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

时间:2023-02-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应准确把握大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因此,学生思想的变化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实践活动的结果。学生总是处于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环境之中,其思想的变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的实践活动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的教授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这里,对这一活动,我们从其实践对象、实践结果、实践目的、实践方式等方面逐一加以分析。

1.特殊的实践对象:学生

相对于其他物质生产实践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的实践对象——大学生,是人,不是物。大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即具有认识和改造世界能力的人,不同于物质生产实践活动的对象——处于消极被动状态的没有主体性的物。因此,教师应把自己的实践对象真正当做人来对待,尊重、关心、理解学生,激发和引导他们的主体性,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主动性,提高教学实效性。否则,无视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而把学生等同于物质实践活动对象的物,就会把学生当做机械接受知识的容器,其教学就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必须深刻理解自身实践对象是具有主体性的人,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积极主动性。

相对于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党员干部等社会群体而言,大学生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具有明显的特征,如年龄较小,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完全形成,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等。这就要求教师针对大学生特征从事教学实践。现在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不能准确把握大学生的特征,其教学活动缺乏针对性,结果总是事倍功半。教师应准确把握大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

相对于其他专业学科的教师的实践活动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实践的对象是所有专业的大学生,而不只是某一专业的学生。因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必须在把握大学生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各个专业大学生的具体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而对其加以区别对待,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实效性。那种拿着同一个教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授课的做法是缺乏针对性的、不科学的,不能不影响到教学效果。

2.特殊的实践结果:学生思想的变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整个客观世界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从而深刻影响着学生的主观世界,促使学生的思想发生一定的变化。因此,学生思想的变化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实践活动的结果。

与以物为客体的实践活动的结果相比,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教学的实践结果是人的内在的思想的变化,不是物的外在形态的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的活动是以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理论、坚定理想信念和提升思想素质为指向的,既能引起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等的变化,也能影响学生的智力和技能的发展。然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的教学是以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主要目的的实践活动,与其他学科教师实践活动相比,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的实践结果突出体现在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变化上。

学生思想的变化是内在的,必须通过学生的言行来体现,且需要长时间方能真实地表现出来,它不像生产实践的产品那样立即可以检验合格与否,即能在短期内准确地加以测定,而是需要对学生的思想言行进行长期观察。检测学生的思想变化的确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教学所产生的学生思想的变化这一结果是客观存在的。当然,学生思想的变化决不只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教学活动的结果。学生总是处于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环境之中,其思想的变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的实践活动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一定要正确看待自己的这一特殊的实践结果,既不能把学生思想的变化全部归结于自己的教学,也不能否定自己实践活动结果的客观实在性而看不到自己工作的意义或失去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积极性。(www.xing528.com)

3.特殊的实践方式:言传和身教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的教学实践是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活动,是促进学生转变思想的活动,这决定了其特殊的实践方式:言传和身教。毛泽东指出,“企图用行政命令的方法,用强制的方法解决思想问题,是非问题,不但没有效力,而且是有害的。我们不能用行政命令去消灭宗教,不能强制人们不信教。不能强制人们放弃唯心主义,也不能强制人们相信马克思主义。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1)。解决思想问题不能采取强制的手段,要采取民主的方法去说服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只有靠言传和身教,才能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不同于“人民为了有效地进行生产、进行学习和有秩序地过生活,要求自己的政府、生产的领导者、文化教育机关的领导者发布各种适当的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2)。因此,与生产实践等活动不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教学的实践方式是言传和身教。

言传和身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具有同等重要意义的两种实践方式。一个具有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人必然是一个掌握科学理论的人,真知真懂科学理论是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必要前提。要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首先就要使学生真知真懂科学理论。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通过讲授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科学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教学实践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把科学理论付诸实践,它要求教师必须言行一致,把科学理论当做自己行为的准则,以身教来增强自己教学实践活动的说服力。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既要言传又要身教。没有言传,就不能体现科学理论的魅力;没有身教,就不能为学生树立实践科学理论的榜样。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它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既要拥有完整准确地讲授科学理论的言传能力,又要有真心实意地践行科学理论的实际行动。

4.教学过程包含着认识活动,但本质上是实践活动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教学活动的展开离不开一系列的认识活动。在教学过程中,伴随着学生思想的变化,教师对教学规律的认识也在提高。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的教学过程包含着认识活动的过程,但从本质上讲,它是实践活动,而不是认识活动。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的教学活动是以掌握科学理论、熟悉教材内容、了解教学对象、把握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了解国内外形势为基本前提的。离开对科学理论的正确认识,就不具备做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的起码资格;离开对教材的仔细领会,就不能正确把握教学重点;没有对学生的确切了解,就不能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没有对党的路线、方针及政策的准确把握和国内外形势的及时了解,思想政治课教学就会成脱离实际的说教。在对学生施加影响的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必须善于观察学生对教学活动的态度、了解学生对教学活动的看法,这样才能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使之符合学生的要求。所以,在教师的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每一环节中都包含有一系列的认识活动,这些认识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必不可少的,然而所有这些认识活动都是围绕教师促进学生思想的变化这一实践活动而展开并为其服务的。因此,从整体上本质上讲,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的教学活动是实践活动。

认识来源于实践,对任何活动规律的认识最终只能来自于该项活动的实践,而在任何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也必然会产生对该项活动规律的认识。就此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的教学过程既是教师促进学生思想变化的实践过程,也是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规律的认识过程。但从根本上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的教学活动产生于工人阶级政党实现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它是以造就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目的的实践活动,而不是探寻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规律的认识活动。

教师的教授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实践主体的意识形态制约性。教师是代表一定社会需要进行教授活动的,其活动明显地受社会意识形态的制约。第二,实践的客体具有主体性特征。教师教授活动的对象是具有主体性的能动地从事认识活动的人,而不是物。第三,实践目的的为他性。教师实践活动的目的不是对客体的占有和利用,而是满足主体所代表的社会需要和客体自身发展的需要。第四,实践结果的内在化。教师实践活动的结果是学生发生一定的改变,是学生的知识、能力、观念等主观世界方面的内在变化,这同物质生产等实践活动引起客观世界外在形态的改变有明显的区别。第五,实践主客体的交往性。教师的实践活动离不开与学生的交往,没有作为客体的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师的实践活动就难以获得成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