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父母两极化管理对女儿的影响

父母两极化管理对女儿的影响

时间:2023-0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昨日上午,两人一起到世纪联华买东西,女儿看中了一款标价十几元钱的头饰,想买。巡防队员要求女孩向妈妈道歉,女孩当场拒绝。当父母对他们严格管理时,她们会认为父母对她们的严格控制是不再欣赏她们了,这种女孩子很容易落入关于阿谀奉承她们的男人的圈套。当晚,女儿喝下毒药自杀了。这里我们并非要求父母怎样去干涉束缚女儿,而是对女儿进行呵护,让女儿在良好的环境下健康成长。

父母两极化管理对女儿的影响

二、父母两极化管理惹恼女儿

女儿出生后,她们那种聪明、乖巧、漂亮、嘴甜和依人的样子让父母把他们视为掌上明珠,“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口里怕化了”,“要星星不给月亮”,溺爱有加,有人干脆提出“穷养儿子、富养女儿”的观点, 把孩子从小就培养成依赖、被动、胆怯和服从的性格,缺乏自理、自立能力,或懒惰任性、缺乏责任心,或骄傲、自私,心胸狭窄等不良心理品质,她们学习缺乏动力,不思进取,花钱大手大脚,过度消费。 在她们心目中似乎父母是万能的,一切都是应该为她们付出的,当她们接受父母付出的时候,丝毫没有考虑到怎样进行回报,随着孩子的成长,这些不良品质表现得越来越严重时,父母实在难以承受后,对她们采取了严格控制,但这种控制违背了一切以她们为中心的思维习惯,触发了她们横蛮无理的性格,父母与女儿之间的冲突对立产生了。请看下面一则报道:

十五岁初三女孩当街扇母亲两耳光

2007年3月28日上午10时30分左右,郑州市汝河小区巡防队员巡逻至伏牛路世纪联华时,发现超市前面的人行道上围满行人,走近一看,一名15岁左右的女孩正指着一名四十岁左右的中年女子大声骂着脏话。女孩个子不高,情绪激动,该名中年女子一直低着头,满脸通红,不发一言。

巡防队员正要上前询问,女孩忽然跳起,一巴掌狠狠扇在中年女子脸上。该女子身子一歪,用手捂住脸,眼泪一串一串地掉了下来。巡防队员急忙上前拉住女孩。

“你凭啥不给我买?”女孩一闪身,又一巴掌甩在了中年女子脸上。

“这是我闺女。”正当巡防队员要把两人带去巡防室的时候,该中年女子哭着说了这么一句话。

“我妈不告,谁也拿我没办法”

在汝河小区的巡防室内,中年女子告诉巡防队员,她姓孙,打她的是她女儿,今年15岁,读初三。

昨日上午,两人一起到世纪联华买东西,女儿看中了一款标价十几元钱的头饰,想买。“我觉得这个头饰太花哨,不适合学生戴,就没买。”孙女士说。谁知女儿当场就发火了,一直在大声问:“凭啥不给我买。”出了超市,女儿越说声音越大,开始骂脏话,并用手推孙女士。接着就出现了开头的一幕。巡防队员要求女孩向妈妈道歉,女孩当场拒绝。巡防队员邹闯说:“你要不向你妈道歉,就把你送派出所去。”没想到,女孩哼了一声说:“这有啥,我懂法,只要我妈不告,谁也拿我没办法。”女儿不怕,孙女士倒着急了,一把抓住巡防队员的胳膊说:“孩子还小,别跟她一般见识。”巡防队员说:“你这个管教方法不行。”孙女士大哭,说:“俺们走了,不给你找麻烦中不中?”

“你给我回家等着”

孙女士介绍,女孩的爸爸在外地开了一家公司,平时很少回来,一直都是她在家照顾女儿。一般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她没有拒绝过。

“孩子平时脾气就大,一不顺心,就摔东西。”孙女士说,女儿有时候发起火来,也会打她,但是没有打过脸,这还是头一回。

最后,在巡防队员的一再劝解下,女孩终于说了一句:“对不起。”刚出门,女孩就回头狠狠地对孙女士说:“你给我回家等着。”(-商报见习记者 望开源)(www.xing528.com)

另有一些父母爱女心切,在女儿青春期时,害怕女儿受骗出轨而对女儿采取了严格限制的措施,同样遭到女儿的极力反对、抵抗和对立。许多父母曾问我:“我们都是为她们好呀,为什么她们就不理解呢?”因为她们还没有到达你们的这个年龄,她们还没有你们所经受过的那种体验,她们只会按自己的思路去做,固执己见、自我中心的性格让她们“我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你们管不着!”

