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青春期常见的几种负性情绪介绍

青春期常见的几种负性情绪介绍

时间:2023-0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青春期的男孩子一般避免哭泣,把这种悲痛隐藏在心中。生理学的调查表明,在青春期刚起步时,个体有关性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性明显增强,但性腺的机能尚未成熟,两者尚不协调。

青春期常见的几种负性情绪介绍

四、青春期常见的几种负性情绪

1、痛苦

痛苦是最普遍、最一般的负性情绪。人的一生中,从出生到老年,痛苦是不可能避免的一种情绪感受。痛苦作为一种动机力量,驱使人去应付和改变导致痛苦的因素,以改善人的处境。

痛苦体验似乎是感受到沮丧、孤立、无助和无望。它使人感到不能去做自己想要去做的事,或不能达到想到达到的目的;感到在需要依靠而不能得到的失望和悲伤;感到世界灰暗无光、失落而沉重。痛苦表情说明体验着痛苦的人正在处于某种麻烦的缠绕中而需要他人的帮助。

对痛苦的消极忍受,或不自觉地把它推向下意识,实际上只能忍受痛苦而无助于处境的改善。

引起痛苦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物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同认知相联系的社会事件,如失望、失败和丢失,则是引起痛苦的最重要的社会——心理因素。

(1)分离

这是引起痛苦最普遍的原因。分离导致人在感情上痛楚,在人生的任何时期均可产生。青春期是“心理断乳”时期,这种心理上的分离不同于形体上的分离,它受社会——人际关系的干预。如由于某种原因不能向他人倾诉自身的感受,或得不到对方的理解和同情,同样产生内心的痛苦。尤其是在感到被抛弃、被拒绝,不被亲人、家庭、群体接纳时,所感受的痛苦是最沉重的。这类心理上的隔离引起的痛苦是个体依恋或依赖的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的反应。

(2)失败

引起痛苦的第二个原因是失败或对失败的预期。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由于学习任务加重,难度加大,以及青春期性困惑、社会交往的复杂性等,这些问题难以应付,过于闭锁的心理使他们难以向人求助,失败接踵而来。人在学习或生活上的失误或失败,没有达到父母的期待、没有得到社会的承认,都会感到十分痛苦。但显然个人活动成果或成功是否被评估为失败,或是否产生痛苦体验,是同个人或社会的价值标准联系着的,同样的失败,并非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痛苦体验,如高考失败,有人认为这是自己一生的完蛋,而有人是自己没有准备好,这种挫折是对自己的磨练,下次考试可能机遇更好,没有什么可悲的,所以这类人仍然保持一颗愉悦的心情。对客观标准的把握有时被人的主观评估所制约,所导致的后果是不同的。当个人与所设定的目标间的差距,可能被个人高估或低估,受这种估量的影响可能产生正性或负性的情绪反应;例如那些成绩很好,可能在某科上仍有不足的学生,也可产生因这一些小小的失误或不足而产生痛苦的体验;受社会评估标准的影响,青春期的青少年很容易遇到自己认为不公正的待遇,在内心产生痛苦体验。

2、悲伤

悲伤是痛苦的发展和延伸,有些学者认为,痛苦和悲伤是同一种情绪的两种表现形式。早期婴儿由诸如饥饿、疼痛等生理变化所引起的哭闹,一般称为痛苦,而不称为悲伤。当一岁的婴儿因母亲离去而哭泣时流出眼泪,这时人们把它称为悲伤。大人说:“瞧,这孩子哭得多么伤心!”

痛苦在大孩子和成人中经常被掩盖,而悲伤经常在哭泣中表现出来,因此,悲伤比痛苦显示更鲜明的情绪色调。悲伤的哭泣使人感到失去力量、失去支持、失去希望,从而处于无助和孤独之中。深重而突发的悲痛甚至可导致猝死,过度悲痛的持续存在十分有害。极度的失去力量和支持的情绪体验,长久地处于无助和孤独状态的情况,可能导致身体功能和神经功能被削弱和失调,致使人罹患精神性疾病。无论是孩子或成人都能忍受一般的痛苦,强烈的痛苦忍耐不住时会痛哭失声,从而得到部分释放或转化为悲伤或悲痛。青春期的男孩子一般避免哭泣,把这种悲痛隐藏在心中。长期忍受严重痛苦和悲伤体验,会增加青少年产生极端行为的可能(Izard 1977)。

