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和课程建设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和课程建设

时间:2023-02-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问题上,必须明确以下几点: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是基本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过程中贯穿着新旧教学思想的斗争。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和课程建设

二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和课程建设

1.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及其建设

课程问题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核心问题。

什么是课程?这是一个比较难于精确下定义的概念。按照一般理解,简要地说课程就是指课业及其进程,通常指学校的教学科目及其系统或结构。在我国,“课程”一词始见于唐宋年间,用于指课业及其进程,含有学习的范围和进度的意思。朱熹说过:“宽著期限,紧著课程。”(《朱子全书·学六》)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在西方,英文Curriculum一词来源于拉丁文raceourse,指“跑马道”,用在教育上,意思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亦即学习的意思。西方学者对“课程”一词下了不少定义:有的认为课程就是学习方案;有的认为课程就是学习内容;有的认为课程就是有计划的学习经验;有的认为课程就是预期的学习结果的构造系列,等等。我国学者对“课程”一词也有不少新的解释,如:有的认为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和;有的认为课程就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过程。上述说法虽然不尽相同,但是综合起来,我们可以看出,“课程”一词的含义至少要包括这样几个要素:(1)课程是对人类文化的概括和表达;(2)课程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手段;(3)课程是关于教学内容及其进度的规划;(4)课程是进行教育教学评价的依据。从课程所涉及的范围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指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即教学科目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从不同的视角去认识课程,可将课程分为各种类型。如根据课程在整个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来划分,可分为核心课程和一般课程;从层次构成上看,可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从形式上看,即以课程对某一专业的适应性和相关性而言,可分为必修课程、限选课程和选修课程;根据课程主要是传授知识还是操作技能,可分为理论型课程和实践型课程;根据有无明确的教学计划和目的,可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潜在课程),等等。所谓课程体系(结构)正是从一定的教学目的出发,根据上述的划分而将各门课程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的结果。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广义上说,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即德育课程。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课程体系中的公共基础课程、核心课程(或称重点课程、主干课程),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设置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它只是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个问题上,必须明确以下几点:

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是基本建设。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整个过程,主要是围绕着课堂教学而展开的。课堂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课程设置和一系列教学环节是组成教学计划的主体。课程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从而影响到培养人才的质量。因此,课程建设不仅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教学工作中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基本建设。只有搞好课程建设,才能真正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设置的指导思想落到实处,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二,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的内容和目标。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就其内容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课程教学的梯队建设;(2)课程教学的内容和体系的改革;(3)课程教学实施(包括实验设施)的建设;(4)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研究与装备;(5)课程教学的组织与管理,即教学大纲、进度表等教学文件的制定及其相关管理;(6)教学环节包括讲课、答疑、辅导、实验、课程设计等方面的教学与实践环节的组织实施。这几个方面也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的准则和目标是:(1)必须具有富有特色的教学大纲;(2)有合适的教材;(3)具有完整的教学资料;(4)有科学的考核手段;(5)拥有结构合理的教学工作梯队;(6)有一套高效率的教学方法;(7)拥有比较先进的能满足教学要求的教学手段和实验设施。

第三,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的实施。

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建设,教师是重要方面。但是,必须明确,这决不只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事情。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是整个学校的事情。首先是要领导重视,专人负责;其次是建立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和精干的组织机构;再次是鉴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地位,要制定必要的政策和给以必要的经费投入,做到保障有力;最后是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教学的检查、评估和总结,包括教师和管理部门的自查,及时总结经验,找出差距,有步骤地推进课程建设和改革。

第四,关键在于转变教育观念。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过程中贯穿着新旧教学思想的斗争。要想搞好课程建设,首先必须转变观念,进行观念更新。这里,有两个重要方面:一是正确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在整个高校大学课程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恰当处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与其他课程在师资力量配备、硬件设施的投入、经费的分配比例、课时的安排等方面的关系。二是必须明确课程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搞好教学,做到教书育人,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必须明确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一定要从应试教育的观念中解放出来;要使学生从分数的奴隶枷锁中解放出来,自觉主动的培养和锻炼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只有树立新的教学观念,才能把“两课”课程建设搞好。

