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父母的教养风格与孩子的逆反行为

父母的教养风格与孩子的逆反行为

时间:2023-0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父母的严格管教使他们学会,不持异议地服从他人是处理人际差异和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而那些体验不到父母温暖的孩子,无论他们受到父母的严格管制,还是受到父母相互矛盾的管教,他们都倾向于出现适应障碍。有的父母对孩子的错误一味包容迁就,认为孩子还小,不懂事,不必追究。可以说父母的打骂行为其实是在孩子身上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

父母的教养风格与孩子的逆反行为

二、父母的教养风格与孩子的逆反行为

1、四种教养风格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有关教养风格大量研究文献资料的综述表明,温暖和控制是两个独立的教养维度,从而组合成四种教养风格,每一种教养风格都对儿童的发展产生着特殊影响(Darling 和Steinberg,1993 )

权威型父母采用温暖的、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养方法,而控制则为中等程度;他们允许儿童承担与年龄相适宜的责任,为儿童提供的环境有利于他们成长为自主、自信的个体。权威风格父母养育的儿童知道,冲突可以通过友好协商及充分考虑他人的观点,而得到有效解决。这些技能有助于儿童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并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因此这些儿童能够获得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温暖但控制严格的父母即为专制型父母,他们养育的孩子长大后比较害羞,通常都不愿意采取主动行动。父母的严格管教使他们学会,不持异议地服从他人是处理人际差异和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纵容型父母对孩子很温暖但管教纪律很松懈,他们的孩子在后来的生活中缺乏持久地执行计划的能力,而且控制冲动的能力薄弱。而那些体验不到父母温暖的孩子,无论他们受到父母的严格管制,还是受到父母相互矛盾的管教,他们都倾向于出现适应障碍。特别是当儿童常常受到体罚时,更是如此。体罚会使他们认为,攻击行为是解决冲突的适合方式,他们在处理与同伴的冲突时便也采用了攻击行为,因此受到体罚的儿童可能产生品行问题、欺侮他人(Olweus,1993)没有温暖的教养模式即为忽视型教养风格。

2、两种极端教育风格对孩子的影响

溺爱是一种极为错误家教方式,这种方式会把孩子培养成过于依赖、缺乏独立、不自信、没有进取心、抗挫折能力差、以个人为中心、不思回报、固执等性格特征的人。这样的人往往对未来充满了畏惧,不希望自己长大成人,不想承担任何责任,希望自己留在儿童时代,永远不要长大,当他们遇到挫折或失败时,他们会把自己退回到婴儿时代,表现出婴儿的思维和举动,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例如,对于厌学的孩子来说,他们不想上学,不能专心学习,宁愿留在家里(尽管是十四、五岁的孩子了),父母没办法,只好每天早上像哄小孩子一样哄他们起床,不断地催促他们做这做那,他们总是磨磨蹭蹭,拖延时间,而父母在旁边急得要死。

当孩子学习成绩下降时,父母又焦急万分,采用各种方法要求孩子努力学习。前来向我咨询的父母所面对的这样的问题不少,他们说得最多的是:“老师,你能不能想办法让我的孩子努力学习,他(她)现在完全放弃了自己的学习。”我们知道,期待一个被宠惯了的孩子在学校马上就能把精力集中在学业上,是不可能的。我们并没有一个灵丹妙药在几小时或几天内让孩子变得刻苦学习,这需要有一个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改变的是家长,因为孩子的问题是在家长的一手操作下造成的,如果家长不改,根源不除,孩子就不可能改变得怎么样。但工作中,我们深切地感觉到要家长改变是多么难!

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家长再学习、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家长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心理和性格及行为习惯,同时理解孩子。“父母要了解自己的心理是相当困难的,那么,要了解孩子,并在掌握一定认识的基础上指导他们就更是加倍的难事了。”(阿德勒

当孩子从儿童期进入青春期时,亲子关系需要重新调整,以使孩子发展得更为独立自主。亲子沟通良好以及共同参与解决问题等技能,会促进儿童独立自主化的过程,如果缺乏这些技能,会使他们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另外,儿童从少年早期过渡到青春早期时,家庭就必须重新调整日常生活习惯以及家庭各成员的角色,如减少家庭亲子关系的不平等性。

