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陕西教育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陕西教育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时间:2023-02-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必须立足于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基础之上。陕西教育学院是一所有着50年办学历史的高等院校,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办学质量的提高,尤其是近年来,学院在省委省政府和省教育厅的领导和关怀下,在办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诸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省教育厅及其成立的“陕西教育学院发展与改革指导小组”的领导与指导下,学院上下正积极努力谋求改制。由于教学质量监控既

陕西教育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构建质量保障长效机制

宋保忠[1] 周庆华[2]

(陕西教育学院,陕西西安 710061)

【摘 要】 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生命线,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质量保障长效机制是提升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高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必须立足于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基础之上。从政策制度监控、行政监控、专家监控、学生监控、社会监控、同行监控六个方面加以全面构建。

关键词】 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教学质量保障机制

1.引 言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平和运行效果,往往决定着一个学校管理绩效的大小和质量控制水平的高低。自教育部实施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制度以来,各个高校坚持“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构建和完善自身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其效能的发挥,已成为各校在不期而至的高教大众化时代稳定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其质量控制方面的长效机制保障作用正在日益凸显。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与运行所涉及的条件与因素非常复杂,其中既有同一性、静态性和理论普适性的一面,更有特殊性、动态性和实践多样性的一面,同时还与各高校的办学特色、文化积淀、发展定位、资源条件等校本因素有关。有鉴于此,我省各个高校纷纷依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和校情特色,围绕着不断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个人全面发展需求这一根本目的,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生动鲜活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极大地推进了我省乃至全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探索进程。

陕西教育学院是一所有着50年办学历史的高等院校,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办学质量的提高,尤其是近年来,学院在省委省政府和省教育厅的领导和关怀下,在办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诸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学院已形成了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一体化、成人教育与普高教育并举,且以后者为主体、教师教育与非师范教育两翼齐飞的办学格局。在省教育厅及其成立的“陕西教育学院发展与改革指导小组”的领导与指导下,学院上下正积极努力谋求改制。就全国省级教育学院的发展形势而言,继安徽、湖北两省教育学院已成功实现转制后,四川、山东、浙江、广东、贵州等一大批省级教育学院正紧追其后。在这一重要的历史发展机遇到来之际,抓住了质量就抓住了生存发展权,赢得了质量就争得了主动,提升了质量就为学校实现改制注入了动力。因此,如何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构建质量保障的长效机制,这对于教育学院这类目前正处在发展转型关键期的学校来说,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2.我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2.1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设计理念

作为一所积极谋求改制的成人院校,我院自2000年以来开始主动学习、借鉴和吸收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学管理经验,特别是2001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之后,我院更加密切关注和跟踪普通本科院校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一系列做法,随后又邀请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课题组成员、资深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到校调研、培训、设计蓝图;与此同时,我院利用长期为我省基础教育培养师资的历史优势,积极参与、研究指导我省第二轮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学习、接收了大量先进的教育改革理念和新的人才观、质量观、课程观、教学观等,结合我院的办学实际,逐步形成了如下有关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设计理念。

第一,立足于科学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

教育质量观是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学生本人、学校自身对教育工作和受教育者质量的基本看法。教育质量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不断发展的概念。传统上我国盛行的是知识质量观,即以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深度、广度及学科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来衡量教育质量。上世纪90年代以后,北美在70年代兴起的“能力本位”思潮进入我国,在职业教育中更发展为一种“能力比知识更重要”的观念。我们称之为“能力质量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发布后,又提出了“全面素质质量观”。我们认为,这三者虽然出现的时代背景不同,但并不是简单的否定与替代关系,而是在扬弃基础上的一种传承与进步。素质教育不是空中楼阁,需要知识和能力的有效支撑。片面的知识质量观忽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必须加以纠正。而没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素养作为依托的所谓能力则会沦为一种技巧。

基于上述认识,我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设计同时在三个维度上锁定目标:一是理论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二是实践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三是素质拓展课程教学质量监控。

