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文化安全的特殊性对当前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及对策

高校文化安全的特殊性对当前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及对策

时间:2023-02-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研究高校文化安全的特殊性,特别是新时期高校文化安全中出现的一些新形势和新变化,不仅有利于我们对当前校园文化建设提出相应对策,同时也有利于我们探索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文化建设之间的良性互动,构建和谐社会。正因为高校是这样一个具有独特空间形态的文化群落,使得高校文化安全具有三个“特别”:第一,校园文化特别容易受到攻击和渗透。

高校文化安全的特殊性对当前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及对策

高校文化安全的特殊性对当前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及对策

上海交通大学 纪凯风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安全已经成为继军事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之后各国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又一重要主题。由于高校在空间形态、邻接形态和知识形态上的特殊性,高校文化具有自身的特殊性,高校文化安全也具有自身的特殊性。研究高校文化安全的特殊性,特别是新时期高校文化安全中出现的一些新形势和新变化,不仅有利于我们对当前校园文化建设提出相应对策,同时也有利于我们探索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文化建设之间的良性互动,构建和谐社会。

一、高校以其独特的空间形态成为特殊的文化群落

从文化的意义而言,人作为社会性的集体动物意味着人们在个体的自由发展中,通过语言、文本、意义的交互,达成相互间具有号召性的价值认同,并以此聚集为一定的集体形态,这就构成了文化群落(Cultural Community)。高校所具有的独特的空间形态,塑造了校园文化这样一个特殊的文化群落。

1.高校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形态

从空间形态来认识高校,人们首先在脑海中会产生的影像就是高大的校门、红色的围墙、绿色的草坪、整洁的课堂、巨大的操场,当人们走进校园时,会有一种恍然和校园之外的环境隔离开来的感觉。而实际上,这种空间上的隔离不仅仅是现实中的空间分割,同时也是文化上的,人们自然地将高校和它的知识创新、研究、传承联系起来,这样的一种影像使得人们将校园内人的活动和校园外人的活动隔离开来,以至于校园中活动着的、生活着的人尽管也和校园外的人一样会有饮食起居这类相同的行动,但是校园内的人和他们的活动在整个社会的记忆中存留下来的就恰恰是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象牙塔”似的封闭式景观。

然而,校门、窗口、阶梯、铃声、出入的人流,又使得高校并没有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相反地,由于在空间上,校园之外的人只能通过不多的入口和进出的人流察觉出校园并未封闭,人们并没有办法直接知道校园内是怎样一个景象,这种相对封闭的空间形态,诱发了人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得人们对校园萌生一种“心向往之”的情怀,也使得校园在人们心中增添了一种可亲近的神圣感。

2.高校是一个结构清晰的空间形态

在高校中,各个空间的功能明确、错落有致,教室、宿舍、食堂、操场、图书馆,它们由宽阔的通道和明确的标识串联起来;人与人之间的结构也异常清晰,“师—生”的划分如此强烈,以致于校园内任何年纪稍长的人都被习惯地称为老师,包括并不担任教学工作的行政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这种清晰的结构,反映了知识分子对真理和知识追求的单纯性,在这样的空间形态中,校园外的复杂身份都被过滤掉,而知识的持有和传授决定了人们的身份。

3.高校是一个包容性强的空间形态

走进校园,人们会发现,由于要为校园内的人们提供生活学习的便利,高校内的各种设施非常丰富,从超市到食堂,从图书馆到宿舍,高校的空间形态具有很强的容纳能力,这一点在高校,特别是综合性大学的学科设置上会再次让人们感觉到这种强烈的包容性。而当人们置身于一群个性张扬的年轻学生和教师之中时,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高校,一切话题都会失去它惊世骇俗的张力,收敛于一个平静的学术化的讨论空间中。

4.高校是一个易于渗透的空间形态

人们已经习以为常地在高校的布告栏上看到商业招贴,在图书馆中看到书摊,在道路边看到银行信用卡的工作人员。各种各样的校园外的人和物、文本和符号、意象和景观,总是有办法出现在校园内,有些是昙花一现,有些则渐渐地固守在校园中。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形态,也就意味着高校具有文化可渗入的通道;一个结构清晰的空间形态,也就意味着高校内各种文化容易被复制和传播;一个包容性强的空间形态,也就意味着高校不会强烈排斥所遭遇的各种文化渗透。

正因为高校是这样一个具有独特空间形态的文化群落,使得高校文化安全具有三个“特别”:

