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教育技术混合式培训策略的案例分析 

教师教育技术混合式培训策略的案例分析 

时间:2023-0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教育技术混合式培训策略的案例分析刘惠琴为落实教育部启动的“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全国各省市都启动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初级、中级培训。本文就上海市近两年开展的“英特尔未来教育网络核心课程”培训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这两个教育技术混合式培训的实践案例,来分析影响混合式培训实效的因素。

教师教育技术混合式培训策略的案例分析 

教师教育技术混合式培训策略的案例分析 刘惠琴

为落实教育部启动的“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全国各省市都启动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初级、中级培训。随着网上培训的蓬勃发展,凭借其具有的灵活学习时间、地点的特别优势,越来越多的地区将网上培训作为除传统面授培训手段之外的重要的教育技术培训方式。本文就上海市近两年开展的“英特尔未来教育网络核心课程”培训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这两个教育技术混合式培训的实践案例,来分析影响混合式培训实效的因素。

一、混合学习的含义

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就是面对面的课堂学习和网上学习两种学习方式的有机整合,它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上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混合学习是综合应用不同的学习理论、不同的技术和手段以及不同的应用方式来实施教学的一种策略。[1]它的核心思想是针对不同的问题及其要求,采用不同的方式加以解决,在教学上就是要采用不同的媒体与信息传递方式解决问题,其目的就是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效益。[2]

从表面上看,混合学习是课堂学习方式和网上学习方式的相加,而实际上,它们的结合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传统教学优势和网上教学优势的结合。混合学习既要发挥助学导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受训教师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②多种教学手段的结合。混合学习既包括传统的通过视听媒体(如印刷媒体、黑板、幻灯、投影)进行的课堂教学,也包括通过网络媒体(如网站、即时和非即时网络通信工具、网络多媒体工具)进行的远程教学。③多种学习方式的结合,即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结合。④多种学习模式的结合,特别是传统的学习模式和信息化学习模式的结合。[3]

本文将采用混合学习的教育技术培训简称为“教育技术混合式培训”。上海市组织的“英特尔未来教育网络核心课程”培训(简称“‘TEO’培训”)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简称“‘中级’培训”)都采用了混合式培训的方式。

二、面授学习与网上学习的特点分析及差异比较

面授学习和网上学习作为教师教育技术混合式培训中采用的两种学习方式,在学习时间与地点、学习方式、学习氛围等方面各具特点(见表1)。

表1 面授学习与网上学习的对比分析

img37

(续表)

img38

由上表可以看出,面授学习具有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学习的特点,学习氛围较易营造和调控,受训教师之间以及受训教师与助学导师之间的互动更为直接、有效,这些特点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学习的成效。

对于网上学习来说,其具有的弹性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对于目前工作与学习矛盾非常突出的教师培训现状来说,具有独特的优势。但是,网上学习对于受训教师的学习自觉性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往往有较高的要求。如果选择适合网上学习的潜在学员作为培训对象,相对而言会有较好的学习效果。但是,如果将网上学习作为一种大规模培训的学习方式,学习氛围的营造、学习评价的制约以及助学导师的作用对于学习成效就显得尤为重要,否则易出现受训教师的学习成效不高或流失率较高等现象。

为了提高教师培训的成效,培训组织部门应根据面授学习与网上学习这两种学习方式的不同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混合式培训方案。在制订方案时,培训组织部门须考虑到面授学习阶段和网上学习阶段的组合方式、学习内容的划分、教学要求和任务的衔接、不同阶段的助学方式以及评价手段等,以此来保证混合学习的成效。

三、促进教育技术混合式培训效果的关键策略分析

采用混合式培训方式,培训组织部门需要在内容、活动和管理等方面考虑如何更好地发挥两种学习方式的优势,而掌握好“度”则是关键。另外,考虑到国内的教师比较适应面授培训,而对网上学习较为陌生,培训组织部门在开展混合式培训时需要提供必要的支持来解决这一问题。在“TEO”培训和“中级”培训这两个教育技术混合式培训活动中,课题组通过实践,归纳和总结了以下一些有效的策略。

(一)合理组合面授学习与网上学习活动安排

在混合式培训的面授学习阶段,受训教师主要学习课程的部分难点内容,了解网上学习阶段的学习要求、学习方式、平台功能等。而在网上学习阶段,受训教师按照网络平台上的学习指引,通过网络平台提供的各种功能进行自主学习。如在“中级”培训中,这两个阶段的任务如表2所示。

