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家长对待孩子的方式上的负面影响

家长对待孩子的方式上的负面影响

时间:2023-0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关专家研究显示,70%的家长教育方式不合格,其中30%是过分保护,30%是过分监督,还有10%的家长是严厉处罚。在家长对待孩子的方式上,有以下几方面是负面的:(一)不适当的教育方法和教养方式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是以其少儿时期的思想、观念为基础的。中国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父母的强烈期望,既可成为大学生们勤奋学习的动力,也会成为难以承受的心理负担。

家长对待孩子的方式上的负面影响

二、家庭因素

家庭是人生的奠基石,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个人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往往是从家庭环境、家长的言行举止开始的,所以家庭对学生的成长与成才的影响是长久而深远的。大学生虽然远离父母家庭在外求学,家庭影响有所削弱,但由于血缘上的关系、经济上的联系、感情上的维系,因而家庭的风风雨雨都会牵动大学生的心绪。

家庭环境主要包括家庭的情绪氛围、父母的教养态度、家庭结构和家庭经济状况四个方面。家庭的情绪氛围是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前提,家庭成员间的语言及人际氛围,直接影响着家庭中每个成员的心理,对个性逐渐成熟的大学生影响更具有特别的意义。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法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和心理;父母关系不和睦的家庭会使孩子持续处于警觉状态或应激状态,易使孩子形成不安全感和残缺感,因而敏感、多疑、自卑、敌意,从而出现相应的心理问题;家庭结构的变化如单亲家庭、重新组合家庭等因素也必然会对正在读书的大学生心理有一定影响;家庭经济状况特别是困难甚至贫困家庭的学生易产生心理不适感。因此家庭环境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影响是深远而长久的。

在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上,秦新华会长透露说,中国有3000万青少年处于心理健康状态。有关专家研究显示,70%的家长教育方式不合格,其中30%是过分保护,30%是过分监督,还有10%的家长是严厉处罚。这些不合格的教育方式带来的结果是青少年承受挫折的能力差,适应能力差。在家长对待孩子的方式上,有以下几方面是负面的:

(一)不适当的教育方法和教养方式

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是以其少儿时期的思想、观念为基础的。长期以来,在高考指挥棒的调遣下,学校和家长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采用应试教育的方法,只重视智力教育,而没有将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渗透到其中,忽略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现在的大学生很多是独生子女,从小父母对他们的生活溺爱、包办过多,使他们养成了任性依赖和骄横的心理,适应生活能力差,社会交际能力弱;但同时家长对他们的考试成绩、升学、成才期望又过高,使他们面对父母“望子成龙”的目光,又希望自己在各个方面都超过别人,渴望自己有足够的知识和技能去服务于社会,这种求全的紧迫感,使他们易于关注不足,夸大短处,形成自卑心理,产生恐慌焦虑、内疚的心理反应。可以说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从中学时代开始就已经存在,父母整天的叮嘱、监督、束缚和管制限制了学生的自由,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这些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使其心理失衡,严重的会形成心理障碍

同时,在教养方式上,一部分家长采用简单、粗暴的传统的家长制手段。这种消极的教养方式,容易使子女形成敏感多疑、自卑易怒、抑郁焦虑、偏执敌对等不健康的品质。中国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父母的强烈期望,既可成为大学生们勤奋学习的动力,也会成为难以承受的心理负担。很多家长为子女倾注了大量心血,给了子女无穷无尽的爱,但对子女的学习督促很紧,对子女的爱好兴趣则不给予支持,缺乏与子女的沟通。这样的孩子往往性格上很不自立,不能适应社会,特别是在人际交往上表现出懦弱、自卑、唯唯诺诺,而且很多做子女的,往往要么感受不到这种爱,要么将这种爱看成了一种负担、一种束缚,感觉是无法抗拒、无法拒绝的精神枷锁。同时由于大学生怕父母为自己担心,或者是与父母存在代沟,有许多事不愿与父母交谈而长期深埋在心中,也是影响其心理状况的一个重要因素。