第一,校园文化特别容易受到攻击和渗透。在各种文化群落中,没有哪一个文化群落像校园文化这样容易受到各种文化,特别是新生文化的反复洗礼。一些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只要和校园相联系起来,也特别容易受到社会的关注,容易招致各种各样的讨论和指责。所有具备一定规模的文化运动,也都会将触角伸入高校,以期望在校园迅速获得充足的支持力量,在校园主流文化背后,我们可以看到各种文化支流和文化潜流。

第二,校园文化特别容易受到破坏和残留。封闭的空间形态下,文化因为隔绝而不容易受到破坏;在开放的空间形态下,文化因为可以不断向外逃逸也不容易受到破坏,而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形态下,文化一旦遭遇到攻击和渗透,其后果就特别严重,这一点在校园内特别明显。一旦一种文化或者思潮进入高校,由于人口的密集、人员间的亲密、不设防的单纯心理以及学习一切的精神,这种文化或者思潮会迅速在校园内被复制、传播到各个角落,并且会长时间存留在相对稳定的人群中。

第三,校园文化特别容易受到利用和诱变。高校的相对封闭性,使得任何一种文化在校园中的传播在初期都可以有效地逃避公众的监督;高校的强包容性,又使得任何一种文化在校园中的传播会得到更多的宽容和同情;而人员的集中和构成单一,则吸引着所有想要壮大声势的文化产生占据校园文化的野心,这就使得校园文化在各种文化群落中具有“文化阵地”的战略意义。而校园人员追求真理和知识的单纯,对一切文化进行探索和研究的把玩心态,标新立异的个性需求,都使得外来文化对校园文化往往不需要藉由物质手段获得短期的约束关系,而可以通过塑造校园人员自身的信仰和偏好实现诱变,建立一种精神上的长期束缚。

二、高校以其独特的邻接形态催生特殊的地方认同

邻接形态是指一定的文化群落或者文化空间中,人与人的相邻关系、交往距离、表达方式、身份地位等决定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处的距离和尺度。不同文化中人与人之间的邻接形态促成了人们形成自身在地方的归属感、亲切感,并产生相对独特的地方认同(Local Identities)。人本主义地理学学者段义孚教授指出,“地方认同的形成,是透过个人与群体生活之期望、需要与功能性韵律的戏剧化而达成的”[1]

高校的邻接形态两大重要特征就是紧密和对等。所谓紧密,就是高校内部人员稳定、人与人之间空间距离非常小,人口密度非常大,人与人的交往非常频繁,人与人的关系也相对亲密;所谓对等,就是高校内部身份单一、条件相似、人与人之间的地位比较平等,人与人之间的优势相对均衡,人与人之间没有较强的依附关系。

这样的邻接形态使得校园内的人们,特别是年轻学生对于周边人的行为、语言和价值诉求都有一种强烈的认同感和盲从性,简单地说,就是一种带有从众心理的地方认同。和一般的大众文化中的从众文化,例如习俗文化不同,高校内的这种地方认同中还包含一种潜藏的价值诉求——那就是在从众心理的基础上,又具有要求众人向自己看齐、成为关注焦点的心理诉求,因而,当周围出现一种吸引众人关注的个体行为时,很多人在跟从、模仿的基础上,又会对这样的一种行为进行升级、改装和翻转,从而将焦点转向自身。高校内的各种极端主义和叛逆文化,从表面上看是反大众的、反认同的,但是就其产生最根源的地方认同来看,恰恰是与高校内这样一种紧密对等的邻接形态密不可分的。正是由于总有如此多的受众聚集于校园这样一个半封闭的空间内,才会激发年轻学子的剧场感和表现欲,这也是各种表现形式夸张、具有强烈符号色彩的文化特别容易在校园内流行的重要原因——一旦外来文化所披着的华丽外衣不具有“型”“秀”的能力,其在校园内的市场也随即迅速萎缩。

这样一种特殊的地方认同,为高校文化安全带来了治理上的难题。一旦出于高校文化安全实施了某种治理行为,特别是针对性较强的惩处行为或者禁止行为,其引发的校园内甚至全社会的关注,就会极大地刺激年轻学子让自身成为公众关注焦点的欲望,而那些已经受到惩处或者禁止的校园内的人员,可能非但感受不到处罚的痛苦,反而由于得到更多的关注获得一种快感,这就使得治理中针对个体的教育手段不但可能遭遇失灵,而且十分容易带来有悖初衷的负面效果。同样的情况,在校园内实施的主流文化的积极引导工作中,我们也不断地遭遇到。校园文化所特有的地方认同,使得在一般社会文化安全工作中常用的介入手段必须慎用,必须以人为本,有针对性地研究高校人员的普遍心态和认知模式,用更多的无感知的人性化方法来维护高校文化安全。

