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青春期个性的发展包括的主要内容

青春期个性的发展包括的主要内容

时间:2023-0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他们经常沉浸在关于“我”的思考和感受中,导致了他们个性上的主观偏执性。

青春期个性的发展包括的主要内容

四、青春期个性的发展

(一)自我意识高涨

进入青春期后,由于身体的迅速发育,使他们很快出现了成人的体貌特征。因为生理上的变化发生得过于突然,使他们在持有一种惶惑感觉的同时,自觉或不自觉的客观世界中抽回了很大的一部分,重新指向主观世界。其突出特征是:内心世界越发丰富,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常常将很多心智用于内省。“我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我的特征是什么?”“别人喜欢我,还是讨厌我?”等一系列关于“我”的问题开始反复萦绕他们的心中,这种倾向在其作文、日记中常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日本心理学家的调查表明,青春期青少年的日记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与小学生相比),首先,在内容上更侧重于阐述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这些体会和感受直接来自于自我观察、自我反省、自我批评以及自我期望等;其次,他们记日记的态度也是自觉自愿的,真正出于表达思想及宣泄情绪的内心需要;第三,他们开始将记日记作为自己的绝对秘密,细心加以保管,不许别人翻看。

由于他们经常沉浸在关于“我”的思考和感受中,导致了他们个性上的主观偏执性。其表现为:一方面,他们总是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另一方面,他们又感到别人似乎总是用尖刻挑剔的态度对待他们,因此,当别人在低声讲话,便断定是在议论自己;当看到别人面露微笑,又认为是在嘲笑自己;如果某位老师多看了他一眼,就会认为是自己做错了什么……总之,他们觉得周围人时时刻刻都在品评他,这种想法使他们感到压抑、孤独而且神经过敏。

(二)、反抗心理

这是青春期的孩子普遍存在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这种特征主要表现为对一切外在力量予以排斥的意识和行为倾向。

1、反抗心理产生的原因

(1)自我意识的突然高涨是导致青春期的孩子反抗心理出现的第一个原因。随着他们自我意识的高涨,他们更倾向于维护良好的自我形象,追求独立和自尊,但他们的某些想法及行为不能被现实所接受,屡遭挫折,于是就产生了一种过于偏激的想法,认为其行动的障碍来自成人,便产生了反抗心理。

(2)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强是导致青春期孩子的反抗性出现的第二个原因。生理学家指出,只有当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与身体外周神经系统相应部分的活动达到协调时,个体的身心方能处于和谐状态。但生理学的调查表明,在青春期刚起步时,个体有关性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性明显增强,但性腺的机能尚未成熟,两者尚不协调。其结果表现为,个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过分活跃状态,使青春期的孩子对于周围的各种刺激,包括别人对他们的态度等表现得过于敏感,反应过于强烈。在正常情况下,外界的刺激强度与神经系统的反应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依存性,两者应是相互协调的。但在青春期阶段,这种依存关系受到了影响,致使他们对于较弱的刺激,也给予很强烈的反应,常因区区小事而暴跳如雷。

(3)独立意识是青春期的孩子产生反抗心理的第三个原因。青春期的孩子迫切地要求享有独立的权利,将父母曾给予的生活上的关照及情感上的爱抚视为获得独立的障碍,将教师及社会其他成员的指导和教诲也看成是对自身发展的束缚。为了获得心理上独立的感觉,他们对任何一种外在力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排斥倾向。所以,可以说青春期的孩子的反抗心理,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否认自己是儿童,而确认自己已是成熟个体的表现。

2、反抗心理的表现

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大约存在两个反抗期。第一反抗期出现于2岁到4岁之间,这时期儿童的反抗主要指向身体方面,即反对父母对他们身体的约束。第二反抗期则出现于青春期阶段,这时的反抗主要是针对某些心理内容的,例如,希望成人能尊重他们,承认他们是具有独立的人格。

青春期的孩子一般在下列一些具体情况下易出现反抗行为:

(1)、独立意识受到阻碍。青春期的孩子内心的独立要求很强烈,但父母却没有这种思想准备或尚未来得及适应这种情况,仍以过去那种十分关怀的态度对待他们,结果导致反抗行为。

(2)、自主性被忽视或受到妨碍。如父母不听取他们的意见,将他们一味地置于支配从属的地位。

(3)、当个性伸展受到阻碍时,也将引起极度反感。

(4)、当成人强迫他们接受某种观点时,后者拒绝盲目接受,表现出对抗的倾向。具体表现:

第一、态度强硬、举止粗暴

有相当一部人,是以一种“风暴式”的方式对抗某些外在力量。这种反抗行为发生的十分迅速常使对方措手不及。当时的任何劝导都无济于事,但事态平息后,这种强烈的反抗情绪也将较快地随之消失。