总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学校、父母的教育观念、家庭教养方式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关系。

(二)家庭教育的忽视

对于大多数一直生活在父母身边的学生来说,父母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及家庭教养方式,都将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他们独立生活时的心理状况。多数学生以父母的做人而不仅仅是教诲去看人生的真谛,父母的价值观念、行为与思想的统一性,父母所付出的代价以及所得到的报酬都是他们对社会现实的一个见证。而相当多的家长在子女考入大学后将更多的精力转移到提供经济支持上,对子女的心理成长问题则关注不够。家庭教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大学阶段的家庭教育是以往各阶段家庭教育的延续,但又有其特殊性,这主要体现在对大学生的家庭教育主要是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其内容是配合学校、社会进行综合素质培养。这就要求家长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观念,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好其心理压力的调节和疏导工作。

【案例】董某是广州某大学的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成绩很好,但他对所在大学并不满意,因此想换到北方的另一所高校就读。他的父亲对此并不认同,认为儿子应该完成学业之后,到国外留学。两人为此争吵不断。2005年9月21日,父子两人又为此事发生争吵,父亲一气之下,动手打了儿子。当时,董某并没有什么异常表现。当天晚上,他照样在家中睡觉,对父亲也没有表现什么不满。次日早上,父子俩还一起出去喝了早茶。席间,父亲继续给儿子讲自己的宏大设想,希望儿子能够取得成就,光耀门庭。儿子也顺着爸爸的思路,表了决心。当天晚上8时许,吃过晚饭之后,父子两人聊天时,争吵再次爆发。董某拿起一把30多厘米长的水果刀,向父亲猛刺;董父则拿起另一把水果刀进行反抗。眼见儿子要置自己于死地,父亲从位于四楼的家中夺路而逃,冲向安全通道。此时的董某已经红了眼,拿起一把菜刀,又冲出去疯狂追砍父亲。董父身中多刀之后,倒在了地上。董某“害怕他没有死”,又继续在父亲身上连砍多刀。据当时抓捕董某的警察说,他接报赶到现场的时候,发现董某的父亲躺在地上,身上有很多伤口,已气绝身亡。楼道里、楼梯上都还有鲜红的血迹。董某拎着一把刀,站在尸体旁边,“是我干的”,他冲着警察说。董某后来在法庭上说:“我当时只有一个想法,就是杀死他!”问他为什么,他说父亲不了解他,胡乱给他规划人生。(www.xing528.com)

在我国,像董某父亲的人绝非个别,他们有一个共同的“通病”是:把孩子看成了自己的私有财产,而没有把孩子看成一个人;总是按照家长的意志设计、安排孩子的人生,随意驾驭、驱使的行为,根本不知道也不懂得孩子的感受,尊重孩子的选择。即使孩子已年满18岁已上大学有了自主的愿望,很多家长还是把大学生当孩子看待,不和他们平等交流,不允许他们有自己的选择,这造成了很多大学生心理上的压抑感。

很多大学生尤其大一新生正处于从青少年期走向青年期的过渡阶段,并且心理年龄略稚嫩于同龄人,一方面他们还把自己当小孩子在看待,对父母尤其是母亲的依赖性很大。另一方面作为处于过渡期的年轻人正处于澄清自我形象的阶段,在潜意识中不自觉地想摆脱父母和学校的束缚学会自主自立,但苦于不知如何表达或父母不能理解,因而内心冲突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进入大学并不等于放入了“保险箱”,为了保证大学生能够健康、顺利地成长,学校家庭仍然需要继续付出足够的努力。

(三)不能及时给大学生心理上断奶

2005年8月媒体曾就大学新生家长睡操场有过广泛议论,不光是送学,还有家长陪读、毕业时家长陪同求职,毕业后家长陪找对象等各种现象,这都是大学生依赖性过强、心理断奶期延长的表现,虽然这不是心理疾病,但是这样并不利于他们的成长。而那些自己独自来上学的大学生已经较早地开始了入学的第一课:自主自立,他们会更快地融入大学生活里。