第二,基于过程管理,坚持PDCA循环。

我们非常注重改变以往重结果管理,轻过程管理的陈旧观念。更加强化过程管理,重视每个过程及过程的每个环节步骤,实施“贴身防卫”和“影子管理”。我院坚持推行“常规工作评建化,评建工作常规化”的工作策略,就是这种过程管理的集中体现。同时,我院还要求各教学部门实行“PDCA”循环(P——策划,质量策划;D——实施,实施体系过程;C——检查、监测;A——处置;持续改进体系业绩),从而赋予该体系以持续改进的功能。

第三,条块结合,模块整合。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绝非仅是教学校(院)长—教学督导室—教务处—教学系主任—教学秘书一条线上的事,虽然这条线在执行层面上占据主要地位,但在决策层面和协调沟通层面尚需与学院党政班子、各职能单位密切结合,才能有效发挥作用。在这方面,我院搭建了许多条块结合的宽广平台:首先,建立了党政联席会议教学专题议事制度,定期审议研究决定教学管理、教学评估、教学改革方面的重大事项;其次,成立了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主要由学院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系主任、专家教授组成,吸收教师和学生代表参加,成为学院民主管理教学的议事和决策咨询机构;再次,成立了学院评建办,自2003年起开展自主评估,迄今已坚持5年多;最后,坚持每年召开一次全院性的教学科研工作会议,研究部署质量管理的重大问题。

由于教学质量监控既涉及政策性(如五年一轮的评估制度、院校设置评估、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又涉及行政性(院—系—教研室三级管理组织),还涉及专业性(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过程等)和社会性(社会及用人单位对学校的评价),所以必须把相应的功能模块整合起来,才能形成环环相扣的有机整体。我院的具体做法是:其一,专门成立了学院改革与发展研究小组,负责收集、分析、研究政府宏观管理的方针、政策、检查、评估方面的信息和动态,为学院的质量决策管理提供政策咨询;其二,加强院—系—教研室三级行政管理,降低管理重心,重点加强教研室建设;通过教务处、评建办、督导室将质量管理目标责任书层层分解落实;其三,建立院外专家、企业成功人士、社会知名人士、专家智囊团,定期召开专业设置、专业评审、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议,借助专家智慧,适时改进质量管理工作;其四,由教务处、学工部、各系广泛持久地开展毕业生、实习生跟踪调查,把内外评估紧密结合起来。

2.2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结构与功能

(1)从过程角度看

根据质量管理理论及其在我院的运用实践结果来看,我们认为一个完整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应当包括学校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即是说,不但要监控教学的输入质量,也要监控教学的运行质量,还要监控教学的输出质量。同时,根据戴明原理(即PDCA循环理论),还应该有一个持续改进的反馈性监控(图1)。

img17

图1 质量控制活动的位置

①输入质量监控又称预先监控。一是思想观念的不断更新。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要取得学院改制的成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思想观念的更新是关键。为此,我院每年都要在教学科研工作会议上就此展开讨论,以统一和提升教育观、思想观、人才观、质量观。同时,还由陕西教育学院发展与改革研究领导小组组织各部门,就转制过程中的思想理念进行专题调研和咨询。二是教学基本文件质量的监控。教学基本文件,主要包括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结合开学准备工作,学院每年都要由教务部门牵头,组织各系对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进行专项检查和评估,根据改革需要还召开各种调研会、论证会、评审会和座谈会,以广泛征求教学单位、用人单位、学术团体、评估专家和政府管理部门的意见和建议,以使我院各专业的教学基本文件质量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准上。三是管理制度的颁布和实施。管理制度化是管理规范化的主要标志。我院坚持周期性地重温、修订和重新颁布《陕西教育学院教学工作规程》《陕西教育学院教学及教学管理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陕西教育学院学生管理手册》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有效地提高了教学管理工作的公信力,极大地降低了教学管理中的“人情因素”。

