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面对不想学习的孩子该怎么办

面对不想学习的孩子该怎么办

时间:2023-0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六、案例分析面对不想学习的孩子,我该怎么办下面是一位家长的来信,我想这封信所谈到的问题是较普遍的,相当多的家长对这个问题仍然没有找到好的解决方法,深陷苦恼之中,也有的家长因为没有及时找到好的解决方法,导致孩子走上歧途。我的孩子今年16岁。我给他找了一家叫“樱花学校”的培训机构,只要孩子成绩中等就能进入学校培训,然后直接去日本读书。孩子非常崇拜日本,这不是他的人生目标,这只是

面对不想学习的孩子该怎么办

六、案例分析 面对不想学习的孩子,我该怎么办

下面是一位家长的来信,我想这封信所谈到的问题是较普遍的,相当多的家长对这个问题仍然没有找到好的解决方法,深陷苦恼之中,也有的家长因为没有及时找到好的解决方法,导致孩子走上歧途。我们以此信内容为例,谈谈怎样解决孩子的学习问题。

老师,您好

我最烦恼的事情就是孩子的学习问题。我的孩子今年16岁。自从5、6年级就感到他学习有困难,进入初中,到初二,他的学习排在班级的最后,我们也分析过原因,认为不是智力原因,也不是我们从小没有养成他好的学习习惯。但客观的现实是,他不爱学习,成绩差,没有信心,也没有目标。我很烦恼。

为了他学习,我做了一个母亲所能做的一切,甚至别人做不到的。一是坚持不懈地给他讲学习的重要性,无论是身边的例子还是报纸上,电视里——反正一切可能拿来帮助他认识学习重要性的都不遗余力地教育他。二是当他有成绩时,抓住机会表扬他,鼓励他。三是给他创造学习的条件,如及时请老师补课,自己给辅导,用自己的学习经验启发辅导他、督促他等等。特别是当他初二成绩排在最后无法进入初三学习时,给他创造条件重新读了一年初二。当孩子有一点理想时,我抓住机会给他提供帮助。如,孩子非常缺乏目标,没有信心,但我发现他十分崇拜日本,我就千方百计找资料,给他分析实现目标的途径和可能性。我给他找了一家叫“樱花学校”的培训机构,只要孩子成绩中等就能进入学校培训,然后直接去日本读书。孩子相信这是真的,也相信如果他能够具备条件,妈妈是会让他去也有能力培养他的。我及时地进一步帮他分析:你目前处于中等偏下,只要你稍作努力到中等是没有问题的。到了中等就意味着可以进入“樱花学校”,也就意味着可以去日本。我的目的是希望他明白目标后有信心。但是,孩子没有行动。我冥思苦想,分析究竟是什么原因孩子会是这样!他对生活有比一般孩子更高一些的要求,不会吃苦,他也十分清楚地懂得只有读书才有为自己将来创造好的生活,不学习就没有这个可能,同时,他也有希望学习上去的欲望,但问题在于真正付诸实施了,他就没有自控能力。他有时会不知所措地走来走去,感觉他很烦,静不下心来。当我们去检查他的作业,或布置他做作业时,他十分反感,有时他会被动地服从,有时就对闹。长期以来,他上课不会随老师的讲课而互动,没有反应,有时上课干脆只管自己睡觉。课堂上应完成的动手作业他基本不做。所以,我特意请教专家,这样的孩子如何对待是好?随着孩子年龄的长大,越来越难管。只有当他自己认识了,特别是有内在的自控能力了才会好转,但是时间不等人,中考接近,如何让他有自觉的行动,我祈求能给我以帮助。

一个烦恼的家长

下面是我的回信:

你好,

高兴接到你的来信,谢谢你对我的信任。

从你的来信中,可以看出你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家长,为了孩子,你做到了你应该做的。可你的努力为什么没有得到自己所期望的回报呢?这说明在你的努力与付出中,是不是存在一些问题。下面我们就你谈到的内容分析一下,这些做法存在哪些不当的地方,应该如何去纠正。