三、高校以其独特的知识形态形成特殊的认知绘图

认知绘图(Cognitive Mapping)最早是地图学中的一个测绘专业术语,它源自地图学三大经典模型——认知论、传输论和地图语言学理论[2]。1960年,著名的城市学家凯文·林奇在他的《城市的意象》一书中使用了这个术语来展现人们是如何在城市中确定自己的位置,使得这一术语成为环境心理学中极为重要的概念。1991年,后现代大师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借用并引申了林奇的这一概念,使得它成为文化研究中的一种视角,或者说眺望[3]

在整个社会林林总总的文化群落和文化流转中,高校如何在人们心目中凸显出自身相对独立的空间,而不只是一个杂多文化交汇的场域,这就是人们通过认知绘图再现得到的。对于所有人而言,高校文化在社会文化中是文化空间中的高点,因为高校文化既包含着学者的理性,又包含着学子的感性,既有岁月经验的沉积,又有青春个性的飞扬。因此,说高校文化在先进文化的行列之中也并不过分。人们会很自然地通过感受自身与校园文化的距离来度量自己在整个社会文化空间中的位置,而校园内人员所构成的文化力量在整个社会中也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许多大众文化现象的源头都来自于校园,大量的外来文化和新名词、新思潮也都是通过高校引入国内的。(www.xing528.com)

高校在整个社会文化中展现的这种特殊的认知绘图,源自于高校独特的知识形态:一方面是被大多数人所强调的知识和理性的魅力,这些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显然是具有相当的说服力和影响力的;另一方面,是大多数人所容易忽视的一面,那就是高校也是大量非理性非知识的重要产地,人员的密集,激情和灵感的汇聚,再加上激发人们表现张扬的剧场感,使得高校也是一个不断生产非理性非知识的新符号、新文本、新语言、新影像的文化产地,而这些非理性非知识具备另外一种魅力,那就是趣味。

如果无视高校既在培养未来社会生产过程中的知识者、技术者,同时也在培养未来社会生活过程中的情趣者、活力者,那么,在高校文化的安全工作中,就会大量地将这样一种生产趣味的活动也作为不安全的文化予以杀伤,而将校园文化变成一个没有活力感没有创新精神的复制知识和经验的场所。这样做的结果,从表面上看,高校文化安全是确保了,但实际上,大大削弱了校园文化在整个社会文化空间中认知绘图的功效,这就破坏了整个高校在文化空间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当趣味的生产从高校脱离开来,进入其他替补性的文化空间,整个社会的趣味都失去原本在高校所能得到的智力支持和伦理保障,出现低俗化、恶俗化的趋势,这实际上会带来整个社会文化的不安全和品质下降。

四、强化高校保卫部门,应对高校文化安全新形势

从高等教育和高校建设的思维习惯来看,文化安全属于教学部门的工作,显然,我们可以通过教学、文化宣传等手段来强化校园主流文化对高校文化的守卫能力,这更多地是从软件环境上维护高校文化安全;但是,如果仔细研究校园文化的空间形态、邻接形态和知识形态,我们就可以发现,高校保卫部门并非英雄无用武之地,高校保卫部门在担负确保校园人身和财产安全,维护校园正常秩序的职责之外,在维护高校文化安全中也可以担任积极角色,并且在维护高校文化安全的硬件环境上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1.强化高校保卫部门,维护高校空间形态的相对封闭性,防止校园文化的社会化

高校保卫部门对于维护高校空间形态的相对封闭性,一直以来都担负着重要角色,但是这一角色的工作内容相对于高校文化安全新形势来说,就呈现出简化和弱化的趋势,不少高校的保卫部门都对守住高校有形的门更为关注,而即便是这一道门,保卫部门的日常工作内容往往也仅限于对外来人员和大型交通工具的询问和检查。互联网的发达和校内外人员流动的日趋频繁,使得高校空间形态的相对封闭性逐步被打破,校园文化和社会大众文化之间的趋同性已经日趋明显,在很多社会文化现象中,我们越来越多地看到校园文化成为跟风者,失去了自己的声音。

随着近年来高校管理者对于高校文化安全的认识,国内部分高校已经率先将文化安全作为高校危机管理应急机制的一个组成部分,高校保卫部门作为这一机制的重要参与者,在工作内容上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加强和高校其他部门的合作,同时也提高部门自身的业务素质,就文化安全加强专业人员的培养和引进,在部门内设立专人或专门机构负责对高校内有外来人员参与的活动和校园网上传播的公共信息进行文化安全分析和监控。高校保卫部门完全可以在新时期继续把住高校有形的和无形的每一道门。