表2 “中级”培训中面授学习阶段与网上学习阶段的不同学习要求

img39

课题组开展过的这两项培训,都有面授学习与网上学习的不同时间组合安排:既有不同天数的面授学习与网上学习的时间组合,如“中级”培训的时间安排为“一天面授学习+后面阶段的网上学习”和“两天半面授学习+后面阶段的网上学习”;也有“连续三天面授学习+后面阶段的网上学习”和“相隔两周的三天面授学习+后面阶段的网上学习”这两种安排。受训教师随机组合形成班级。

课题组经过实践对比发现,面授学习时间为三天的班级的学习情况好于面授学习时间为一天的班级,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面授学习时间太短不利于受训教师对培训课程的深入了解,也不利于受训教师建立对课程的认同感,以及受训教师之间的熟悉和交流。据课题组的统计,面授时间较短的班级的受训教师有较高的流失率。面授学习时间为一天的班级的受训教师的流失率为30%,面授学习时间为三天的班级的受训教师的流失率则为5%。一位面授学习时间为一天的班级的受训教师在学习小结中有如下的体会:“由于面授学习时间有限,有些作业要求并不十分明确。如果能增加面授学习时间,助学导师对作业多进行指导,学习效果会更好。”另外一位受训教师认为:“本次培训的遗憾之处就是面授学习时间相对短了些,也许是因为我比较习惯面对面的传统学习模式。虽然在网上学习中受训教师的收益颇多,但如果把面授学习时间适当增加到三天的话,那么培训的效果会更好些。”

第二,在面授学习阶段,需要受训教师明确网上学习任务和要求,而多天的面授学习有助于强化他们的任务意识。面授学习时间为一天和面授学习时间为三天的班级都有明确的网上学习阶段的规范要求,但是实践结果表明,多天的面授学习时间有助于受训教师建立并强化对网上学习阶段要完成的任务的认识。在培训过程中,面授学习时间为一天的班级每一个阶段的作业提交率都远远低于面授学习时间为三天的班级。

通过对培训经验的总结和分析,课题组认为,培训组织部门在网上学习阶段应适时安排一次集中面授学习。前面提到的实践案例采用的都是“面授学习+网上学习”的方式,在网上学习阶段没有再安排集中的面授学习。但是从实践情况来看,首先,在网上学习阶段,受训教师往往对学习内容有较多的疑问,即使有助学导师的帮助,也难以避免出现多数受训教师对一些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不到位的现象。其次,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多数受训教师在网上学习的中后阶段都存在比较懈怠的状态。这些都是受训教师在网上学习中出现的典型问题。为了解决这些典型问题,培训组织部门在网上学习的中后阶段应适时安排一次面授学习,进行阶段小结、答疑纠偏、提示课程的重点内容,让受训教师和助学导师有面对面互动交流的机会。这也有利于学习氛围的营造,以及受训教师之间的相互鼓励。

此外,在学习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受训教师对学习仍保持一定的热情,对学习的体会也较深刻,培训组织部门应及时“趁热打铁”,利用这段时间安排一次面对面的结业活动,让受训教师相互交流学习作品,并及时总结学习心得,使培训活动有一个圆满的结束。

(二)支持网上学习的平台须具备较完善的功能

作为支持网上学习的平台,其功能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学习过程能否正常进行,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习的成效。网上学习平台的功能应从受训教师的学习、助学导师的助学以及管理三个方面进行规划和设计。

1.网上学习平台的结构和导航须清晰,内容呈现形式应丰富多样

网上学习平台的结构应从方便受训教师自学和交流以及管理的角度出发,在功能上应有周全、系统的规划与设计,步骤明确,对学习内容、学习流程有清晰的导航,格式遵照受训教师的使用习惯。在学习内容的呈现上,网上学习平台应尽可能做到形式多样,可以结合文字阅读、Flash演示、视频、真声模拟等多种媒体形式,让学习内容尽量不枯燥。如有一位受训教师在学习小结中针对网上学习平台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网上学习平台设计的功能齐全,但每个模块下的子目录太多,模块下有活动,活动下又有步骤,步骤下还有条目,而有的步骤或条目下却只有几行字。如果能将这些细小的步骤及条目合并在一个目录下显示,将有助于受训教师理清头绪。”

2.网上学习平台须具有强大的交互功能,能模拟真实的合作学习情境

网上学习平台对点评、交流、反思等方面的支持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平台功能的成败。能否模拟真实的合作学习情境,是否便于受训教师之间以及助学导师与受训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是其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如在线和参与讨论的受训教师的即时显示功能,可以让受训教师真实地感受到学习氛围,也便于助学导师了解当时的学习情况;成员之间的即时联系功能,便于受训教师遇到问题后及时与学习同伴和助学导师进行沟通交流;必要的讨论点评、作业点评和反思点评等功能,便于助学导师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和反馈。此外,如果网上学习平台能进一步提供协作创作工具(如W IK I)或在线协作编辑工具(如Docs.Google),则能更方便助学导师对教学的组织以及受训教师之间的合作学习。