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强人一等,所以他们特别担心害怕孩子犯错误,有的简直到了神经质的地步,对孩子一个小小的过失就恐慌至极。但孩子的成长过程是一个自己在探索中成长的过程,既然是探索,他们不可能不犯错误,在青春期尤其如此,那些原来生活风格中平时一直未被观察到的错误也会在青春期开始显现出来,可以说青春期的孩子只是一个脆弱、极易犯错误和欠缺完美的人。在对待孩子错误的问题上,父母也表现出了不同的态度,其结果也有差异。

有的父母对孩子的错误一味包容迁就,认为孩子还小,不懂事,不必追究。殊不知这种包容迁就,会让孩子更加肆无忌惮,为所欲为,因为他相信父母会帮助他解决任何问题,他们不知道父母的能力究竟有多大。我见过一个十四岁的男孩子过生日请客,一天内就消费了一千多,而他的父母都是下岗工人,在一家小菜市场买菜,每天的收入仅有二十元左右。

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我们不能一味迁就,而应该及时寻找原因,采取措施。遗憾的是,很多父母在对待孩子犯错误的态度上,又采用了另一极端的方法,即棍棒教育方式,他们信奉“棍棒下面出孝子”的教育思想,认为“三句好话抵不上一耳光”。可以说父母的打骂行为其实是在孩子身上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这种打骂的教育方式容易使孩子形成胆小害怕、行为退缩、焦虑紧张、犹豫不决的性格,这种孩子从父母那里学来了解决问题要靠武力的经验,所以他们行为容易冲动,动不动就打架,惹事生非,家长道歉都来不及。

有人曾问我,能不能打孩子?我认为最好不要打,万一要打,也是有学问的,你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什么情况下打。

当孩子耍无赖时,你可以打,打的目的是让孩子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让人更难受的惩罚,耍无赖是行不通的。

第二、在什么时间打。

一是在青春期以前这种方法有一定效果,青春期后,随着孩子成人意识觉醒,打孩子容易伤孩子的自尊心。二是事先要立有惩罚条约,当孩子犯错误后,打他是根据条约规则行事,打他前要让他知道错在哪里,该不该错,孩子认可后再打,让他知道,说话应该算数,坚决惩罚。对于很小的孩子,你打他(她),他(她)会哭着按你的要求去做,但他并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第三、打什么地方。

打孩子时应该打孩子的屁股等不会带来身体伤害的地方,很多父母动不动就打孩子的耳光,或头部,反正只要能当时解气,毫不考虑这样做的后果,我就见过多起父亲把儿子打得隔膜穿孔,也有的把头部打得缝了多针,甚至有位父亲打在九岁儿子胸部导致孩子当场死亡的事件发生。

第四,打多少次。

打孩子是一种可变性很大的负性惩罚,弄不好会给孩子的身心带来极大的伤害,所以打孩子千万不能太频繁,只能是偶尔为之,前面我们说过,长期受到打骂的孩子总要寻找机会进行报复的,同时这种打骂会在孩子心里播下仇恨的种子。

第五,打得轻重程度如何。

打孩子并不是要把孩子打得怎样,而是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惩罚的多种方式,只要孩子知道就行,打重了往往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如对没有能力反抗的孩子可能会引起自伤自杀,在汉正街有位父亲打儿子时,儿子打不过父亲,跑到厨房里拿刀割腕自杀,幸亏抢救及时,才没酿下严重后果;有能力反抗的孩子反而会把打人者痛打一顿,如前面几例就是这样。

第六,打后怎样安抚。

打孩子毕竟是一种负性教育,容易使孩子身心受到伤害,也会改变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印象,更容易让孩子学会用这种方式去处理自己遇到的问题,所以在打后要对孩子进行安慰。安慰时要选择好时机,一般等孩子冷静后才去;二要向孩子承认错误,说当时自己并不想这样做,也可让第三人(父亲或母亲)从中进行解释;三是让孩子知道那件事虽然他做错了,但他这个人还是好样的,只要把错误改正就是好孩子;四是带孩子去参加一些户外活动等,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消除这种负面影响。

有关对受害青少年进行的调查发现,在每月遭受一次或多次体罚的儿童中,患抑郁症的人数是其他儿童的三倍(Turner 和 Finkelhor 1996)。该项研究调查了2000多个青少年,调查结果与被调查者的年龄、性别或社会经济地位无关。此外,调查还发现,每月受体罚不止一次的儿童,来自父母的支持并不能减少他们的心理创伤。而那些一年中仅受到3至10次体罚的儿童,父母给予的支持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体罚对他们造成的消极影响。

