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与教学过程的运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与教学过程的运行

时间:2023-02-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有效运行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形成双向互动,可以为学生的学习营造良好氛围。教师应围绕调查目的向学生提出调查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与教学过程的运行

(二)教师与教学过程的运行

在教师教授的实践活动中,围绕教师实践活动的目标,各教学因素之间必然产生多种关系,在认识和处理这些关系的多种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教师是主体。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教授活动质量的好坏,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具有主导地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有效运行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但教师的主体地位并不表明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决定者,或者教师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教学活动甚至随心所欲地对待学生。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有效进行要求教师围绕根本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全面把握学生思想实际,努力提高自身的授课质量,充分发挥其主体性。

1.围绕根本目标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

帮助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我国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根本目标。能否实现这一根本目标是衡量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是否有效进行的标准。因此,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有效运行,教师必须围绕教学的根本目标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一些教师为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把一些道听途说的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搬进课堂,虽然他的教学能够激起课堂教学氛围的一时活跃,但却是背离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的根本目标的,根本不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有效地进行。

围绕教学的根本目标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必须坚持科学灌输。坚持科学灌输就是用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离开科学灌输去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是片面追求形式而偏离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根本目标的活动。灌输是一种原则,不是一种具体方法,更不是抽象空洞的说教。坚持科学灌输必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只有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理论灌输,才能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38)只有抓住理论的根本,才能把理论讲活、讲透,才能彻底地说服人,正确灌输科学理论,必须善于抓住理论的根本。

围绕教学的根本目标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必须加以正确引导。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形成双向互动,可以为学生的学习营造良好氛围。学生思维非常活跃,在积极参与教学中,他们会思考各种各样的问题,提出各种不同的甚至对立的思想观点或看法。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学生的学习就会脱离教学的根本目标。教师应自觉地按照正确方向对其加以引导,把学生的思维引领到所要教授的理论问题上来,把学生的认识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正确引导必须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疏通思路,引导学生提高认识,转变错误观念,接受正确思想。它要求教师了解学生的思想观点,并善于运用科学理论对之进行正确分析。

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既要坚持科学灌输,又要加强引导。坚持科学灌输,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坚持以正确的理论武装学生;加强引导,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学习按照正确的导向进行。坚持科学灌输不等于忽视引导,加强引导也不是不重视灌输。没有灌输,引导就是空话,离开引导,就不能正确地灌输。

2.正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实际

毛泽东说:“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39)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邓小平提出:“解决部队的思想问题,也要实事求是。要针对每个单位、每个人的不同情况去做思想工作。”(40)促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有效运行,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教师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深入学生作调查,正确把握学生思想实际,正确认识当前我国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1)深入学生作调查

毛泽东在《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中说:“要了解情况,唯一的方法是向社会作调查,调查社会各阶级的生动情况。”(41)“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42),调查是了解实际情况的基本方法。所有对学生思想实际的了解,从根源上看,都离不开向学生所作的调查,深入学生作调查是正确把握学生思想实际的基本方法。

尊重学生是成功地调查、了解学生思想状况的基本前提。只有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尊重学生,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与教师交流思想,教师才能接近学生,深入地了解学生。如果教师凌驾于学生之上而不尊重学生,就会失去与学生接近的机会而不能了解学生。教师应该相信学生,自觉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意愿,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还应具有向学生学习的谦虚态度。毛泽东说:“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43)

把握正确的调查方法是成功调查、了解学生思想状况的关键。教师应围绕调查目的向学生提出调查问题。如果教师漫无目的地向学生提出调查问题,就不能正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实际。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从根源上把握学生的思想实际,教师必须把调查学生的思想实际与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结合起来。教师还应该向不同类型的学生作调查,只有在具体把握各种类型学生的思想状况的基础上,才能从整体上把握学生的思想实际。思想实际包括思想政治、思想品德等方面,全面了解学生思想实际,教师既要调查、了解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又要调查、了解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