2.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发展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建设和改革服从于和服务于我国的革命和建设,随着我国的革命和建设的发展而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建设和改革有五个阶段性的成果,标志着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逐步完善和发展。

(1)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的基本建立

1952年10月7日,教育部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近3年的大量工作,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发出了《关于全国高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课程的指示》。十分具体而又空前系统周详地规定了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包括课程门数、学时及其讲授的次序等等。这一指示的发布,标志着我国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课程体系的基本建立。

《指示》指出:根据国家今后的政治任务及三年来全国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实际情况的发展和要求,以及为了加强和提高学生的系统理论教育,关于全国高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课程的开设,特作以下规定:①综合性大学及财经艺术学院应依照第一、二、三年级次序分别开设“新民主主义论”(100学时)、“政治经济学”(136学时)及“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100学时),工、农、医等专门学院依照第一、二年级次序分别开设“新民主主义论”和“政治经济学”。②三年的专科学校开设课程及先后次序与工、农、医等专门学院相同,二年的专科学校不修“政治经济学”,二年的专修科第一年级及一年的专修科均修“新民主主义论”,二年以上财经性质的专科学校或专修科第一年级可同时开设“政治经济学”。③各类型高等学校及专修科(一年的专修科除外)准备自1953年度起开设“马列主义基础”,学习时数与“政治经济学”相同。④“新民主主义论”、“政治经济学”及“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各为一学年的课程,等等。

1953年2月7日,新成立的高等教育部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又及时发出了《关于确定马列主义基础自1953年度起为各类型高等学校及专修科(二年以上)二年级必修课程的通知》。《通知》指出:自1953年度起,有条件者即在二年级开设马列主义基础(136学时),政治经济学改为三年以上各类型高等学校的三年级必修课程。1953年6月17日,教育部又作出指示,把“新民主主义论”改为“中国革命史”。

由上可见,经过几年的努力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课程体系初步建立起来了。这个课程体系的特点是,在学习苏联经验的基础上,依据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而设置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同时,也考虑到了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随着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变化而不断地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它十分突出地体现了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特点和新变化。这一时期所形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为后来的课程体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在曲折中发展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以后,我国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适应着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设置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由于受“大跃进”和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建设和改革在曲折中发展。

经过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根据当时形势发展的需要,高校停开了原来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为开设《社会主义教育》课程。该课程的学习时间原来暂定为1学年。每周时间规定为8小时(课内时间不得少于4小时),必要时得利用时事政策学习和党团活动的时间,社会科学系科可适当增加时间。后来,由于“大跃进”的发生,这一状况一直延续到1959年。1959年以后,原来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逐步恢复。

1961年4月,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编选计划会议,会议制定了《改进高等学校共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意见》。《意见》认为,高等学校共同政治理论课包括两类: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理论,二是时事政策报告和讨论。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理论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其开设的门数和学时,在不同年制的学校、不同专业可以有所不同。文科专业一般开设三门:中共党史(或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哲学;理工农医各专业和艺术、体育院校一般开设两门:中共党史、马克思列宁主义概论(包括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专科学校的文科一般开设两门:中共党史、马克思列宁主义概论。专科学校的理科一般开设一门:马克思列宁主义概论。时事政策报告和讨论为各专业、各年级的必修课程(主要是向学生讲解国内外形势、党和国家的政策)。

对于共同政治理论课程(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报告)的学习时间,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即通常所说的《高教六十条》)规定:“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时间,理、工科占总学时的10%左右;文科一般占总学时的20%左右。”鉴于各类专业的总学时多少不一,为便于对政治理论课程进行统一安排,教育部的意见是:思想政治教育报告,一般平均每月6学时左右(可用2学时左右作为阅读文件时间)。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理论的上课时数,各校可根据上述规定自行安排。理工农医各专业和艺术、体育院校中学制较长或上课总学时较多的学校,也以不超过210学时为宜。自习时间和上课时间的比例大体上一比一。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理论课程中各门课程之间的比例和安排次序,也可由各校根据具体情况自行规定。

上述规定,是在我们国家经过几年的调整之后,随着整个教育秩序的恢复,高等学校的政治理论课也逐步走向了正规,在恢复的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主要表现是各门课程进一步确定并逐渐编写出了教材,学习时间也有了较为科学的规定,并且用条例的形式固定了下来。这一时期的政治理论课是: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思想政治教育报告。