这里再次表明个人观点:我们不提倡打孩子

3、两种典型错误思维造成的影响

一是归因错误。当孩子在儿童时期完成一项任务后,如果认为是靠自己的能力做到的,他就会产生自我效能感(Bandura.1981),也就是说,他们相信自己将来能有效地完成类似的任务。如果他们认为是凭运气和机会等因素时,他们产生自我低效能感。高水平的自我效能感与有效完成任务相关联,而自我效能低的儿童很难以坚持努力去解决所面临的难题。

如果儿童在学业、社交或应对慢性疾病等方面出现失败时,父母告诉他们,他们之所以失败是因为缺乏能力或者不可控的疾病所致,而并非努力不够,这在种情景下,他们会产生习得性无助感,形成抑郁性的归因风格。他们凡事都会这样想,无论自己多么努力,也不可能取得成功。因而他们倾向于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于内部、整体和稳定性因素(如缺乏能力或不可控的生理因素——我太笨等)。与此相反的是,他们会将成功归为外部、特定和不稳定的因素,如运气等,这种抑郁性归因风格可能导致他们失去活力,从而维持着自己的心理问题,如情绪低落、学业失败和不能坚持等。这些问题在青春期时表现最为明显,父母再怎样努力也可能是徒劳无功,孩子并不会听从你的而改变。

如果家长对孩子的每一个成功都给予积极的反馈,并且将孩子对失败的方面指向努力不够,而不是能力不足等那些不可变因素,那么这些孩子的无助感是可以得到逆转的。

二是内部防御机制

在孩子的成长发展过程中,当个人希望从事某一行动,但又担心这么做的结果时,就会产生如驱避惩罚的内部冲突,行动的结果可能是消极的外部事件,如父母的愤怒反应,也可能是消极的内部事件(如内疚体验),个体使用防御机制来调节伴随冲突的消极情绪状态(Conte和 Plutchik,1995;Malan,1979)。例如,生母亲气的孩子很希望能直接宣泄自己的愤怒,但又害怕母亲对自己做出报复,或者自己体验到内疚感。此时,他便使用原始的被动攻击防御机制,一方面答应做家务活,另一方面又故意做得很慢,毫无效率,经此来调节内部冲突引起的消极情绪,很多父母说自己的孩子做作业拖拖拉拉,行动磨磨蹭蹭,大多出自此原因。他也可使用神经症式的防御机制,把自己的愤怒转移到兄弟姐妹身上,与他们打上一架,以此来处理冲突时的消极情绪,但这样会不可避免地伤害自己与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如果他使用较为成熟的防御机制(如升华),就可能在做完家务活之后去踢足球,用以放松消极情绪引起的生理紧张。(www.xing528.com)

自我观察、幽默、自我肯定和升华等都是成熟的防御机制,它们以建设性的方式梳理相互冲突的愿望,调节与之相联的焦虑情绪。神经症式的防御机制如压抑、否认或情感转移等或者不成熟的防御机制如分裂、投射或被动攻击等可使个体在短时间内调节焦虑或其他消极情绪,但这类防御措施却会导致长期的心理障碍

4、不良家庭环境造成的影响

(1)、父母个人问题。

父母出现抑郁、酗酒或犯罪等适应问题行为,会使儿童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出现问题的父母可能无法为儿童提供安全依恋关系、充分的智力刺激和权威型教养环境。他们孩子的个人资源会大打折扣;当父母关于儿童发展的知识不充分时,他们可能误解孩子的问题行为,并与孩子建立维持问题的相互作用模式。例如,抑郁的母亲难以领会婴幼儿发出的痛苦信号,并对之做出适当而快速的反应,所以她们与婴幼儿难以形成安全型依恋。酗酒的父亲在家庭生活中通常处于边缘地位,对儿童教养的贡献极少。第二个原因是儿童通过父母的示范和不经意的塑造与强化作用,学会了与父母亲相类似的信念系统、行为模式、防御机制和应对策略。如果父母自己从来没有体验过与看护人间的安全依恋时,他们就会缺失安全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因而也就不能为自己的孩子提供安全依恋关系。