3.网上学习平台须具有强大的管理功能,便于过程性评价和监督

网上学习平台的管理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便于培训组织方(助学导师或班主任)对受训教师的管理,另一方面是便于受训教师的自我管理。网上学习平台的管理系统须提供必要的学习历程数据分析工具。如网上学习平台须准确记录受训教师的在线时间、点击次数、每次学习过程的访问记录,这些管理功能可以准确反映受训教师的学习过程,也便于培训组织方及时了解受训教师的学习状态。助学导师也应能从平台中很方便地了解到教学情况,如每项讨论的进行情况、每项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每位受训教师的学习情况。公告须与受训教师的常用邮箱对接,即助学导师和管理者发送的公告或短信能自动发送到受训教师的常用邮箱中。实践表明,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功能,尤其对于多日不上平台学习的受训教师。平台还须支持向受训教师群发有针对性的意见,如向已完成组的受训教师群发鼓励信息,向未完成组的受训教师群发催促信息,以及根据需要灵活选择全部或部分受训教师发送公告或消息。

另一方面,网上学习平台也须能支持受训教师的自我管理,如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态,能从平台中很方便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已经学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未完成、哪些内容在近阶段必须完成等)、学习访问情况、讨论参与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www.xing528.com)

(三)助学导师的助学是学习顺利进行的必要要素

在混合式培训中,助学导师的作用主要是对受训教师的学习的引领和帮助。在网上学习阶段,助学导师的工作主要包括如下具体内容:

1.适时引导学习过程

助学导师引导着受训教师的学习,在引导过程中,何时介入以及如何介入尤为关键。如果受训教师还没开始学习某个模块内容,助学导师就理出这个模块的学习脉络以及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受训教师就缺乏独立思考和探索的过程;而如果等受训教师学完之后助学导师再介入,就容易造成受训教师对一些重点或难点内容一知半解甚至错误理解。这就需要助学导师把握好引导的时机。根据实践,助学导师对关键内容的学习引导较合适的时机,应该在受训教师对学习内容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思考之后。

2.主持讨论,适时适度参与,并将讨论引向深入

助学导师须参加受训教师之间的讨论,但并不需要有问必答,而是尽可能将受训教师之间的讨论引向深入。也就是说,助学导师并不需要提供所有问题的答案,而是需要激活受训教师的思维,通过自己的适时适度的发言和“穿针引线”,将受训教师对问题的思考引向深入,产生有质量、有价值的主题讨论。助学导师应要求受训教师在讨论结束后及时进行总结,以提升受训教师对讨论主题的认识,明确其中的重要概念和知识。

3.答疑解惑

助学导师对受训教师在讨论中或在博客中提出的问题应能及时解答,并准确把握学习中的共性问题,及时以公告的形式告知受训教师,消除受训教师的疑虑,尤其是解决关键的共性问题。另外,助学导师通过公告的形式总结受训教师提出的共性问题,适当表扬积极参与讨论的受训教师,还有助于鼓励受训教师发表自己的思考和疑问,促进网上学习的交流深度。

4.点评反思和典型作业,并组织受训教师之间的互评

对比混合式学习班级与全面授学习班级的作业可以发现,前者的作业质量不如后者。原因在于混合式学习班级的受训教师都是自己独立完成作业的,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难以得到有效的指导。面对这种问题,助学导师可以及时地进行指导与点评。

(1)对典型作业进行点评

把握作业指导的最佳时机也很关键。实践表明,最佳的作业交流或点评时机是作业提交后一周左右。如果时间相隔太长,受训教师对提交的作业印象已经不深,或者兴趣不高,就会影响培训效果。

(2)引导受训教师之间的作业交流与点评

在浏览同伴作业的过程中,受训教师往往会有很多的启示和收获。

(3)对反思进行点评

这有助于受训教师形成边学习边思考的习惯,进一步强化受训教师对反思价值的认识以及更有效地利用反思促进学习。

5.采取多种激励手段,营造学习氛围,维持受训教师良好的学习状态

在网上学习阶段,受训教师的学习状态往往呈现“U形”特征,即受训教师在开始阶段和结束阶段的学习热情比较高,但在中间阶段易懈怠,网上学习效率较低。在一个相对较长的学习周期内,如何保持受训教师高涨的学习热情,也是助学导师的重要工作。在实践案例中,助学导师通过及时总结每周的学习情况来营造学习氛围。每一周,助学导师都会发布一份班级学习的小结报告,其中包含这一周班级整体的学习情况、讨论情况、博文发表情况以及作业完成情况,通过这份报告来表扬学习先进的受训教师,同时不点名催促学习进度落后的受训教师。