3、愤怒

愤怒是一种常见的负性情绪,其原发形式常与搏斗和攻击行为相联系。愤怒的原形意义在于激发人以最大的魄力和力量去打击和防止来犯者,随着社会文化的形成的演变,愤怒的原发形式常被掩盖。

一般来说,无论对儿童或成人,强烈愿望的限制或阻止都能导致愤怒的发生。对比较轻微的限制及其所引发的轻微的愤怒可能压抑相当长时间,但是只要限制或阻碍持续存在,愤怒几乎终究会发生。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发脾气轻者摔东西,重者奋起还击,这是他们愤怒的表现,在我们接待上网成瘾的咨询指导工作中,不少父亲在强制干涉儿子上网时遭到儿子的痛殴便是出于此原因。

生理学的调查表明,在青春期刚起步时,个体有关性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性明显增强,但性腺的机能尚未成熟,两者尚不协调。其结果表现为,个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过分活跃状态,使青春期青少年对于周围的各种刺激,包括别人对他们的态度等表现得过于敏感,反应过于强烈。在正常情况下,外界的刺激强度与神经系统的反应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依存性,两者应是相互协调的。但在青春期青少年阶段,这种依存关系受到了影响,致使青春期青少年对于较弱的刺激,也给予很强烈的反应,常因区区小事而暴跳如雷。

不良的人际关系是常常是愤怒的来源。受到侮辱或欺骗、挫折或干扰、被强迫去做自己不愿做的事,都能诱发发怒。情绪本身也能成为发怒的原因,例如持续的痛苦转化为愤怒。在武昌,一个读初中三年级的女孩经常在家无缘无故发脾气,接连几个晚自习后回家都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乱摔东西,学习资料撕的满地都是,父母与她交流她不理会,我通过和她的交谈,弄清了原因。她父亲是某大公司的一名中层干部,来自农村,为人厚道,形象潇洒,母亲是一名事业单位的管理工部,办事干脆利落,言语表达能力强,是那种典型的强势女人,在家里由她说了算,尤其是在对等丈夫和女儿时,言语上毫不留情,平时母亲和女儿沟通交流很少,女儿也不愿意和母亲交流,相反和父亲交流较多,父亲是女儿心目中的偶像,每当母亲对父亲说话很尖刻时,她心理特别不好受,总有为父亲鸣不平的冲动,但自己把这种冲动压抑到心底(潜意识中),时间一久,她变得心情郁闷,一点学习的激情也没有,前几次的考试中,她的成绩都不理想,遭受到母亲的严厉训斥,在这件事的看法上,父亲与母亲的分歧很大,夫妻也吵过几次,这些都诱发了她压抑已久的愤怒情绪,一下子宣泄出来。(www.xing528.com)

4、恐惧

恐惧是最有害的情绪。强烈的恐惧所产生的心理震动会威胁人的生命,在巨大的自然灾害遭遇中,一部分人生命的丧失不是由于身体上的创伤,而是由于情绪承受力的崩溃。对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由于他们知识经验不够,没有经受过生活的磨练,心理承受力较差,没有抵御威胁的心理准备,突然发生巨大威胁往往诱发极度恐慌,面对威胁或危险情境往往采取了退缩或逃避的适应行为。

恐惧是被突然的神经放电增长所激活,是一种具有强效应的情绪,对知觉、思维和行动均有显著的影响,在全部基本情绪中具有最强的压抑作用。在强烈恐惧的情况下,形成狭窄的“知觉管道”,大部分视野是“盲”的,恐惧使思维缓慢、范围狭窄、活动刻板,使肌肉紧张、行动僵化。对恐惧的体验为个体因感到受惊吓,产生慌乱情绪、不安全感和危机感,出现逃避行为。

不少父母为了使儿童顺从,不恰当地以恐吓为手段,这样加重儿童对危险或可怕情境的想像和认知加工,导致儿童自身增加更多的恐惧体验。这种体验被儿童自身放大和强化,当儿童出现胆小迹象时,又可能受到成人的斥责而无助于儿童克服胆小行为,他们在以后的行动中更多地回避新异事物,不愿意变换环境,安于墨守成规,形成保守、内向的性格特征。

5、焦虑

所谓焦虑,是指个体由于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致使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形成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也可看作“未解决的恐惧”或“对恐惧的恐惧”。经常感受焦虑的人可能养成一种焦虑物质,严重的导致心理和生理上的功能障碍。

