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父母交流时怎样避免孩子逆反

父母交流时怎样避免孩子逆反

时间:2023-0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就要求父母在和孩子进行交流沟通,或者教育指导孩子时,首先要将孩子的情绪调节到中等强度状态,并且是高兴、愉快的正性情感状态,这样孩子才会接受且不逆反。

父母交流时怎样避免孩子逆反

三、父母交流时怎样避免孩子逆反

父母对孩子的指导教育、言语交流都是一种环境刺激,这种刺激首先引起孩子的情感反应,前面分析结果说明,在中等强度的正性情感状态下,孩子接受的可能性要大一些,抵触对抗的机遇要少一些。这就要求父母在和孩子进行交流沟通,或者教育指导孩子时,首先要将孩子的情绪调节到中等强度状态,并且是高兴、愉快的正性情感状态,这样孩子才会接受且不逆反。具体来说,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公平民主的氛围下孩子容易接受父母的观念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上北大清华,成为状元,圆自己的梦。这是可以理解的,不少父母为此几乎付出了自己的一生心血。我接待过的一位母亲,文革结束后考上武汉大学,现任某地工商局长,她感叹地对我说:“我的同学现在不是厅级、副厅级,就是老总了,我为了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放弃了一次又一次升职机会,一心赴在儿子身上,可结果呢?儿子现在不好好学习,到高二就要退学了,我难道做错了么?”是的,我们这些做父母的在培养的教育孩子上不遗余力,创造各种条件,从小就让孩子上最好的幼儿园、小学,参加各种培优班,接近最优秀的老师,但这些都是孩子所喜欢的么?当这些孩子不喜欢的刺激(负性刺激)连续作用于孩子时,会得到什么结果呢?有人说,父母的苦心孩子应该理解呀!可这种刺激在孩子上幼儿园、小学时就开始作用了,孩子能理解、能体验到吗?要注意,十八岁以前的孩子对于事物的理解,是以情绪体验为基础。前不久,我看到一则报道:四川有一位十岁的男孩子,在父母的逼迫下参加了十一个培训班的学习,每晚十一点半才睡觉,吃饭都是在车上,结果仅有十岁的他全白了少年头。他告诉记者,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想好好地睡一觉。

在这种家庭教育模式下孩子能成功吗?

我记得更早时间有一则报道,曾引起过大讨论,内容大致是:有一个从小就没有上过一天学的孩子,在父亲棍棒威逼下自学,十三岁时参加高考,过了重点线,被某理工大学录取。父亲的这种教育方式遭到了人们广泛的质疑,孩子的母亲说,儿子曾有几次实在受不了他父亲的这种残酷无情的教育,磨刀要杀了自己的父亲。儿子被录取后表示一生都不想见到自己的父亲,也不想与其他人交往,出现社交心理障碍

这能算是成功的家庭教育吗?

其实,状元多出自民主和谐的家庭。

我曾对全国67名高考状元的家庭环境和家教方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在这67名状元中,有63人的家庭环境是民主公平的,占94%,父母从不强迫孩子按自己的要求去行动。反观那些在青春期出问题的家庭,大多数家长采取了过严或放任的家教方式,以我做过的800个在青春期出现问题的案例为例,其中有613人的家庭教育方式多采用了强迫、命令、打骂、训斥等负性刺激来管理教育孩子,或者放任自流,这两种家庭约占76%。在武昌洪山,某女士在儿子两岁时就离异了,离异时,她除了自己的儿子外什么也不要,她相信凭自己的能力一定会把儿子扶养成人。她的条件并不好,没有固定的工作,但她省吃俭用,把儿子送进了武汉市最好的幼儿园、最好的小学、最好的初中,可在初二时,儿子因上网成瘾退学了,当她再次要把儿子的网线断掉、强制儿子离开网络时,儿子愤怒地对她说:“你敢,你如果要这样做,我把你的房子烧了!”濒于崩溃的她来向我求助,我和她儿子谈话时,她儿子对我说:“她(母亲)从小就逼迫我做这做那,稍不听就打骂,做错被打骂,做好了,也会说你在哪些方面做得如何不如别人好。她从来没有说过我一句好,反正我不好,现在我长大了,为什么还要听她的?”