第二、漠不关心、冷淡相对

青春期的孩子另一种反抗不表现在外显的行为上,只存在于内隐的意识中。这种情况出现于性格内向的青春期的孩子身上。他们不直接顶撞予以反抗的对象,但却采取一种漠不关心、冷淡相对的态度,对对方的意见置若罔闻。这种反抗态度和情绪不易随着具体情景的变化而转移,具有固执性。

第三、反抗行为的迁移性

反抗行为的迁移性是指当某人的某一方面的言行引起了他们的反感时,就倾向于将这种反感及排斥迁移到这一人物的方方面面,甚至将这个人全部否定;同样,当某一成人团体中的一个成员不能令他们满意时,他们就倾向于对该团体中的所有成员均予以排斥。这种反抗的迁移性,常使他们在是非面前产生困惑,在情绪因素的左右下,他们常常会将一些正确的东西排斥掉,这给他们成长带来不利。

(三)情绪表现的矛盾性特点

随着青春期的孩子心理能力的发展和生活经验的扩大,其情绪的感受和表现形式不再象以往那么单一了,但还远不如成人的情绪体验那么稳定,表现出明确的两面性。

1、强烈、狂暴性与温和、细腻性共存

青春期孩子的情绪表现有时是强烈而狂暴的,有人曾用“疾风暴雨”一词来形容这个时期个体情绪强烈的特点。同样一个刺激,在他们那里所引起的情绪反应强度相对大得多,甚至达到震撼人心的程度。

但青春期孩子的情绪表现也不是一味的强烈,有时也表现出温和、细腻的特点。

所谓情绪的温和性,是指个体的某些情绪是在文饰之后,以一种较为缓和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与幼年和童年期的儿童相比,青春期的孩子已经积累了较多的经验,了解了不同的情绪在人际关系中具有不同作用的事实,因此,他们的情绪表达已不很开放和充分,并能适当控制某些消极情绪,或对某种情绪予以文饰,以相对缓和的形式表现。所谓情绪的细腻性是指个体情绪体验上的细致的特点,青春期的孩子已逐渐克服了儿童时期情绪体验的单一性和粗糙性,情绪表现变得越发丰富和细致,而且,有些情绪感受并非直接由外部刺激所引起,而是加入了许多主观因素。

2、情绪的可变性和固执性共存

情绪的可变性,即情绪体验的不够稳定,常从一种情绪转移为另一种情绪的特点,情绪的这种特点一般是由于情绪体验不够深刻而造成的,青春期的孩子们尽管在表面上情绪表现的强度很大,但体验的深度并不与此成正比,一种情绪容易被另一种情绪所取代。

情绪的固执性,即情绪体验上的一种顽固性,由于青春期的孩子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上,还存在着偏执的特点,因而带来了情绪上的固执性,如,一些青春期的孩子会因为几次挫折便完全被一种无助和抑郁的情绪所淹没,很长时间不能摆脱。

3、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

情绪的内向性,即情绪表现形式上的一种隐蔽性,在情绪表现上已逐渐失去了那种毫无掩饰的单纯和率真,在某些场合,可将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隐藏于心中不予表现。

情绪的表现,是指在情绪表露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带上了表演痕迹。他们在团体中有时为了从众或其他一些想法,会将某种原本的情绪加上一层表演的色彩,在情绪的表露上失去了童年时那种自然性,带有了造作痕迹。

(四)人际交往上的新特点

1、逐渐克服了团伙的交往方式

童年期的儿童在结交朋友方面最明显的特点是交朋友上的团伙现象,表现为6、7个儿童经常在一起交往和游戏,在这种交往中,儿童们感到了身心自由和愉快,因此,就交友的团伙形成来说,小学时代是团伙的时代,到了小学高年级,这种交友的团伙形式就发展到了顶点,然后就逐渐趋于解体,被新的交往形式所取代。

进入青春期后,他们突出了许多心理上的不安和焦躁。他们需要有一个能倾吐烦恼、交流思想并能保守秘密的地方,而交友的团伙形式是不具备这种功能的。因此,他们交友的范围逐渐缩小了,他们最要好的朋友一般是一至两个。他们选择朋友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有共同的志趣和追求。②有共同的苦闷和烦忧。③性格相近。④在许多方面能相互理解等。在青春期,好友之间一般为相同的性别,这一阶段朋友之间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所建立起的友谊相对稳定和持久。