1964年7月10日到8月3日,中央宣传部、高教部党组、教育部临时党组联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会议最后形成了以中央宣传部、高教部党组、教育部临时党组的名义联合起草的《关于改进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的文件,由中共中央在1964年10月11日批转下发。关于改进课程和教材的问题,《意见》指出,政治理论课必须以毛泽东思想为指针,把宣传毛泽东思想作为最根本的任务,把毛主席著作作为最基本的教材。改进课程和教材,必须坚决贯彻“少而精”。今后,高等学校共同政治理论课,除继续开设《形势与任务》课外,设置《中共党史》、《哲学》、《政治经济学》等课程。

《意见》还指出,各门课程都应当适当地选拔一些反面教材。文科和哲学社会科学专业,对于以上三门课程,也应当根据上述意见的精神,加以调整和改进。学过以上三门课的学生,可根据当时思想问题选读《毛泽东著作选读》(甲种本)的文章。

由上可见,在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发展变化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课程的设置虽然经过了一些曲折,受到“大跃进”的冲击,但是课程结构最终实现了定型化;二是,课程内容以社会主义教育为中心,以毛主席著作为基本教材,其基本方面是应当肯定的。但是也不能否认,随着党的“左”的指导思想的日益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建设和改革也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逐步向“左”转,以至产生了严重的后果。

(3)改革开放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第一次大改革——“85”方案的提出和实施

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胜利,从危难中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使我们的国家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经过批评“两个凡是”,拨乱反正,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及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做法,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此使我们的国家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适应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和改革也呈现出了新形势和新局面。1978年以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经过了一个时期的拨乱反正、恢复和重建,逐步开始改革。

1982年10月,教育部根据党的十二大关于加强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的精神,发出了《关于在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通知》。这应当看作是思想品德课的起点。1984年9月,教育部在总结前一段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又发出了《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若干规定》的文件。《规定》指出: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这是一门新课程,从内容到方法都需要进一步探索,使之逐步完善。《规定》对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任务、内容、教学原则、考核、队伍建设、教学机构等问题都做了非常明确的规定。并且制定了《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学大纲》(试用本)。教学时间规定在低年级开2年为宜,和形势与政策教育一起,每周2学时。1982年以后,少数民族地区院校开设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的新课程。(www.xing528.com)

1984年9月,中宣部、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院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规定》。《规定》明确提出:为了增强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现实性,现在着手准备在全国高等院校增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基本问题》课程。

1985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通知》,正式揭开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新篇章。《通知》指出: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政治的巨大发展变化,以及各方面改革的需要,我国现行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必须进行认真的改革。在教学内容的改革方面,对高等学校的要求是:进行以中国革命史为中心的历史教育,使学生了解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的中国,是怎样根据历史的必然走上以共产党为领导力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基本理论观点的历史渊源、主要内容和现代发展(包括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同时有分析有比较地介绍当代其他各种社会思潮,对错误的思潮要有分析地进行充分说理的批评,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对这些思潮进行鉴别和分析的能力;进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理论、政策和实际知识的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党和人民正在进行的有世界意义的伟大事业和青年一代的密切关系及其崇高责任。在进行上述各项教育中,要适时地穿插各种切合学生需要的时事教育、文学艺术教育和课外活动,激发学生为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奋斗的献身精神。还应向学生介绍当代世界政治经济的基本状况和国际关系的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使他们在对外开放的环境下有坚定的立场和较强的适应能力

1986年3月,国家教委发出《关于在高等学校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通知”的意见》。《意见》根据《通知》的要求,把高等学校的政治理论课确定为四门,即:《中国革命史》(由“中共党史”改变而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原理》、《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在文科中开设。理工农医院校政治理论课的总学时应当不少于210学时。这就是后来所说的由原来的“老三门”变为“新四门”,即“85”方案。

1991年8月,国家教委发出《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为保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任务的完成和教学内容改革的深入进行,课时应作适当增加。具体要求是:四年制本科课时,文科类为350学时,理工农医类为280学时(其中,《中国革命史》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各70学时,《马克思主义原理》为140学时),大学专科二年制文理科均为140学时,三年制均为210学时(以上均不含时事政策学习和德育课程学时)。并且强调,上述规定课时必须予以保证,任何学校和个人都不得以任何理由为借口任意减少或挪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课时。