(2)、婚姻矛盾。

婚姻满意度随家庭生活周期的变化而变化,高水平的婚姻满意度一般出现在孩子出生前和孩子长大独立生活之后,而低水平的婚姻满意度则通常处于孩子上学期间(青春期最低)。在父母婚姻矛盾、冲突的家庭,儿童可能出现心理问题,特别是品行问题(Kazdin,1995)父母婚姻矛盾乃至出现家庭暴力,会以多种方式影响儿童的心理(Moffitt 和 Caspi,1998)。首先,父母间的争吵、冲突和暴力会使儿童感到痛苦,特别是当卷入冲突的人正是儿童获得安全感的重要来源时,他们的痛苦更甚。其次,儿童对父母双方都非常忠诚,他们害怕自己对父母任何一方作出积极反应,都会被另一方理解为背叛,并因此遭到抛弃或虐待。第三,儿童或许会认为自己应该对父母出现婚姻矛盾负责,因此也应该负责解决父母间的问题,或者阻止父母的冲突或暴力,事实上他们无能为力。第四,婚姻失和妨碍了父母协调一致地为儿童提供最优化的养育环境。儿童时期孩子遭受这些经历形成的问题一般到青春期时会反映出来,如果这类(婚姻矛盾)问题延续到青春期,孩子的问题会更严重。

分居或离婚后的父母就孩子的教养问题进行协商与合作是十分重要的(Hetherington等人,1993)。通常,父母离婚两年后,他们的孩子中有20%的儿童会表现出明显的情绪或行为问题。父母不断的相互讥讽,以及通过儿童传递的矛盾冲突,是导致这些儿童出现问题的两个最重要因素。相反,那些能够进行协商的离婚父母,他们的孩子则会表现出良好的生活适应。

(3)、家庭生活混乱。

混乱的家庭环境表现为:成员的行为无一定之规,各成员的角色不明确,日常生活缺乏规律等。这样的家庭环境可能导致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特别是品行问题(Kazdin,1995)。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的成员缺少相互沟通的技能和问题解决技能。家庭中存在多种问题,而且危机总是不断,一个紧接着下一个。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在于,家庭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这使得儿童感到很大压力;而且这样的家庭不能为儿童提供安全型的依恋关系,不能形成权威型的教养风格来满足儿童的各种需要。

(4)、品行异端的兄姐

若家庭中年长的哥哥或姐姐存在品行问题,那么弟弟妹妹也有可能出现品行问题(Kazdin,1995)。因为行为异端的兄姐,如同行为异端的父母一样,在家里扮演了不恰当的角色榜样,塑造或强化了弟弟妹妹们的品行问题。

(5)、家庭结构化影响

家庭治疗理论传统中,有关家庭关系的结构、功能和策略的学派具有重要的影响,他们对于家庭互动方式如何导致儿童品行问题,以及干预家庭互动方式后如何化解儿童的品行问题,提供了有用的框架(Colapinto,1991;Madanes,1991;Barton 的、和 Alexander,1981)。从结构水平上来说,具有品行问题的儿童的家庭比其他家庭解体的可能性更高。家庭中的规则、成员角色和日常生活规律十分含混不清;成员交流多是间接进行的,彼此缺乏理解;家庭也缺乏系统地解决问题的技能;家庭成员间感情疏离;此外,有品行问题儿童的家庭很难维持明确的代际间等级关系,也很难接受生活方式的转变。

就家庭中模糊的等级关系而言,如果儿童与家长之间维持一种显性或隐形的矛盾等级关系,那么儿童的品行问题将被持续下去。在大多数家庭中,显性的等级关系包含着这样的口头承诺,即承认父母之间构成一个稳固的同盟,在这种同盟周围形成一条界限,使父母和孩子具有了等级层次上的分别,儿童在某种程度上要服从家长的意志。在儿童出现品行问题的家庭中,除了上述显性的等级关系外,还可能特别存在着一种隐形的等级关系。在这种等级关系中,儿童的父母一方形成稳固的代际同盟,在这个同盟周围形成一条隐形的界限,将孩子与另一方父母分出主次。家庭成员不会公开讨论这种隐形的等级关系,也会不加以拒绝。通常代际同盟都是母亲和孩子之间形成的,而父亲的地位则低于这个同盟。

5、维持孩子问题存在的主要作用模式

一是无意识的强化

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如果父母探询孩子的情绪,或者反复评论孩子的消极行为。在大多数情境中,孩子不会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行为正在被父母无意识的强化维持着。在维持问题方面,断续的无意识强化比连续强化的作用更大。