2、朋友关系在青春期孩子的生活中日益重要

青春期的孩子们将情感的重心逐渐偏向于关系密切的朋友,陈梅曾以中、小学生和大学生为被试,进行了一项调查,问卷中的问题之一是:“你平时将自己内心想的事经常对谁讲?”并要求被试将所列对象按其程度排出顺序,小学生对此的反应是:父母、兄弟姐妹、朋友;而初中生的反应是:“朋友、兄弟姐妹、父母。”可以看出,朋友关系在初中生的心目中显得日益重要。(www.xing528.com)

青春期的孩子认为:朋友之间应该能够同甘苦、共患难,能够从对方得到支持和帮助。因此,他们对朋友质量产生了特殊的要求,认为朋友应该坦率、通情达理、关心别人、保守秘密。在他们的日常交往中,好朋友之间往往彼此公开自己认为最重要、最秘密的事。这种交流对他们心理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能够使他们通过别人更好地认识到自己内心世界所发生的一切,更好地了解自己。

观点和行为上的一致,也是青春期孩子们的朋友之间心理接近的重要条件之一。在某些场合下,好朋友之间经常要制定出一个一致的行动方针,若违反了方针,就要受到严厉的谴责。他们认为,能否忠于协议、忠于朋友是衡量友谊的十分重要的尺度,这就是他们为了不背叛朋友宁可违背父母老师的意愿和要求。他们在交友上还有一个多层次的特点,随着他们志趣和爱好发展得越来越广泛,内心生活越发丰富,就越难在一个朋友身上满足自己各方面的需求。所以,他们可以与某一个朋友交往只限于某一方面的兴趣,而与另一个朋友的交往又只限于另一方面的兴趣。青春期阶段朋友之间的友谊比以后各年龄阶段朋友之间的友谊更直率,更易被观察到。男生之间的友情强度较大,而女生之间的友情却表现得更温和、更细腻。

有了朋友,他们会表现得更热情、更积极、更富有信心和勇气,更好地发展各种社会性能力。

3、与异性朋友之间的关系

幼儿期和童年期,儿童们的交往一般是不分性别的,经常是男女儿童在一起游戏,即使有时分出性别,也不是由于性别意识本身造成的,而是由于在兴趣方面存在差异。

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女生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特点,双方都开始意识到了性别问题,并彼此对对方逐渐发生了兴趣,但是,在最初阶段,他们对于异性的兴趣却是以一种相反的方式予以表达的,或者在异性同学面前表露出一种漠不关心的态度;或者在言行中表现出对异性同学的轻视;或者以一种不友好的方式攻击对方,总之,从表面上看,他们并不相互接近,而是相互排斥。

到青春期阶段中后期,男女生之间逐渐开始融洽相处。 而且,在一些男生和女生心中,会有一位自己所喜爱的异性朋友。调查表明,女生一般对那些举止自然、友好、不粗鲁、有活力的男生更容易产生好感;男生一般对那些仪表好、文雅、活泼的女生易产生好感。但男生女生一般不将这种情感公开出来,在许多情况下,只是一个永久的秘密。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他们各方面的发展与成熟,随着价值观念的不断变化和调整,产生于青春期阶段的这种情感很可能就渐渐地淡化下去了,甚至完全消失。

所以,青春期阶段男女同学之间的爱慕之情是很稚嫩的,缺乏牢固的基础,很少有保持下来并最终发展为爱情婚姻。但是,只要处理得当,控制在相当有限的程度内,这种感情也有一定的意义。当一个青春期的孩子喜欢上一个异性同学时,他(她)自然也希望对方能接受自己,于是就能更加自觉地按照一个好少年的标准尽可能地去完善自己,从而促进各方面的发展。然而,如果这种关系无限度地发展,就会妨碍他们的正常进步。

4、与父母关系的变化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父母是影响儿童早期成长的重要人物,在童年期以前儿童的眼光里,父母的形象至高无尚,他们对父母既尊重又信任。

进入青春期以后,青春期的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1)情感上的脱离。青春期的孩子由于在情感上有了其他的依恋对象,与父母的情感便不如以前亲密了

(2)行为上脱离。青春期的孩子要求独立的愿望十分强烈,在行为上反对父母对他们的干涉和控制。

(3)观点上的脱离。他们对于任何事件都喜欢自己进行分析与判断,不愿意接受现成的观念和规范。因此,他们对于以前一贯信奉的父母的许多观点都要重新审视,而审视的结果与父母意见常常不一致。

(4)父母的榜样作用削弱。随着青春期孩子的生活范围扩大,会有其他成人形象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他们的心目中,这些人物又都是近乎理想水平的形象,相形之下,父母就黯然失色了;另一方面,随着他们思维水平和认识能力的提高,会逐渐发现存在于父母身上的、过去却未曾觉察的某些缺点,这也会削弱父母的榜样作用。