人的成长过程中,有两次断奶期,即生理断奶期和心理断奶期。生理断奶期在孩子一岁左右,这个并不太难。第二个就是心理断奶期,心理断奶期一般在青春期即初中阶段,青春期的孩子逆反心理很强,自主心理也比较强,他们会主动脱离父母的管制,要求有自己的空间,这时只要父母把握好度,别让孩子沾染不良习惯就可以让孩子顺利渡过心理断奶期。但是现在很多父母在孩子青春期时不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不让孩子有独立的思想,以至于孩子一直处在父母庇护下,直至走向社会。

依赖性强、心理不能断奶的人,难以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他们承受挫折能力、面对压力能力都很弱。在生活中稍有不如意,就可能对自己、对生活失去信心,或者自暴自弃,或者怨天尤人,如果长期遭受挫折、压力等,又不能调节,那么就可能产生抑郁、烦躁、焦虑等一系列心理问题。

在解决大学生心理断奶期延长的问题上,需要学生和家长两方面共同努力,一方面是家长要放手,让大学生学会独立承担风雨,独立面对困难,家长宁可在孩子遭受挫折后帮助孩子面对,也不要不让孩子经受挫折;另一方面每个大学生也要积极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迅速成长起来。

(四)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

据《兰州晨报》2004年8月25日报道,一名高三毕业生,因父亲常年患病,家庭经济困难无法筹集到学费,在大学录取通知书到来的头一天,在家中上吊自尽。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不仅仅是经济困难,他们的心理问题也值得引起高度重视。由于经济的原因,他们在生活上节衣缩食,别说追求时尚、流行的东西,就连自己每天最基本的生活都没有保障,而与那些家庭富裕,过着衣食无忧的同学相比,一些人难免产生巨大的心理反差和自卑心理。物质生活的贫乏也给他们的精神生活带来一定影响,使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相对贫乏,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双重贫乏,使这些贫困大学生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于是自惭形秽,情绪低落,学习和生活的积极性都不高。贫困生进入大学后,由于其原有的教育条件相对薄弱以及受其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们发现自己在很多方面与其他同学差距悬殊,有些贫困大学生因此形成了一些错误认识,认为自己家庭经济等各方面条件差,担心被别人看不起,加上没有时尚的衣着和日用品,寒酸的外表也常常使他们自惭形秽,或是由于以前曾经有过一些因贫困而遭受他人耻笑的经历,从而导致心理受挫折,自尊心受伤害,遂自视处处不如人,出现强烈的自卑心理。尤其是“双困生”,学业成绩不理想,家庭经济又很困难,心理负担很重。一位女大学生说:“因为女生的面子,我不愿写困难补助申请,不愿像贴上标签一样让同学们用特别的目光注视我,而拮据的经济又始终困扰着我。”过度的自尊,使很多贫困生不能正视家庭的困难,不敢接受老师和同学善意的帮助,担心被戴上贫困的标签,因而出现了一方面学校存在着很多困难学生,而另一方面,学校的寒衣补助又无更多的人申请的尴尬局面。有些贫困生感到自己经济条件不如人,认为是生不逢时,或社会对自己不公平,总觉得上苍不公,感叹没有生在衣食无忧的富裕家庭,有的甚至怨恨家庭、怨恨社会。认为学校提供的一切帮助是“理所当然”,时常悲观消极,对周围的人和事异常敏感,看谁都不顺心,破坏了仅有的人际关系,冷静下来又后悔不已,在心理上常常处于一种沮丧、压抑的状态。另外,很多贫困生为了回报父母、改变命运,过分要强,给自己设立一些过高的学习或发展目标,而这些目标实现的难度反过来又加剧了贫困生的自卑和压抑,会使他们的内心变得更加脆弱、敏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