分析第一种前松后紧两极化的管理模式,从中可以看出,那些父母发现问题之后,自认为后来的控制是想通过“亡羊补牢”的方法来弥补以前的过失,但这种弥补的方法是不恰当的,第一种与第二种的“紧”都是在孩子青春期时期。我们知道,青春期是孩子追求独立、摆脱束缚以及以前所积累的问题爆发时期,父母的这种控制与她们追求独立的成长过程是相悖的,如果要真正的弥补,也应该是以疏导的方法,强制性的管制只能起加速恶化作用。很多比较缺乏自信的女孩子,她们把别人的欣赏当作是证明她们价值的唯一方法。当父母对他们严格管理时,她们会认为父母对她们的严格控制是不再欣赏她们了,这种女孩子很容易落入关于阿谀奉承她们的男人的圈套。阿德勒说,当这种女孩子觉得自己在家中不受欣赏,便开始和男人发生性关系,这不仅要证明她们已经长大了,而且还因为她们希望用这种方法来获得一种能够被欣赏和被注意的地位。(《超越自卑》A·阿德勒著 经济日报出版社

王某夫妻俩在银行工作,丈夫是银行主任,妻子是一般职员,他们有一个漂亮、聪慧的女儿,可以说这个家庭是令人十分羡慕的。女儿读初二时,学习越来越不用心,成绩直线下降,贪玩,和男孩子交往频繁,父母对她进行了严厉管教,效果不佳,中考成绩很差,出钱到一所重点中学就读,高一时经常旷课,有时几天都不回家,父母认为她品行不端,自己实在没有办法,就来向我咨询。我仅与他们的女儿交谈了一次,他们为女儿找了一所中专学校转学了。女儿到那所学校后,谈了一个朋友,春节回家时,父亲认为她这么小(只有十五、六岁),不能交男朋友,女儿当即和父亲顶撞起来,父亲恼怒的吼道:“后面江里有水,你还不跳到江里淹死算了,像你这样的东西活在世界上还不是害人?”当晚,女儿喝下毒药自杀了。

第三种极端模式就是放任自流。有些父母认为孩子的成长过程是一个自然过程,应该任其发展,也有的父母因工作实在太忙,无暇顾及孩子,平时很少和女儿交流,对女儿的发展变化一点也不了解。在这种放任自流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很容易出现问题。这里我们并非要求父母怎样去干涉束缚女儿,而是对女儿进行呵护,让女儿在良好的环境下健康成长。事实证明,缺乏呵护、情感关怀的女孩子出现问题的比例较大。因为女孩子和男孩子相比,她们的情感更加敏感脆弱,她们的依赖性较强,她们需要别人的关注和欣赏,需要有交流和发泄的对象,能满足他们需求的就是父母,尤其是母亲。前面说过,如果这种需求在家里得不到满足,她们会转向社会。下面我们引用阿德勒的一个例子,从中可以看出一个在家里缺乏关注和欣赏的女孩子是怎样转向社会寻求满足自己需求的。

一个出身贫寒的15岁的女孩子,她有一个哥哥,从他幼年时代起,就一直体弱多病。她的母亲不得不对他格外注意。当她的女儿出生时,她也没能好好照顾她。不仅如此,在她的幼年时代,她的父亲也卧病在床,他的病更占去了母亲原应该照顾她的许多时间。

因此,这个女孩子从小就了解被人照顾的意义是什么。她很注意这件事,一直盼望着能够多受人照顾,但是她在家中却总是无法达到愿望。后来,母亲又生了一个妹妹,这时父亲虽然也痊愈了,母亲却又将全副心力转移到妹妹身上。

结果,这个女孩子觉得自己是唯一没有受到关爱和温情的人,她继续拼命奋斗,在家中,她是好孩子,在学校,她是好学生。由于她的成功,父母决定让她继续她的学业,把她送到一所教师对她毫无所知的高中去。

最初她不了解这所新学校的教学方法,她的功课开始赶不上别人,老师因此批评了她几句,她却觉得万念俱灰了。她急着要得到别人的欣赏。家里没有人欣赏她,学校也是如此,她该怎么办?

她环顾四周,想找一个了解她的人。在几经尝试后,她离家出走,和一个男人一起生活了14天。她的家里对她的行为忧虑万分,而到处找她。结果发生了什么事,也是我们所能料到的。

她很快就发现自己仍然不能为人所欣赏,而开始后悔自己做出的荒唐事。

自杀是她的第二个念头,她送了一张纸条回家:“不要为我担心。我已经服了毒药。我很快乐。”事实上,她根本没有服毒药,她之所以这样做,原因也不难理解。

她的父母事实上是对她很慈爱的,她觉得她还能博得他们的同情。结果她不自杀,只是等母亲来找她,把她带回家。

父母一定要注意,当我们对女孩子缺乏呵护时,她们会感到自卑,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其它地方,去寻找能够关怀自己的对象。这样她们受到欺骗的机遇就会增加。很多父母认为,自己对女儿管教严格就是对她最好的保护,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因为女儿需要的是心理关怀,是对她们的信任,而不是约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