(2)正确认识大学生的思想状况

教师正确认识当前我国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才会对大学生寄予厚望,满腔热情地投入思想政治教育事业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才能有效运行。现实中,一些教师认为当前大学生思维敏捷、思想开放,强调他们的主流很好,但忽视或掩藏了其存在的问题;也有一些教师认为他们是缺乏社会责任感的极其自私的一代,是盲目追随时尚的缺乏思考的一代。正确认识当前我国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应该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必须结合社会历史条件认识当前我国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是对所处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客观存在的反映,深受学校、家庭、社会的影响。正确认识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不能离开他们成长的社会历史条件。当前我国大学生生活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历史条件下,处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多种社会思潮并存的历史环境中。一方面,处于这样一个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更加活跃、思维更加敏捷,他们亲眼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另一方面,在这些复杂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缺乏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和较强的辨别是非能力的大学生,往往不能识别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不可避免地受到负面影响,以至于思想行为中发生一些偏差,如一些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甚至崇尚极端个人主义,显示出自私的一面。一些学生没有意识到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西化、分化的隐蔽性而忽视政治方向、淡化意识形态,等等。当代大学生复杂的思想状况是当代国内外复杂的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只有从社会历史条件中寻根究源,才能正确地认识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

其次,必须以社会发展方向为标准认识当前我国大学生的思想状况。认识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而应以其思想行为是否符合社会发展方向为标准。战争年代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建立并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是大势所趋,那时,对大学生思想状况的认识主要是看他在阶级斗争中的态度;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是最大的民心所向,对大学生思想的认识应主要看其对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态度。当代大学生渴望振兴中华,富国强民,迫切要求改革社会发展中的弊端;关心政治,关注国家发展变化,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思维敏捷,勇于探索创新,积极向上,渴望成才;价值取向积极务实,“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而不是索取”仍是当代大学生的主要价值取向。所以,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对此,我们应该有清楚的认识,不能给以否定,更不应该对当代大学生感到悲观失望。

再次,必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在肯定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主流好的同时,不能低估当前大学生思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如果任其自流发展,势必助长不良倾向,造成严重后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高度认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信赖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另一方面,“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薄弱、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快速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地位与作用日益增强。这使大多数学生政治态度鲜明,立场坚定,热爱党,热爱祖国,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充满信心,他们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富于探索精神,乐于接受新生事物。但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在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的环境中,大学生受各种思想文化的影响明显增多,加之国内外敌对势力的侵蚀,少数大学生在政治上存在着一些模糊认识,社会主义信念不够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信心不足,怀疑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对国家的前途命运漠不关心,缺乏社会责任感。价值取向扭曲,过分注重自我,集体主义观念淡薄,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

3.提高教师的授课质量(www.xing528.com)

提高教师授课质量,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有效进行的关键因素。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有效运行要求教师必须丰富教学内容,解答学生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选用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实现教学手段多样化,应用准确、通俗、严谨、生动的教学语言,提高自身的授课质量。

(1)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

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密切联系现实社会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恰当把握讲课内容的难易程度;必须正确处理思想性与知识性的关系。

大学生非常关心社会,关注社会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社会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来丰富教学内容,解答学生所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才能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吸引力、说服力,提高学生学习理论的积极性。结合社会的新情况、新问题丰富教学内容,不应随意把社会上的任何现象不加分析地搬进课堂,而要善于抓住现实社会生活中学生经常遇到的、普遍关心的和感到困惑的热点、难点问题,运用科学的理论对其进行深入透彻地分析,揭示问题存在的原因及实质。

认识主体是以其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同化外界客体信息的,当外界的客体信息与主体已有知识相吻合时,就较易被主体所认同和接受,反之,认识主体就可能会对外界的客体信息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教学内容难度过大,不能与学生原有的认识沟通,就难以被学生理解、接受。教学内容过于简单,就会与学生已有的知识重合,难以激发学生求知的愿望。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内容难易程度适中,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把握其难易程度。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系统的知识性和鲜明的思想性。忽视了知识性,教师的教学就不能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理论而缺乏说服力;忽视了思想性,教师的教学就不能引导学生坚持正确的学习方向。丰富教学内容既要把握其知识性,重视内容的系统性,又要把握其思想性,注重内容的革命性,寓思想性于知识性之中,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坚持正确的学习方向,真正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积极性。

(2)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实现教学手段多样化

近年来,尽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中十分重视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和实现教学手段多样化,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仍有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方式方法呆板滞后,教学手段单一化,制约着教师的授课质量的提高,阻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有效运行。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实现教学手段多样化,是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有效运行的必然要求。