在你对孩子的养育过程中,你对他的生活一定照顾得很好,你可否回忆一下,在你对孩子早期的教育中,是不是采用了溺爱模式?有意识地培养了孩子的责任心、孝心、爱心没有?当你做了(或者说买了)好吃的东西,你是不是只管给孩子吃,没有要求他想到还有父母也应该一起分享?当孩子只管自己的时候,你提示过他还应该想想别人?这些虽然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往往通过小事来培养孩子的社会情感,当一个人有了社会情感之后,才会觉得生活具有意义,才会觉得什么是很快乐,才会为了更美好的将来而奋斗。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对孩子的成人教育,或者说在心理上的照顾帮助。要知道,家庭教育的核心是成人教育,家庭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不仅仅指学习习惯)。当我们对孩子只管施舍,只知道自己如何付出、没有让孩子学会回报的时候,孩子心目中会觉得你的这种付出是应该的,孩子在你的这种施舍中学会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单一接受的思维模式,当你哪一天不再给他的时候,他会气愤异常,把你当成仇人来对待。我见过这样的一个孩子,父母从小就很宠爱他,家里条件很好,在他的身上花钱如流水,他过年的压岁钱都是好几千元,平时只要他伸手就给。到小学高年级时,他学习不认真,经常和别人打架、上课违纪。老师认为这个孩子的问题主要是父母的溺爱造成的,父母为了挽救他,开始对他进行限制,激起了他的强烈反对,没有钱时到家里拿东西去卖,有时偷偷地到父母钱包里拿钱,到高一时,由于网瘾加重,干脆不上学了,在家里从吃午饭后开始上网直到次日凌晨四点多钟(有时是六、七点)下网,每天只睡五个小时,有一次父亲在管教他的时候,他把父亲踩在下面狠狠地打了一顿(他的身材比父亲要高许多)。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正如阿德勒说过的,社会情感缺失是孩子问题产生的根源。

从你的来信中,我发现你特别关注孩子的学习问题,是的,哪个父母不存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但是,要让孩子去刻苦努力学习,如果孩子没有社会情感、没有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心、没有学会回报、没有体验到生活意义的时候,你再要求也不会起到作用。孩子为什么不能吃苦,为什么那么懒惰?因为在孩子的成长经历中,他学会的是享受,是周围的人都应该为他付出,是周围人都应该遵从他,他为什么要去吃那些苦,受那些罪?况且学习是一项很耗神的智力活动,他怎么能承担得了呢?(www.xing528.com)

在你的教育方式中,我看到你采用了我说你做的方法,这种让孩子被动接受的方法,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即青春期以前还是比较有效的,那时,因为孩子还小,能力有限,只有按照父母的要求来做,可到了青春期,孩子想独立了,你仍然采用这种方法,孩子不会再像原来那样被动地接受的,他会以各种方式来抵触,这时你的指导会失去效果。最好的方法是以公平、民主的方式和孩子一起讨论问题,共同解决问题,让孩子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到你们之中来,这样孩子会认为自己大了,已经成人了,说的话就应该算数,就要负责任。

你对孩子的教育也进行了许多钻研,知道当一个人没有目标的时候,不会去努力。这里我们要明白目标与毅力的关系。孩子非常崇拜日本,这不是他的人生目标,这只是自己一时的兴趣,或者说是对事物的表面认识,这是青春期孩子的思维具有片面性和表面性特点的体现。很多父母看到孩子想怎么做,以为这就是孩子的目标,想办法去满足孩子的要求,可孩子今天是为了这,明天是为了那,父母跟着忙不过来,最后什么也不是。

所谓人生目标,是个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将来的一个定位。人生定位决定命运,你定位于乞丐,你就是乞丐;当你定位于商人,你就是商人。从人生的发展过程来看,一般来说,人在13岁时就应该知道自己将来做什么。我曾对1200名高一学生进行过人生目标定位的调查,发现其中有21.6%的学生不知道将来做什么,他们的理由是自己还没有考虑过,跟踪发现,这部分学生的学习上进心普遍不强,学习动力普遍不足。另外,从我指导的141名高三学习动力不足的案例中分析发现,其中有90%以上的人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从这两部分被调查的人的成长的历程来看,他们受到溺爱所占比例较大,其次是与父母关系不融洽,家庭缺乏一种亲情关系。第三是棍棒教育的影响。这说明当父母对孩子进行严厉管教、孩子处于被动服从地位的时候,他们一般不会去考虑自己将来想做什么,相反,那些民主型家庭环境出来的孩子一般都有自己明确的人生目标和刻苦学习的态度。

当一个人的人生目标越明确,达到目标的欲望越强烈时,他越能够克服各种困难,为自己的远大目标而奋斗。这里克服困难就是指人的毅力,人的毅力与目标是相关联的,人的毅力只有在目标明确的条件下才会发挥作用。没有目标的人是没有毅力的,他对于生活、对于人生只能是“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有人说:“我的目标很明确,为什么我现在一点学习动力都没有呢?”远大的目标是由一个小小的子目标组成,且达到目标必须要有详细的计划,个体只有通过详细的计划,把自己的远大目标与当前现实结合起来时,人才会产生动力。

