动互联网打破了信息传播的空间和时间限制,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信息查阅、互动交流等各类活动。

一方面,移动互联网加速和方便了大学生人与人的信息交流,每个学生都可以在第一时间,以任何一种方式获知自己所关注的人(或事)的最新进展、获取信息,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用任何方式发表任何信息、表达思想,并将之分享给他设定的希望获知这些信息的人。

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使得学生的舆论更加分散,学生在网络中完全成为自己思想的主人,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可以将平时不方便说、不愿说甚至不敢当面说的心里话通过移动互联网即时表达,特别是其对现实问题的逆反和厌倦更容易通过移动互联网加以表达、宣泄,并得到响应和共鸣,这就使得学生的轻浮、低俗和颓废的情绪更容易滋生。

其次,移动互联网强大而及时的互动功能,既拓展了人与人交往的手段,同时也容易削弱学生的情感联系。

随着手机功能的进一步增强,学生之间的通信和内容体验将更具有交互性。借助IM(即时通信工具,如QQ、MSN)、博客、SNS(基于人际关系“六度分隔”理论的交友型社区,如Facebook、开心网、校内网)等web2.0的经典应用在移动终端上的移植,学生不仅可以进行个体间联络,还可以进行群体间联络。同时,还可以随时随地利用手机拍摄图片、录制视频,将自己的心情和所见所闻用手机记录下来,随时随地将这些内容传递给他人分享。

正因为如此,移动互联网一方面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成为维系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纽带,并且突破了人际交往的单向模式,学生个体的积极介入,大大提高了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而移动互联网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互动关系,又极大地扩大了学生的交际范围。

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也在逐渐削弱大学生直接面对面的人际交往能力,完全依赖移动互联网与老师、同学、朋友交流的大学生,容易在移动互联网上掩盖自己的真实想法,造成一种既沟通又隔离、既表达又掩盖的暧昧情感,这些学生在网络上会妙语连珠,口若悬河,而一旦与人面对面交流时,却张口结舌。这就会造成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面对面交流能力的下降,并且因缺乏人际关系的磨炼而焦虑、孤僻、逃避现实。

最后,移动互联网丰富多彩的个性化信息服务使得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变化。(www.xing528.com)

一是移动娱乐越来越受到年轻大学生的喜爱,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无处不在,随时随地娱乐的方式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学生的生活,增加了学生接触新鲜事物的机会,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但是伴随着娱乐方式和时间的增多,不少学生沉溺于娱乐之中无心学习,学习成绩受到了显而易见的影响。

二是学习过程的完整性受到影响。PC互联网本身不具有强制性,需要读者主动地获得信息,而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终端用户由于是要随时携带手机并保持开机的,因此,可以通过短消息等形式将信息强制性地传播到移动终端。这就使得其信息传播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而学生在上课或者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被不期而遇的各种信息(如手机的短信和各种IM信息)打断,学习的有效时间也会因此大大减少。

三是由于移动终端(如手机)体积小、便于携带,信息传递无声无息,具有很强的隐蔽性,部分学生在上课时会用来发短信、玩游戏、看小说、降低了听课质量,更有甚者会借用这种隐蔽性,在考场上作弊,使学生的诚信度受到了影响。

可以说,作为现代信息传播的先进媒介,移动互联网给大学生们带来了一种新的交流平台。但是,移动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交流带来种种好处和便利的同时,也对大学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面对移动互联网的诸多特点,如何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加以筛选和把握,科学认识机遇与挑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否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的关键

二、主动介入,统筹谋划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举措

一是要增强信息技术改造意识。移动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新技术应用层出不穷,学校首先要对现有互联网网站进行技术改造和信息整合,方便学生使用各种移动终端进行访问,并借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上对学校的依赖性,与时俱进地开展各项移动互联网应用;同时要善于整合各种与学生有关的高价值信息,增强学生对学校移动互联网的归属感和使用黏性,提升学生的访问满意度,进而发挥学校网站的服务育人功能。

二是要加强政工队伍建设。要加强政工队伍的利用信息技术的素质,拓展政工队伍使用移动互联网的能力。要让政工队伍在教育、管理、服务学生的过程中积极借助移动互联网的平台第一时间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了解学生的紧急需求,做到嘘寒问暖、雪中送炭,增强其在学生心中的信任感;鼓励辅导员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或兴趣爱好,通过开建博客、QQ聊天、加入学生喜欢的SNS社区,与学生分享自己的人生体验,交流成长感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是要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功能。移动互联网是一个更加彰显个性与自由的世界,受其影响的大学生更加独立、自主,传统的灌输教育和说服教育也更容易遭到逆反和抵触。因此要善于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功能,引导学生遵守自律公约,形成人人谴责不符合公约言行的氛围,从而为开展正面教育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是要加强个案的总结和研究。移动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形式,当前对其网络传播的规律和特点的认识还有待深入。因此要加强对大学生使用移动互联网的状况的调查研究,如在新生入学的心理普查或每年的学生思想动态调研中,可增加与移动互联网相关的问题,做到动态了解移动互联网在学生中的使用情况;另外,要善于发现并总结出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案例,特别是要注意对造成负面影响的个案进行剖析,找到一般规律,并将其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借鉴。

五是要统筹整合各方力量。PC互联网的经验和移动互联网的特点表明,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仅仅依靠一个人、一个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而是需要各方面的广泛参与,要加强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统筹整合,把各方面的力量汇集起来,加强共建和融合,真正形成做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