根据国家教委的设想,到1990年,由“老三门”向“新四门”过渡完毕。但是,由于在改革的进程中,《马克思主义原理》的难度较大,人们对这门课的改革认识也不完全一致,所以,到1992年以后新一轮改革开始之前,在全国只有一部分学校开设了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相当一部分学校仍然开设哲学和政治经济学。“85”方案的贯彻执行没有完全到位。

(4)改革开放新时期新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第二次大改革——“98”方案的提出和实施

邓小平同志1992年年初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次代表大会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与此相适应,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和改革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新特点是:把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中心内容。这也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和根本措施。

根据党的十四大精神,1993年全国高校党建会提出了积极、稳妥地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任务。之后,国家教委以清华大学等四所院校作为改革试点,全国各省也规定了一些院校进行试点。经过几年的努力,1997年国家教委提出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并提交给全国高校第六次党建会征求意见,讨论修改。国家教委提出的方案,与以前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增加了《邓小平理论概论》课,规定为70学时;取消了“政治经济学”课,把“中国革命史”改为“中国革命的理论与实践”,把“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改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重新设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998年4月23日,经中央政治局常委讨论批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更加规范化、科学化,产生了新的课程体系。新设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有五门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思想品德课有三门课程: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注:这里不含研究生的公共政治理论课)。

(5)新世纪新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第三次大改革——“05”方案的提出和实施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旗帜,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抓紧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采取了一系列的重大措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在课程建设方面提出:科学的课程设置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基本环节。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要体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要突出重点,更好地吸收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最新成果;有利于更好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

党中央还提出,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中心内容,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立足于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进一步推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工作,帮助学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和基本观点,指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和分析问题。开展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开展中国近现代史的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开展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通过充实教学内容,完善课程设置,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中宣部、教育部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四年制本科的课程设置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开设的4门必修课是: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同时,开设“形势与政策”课。另外,开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选修课。

新设置的课程体系与以前相比,具有明显的特点和优点,我们前面已经阐述过了,这里不再赘述。

中宣部、教育部还提出,要在本科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确定专科层次和硕士生、博士生层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有关高等学校政治理论和财经类、政法类专业,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课程时,在覆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可根据本“意见”的规定,与专业基础课统筹考虑。各成人高等学校和其他高等教育机构要参照上述规定,规范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同时,中宣部、教育部又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的实施方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正在积极而又稳妥地向前推进。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建设和改革有以下显著的特点: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指导思想始终没有变,问题只是出在某个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理解方面。第二,坚持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宗旨没有变,问题只是出在某个时期对社会主义的错误理解方面。第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根本原则和方法没有变,问题只是出在某个时期对理论和实践的“左”的理解方面。从总体来看,新中国成立以来的50多年里,我们党在大部分时间里对大学生坚持进行了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根本内容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建设和改革与时俱进,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成绩是巨大的。

3.思想政治理论课三次改革(“85”、“98”、“05”)的规律性认识

从1985年到2005年的20年间,思想政治理论课经历了三次大的改革。这三次改革虽然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是纵贯全过程也有诸多共性,从而可以得出一些规律性的认识。

第一,这三次改革都是适应着形势发展的需要,适应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需要,适应着新时期不同的历史阶段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具体状况而提出来的,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实践证明,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有与时代同步伐,与国家共命运,与学生心相通,才能永葆青春的活力。

第二,这三次改革都明确规定并进一步重申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地位和任务。马克思主义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普遍真理,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高等学校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特点和优点。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必修课程,是社会主义大学区别于资本主义大学的重要标志。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当代大学生,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社会主义大学的性质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等教育中的无可置疑和不容取代的重要地位。

第三,这三次改革都明确提出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依次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中心内容,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完善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是:立足于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和基本观点,指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和分析问题,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深刻认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希望和困难,因势利导,夺取胜利。通过充实教学内容,完善课程设置,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