你谈到了将孩子的目标内化为个人的欲望时,目标才会起作用,是的,那么怎样将目标内化为个体达到目标的欲望?这就涉及到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个人的社会情感和自信心问题。当你的孩子对家庭、对学校、对自己存有一份亲情时,当你的孩子觉得自己对什么感到兴趣并想终身为之奋斗时,当你的孩子觉得自己有能力达到这个目标时,他才会为这个目标而奋斗。罗杰斯主张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认为只要创造真诚相处、相互理解、彼此尊重的气氛,就会出现奇迹,人人都可以由僵化变为灵活,由静态变为动态,由依赖变为主动,逐步实现自己的全部潜能。认知理论认为,当一个人对自己的目标有了正确的认知,并产生了情感之后,都会为达到目标而采取行动;另一方面是你将孩子的目标化为一个个小小的目标没有?如孩子今天能按时上学了,很好!孩子今天能帮助自己做了一点家务,很好!孩子的电脑玩得很精,很好,请他当自己的老师!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往往不能直接针对学习,先可以从外围(与学习无关的事)开始。

当孩子“在家里不知所措地走来走去,感觉他很烦,静不下心来”的时候,这正说明他为自己将要采取行动的决断而痛苦,要知道,当你决定告别过去那种享受生活,踏上艰难的人生之路的时候,这种分离的过程是痛苦的,这时他们不是需要家长来如何督促检查他们,而是家长的关爱,家长的鼓励,家长的信任,家长扶他一把,如果你采取了强硬、压迫式的处理方式,这种刚刚露出和嫩芽会被你无情地破坏掉。有人曾发表感叹地说:“是父母一次又一次无情地残杀了自己的孩子!”

从我指导这类孩子的经验来看,建议你现在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到孩子的学习上,不要仅仅只看到眼前的中考,俗语道:“磨刀不误砍柴功”,把你的身份从孩子的教育者改变成孩子的朋友上来,把你的精力集中到培养孩子的社会情感、鼓励孩子独立、自信上来,当你的孩子认识到自己后,他们会变得真正想学习时,你不愁他把学习搞不上去。如果你不怕我哆嗦,我可以讲一个我亲自做的案例给你听。

李某,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孩子,十四岁就过了一米六,可能漂亮的女孩麻烦多吧,在读初中时,她成天只想着去玩,学习成绩可以想象是何等之差了,中考270多分,出高价到一所高中继续学习。高中有时一连几个晚上不回家,无论母亲怎样打她,她照样我行我素,一点改变也没有。高一下学期,她们的教室在四楼,她在靠北边的窗户坐,有一次她在纸条上写上调侃男生的话(简直不堪入目),用线吊着从四楼一直往下慢慢地掉下来,首先三楼的男生看到纸条哄堂大笑,三楼的男生并没有收起来,而是让纸条继续掉到二楼,二楼的男生也笑了起来。这次恶作剧影响很大,她父母实在没有办法,来找我求助。第一次我和她谈话时,问她:“你知道别人叫你什么吗?”“知道,叫我窑姐。”“窑姐是什么意思?”“不就是原来的妓女么。” 从这里可以看出她对廉耻并不在意了。为了把她转化过来,我首先给她母亲提出了三个条件:第一,不许再打她骂她,特别是不能再打她耳光、罚她下跪;第二,不许再翻她的日记、书信,偷听她接电话;第三,把她的一举一动都及时告诉我们,如果要教训她什么,也由我们来说,或者经过我们的允许才行。她母亲同意了,因为你要她转化,你首先必须要尊重她。然后我寻找她的长处,发现她很喜欢唱歌,且音色很好,我建议她去学习声乐,她说她妈妈不会同意的,我又和她妈妈谈到这个问题,建议让她去学习声乐,她妈妈同意了,并迅速买了钢琴,我安排她参加了一些比赛,这样可以满足她爱表现的心理需求,同时也可以帮助她增强自信心。通过一次次的成功后,在高二下学期,她终于发现自己将来可以真正去从事这行自己喜欢的行业,找到了人生的目标,目标一定后,她拼命学习,每天学习到凌晨两点钟,即使打着点滴也在看书,人也瘦得厉害,后来她母亲又拉着我说:“许老师,你现在劝劝她少学习一下吧,不要把命都丢了!”经过一年的学习,第一次参加高考时,她被某重点大学声乐系录取,现在她到维也纳去了。

如果一个人喜欢打麻将,他整天都会找机会去打,且在打时总是集中精力把牌打好!建议你首先把自己的注意力从学习方面转移开来,从其他方面培养你孩子的兴趣,然后把兴趣逐渐转移到学习上来。

以上仅从你的来信中所谈到的问题提出的一点建议,可能有许多不适当之处,我们可以进一步交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