5、与教师关系的变化

在小学阶段,大部分儿童与教师的关系都是比较友好的。一般来说,小学生们一般会接受任何一种类型的教师。

青春期的孩子不盲目接受任何一位教师。他们开始品评教师,而且是在每位学生的心目中都有一两位最钦佩的教师。青春期的孩子所喜爱的教师一般具有以下特点:知识渊博、授课水平高、热情和蔼、关心学生的成长、有朝气等。在青春期孩子的心目中,他们所喜爱的教师几乎能达到十全十美的程度,并能在行动上对这些教师做出最好的反应。如,对于他们所喜爱的教师负责的科目,会努力去学习;对于这位教师所提出的各种要求,会十分认真执行;对于这位老师提出的各种意见和看法,会毫不怀疑地去接受和吸取等。

同样,在青春期孩子的心目中,也总有一两位他们最不喜欢的教师,在心理上,青春期的孩子对于自己不喜欢教师的各种意见都持拒绝态度。

(五)青春期孩子的消极心境

心理学家认为,个体要达到身心和谐,就必须完成心理整合过程。心理整合过程至少包括以下两个环节:

第一、持续性环节。通过这个环节个体能意识到现在的我是由于过去的我发展变化而来的,自己的现在和将来的一切都是在过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第二、统一性环节。通过这个环节个体能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各方面统一、协调的整体。一般认为,个体要到25岁,甚至再晚一些,才能完成这种心理整合任务,达到心态的稳定和平衡。

青春期的孩子随其生理上发生的巨大变化,在心理整合的持续性环节和统一性环节上都出现了暂时的混乱,结果导致了他们不能很好地接纳自己,出现一些消极心境。

1、烦恼突然增多

进入初中后,许多新的问题接踵而来,使他们难以在短时间内适应,增添了许多烦恼。

(1)不知道应该以何种姿态出现于公众面前

外观形象的变化,使他们产生要改变自己在别人心目中形象的迫切需要,但如何改变,应以一个什么样的姿态出现才能得到别人的承认和喜欢,对许多类似的问题,他们找不到满意的答案。

(2)与父母的关系出现裂痕

青春期的孩子越发感到父母不能理解他们的想法,而且他们的某些愿望及要求还常遭受来自于父母的阻止和干涉,由此而造成他们与父母感情的疏远。怎样才能争取得父母的理解和支持?怎样才能将与父母的关系再度恢复到儿童时期那种亲密的程度?与父母关系的不融洽到底是谁的过错等问题也常常困扰着这些青春期的孩子们。

(3)不知如何保持或确立自己在同伴人之中应有的地位

在这个问题上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某些青春期的孩子在小学时各方面的表现都很突出,一向是同龄人中的优秀者。但进入青春期后,由于许多原因,在同伴中的地位相对降低了,这使他们难以接受,强烈希望能在同伴中维持自己过去曾拥有的优越地位,但很困难。

另一种情况是,某些青春期的孩子过去在同龄人中未曾有过优越的地位,但在当时,他们对此似乎没有太深的消极感受。进入青春期后,随着自我意识的高涨,青春期的孩子增加了获得自尊的需要,他们希望同伴能接受自己、肯定自己、喜爱自己,这种愿望困扰着那些从没有过上述切身体验,而且各方面略显不足的。

2、孤独

心理学家称青春期到青年初期这一年龄段称为“心理上的断乳”时期,意指从这时起,个体将在心理上脱离父母的保护及对之的依恋,逐渐成长为独立的社会成员。

从青春期开始的“心理上的断乳”,给青春期的孩子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尽管他们在主观上有独立的要求和愿望,但实际上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独立生活。他们的内心冲突及在现实中的所遇到的挫折都较多,对许多问题还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和能力去解决,又不愿求助父母或其他人,担心有损独立人格。因此,就产生一种孤独的心境。

3、压抑

压抑也是在青春期的孩子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状态。压抑是当需求、愿望等不能得到满足和实现时,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期的孩子产生了多方面的需求,既包括生理方面的,也包括心理方面的,但有许多需求不能满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时是因为愿望本身不切实际;有时是由于社会上的阻力或父母的限制;也有时是由于自身经验不足而导致失败。因而,青春期的孩子的自尊心易受到打击,但又有争强好胜的冲动,在这种矛盾的情形下,常常处于压抑的心境。

当然,除上述所列出的几种心境外,青春期的孩子也具有一些积极的心境,如,憧憬就是存在于该阶段中很典型的积极性心境。但总体来讲,在青春期的孩子这个年龄阶段个体的心境中,消极成份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特别需要父母及社会其他教育力量予以悉心指导和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