②过程监控。一是构建起了招生—培养—就业三位一体的宏观监控体系,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进行监控:招生状况、入学教育、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素质教育、产学研结合、教学改革、毕业实习、顶岗实习、职场演练、就业推荐等有机结合,每个过程(流程)都是人才培养整体目标的承载者、实现者。二是坚持期初—期中—期末三阶段教学常规检查。期初,主要检查教学准备情况,包括学校整体教学条件的准备、各系部教学的安排部署、教师的教学准备等;期中,主要检查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教学活动的各种信息反馈;期末,主要进行教风、学风、考风的检查、评估与考核评比。三是明确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在《陕西教育学院教学工作规程》中明确规定了“备、教、改、导、练、考、研、评”各环节质量标准。如课堂实行“821”管理标准。“8”即每门课程必须有规范的教学大纲,有可操作的课程进度计划,有规范的教材,有完备的教案,有充足的教学信息量,有适量课外作业,有平时成绩记录,有教学任务书;“2”即严格的课程管理,严格的课程考核;“1”是将现代教育技术用于课堂教学。近年来,还通过设置院级教改立项招标项目,按照文、理、工、艺、外五个学科专业大类,进行类型性、功能性课程实施环节质量标准的系统研制,使教学环节质量标准更具可操作性。四是质量支持系统的过程监控:包括办学条件(师资配备、教学基础设施、图书资料、经费投入)的监控、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等。

③结果监控。学生“教师教学满意度调查”统计与反馈;毕业生就业率;毕业生跟踪调查;用人单位的质量反馈;社会评价情况;教学状态数据指标评估。(www.xing528.com)

(2)从体系结构—功能角度看

我院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具有如下结构特点(图2):

法规、政策、制度监控子系统:①成立学院改革与发展领导小组及研究小组,研究国家和省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有关教育教学改革及质量管理大政方针,为依法办学、依法行政提供咨询;②成立学院评建工作领导小组及评建办公室推进评估工作;③赴教育部接受高等学校管理和教学评估专项培训,启动评估制度;④学习、贯彻落实2004年省教育厅19次厅务会议纪要精神,从2005年起参照普通高校进行全面建设,在省厅“陕西教育学院发改指导小组”的指导下,全面推进改制工作;⑤学习、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十一五”期间普通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教发[2006]17号)和《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的通知(教发[2006]18号),赴安徽、湖北教育学院,学习两校改制成功经验,更加自觉地跟进普通本科院校的质量标准;⑥全面出台以《陕西教育学院教学工作规程》《陕西教育学院教学督导工作条例》《陕西教育学院教学及教学管理事故及其认定和处理办法》为代表的系列教学质量管理文件;⑦全面修订《陕西教育学院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和《陕西教育学院成人教育人才培养方案》。

行政监控子系统:①进一步完善和加强院—系—教研室三级管理组织机构,吸收管理学教授和博士进入教学管理队伍,按照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的要求,建立起一支由院校领导、学院职能部门(教务处、学生处)、系(部)、教研室三级专兼职人员组成的精干教学管理队伍;②建立和健全院、系两级教学工作委员会,重视发挥其在民主管理教学中的作用;③坚持学院领导、职能部门领导听课制度;④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实行全员竞争上岗。

img18

图2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结构图

专家监控子系统:①成立学院教学督导专家组。其职责是受学院委托对全院的教学工作进行各个层面的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我院自2001年成立教学督导专家组以来,一直坚持每学期全员(全体学生)、全体(全体任课教师)、全面(十项指标评价表)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满意度调查,其“满意度调查结果”已经成为教师岗位聘任、职称晋升的重要考核指标之一。对于各系连续两次满意度居末位者还实行一票否决。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②成立系级教学督导专家组。其职责是受系主任委托对本系的教学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系级教学督导专家组的活动更具深入性、经常性和针对性。系级督导制度实施以来,有效地缩小了各系质量管理不平衡的差距,为院级督导奠定了良好基础。③建立校外专家智囊团。定期组织院校设置评审专家、专业设置评审专家、课程评估专家、教学评估专家、教学管理专家、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政府职能部门行政管理专家,召开研讨会,共同诊断把脉,为我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吹进新风,融进新元素。④建立校内专家智囊队伍。通过遴选学科(术)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学名师、精品课程(主持人)、优秀教材(主编)等措施,组建起一支能引领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优秀教材建设的专家梯队。

