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985工程”政策形成的过程

“985工程”政策形成的过程

时间:2023-02-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至此“985工程”正式启动。“985工程”的核心概念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在“985工程”政策形成的过程中,国家教委始终是积极的倡导者、推动者,与学校处于同一个利益共同体,与北京大学构成了共同策划的关系。

“985工程”政策形成的过程

二、“985工程”政策形成的过程

党的“十五大”将科教兴国战略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而创建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正是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1998年5月2日,李岚清在“面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世界著名大学校长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在下一个世纪,中国要力争有一批大学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4]同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校庆大会上,江泽民同志发表讲话。他指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这样的大学,应该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摇篮,应该是认识未知世界、探求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应该是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应该是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5]就在江泽民讲话的当天,教育部向全国教育系统发出《关于深入学习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1998年5月5日,教育部召开会议,学习江泽民4月29日和5月4日的讲话,研究部署学习贯彻两次重要讲话精神的意见和措施。其后,江泽民在1998年6月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大会上再次发表讲话,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他指出,“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科学技术实力和国民教育水平,始终是衡量综合国力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6]。在我国的政策制定过程中,领导人的正式讲话往往标志着政府对议题的最终确认,因此可以认为中央领导的这一系列讲话标志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正式进入了中央政府的议事日程。

为落实中央领导的讲话,教育部加紧了关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文件的制定工作,其结果就是《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草案的迅速出台。1998年6月25日,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正式成立,当时的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任组长,副总理李岚清任副组长。1998年10月28日,《行动计划》经国家科教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审议原则通过。随后,教育部根据中央领导的意见和建议对《行动计划》进行了修改并再次报送国务院领导,然后是再次的修改和征求意见并最终于12月向国务院上报送审稿。1998年12月24日,教育部发布《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决定在推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点支持部分高等学校创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计划》指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经过长期的建设和积累,我国少数大学在少数学科和高新技术领域已达到和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拥有一批高水平的教授,尤其是本科生培养质量较高,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创造了条件”;“一流大学建设要有政府的支持,资金的投入”;“要相对集中国家有限财力,调动多方面积极性,从重点学科建设入手,加大投入力度,对于若干所高等学校和已经接近并有条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进行重点建设。今后十到二十年,争取若干所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水平”。1999年1月13日国务院批转了该项计划。至此“985工程”正式启动。1999年上半年,教育部决定重点建设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9所高校,使其迈向世界知名大学行列。其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三年内将获18个亿,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获12个亿,其他高校获6个亿。除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外,国家与地方实行1∶1配套资金。

2001年4月,在清华大学建校90周年的讲话中,江泽民进一步阐述了“一流大学理念”,进一步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其后,江泽民又在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校庆大会的讲话中论述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意义和深层次的理论思考。至此,世界一流大学已列入国家议程和行动计划,其内涵、意义和行动步骤已轮廓初现。

教育部在2002年2月10日发布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是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对于增强高等教育综合实力,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004年1月,“985工程”二期提出重点建设34所大学。从以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985工程”政策出台,是大学与政府合作和互动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有以下几个关键性的构成要素:[7]

(1) 具有重大象征性意义的事件——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应当说并不是一个全国性事件,但由于北大独特的历史地位,它可能会引起政府的注意,提供了一个进入政府议事日程的机会,打开了一扇“政策之窗”。(www.xing528.com)

(2) 明确的能够引起决策者共鸣的政策诉求。“985工程”的核心概念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早在1986年,北京大学校长丁石孙在总结改革建设工作时即明确地提出,要把“创办世界一流大学”作为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

(3) 政策活动分子的积极参与。政策活动分子包括一些政府官员、高级政策研究人员、知名学者、资深校友、学校的主要管理人员等。有的学者把这些人称作“政策企业家”。

(4) 主管政府部门的积极支持。在“985工程”政策形成的过程中,国家教委(后改为教育部)始终是积极的倡导者、推动者,与学校处于同一个利益共同体,与北京大学构成了共同策划的关系。

(5) 国家领导人的出席并讲话。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集体参加一所大学的校庆活动,在历史上是极为少见的,它表明政府意见的一致和重要政策的发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