提高自身授课质量,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必须运用正确的教学方式方法,教师应选用研讨式、相互质疑式、辩论会以及参加社会实践等多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方式方法,坚决改进和摒弃以往教学中的“填鸭式”、“一言堂”、“照本宣科”等各种压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式方法。但必须指出,选用让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方式方法是为了激发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它并不表明可以忽视教师自身主体性的发挥。相反,它要求教师更加积极主动地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只有如此,才能对学生学习及时加以正确引导,保证学生的学习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如果误以为采用让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方式方法,就是放任自流地让学生自己讨论或者演讲,而不去认真地备课、上课,这不但不能提高反而可能降低自身的授课质量,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教师授课质量,改变呆板单一的教学手段,实现教学手段多样化,必须使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课件、网络技术的运用等集文字、声音、图像于一体,生动形象,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对抽象概念和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具有传统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但仅仅运用这些手段不能与学生进行直接的思想交流,教师的人格魅力也难以体现。传统的教学手段大多运用黑板、粉笔等简单的教具,通过教师的语言、表情、形体、文字和教具等实现师生的直接交流,它有利于引导学生的理性思考,但缺乏形象性。科学理论高度的抽象性和当前学生偏向于直观形象思维的特点,决定了只有把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提高教师的授课质量,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实现教学手段多样化,必须根据科学理论的特点,着眼于理论的灌输。传授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但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又必须服务于教学内容的传授。因此,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的选择、运用,一定要结合理论的特点,着眼于理论的灌输。如果不着眼于理论的灌输,盲目地照抄照搬一些教学方式方法,就会陷于片面追求方法创新的形式主义中,虽然能够制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但不能清晰地展现教学内容。只有结合理论的特点,着眼于理论的灌输,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和实现教学手段多样化,才能有效提高教师的授课质量,促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有效运行。

(3)应用准确、通俗、严谨、生动的教学语言

马克思说:“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44)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教学语言是师生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的工具,它既不同于一般的口头语言,又不完全是书面语言,其运用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教师的授课质量。要提高自身授课质量,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准确、通俗、严谨、生动。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语言必须准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所传授的知识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真理,具有高度的科学性,每个概念都有其确切含义,每个原理都有其确定的条件。科学准确地传授这些科学真理,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准确无误。这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师运用确切的、规范的语言,避免使用模棱两可、含糊其辞的不规范的语言。正确理解科学理论是准确表达科学理论的基础。应用准确的语言表述科学理论,教师就要正确理解它的基本概念、原理的内涵。少数教师不能把握科学理论中的基本概念、原理的确切内涵,经常使用一些不准确的教学语言,严重制约了自身授课的质量,影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过程的运行。

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语言必须通俗。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明确提出,写文章做宣传必须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他引用季米特洛夫的话说:“应当学会不用书本上的公式而用为群众事业而奋斗的战士们的语言来和群众讲话”(45),“如果我们没有学会说群众懂得的话,那末广大群众是不能领会我们的决议的”。(46)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的科学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是对自然、社会、人类思维知识的一般的抽象、概括。教师只有运用通俗的语言,把抽象的理论变为通俗易懂的朴实道理,才能引导学生理解和接受相关的科学理论。如果教师语言艰深晦涩,学生对之不能理解,很难积极主动地学习马克思主义。教师应了解学生的语言,并善于向学生学习语言,努力做到教学语言通俗。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语言必须严谨。严谨的教学语言,能使教师表述的教学内容条理清楚、层层深入、前后照应,引导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各种科学理论,逐步培养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积极性。教师的语言不能杂乱无章,前后矛盾。教师应注重培养自己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正确的判断和推理能力,在教学活动中运用严谨的教学语言,提高自身授课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有效运行。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如果教师语言无味,平铺直叙,从概念到概念,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而缺乏学习的积极性。毛泽东批评那些不学语言的做宣传工作的同志说:“他们的宣传,乏味得很;他们的文章,就没有多少人喜欢看;他们的演说,也没有多少人喜欢听。”(47)他还形象地指出:“我们很多人没有学好语言,所以我们在写文章做演说时没有几句生动活泼切实有力的话,只有死板板的几条筋,像瘪三一样,瘦得难看,不像一个健康的人。”(48)只有丰富生动的教学语言,才能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积极性,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有效运行。教师应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努力使自己的教学语言丰富、生动。

当然,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有效运行还要求教师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等种种教学原则,综合运用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这些将在第七、第八章具体展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