2.强化高校保卫部门,维护高校邻接形态的内部紧密性,防止校园文化的冷漠化

传统中,高校保卫部门只在高校邻接形态的内部紧密性出现剧烈分歧时才会介入,例如打架斗殴、财物失窃等严重到会涉及刑事犯罪的违法行为或者酗酒闹事等严重扰乱校园正常秩序的违规违纪行为,这种尽可能“无为”的做法,实际上也有效避免了刺激青年学生成为关注焦点的叛逆心态和不健康心理。但是这样的工作传统,它所形成的背景是高校学生主要由住校生构成。集体宿舍的高密度聚居的特点对于高校邻接形态的内部紧密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但是新时期下,随着课程结构的调整和住宿制度的变化,很多学生没有固定的课堂伙伴,越来越多的学生自行租住在校外或者走读,使得高校邻接形态的内部紧密性正在逐渐松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渐冷漠,校园内长时间形成的一些地方认同正在迅速流失。

防止校园文化的冷漠化,将成为高校保卫部门维护高校文化安全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针对高校人群构成的变化趋势,高校保卫部门可以通过为那些不愿意住校的学生建立定期的安全查访,通过“荣誉室友”将他们纳入宿舍学生管理体系等方法,一方面提高了高校保卫部门对这些居住在校外的学生的安全保卫能力,另一方面又可以强化他们和集体之间的联系,让他们感受到自己作为高校一员的独特身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提高校园文化抵御冷漠化的能力。

3.强化高校保卫部门,维护高校知识形态的文化倡导性,防止校园文化的低俗化

就校园文化来说,高校保卫部门并不是一个文化建设部门,而是一个文化安全部门。高校保卫部门显然不能代替高校其他部门,特别是教学部门对于高校知识形态的塑造职能。也就是说,高校保卫部门对于校园文化的最终形态,并不能从整体上确定它是什么,而只能从局部决定它不是什么。然而,这对于维护高校知识形态的文化倡导性,已经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了。因为高校知识形态的文化倡导性之所以在今天日益被削弱,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由于高校作为文化产地,它的产能下降了,而是高校在低俗文化的侵蚀下,它所生产的文化与大众文化同质化,甚至与低俗文化同质化,这就使得高校文化在知识形态上失去原本在社会文化中那种认知绘图的能力,校园文化在文化的都市中非但不再成为标志性的高地,反而正在日益沦陷为盆地——越来越多人的印象中,校园文化开始与极度功利、恶搞、恶趣味、无法无天、校园暴力这些标签相联系,校园文化原有的那种纯真、平和、雅趣、聪慧、正义的形象逐渐模糊。

清除高校内的低俗文化,正是维护高校知识形态的文化倡导性,除去教学部门在正面进行积极建设和引导之外,可以由高校保卫部门担负着另一项重要职能,一方面,高校保卫部门要积极地强化自身对于校园内违法乱纪行为的制止和惩戒,要积极地针对恶俗、低俗和媚俗文化中已经属于国家法律和校纪校规中明令禁止的部分展开整治活动,将这些不利于形成健康向上文化倡导性的文化行为和文化现象从校园中清除出去;另一方面,高校保卫部门还应当积极地与高校决策管理部门联系配合,针对校园文化中不断涌现的新情况、新趋势进行甄别认定,对于其中具有低俗化、恶俗化趋势的行为,可以通过列为“不受校园欢迎的行为”定期向学生公布,作为校规校纪的补充要件——在制订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向教师、学生和校工征询的方式,形成整个高校内部人群间的互动,强化高校文化的本地意识和校园精神。

参考文献:

1.Tuan,Yi-Fu,Space and Place: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London:Edward Amold,1977.

2.Berlyant A M,Theoretical Concepts in Cartography,Mapping 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1994,31(4).

3.Jameson,Fredric,Postmodernism,or the Cultural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New Left Review,1994,No.146,July-Aug.

4.段义孚著,周尚义、张春梅译:《逃避主义》,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5.皮埃尔·卡蓝默著,高凌翰译:《破碎的民主——试论治理的革命》,三联书店2005年版。

6.约翰·汤姆林森著,郭英剑译:《全球化与文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胡惠林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报告》,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8.胡惠林著:《文化产业发展与国家文化安全》,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9.胡惠林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0.陈定家主编:《全球化与身份危机》,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