总之,在网上学习阶段,助学导师既是学习的引领者,又是受训教师身边的学习伙伴,在需要的时候对受训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适当的反馈、必要的激励,始终相伴受训教师的学习过程。

(四)有效的管理是网上学习成功的重要保证

保障培训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对培训过程的有效管理和评价,这在混合式培训中也尤其重要。在以上两个案例中,课题组采用了如下的管理办法:

1.在面授学习阶段让受训教师明确网上学习阶段的要求

在“TEO”培训中,进入网上学习阶段后,要求受训教师每天登录课程网站和收发电子邮件,保证受训教师及时看到公告和临时通知;确保每周有5~6个小时的在线学习时间;按时完成各模块的学习,包括课程进展、问卷调查和反思博客等;积极参与每周两次(周三、周六晚上7:00—8:00)的集中在线讨论;最后完成单元作品集。

2.在进度安排上“化整为零”,规定学习进度,确保整体教学节奏

在网上学习阶段,虽然受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安排个人的学习进度,但是学习进度安排的自主权不能完全交给受训教师,否则就会出现较高的受训教师流失率。在以上两个案例中,课题组采用了通过逐步开放学习模块(每周学习一个模块),引导受训教师保持学习节奏的管理策略。在课程管理上,课题组将学习阶段“化整为零”,规定每一个模块的学习进度,这样受训教师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主安排自己的学习,整体学习进度又有保证。

另外,为了模拟真实的讨论氛围,同时也是为了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课题组每周设置1~2次集体同步讨论时间,要求受训教师在固定的时间(如每周四晚上7:30—9:00)进行课程的学习讨论。助学导师事先发表公告,公布讨论主题。事实表明,这种在固定时间内由助学导师主导,由受训教师共同参与的同步讨论交流,是一项非常有效的网上学习活动。

3.定期公布受训教师的学习情况

在两个培训案例中,为了让受训教师在网上学习阶段对课程保持长久的关注力,提高受训教师的学习自觉性,减少受训教师的流失率,课题组在非学术性助学的管理手段上采取了定期公布受训教师的学习情况的制度。在“TEO”培训中,助学导师至少一周公布一次受训教师的学习情况,利用公告表扬先进学员,将学习进度较慢或网上学习时间较少的受训教师名单发送至其本人,甚至有助学导师每天利用公告公布当天在线上学习的受训教师名单,这些手段的应用对受训教师的学习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除了公布受训教师登录平台学习的情况外,还定期公布不同学习阶段的管理数据,如作业完成情况、讨论参与情况。

4.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评价

评价也是重要的管理手段。由于网上学习在混合式学习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如何应用网上学习平台的技术手段,对受训教师的学习行为、学习历程、学习结果等进行分析评价,是进行混合式学习效果评价的关键。在实践案例中,课题组尤其重视过程性评价,指导受训教师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地、有效地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TEO”培训的主要评价指标如下:参与面授学习情况(含出勤情况),面授学习完成情况,在所有讨论区的总参与率,集中网上讨论或活动的参与率,网上学习参与时间(或课程学习平台的点击次数),博文的数量和质量,作品完成情况。

综上所述,根据课题组的培训实践,开展有效的教育技术混合式培训尤其是其中的网上学习的关键之处在于:第一,把握好面授学习与网上学习的特点,根据学习方式的特点及课程内容,合理安排这两者的教学节奏。第二,网上学习平台须充分支持受训教师的交流、讨论,使受训教师感受到班级和小组之间的网上互动交流能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通过在讨论交流过程中生成的丰富的、有价值的活性资源,让受训教师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价值;加强小组的学习和互动,充分发挥小组的互助和激励作用。第三,采用多种助学手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受训教师感觉到自主学习并不孤单,身边始终有同伴在一起学习,有助学导师在督促和帮助;同时,助学导师通过点评、分析典型案例等方法,降低受训教师对助学导师的依赖度,促进其对自主学习的认识和反思。第四,通过网上学习的管理和评价来规范受训教师的学习。

【注释】

[1]黄荣怀,周跃良,王迎.混合式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李克东,赵建华.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8):1-6.

[3]张伟平,唐章蔚.基于Moodle平台的混合学习[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8(6):38-4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