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深刻把握邓小平教育理论的科学体系

深刻把握邓小平教育理论的科学体系

时间:2023-02-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邓小平历来重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在我国教育实践中的运用。这三个方面的内容,还可以进一步分为若干重要理论观点,这些构成邓小平教育理论的主题及科学体系。

深刻把握邓小平教育理论的科学体系

三 深刻把握邓小平教育理论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教育理论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一方面坚持和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特别是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基本原理;另一方面又根据我国新时期教育发展的实际,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作了重要的发展和创新。正确把握邓小平教育理论和马列主义教育理论、毛泽东教育思想之间坚持、继承和发展、创新的辩证关系,是全面地、准确地学习和掌握邓小平教育理论的重要方面。

邓小平历来重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在我国教育实践中的运用。1978年,他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的人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1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一个重要原则。邓小平对这一重要原则的社会历史性质及其核心内容作了准确的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同志都非常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这是改造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之后,这是培养理论与实际结合、学用一致、全面发展的新人的根本途径,是逐步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的重要措施。”(14)邓小平不仅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这一重要原则,而且还密切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态势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提出“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内容上、方法上不断有新的发展”。着眼于“新的发展”,邓小平明确提出,在执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时,“更重要的是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这里提到的“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的思想,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作了重要的发展和创新,极其深刻地阐明了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从邓小平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来看,邓小平对马列主义教育理论、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继承、坚持和发展、创新,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在教育的地位与作用上,邓小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重要作用的思想,并进一步提出实现现代化关键是要把科学技术搞上去,科学技术搞上去基础在教育,确立了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理论。

其二,在教育方针上,邓小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并根据现阶段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进一步提出要在“内容上”、“方法上”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有“新的发展”,确立了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必须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理论。

其三,在教育性质上,邓小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的社会性质和阶级性质的思想,进一步提出学校要永远把坚定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理论。

其四,在培养目标上,邓小平就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和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的思想,进一步提出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素质的理论。

正是在对邓小平教育理论同马列主义教育理论、毛泽东教育思想之间的继承、坚持和发展、创新辩证关系的科学理解上,我们才能准确地把握邓小平教育理论所具有的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才能准确地把握邓小平教育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的深刻内涵。也正是在对这种辩证关系科学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较为全面地理解邓小平教育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即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是邓小平教育理论形成的历史依据;我国新时期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实践,人民群众生机勃勃的伟大创造,是邓小平教育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源泉;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所处的国际环境和时代特征,是邓小平教育理论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背景。

邓小平理论“总体”的高度来看,邓小平教育理论大体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方面的内容:一是教育战略地位问题;二是坚持、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问题;三是社会主义教育体制改革和发展问题。这三个方面的内容,还可以进一步分为若干重要理论观点,这些构成邓小平教育理论的主题及科学体系。

第一,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邓小平教育理论中最有特色的思想,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中心内容。(www.xing528.com)

教育战略问题是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带有全局性、长远性的重大问题。邓小平着眼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站在实现现代化总目标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高度,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教育,教育是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和现代化建设的重点等重要论述,形成了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极其重要的思想。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邓小平强调要着力解决两个重大的问题:一是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二是必须千方百计地增加教育的投入。

第二,“三个面向”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是邓小平教育理论中最具创新性的思想。

“三个面向”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邓小平从教育自身发展的角度对教育战略问题的论述。“三个面向”集中体现了邓小平关于我国教育发展要为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为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挑战、为国家的未来发展服务的思想。这一思想同他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的构想是一脉相承的,反映了他从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世界发展新趋势的高度,对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提出的总体要求,构成了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

第三,坚持、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社会性的集中表现。

邓小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的社会性、政治性和历史性的思想,在总结历史经验和密切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的基础上,提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和发展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和发展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等教育中带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的重大问题。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教育方针,还必须充分发挥教师在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中的关键作用。

第四,社会主义教育体制改革的理论,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现实性和时代性的集中体现。

邓小平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理论,涉及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在教育结构上,要优化教育结构,使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教学改革上,必须进行教育思想和教学内容的改革,要重视教材建设,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科学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教育管理上,要明确中央和地方教育管理权限,要加强和改进学校管理,努力提高教育投资效益。在教育立法上,要切实加强教育立法,努力实现依法治教。我国第一部教育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就是根据邓小平的指示组织制定的。

第五,全社会都要重视、关心和支持教育,是邓小平一贯的教育思想,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群众性和整体性的集中体现。

教育战略地位的落实,关键在领导。邓小平强调“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各级领导要像抓好经济工作那样抓好教育工作”(15)。各级领导对待教育工作,不仅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还要解决工作作风问题。他坚信:“只要各级领导认真抓,我看教育的事情好办,悲观是没有根据的。”(16)办教育必须发挥各级地方政府的积极性。邓小平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要发挥各级地方政府办学的积极性。邓小平历来把办好教育看作是全社会的大事,一贯强调“各级党委要认真地作为大事来抓。各行各业都要来支持教育事业,大力兴办教育事业”(17)。现在形成的全党高度重视教育、各行各业大力支持教育、全社会尊师重教的可喜局面,就是在邓小平亲自倡导下,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

从邓小平理论“总体”的高度,我们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邓小平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凸显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学习和掌握邓小平教育理论,是把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根本保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