青春期焦虑是一种较常见的情绪现象,主要有考试焦虑、社交焦虑等。例如,谢某,从小聪明活泼可爱,背诗唱歌跳舞样样都行,每当人们要求她做表演时,她都很乐意答应,表演完后,人们往往对她大加赞赏,并时常给予物质奖励,这些在她幼小的心灵里,已经明白了怎样努力去博得别人的赞赏,可以说她一直是在人们的赞扬声中长大的,进入青春期后,思想复杂,学习难度加大,她感到力不从心,学习成绩直线下滑,进入初三后,她的成绩掉到了全班倒数几名,这个从小学到初中一直名列前茅的优秀学生实在承受不了,每次考试来临时,她都感到万分紧张,考前往往彻夜难眠,平时成绩都很好,可越是重要的考试成绩越差,患上了典型的应试焦虑症

6、敌意

敌意是一种复合的情绪状态,是在后天生活中形成的,一般进入青春期后才会发生。敌意是由愤怒、厌恶和轻蔑相结合产生的,敌意的持续存在可能导致情绪性精神障碍。敌意的负情绪成分含有神经激活和压抑的矛盾成分,它削弱清醒状态,它在意识中明显出现时,个体很难进行智力活动;而当它形成心境背景时,又使人的精神状态蒙上一层灰暗的色调,怀有敌意的人,其敌对状态是对外的,受伤害的可能是对方,但在心理上咀嚼不愉快的首先是自己。

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对老师和家长常常出现的一种意识中的轻蔑、行为上的抵触和无声的反抗,便是敌意。有些学生在听老师讲课时,认为老师讲得一些内容自己都知道,有些内容不应该拓展,而有些内容自己不是很清楚,不能省略,需要拓展,在内心产生一种老师不应该这样讲的思维定势,与老师的敌意对立情绪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其实他们并没有认识到,老师面对的是整个班级,全班几十个同学,老师授课时只能面对其中一部分人,并不能做到每节课都能针对每个人,肯定有一些人对老师的讲解不能完全满意,当这种情况出现时,要调节的不是老师,而是自己本人,如果自己遇到这种情况,认为老师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针对其他人,自己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将这些知识拓展、归纳或重构,也是好事,敌意对立情绪不会产生,心情舒畅。

7羞怯与羞愧

差怯(害羞)是一种典型的自我意识情绪。羞怯的人在社交场合产生自我的脆弱感。有研究表明,羞怯与社会化很少相关。羞怯者常常避免出现在社交场合,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交无能,他们只是对社交的享受感与善于社交的人不同;他们对陌生人似乎感到威胁,产生不舒服的、别扭的体验和愿意与人保持距离、愿意享受与家人和密切朋友的交往。

羞愧(或耻辱感)与羞怯不同,它的发生带有更明显的社会原因。羞愧体验往往在自己意识到发生某种失误时在自我中产生;在意识到自身行为的失败或自身行为对他人、对群体的伤害时发生。羞愧或羞耻感是一种强烈与痛苦相联系的负性体验。它使进行着的行为受到干扰和破坏并使思维加工混乱。羞愧的主观感受是“无地自容”和“无言以对”。羞愧往往不是由某件具体的事物本身所引起,而是由个体自己对事件的解释所诱发。

8、傲慢

傲慢通常被认为是来自得到表扬、奖励或报酬给予自我的放大了的自信,傲慢常常被描述为自我膨胀、自我夸张或自我陶醉,有时会严重到傲慢无礼的程度。对儿童的过度称赞会导致负性效果,其机制可能是成人对儿童的自负或自满的过度强化。

某家长在家教过程中,对自己的女儿采用了所谓的赏识教育,凡女儿做某件事,母亲都会竖起大母指赞赏女儿做得好,尽管女儿做得并不怎样,在母亲的赏识下,女儿竭尽全力争取做到各方面都很优秀,在自己的内心中逐渐产生了“我是好样的”自负心理,在学校一直担任班干部,对同学很少交往,瞧不起周围的同学甚至老师,行为上极为傲慢。进入高中后,她的学习明显跟不上别的同学,特别是男同学,这时母亲仍然采用了赞赏教育,对她仍然夸奖不停,她明知道自己做得不行,对母亲的夸奖她很反感,认为母亲是在欺骗她,母亲是一个骗子;对班上男同学在学习上的超越,她内心感到极为不平衡,时常把那些最优秀的男生弄得灰头土脸,最后因把班上最优秀的班长弄伤而被迫退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