学生监控子系统:①两级教学工作委员会中均吸收学生代表参加。②在各校区、各系、各班级选拔组建学生教学信息员队伍,给予其充分、及时反映和评价教学运行状况的权力和机会。③开通院长电子信箱,随时接收来自学生的监督意见和建议。④通过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和教育实习活动,开展对母校人才培养质量水平的专项跟踪调查,以及征集对学校办学指导思想、人才培养工作方面的反馈意见。

社会监控子系统:①广泛征集来自社会各界和用人单位的各种反馈意见。②坚持人才培养方案论证的开放性,吸收企事业职场成功人士帮助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③经常考察学习兄弟院校,寻找参照系,进行比较性评估、诊断和改进。④关注新闻媒体监督的舆论导向作用。同行监控子系统:①通过教研活动、观摩、听课、说课、评课相互促进。②通过设立课标研究项目、重点课程建设项目、教改立项、科研立项、教学竞赛等手段,搭建同行间相互切磋、共同砥砺的平台,促进同行间既竞争又协作密切关系的形成。③通过交叉命题、分段上课、赛教等激发同行间竞争的积极性。

2.3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际运行成效分析

由于我院在全国省级教育学院系统中较早地开始了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尝试,所以,我院关于教育学院的“规范管理,全面建设,实现转型”的三步发展战略以及“以评促转”的思想和作法,在全国省级教育学院书记院长协作会议上一经提出,立即达成共识并得到推广,从而为全国省级教育学院发展改制作出了一个西部省份教育学院应有的贡献。

依靠上述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推动作用,使我院克服了因自身成人教育性质而带来的政策约束和体制性障碍,自醒自励,奋发图强,自主开展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积极跟进普通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控制的前进步伐,终于争取到2004年省教育厅19次厅务会议纪要对我院“从2005年起,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来管理”的政策。

依靠强有力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保障作用,我院顺利通过了省政府学位办组织的专家组对我院进行的成人本科教育学士学位授权评审;顺利地通过了省教育厅高教处组织的高职高专专业设置评估以及师资师范处组织的成人教育专业设置评估。来自不同院校的评审专家对我院严格的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及其有效的运行体制和机制给予了高度评价。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有效运行促进了教学基本建设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已建成四个院级重点学科,正在积极建设五个院级重点扶持学科,力争省级重点学科建设有所突破;专业结构日趋合理,特色专业群初步形成;构建起了省、院、系三级精品课程体系,首次参加省级精品课程评审即入选两门。

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信息反馈促进了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反思、完善和提高,涌现出了省级、院级教学名师和一大批教学能手;激发了教师内在的发展需求,教师的学历水平、知识结构正在提高和优化,双师型教师正在积极成长;提升了教师的科研水平,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科研立项和获奖情况均高出同类院校平均水平。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有力地推动了教学改革:学院从2004年设立教改立项,其中一大批研究成果已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首次参加省级教改立项评审即获批两项。

我院办学的社会声誉和影响力日益扩大,专业设置对社会和学生需求的适应和满足能力进一步提高,生源急剧增加,就业率持续上升。第一志愿报考我院上线的考生大大超过录取计划,一些专业录(取)/填报(第一志愿上线者)之比甚至达到1∶5;历年来新生报到率均达到95%;历年专升本率大幅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毕业生就业率高于全省同类院校的平均水平。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已成为我院教学质量保障的长效机制,教学质量生命线意识深入人心,教学质量监控正在从一种制度约束形式逐渐内化为学校管理者和广大教职工的一种文化自觉,从而为学院教育事业的兴旺发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结 语

我院通过积极开展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活动,已经逐渐构建起行之有效的质量保障长效机制,其收效是巨大的,今后我们还将一如既往地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同时我们也深深体会到,教学质量监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健全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和相对优越的教学条件,需要全体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的共同参与以及学院所有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同时,教学质量监控作为一项长期、艰巨、细致的具体工作,在运行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地加以调整和修正,才能为稳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起到应有的保障作用。

【注释】

[1]宋保忠,男,研究员,陕西教育学院党委书记。

[2]周庆华,女,副教授,陕西教育学院院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