二是不安全依恋

如果孩子在儿童期没有将父母看成是自己探索外部世界的安全基地,他们就会表现出各种有问题的接近——寻求行为,如寸步不离父母,而一旦要与父母分离或去睡觉就会哭闹等。父母有时会安抚孩子,有时则可能把孩子推开,无论何种情况,儿童都会因此而更持续地坚持上述接近——寻求行为。这正是焦虑性依恋的特点。

三是高压式交互作用

这是导致孩子品行问题持续存在的关键因素。有品行问题的孩子与父母相互间的消极作用会逐步激化,孩子对父母批评和斥责作出的反应是日益增多的攻击行为或破坏行为。最终,父母会放弃不管。放手不管的行为会让孩子和父母自己获得如释重负的感觉。这种感觉消极地强化了双方此前出现的行为,一方面强化了孩子的攻击和破坏行为;另一方面也强化了父母放弃自身责任的行为。高压式相互作用模式多从极端的专制型教养风格演化而来,这种教养风格的特征是高控制和低温暖。

四是过分关注

父母的情绪表达中有两个主要因素,即批评和情感过度介入。情绪表达中的批评与情感过度介入两个成分反映出了家庭成员应对孩子困难行为的努力。有些父母可能将孩子心理问题视为不服从行为,因此通过批评来处理孩子的问题。同样,父母也可能将孩子心理问题视为低能的行为,因此试图通过过度保护或情感上过度介入来应对孩子的问题。而孩子则可能将父母的过度关注理解为,父母认为自己有特别严重的问题。孩子的这种信念以及对父母关注自己的期望同时维持着自己的问题行为。此外,过度关注也使父母在无意中强化了孩子的问题行为。过度关注是纵容型教养方式的极端形式,该教养方式的特征是高度温暖和干预,但控制水平很低。

五是毫不关注

孩子的问题也可能由于亲子间缺乏相互作用而得以维持。对某些婴幼儿来说,他们的言语和认知发展迟滞就是因为亲子间存在着缺乏交流、互不关注的相互作用模式。在童年中期和青春期,互不关注的亲子关系可能会加强青少年品行问题。在没有父母监督的情况下,儿童就会自由地加入青少年团伙,进行社会化的青少年犯罪活动。互不关注的亲子关系在儿童的任何年龄阶段上都可能使其出现低自尊感,因为儿童可以将父母的毫不关注解释为父母并不珍视自己。

六是前后不一的教养

如果家庭中关于哪些行为是可以接受、哪些行为是不可以接受的规则不清晰,或者虽有一定规则,但对遵守或者破坏规则的奖惩不规律,那么这些亲子交互作用模式都会导致孩子问题行为得以维持(Kazdin,1995)。孩子会因为服从或不服从的结果不清楚,而可能拒绝服从父母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境中,孩子很难将那些关于可接受行为的规则内化,因此就不断地表现出问题行为。

七是父母、孩子间的三角关系

孩子的问题也可以通过孩子与父母三人的相互作用模式而得以维持,在这种模式中,父母中某一方与孩子之间暗地里形成联盟,而将父母的另一方晾在一边。典型的三角关系是母子间亲密无间,而父亲处在边缘。在孩子出现焦虑或品行问题时,处于这种三角关系的母亲可能无意地强化这些问题行为,或者有意或无意地削弱父亲在解决孩子问题上做出的努力。当父母之间存在未能解决或未被承认的婚姻问题时,孩子的问题也有可能得到维持,因为父母在尝试解决孩子问题上不断产生相互冲突。这类曲折的关系在父母分居或离婚的家庭中特别明显。

八是父教缺失

当父亲不起作用或者说孩子缺乏对父亲的认同时,男孩子会更多地出现品行问题(Kazdin,1995)。这可能是因为,父教缺失的家庭中的教养资源会更少;也可能是由于父教的缺失,母亲与孩子就会陷入到维持问题的三角关系之中。父亲与孩子一起的时间越多、质量越好,孩子长期的整体适应就越好。在那些父亲能够发挥高度作用的家庭,孩子会表现出更多的生活手段、人际交往能力以及更高的自尊(Lamb等人,1987)。关于家庭治疗的研究表明,父亲能够参与治疗是治疗成功的一个重要预测变量(Carr.199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