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重在价值选择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重在价值选择

时间:2023-02-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8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重在价值选择当前,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正以其强烈的现实性和针对性而受到广泛关注和有力推进。要深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必须以开放的视野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时代特征,体现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本质要求,着力引导人们在比较和鉴别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重在价值选择

§8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重在价值选择

当前,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正以其强烈的现实性和针对性而受到广泛关注和有力推进。要深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必须以开放的视野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时代特征,体现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本质要求,着力引导人们在比较和鉴别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

一、以开放的视野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时代特征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在开放的时代环境中进行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所以,必须以开放的视野来审视、思考和推进这一教育。当前,开放的时代环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一是体现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国际竞争与较量态势严峻社会主义制度是作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对立物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就始终同资本主义制度在国际范围内处于竞争与较量之中。社会主义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在同资本主义的国际竞争中显示出巨大的优势和强大的生命力,在20世纪获得了蓬勃的发展。20世纪末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社会主义事业一度遭受到严重的挫折,社会主义在同资本主义的国际竞争与较量中暂时处于不利地位。尽管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但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处于低潮的态势还一时难以改变。在这种情况下,资本主义国家就会竭力以各种方式在世界范围内扩大自己的势力与影响,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时不能不正视和应对来自资本主义的种种消极因素的干扰,特别是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难度。二是体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相互交织。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国社会出现了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分配方式、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日益扩大,参与国际经济分工与交换的程度日益提高,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进一步加深,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的经济发展态势,国家的经济、科技、人才等资源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在国际市场上进行配置,国家主权民族独立的意识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一些人的国家、民族观念逐渐淡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西方社会的一些文化思潮、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也会以各种方式渗透进来,形成东西文化和价值观念的相互碰撞与激荡,进一步催化了价值观念的多样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们的荣辱、是非、善恶、美丑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实质上也就是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多样化。三是体现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社会信息化进程密切相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与信息化相联系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方面需要加快信息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信息化又会大大推进我国现代化的建设。现在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计算机和互联网等现代信息工具已日益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而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发展和现代信息技术平台的建立,人们信息交流的空间和范围不断扩大,既可以从中获取有益的知识和信息,同时,各种不健康甚至有害的信息也会乘虚而入,影响人们荣辱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

开放的时代环境导致人们的荣辱观、价值观的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并提出新的教育课题。一是多样性。这是人们价值观变化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我国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社会经济关系特别是生产关系变化的反映。我国社会经济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趋势,所以,必然出现反映经济多样化的多种价值观念。同时,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又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必然产生反映和维护这种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当前,在价值取向多样化的条件下,如何坚持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导地位,成为一个突出的、亟待解决的时代课题。社会主义荣辱观本质上是一种社会主义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关系的必然产物。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在多样化的价值取向中,处理好主导性和多样性的关系,坚持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导地位,用社会主义价值观指导和影响多种价值观的发展,用多样化的价值观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价值观。二是包容性。这是人们价值观变化的一个重要特点。由于多种经济成分的存在,在思想领域必然反映出价值观的多样性,随着不同价值观的相互交流、碰撞的增多,人们越来越宽容、包容并认可不同价值观的存在,心态更加宽厚平和。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有些人在多种价值观面前是非、善恶、美丑不分的现象,甚至对善恶荣辱不闻不问,麻木不仁。相对于以前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思想盛行时,动辄无限上纲,搞“斗争哲学”,人们能够容许不同观点的存在和交流无疑是一个进步,宽容的心态和氛围更有利于人们在不同观点的交流和比较中形成正确的认识。但是,怎样在强调包容、和谐的同时分清是非,在坚持原则性的基础上增强和谐性,这是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问题。要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原则性与和谐性的关系,防止和克服只讲包容、不讲原则,只讲一团和气、不讲分清是非的倾向。三是多变性。这是人们价值观念变化的又一重要特点。现代社会,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市场对各种经济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增强,社会竞争加剧,人员流动性加大,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工作的职业、岗位、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岗位、职业、环境的变换,很多又是在不同经济成分之间进行的,是社会劳动力在不同劳动部门、不同经济成分之间的转移与流动。随着人们的工作职业、岗位和环境的变化,其价值观念也会相应发生一些变化,或多或少地打上不同经济成分的烙印。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引导人们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保持其价值观念的正确性与稳定性,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要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稳定性与灵活性的关系,既要灵活适应不同经济环境的特点和要求,又要始终坚持反映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基本要求的价值观念,坚定不移地内化和践行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观念。