父母要注意:当你希望孩子按你的要求怎样行动时,一定要避免强迫限制等方式,强迫会唤起孩子的逆反心理,限制会激发孩子的愤怒情绪,在这两种状况下,孩子都不会很好的按你的要求去行动。你可以平心静气地坐下来好好和孩子讨论,以启发的方式让孩子自抉择,一旦孩子抉择后,他(她)会很好地行动的,因为这种方式能够满足孩子自尊、独立的心理需要,他们会认为自己是大人了,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2、孩子愉悦和快乐的情境下容易接受父母的观念和意见

愉悦和快乐是主要的正性情绪,是为人们带来享受的重要来源,没有愉悦和快乐就没有享受和享乐。最高的快乐是满足和幸福感。从快乐的功能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快乐情绪能增进人际间的社会联结。

快乐有助于建立人际联系,良好的社会交往反过来又增进人的快乐感受,快乐的面孔是人际间建立良好关系的最普遍的社会性刺激,微笑有利于增进社会性反应,因此有助于建立友谊,增进人际互相谅解和信任的机会。当母亲以亲切和蔼的面孔、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去和孩子商量某事时,孩子防御心理会减弱,反抗的机会也少了。

(2)快乐情绪能增强人的自信。

快乐是一种动机力量,它激励人的力量、魄力和自信。使人精神开朗和乐观。快乐同建立具有自信的个人品质之间要通过两道桥梁:一是通过快乐的激励使人在完成任何任务和学习时坚持不懈,因为快乐能够使人勇于承受生活的负担和压力,并提高经受挫折、克服痛苦的能力。二是通过快乐的激励使人心胸开阔,对未来充满信心。因为快乐能给人增强确立远大目标的勇气,坚定理想和信念,从而使人的意志易于实现。个人的实践通过这两道桥梁——→坚持并达到目的——→意味着通向一条自我塑造的宽广道路,最终建立自我信赖、自我依靠以及自信心和独立性等对适应社会生活极为重要的个人品质。

快乐的心境下个体对别人的要求和建议一般都会接受。

经常不快乐的人缺乏自信,缺乏自信的人难以激发勇气,这种人在困难面前容易气馁,也难以经受挫折,并缺乏应付痛苦境遇的能力。

父母要注意:当你想对孩子发号施令时,你要看看孩子此时的心境如何,如果此时正是孩子的快乐处于优势情绪,你的说话效果会很好,如果孩子的心境此时不佳,你可以在表达你的想法前,先把孩子的心境调适好,然后再谈,这样的效果也不会错;另外要和颜悦色,因为面部表情是传达情绪信息的重要通道。

如果孩子正处于快乐情绪时,你用负性词语来刺激他、伤害他,如:今天孩子在学校受到了老师的一句表扬,这是以前从来没有的事,回家后,孩子正吹着口哨拿起作业来做,你可能当时情绪也不是很好,或者看到孩子那种懒洋洋的样子,想到孩子的成绩如此之差,仍不好好学习还吹什么口哨,你说:“有什么好吹的,成绩那样差乐什么?看到你那个样子就让人心烦!”这是一种最坏干预手段,对他的终身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3、从孩子感兴趣的事开始(www.xing528.com)

兴趣是决定人倾向于从事哪类活动的内在动机。兴趣来自刺激的新异性和变化,意识中的新鲜预料和预期也可以成为兴趣的原因。兴趣可成为人们期待实现目的的主要动力因素。因为个体只在对某事物有兴趣时,才会内在地驱使自己去寻找所要解决问题的新线索,寻求新的答案(即内因)。兴趣一旦与它所引起的认识活动相结合,就形成愿望和期待,以达到某种目标和目的。

青春期的青少年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他们兴趣广泛、思想活跃、敏感,与成人相比比较少有保守性,他们喜欢进行丰富的、奇特的幻想,喜欢别出心裁和标新立异,他们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强烈的创造欲望和浓厚兴趣。当父母的要求和期望与孩子的兴趣一致时,孩子会很高兴地去行动。

另外,当你对孩子提出要求时,孩子能不能行动这取决于孩子是否愿意接受,愿不愿意是一个情感因素,即孩子对父母所教内容及其形式的情绪体验,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愿。反应模式如下:

img3

父母可以从孩子感兴趣的事开始,然后逐渐涉及到其它事物,这样模糊了愿意与不愿意之间的界线,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你的观念。