在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时,只有以开放的视野,正确认识、把握和应对这些新的特点,科学回答时代提出的新的课题,才能把这一教育不断引向深入。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本质要求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实质上是一种价值观教育。人们对荣誉与耻辱的观念与看法本质上是人们价值观念的展现。人们在国家、人民、科学、劳动、团结、诚信等问题上的不同看法和态度,实际上反映了人们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体现了人们不同的价值标准与价值选择。为什么在同一问题上人们的看法会如此不同甚至根本对立呢?为什么有的人不以荣为荣、躲避崇高呢?为什么有的人不以耻为耻,甚至以耻为荣呢?说到底都是因为人们的价值标准与价值判断不同,因而形成的价值观念、作出的价值选择不同。如在劳动问题上,有的人认为劳动创造世界,以劳动为无尚光荣;而有的人认为劳动很辛苦,辛勤劳动不一定值得尊重,找一份既舒适又安逸的工作才是“理想”的选择,能够少劳动甚至不劳动而挣大钱才是有本事的表现。正是由于在劳动问题上的价值标准与价值判断不同,才形成人们对待劳动的不同观念与态度,形成人们有关劳动的荣辱观的差异甚至对立。所以,我们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上升到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高度上来加以认识和实施,只有这样,才能深刻把握这一教育的实质,提高教育的效果。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本质上要求坚持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导地位。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五爱”教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延伸与深化。“八荣八耻”涉及热爱祖国与危害祖国,服务人民与背离人民,崇尚科学与愚昧无知,辛勤劳动与好逸恶劳,团结互助与损人利己,诚实守信与见利忘义,遵纪守法与违法乱纪,艰苦奋斗与骄奢淫逸等各种关系,其中最根本的是国家、集体与个人的利益关系问题。正是在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有所冲突的时候,才能真实反映出一个人的荣辱观念和道德水准。国家、集体与个人的利益关系实质上就是公与私的关系问题,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关系问题,对这种关系的认识与处理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问题,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根本问题,也是判断人的荣辱观念和道德水准的根本尺度。当一个人努力把国家、集体利益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共同实现,甚至为实现国家、集体的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就说明他坚持和实践了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体现出“为公”的思想道德境界;反之,如果奉行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就会在荣辱、美丑、是非、善恶等方面丧失起码的价值判断能力,甚至混淆是非,以耻为荣。

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是贯穿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一根红线。“八荣八耻”教育是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具体表现。在“八荣八耻”的明荣知耻教育中,“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强调的是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个人的利益,要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自觉地服务祖国和人民,维护与实现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这是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强调用发展科学、辛勤劳动、艰苦奋斗来造福人民、造福社会,而不能只沉湎于个人的安乐享受,同样是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的体现。“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强调团结、诚信、守法,倡导建立以合理利益关系为基础的新型的人际关系,注重运用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和利益关系,这也是在人际交往和利益实现过程中遵循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具体要求和体现。

因此,在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时,务必要使人们深刻认识和把握人的社会本质,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要求出发,坚持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把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教育贯穿于“八荣八耻”教育过程的始终,正确认识和处理公与私的关系、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以自私自利为耻,以服务祖国和人民为荣,把个人利益融入到国家、集体利益之中,把个人理想融入到共同理想之中,把个人力量融入到集体力量之中,在实现国家、集体利益的过程中实现个人利益,在实现社会价值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www.xing528.com)

三、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价值选择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着力引导人们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从某种意义上讲,荣辱观教育就是一种价值选择教育,是明辨荣耻、明荣知耻、尚荣祛耻,还是荣耻不明、是非不分,甚至以耻为荣,这本身就是一个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问题。“八荣八耻”涉及新的历史条件下一系列重大社会生活的是非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如何进行国家定位,在增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同时自觉维护祖国的荣誉和利益;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如何正确把握人民与公仆、权力与权源的本质关系,密切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自觉运用人民群众赋予的权力为人民服务;在科技第一生产力战略地位凸显的条件下,如何提高科学素质,促进科学技术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社会分配方式和收入来源多样化的条件下,如何认识劳动的价值,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坚持在劳动中创造价值;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如何把握全局与局部、整体与部分、分工与协作的关系,增强团结合作、互利互惠意识,提高团体竞争力,实现共同的利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把握市场经济的规律,增强诚实守信的意识和行为;在依法治国的条件下,如何维护法律权威,增强法律意识,自觉依法办事;在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艰巨、资源相对紧缺的情况下,如何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和艰苦创业的精神,用艰苦的劳动来实现美好的理想,等。所有这些,都是具有时代价值的重大课题。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不仅要引导人们确立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还要引导人们以集体主义的价值观为指导,正确认识和处理“八荣八耻”所涉及的多种价值关系,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只有这样,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才能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不断增强人们价值选择的主体性。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一种价值选择教育,能否取得成效,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人们能否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在教育过程中,每个人不仅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对象,也是其进行自我教育的主体。荣辱观的形成与确立,与个人能否主动参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过程,能否主动认识、判断、选择和践行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有很大关系。只有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过程中,不断增强自身的主体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教育过程,进行价值判断和选择,才能形成与坚持正确的荣辱观念和价值取向。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注重加强价值选择方法的引导。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在开放的环境下对多样化的荣辱观念和价值取向进行比较教育的过程。开放的环境和多样化的价值取向既加大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难度,也为在多种荣辱观念和价值取向的相互比较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提供了可能。在这一教育过程中,一定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教育和引导人们加强不同荣辱观念和价值取向的比较和鉴别,这是在开放环境下进行价值选择教育的基本方法。毛泽东曾经指出:“有比较才能鉴别。有鉴别,有斗争,才能发展。”(2)正确的荣辱观和价值观,总是在同错误观念的比较、鉴别、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因此,在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价值选择方法的引导。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骆郁廷,《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年第7期)

【注释】

(1)刘大椿主编:《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报告2004》,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2)《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8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