父母要注意:当你强迫孩子去做某件事时,当时孩子可能做了,但这种做了的后果可能比没有做更坏,因为处于青春期即想独立又存在依赖心理的孩子知道,他们现在还没有能力完全离开你,他们只好把自己的不满压抑在心里,但他们总会找机会用更出格的行为进行报复你,作为对当初自己受到压抑的补偿,想想看,在你和逆反孩子的交往中,是不是有时候你越期望孩子怎样,他越不想怎样?你越喜欢的东西,往往不知不觉被弄坏了,你越希望他好好学习,把成绩搞上去,可他越会不好好学习,把成绩搞得一团糟,让你毫无办法。

4、让孩子同意你的观念

孩子对父母的观念能不能接受,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受制于认知因素,即孩子已有的知识和智力水平,而认知对情绪具有改变、转移、发动等作用。当孩子真正懂得了父母的观念后,他还是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很好地按照父母和老师的要求去做的。但很多父母诉苦到:自己在教育孩子时,好话坏话说了一大堆,可孩子还是无动于衷。这就说明父母对孩子的情绪调节和帮助孩子认知理解上存在问题。

可以想想,当孩子在网络上正在探索宇宙奥秘的时候,你在旁边喋喋不休地唠叨着那些陈腐的孩子根本不懂、更不用说有过体验的传统观念,他们不感到厌烦吗?如果你用e时代的语言去和孩子探讨,孩子会不会拒绝呢?

当你指责孩子现在不努力学习将来没有作用的时候,孩子对你的这种指责往往会嗤之以鼻,因为他们现在根本不知道将来的社会复杂与竞争激烈是什么样子,他们只知道自己是如何有能力(尽管只有偶尔的一两次成功,也可能根本没有成功,只是对将来的设想而已)会在将来去做父母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如果父母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孩子的心理角度、用孩子的言语、以朋友身份和孩子共同商讨,帮助他们确定远大的人生目标、并激发孩子达到目标的强烈欲望后,孩子会不会自觉地努力学习呢?

当你埋怨孩子不理解你、不能听你话的时候,你可以变换一下,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想一想,如果你是孩子会不会接受你的这个观念呢?当年你在这个年龄的时候,父母也对你提出过同样的观念吗?你当时是怎样想的(换位思考)?

当你对孩子提出想法的时候,是不是语气强硬、态度坚决?要注意青春期的孩子对这种方式是最为反感的!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最好把你的角色改变一下,变父母、教育者、长者的角色为朋友的角色,你会觉得孩子很好交往了。

5、学会退一步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逆反心理特重,他们渴望摆脱父母的束缚与限制,对父母所说的话,无论对与错,往往反对了再说,虽然他们心理知道父母的话是有道理的,他们的这种强硬态度及反抗行为只是要向父母表明自己是大人了,父母应该尊重他们。例如,当孩子正在看电视的时候,父母看到他看的时间太长要求他们去学习,孩子往往会不听,继续看下去,尽管他们把电视频道换来换去,并没有什么好看的节目,这时父母如果强硬地要求他们去学习,并把电视机关上,他们会一直抗到底。如果父母此时只是很简单地提醒一下,效果又会如何呢?你会发现孩子只是过了几分钟就自觉地关上电视机学习去了,青春期的孩子就这样,最反感父母长篇大论的训导和强硬的指令。

6、晓之以理

当你发现你的孩子很聪明的时候,其工作难度就大了,对于聪明的孩子,你用情感感化的作用不大,他们崇拜的是那些具有渊博知识又睿智的权威人士。在汉阳有位母亲对孩子的情感付出,可以说天下没有多少母亲能超过她了,母亲对他的情感付出与他所希望的相差太远,儿子喜欢电脑,初中时就能将自己的电脑自拆自装,可父母对电脑一窍不通,却常常来指责他,看到别人的父母那样有能力,儿子在心理很是瞧不起他的父母,每当母亲来教训他时,他对她就说:“你真笨,你什么都不懂,你做我的母亲真是我的耻辱!”

父母要注意:当你的孩子很聪明时,你要用你的长处来树立自己的权威形象,尽量避免用你的短处来做孩子的工作,并且让孩子明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都是有长处和短处的,不懂不要装懂,必要时可以向孩子学习,这样也可以起到激励作用。

7、多用鼓励性词语

人是喜欢听好话的,这里的好话就是正性语言刺激,好话可以拉近和孩子的心理距离,降低孩子的防御心理,是帮助孩子营造良好心情的一个途径,要注意,青春期的孩子对你的表扬和鼓励是很敏感的,如果是不切实际的表扬会起相反的作用,因为他认为你是在欺骗他,把他还当小孩子来收拾,从此你别想要他再听你的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