第四,这三次改革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而进行的。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我国高校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成就是巨大的,主流是好的,这是应当充分肯定的。当然也有缺陷和不足,其主要表现集中体现在应当怎样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由于受社会上人们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错误理解的影响,认为强调了经济的重要性,政治就不重要了;经济是实的,政治是虚的;业务课是实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空的,因而可有可无。受社会上人们对市场经济的错误理解的影响,认为搞市场经济就是捞钱,有了钱就有了一切,因而拜金主义在学生们的头脑中滋长起来,求实惠被奉为圭臬。受社会上的负面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受到党内和社会上腐败现象的严重影响,因而一些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仰发生动摇。受社会上各种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影响,错误地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讲的都是一些大话、空话,解决不了自己的实际问题。当然,也受到教材本身的问题的影响,如与中学的内容重复,教材写得干瘪、无生气,没有吸引力,等等。因此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中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甚至产生逆反心理,致使实效性较差。这个问题在三次改革的背景中虽然表现形式不尽相同,但问题的症结始终没有变。每次改革,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第五,这三次课程改革,从课程设置的角度看,大体上经历了一个“合——分——合”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15)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1985年,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一直开设《中共党史》、《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和《政治经济学》,文科院校还开设《科学社会主义》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1985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通知》(中发18号文件)和1986年国家教委发出《关于在高等学校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通知〉的意见》(教政字005号),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改设为《中国革命史》、《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这是我国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改革的一项重大决策。人们把课程设置的这一变革简称为“从老三门到新四门”。在这一变革中,马克思主义原理课之由分到合是工作难度最大、争议最为激烈、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个问题。

当时,把《哲学》、《政治经济学》等几门课程合并为一门《马克思主义原理》课,出自于如下三点考虑:其一,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看,马克思主义理论乃是一个整体,是一门综合性科学,而马克思主义在当今时代其理论亦愈益呈现出某种综合化的发展态势。因此,作为高校的公共政治理论课,没有必要像专业理论课那样去按照它的几个组成部分设置课程,而应该按照其本来的面貌设置一门综合性课程,讲授马克思主义原理中那些最基本的内容。其二,从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来看,青年学生提出的思想理论问题往往是综合性的而不是单科性的。比如学生经常从总体上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否过时的问题,而不是单科性地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是否过时问题。而政治理论课教师对青年学生提出的这类问题亦须给予综合性回答,而不能拘泥于自己熟悉的单一学科。这就是说,把几门马克思主义原理课合并成一门综合性的大原理课,是教学实践提出的要求。其三,从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长远发展看,把几门马克思主义原理课合并成一门“大原理”,有利于从总体上精简原理课的授课时间,使原理课的教学内容简明扼要,从而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架构更加合理。

但是,后来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程的改革并没有能够真正贯彻到底,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第一,教师队伍的适应性问题没有真正解决。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程的内容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几个组成部分,由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单一学科培养出来的,并在较长时间从事单科课程教学的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师,去独立承担这一学科的综合性大课,在知识结构和学科内容上是难以胜任的;即使花费很大精力去充实所欠缺的专业知识,但就多数教师来说,也难以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新培养的马克思主义原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数量十分有限,也难以满足高校任课教师的学历层次要求。

第二,课程内容的规定性问题没有真正解决。《马克思主义原理》作为高校的一门综合性公共政治理论课,究竟应该怎么讲和讲什么,这是一个需要认真深入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关键是要理清学科体系、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相互间的关系问题,作为公共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必须与专业课严格区分开来,不能把教学内容搞得十分庞杂,也不能因为理论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去不断膨胀教学内容,更不能把以往分科教学的内容用压缩的形式全部纳入“大原理”的教材体系中,而应该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中那些最基本的原理。

由于上述两个问题没有解决好,特别是由于形势的变化,党的十四大以来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原有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设置出现了一些不相适应的情况,主要问题是没有一门课程相对集中地讲授邓小平理论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所以新一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势在必行,其结果就是“98”方案的出台,《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程由合并到分开。

“98”方案体现了学习马克思主义要以学习邓小平理论为中心内容的指导思想,体现了准确把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的基本要求,总体的实施情况是好的。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又面临着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学科建设基础比较薄弱,课程内容重复、门类偏多,教材质量参差不齐,教学方式方法比较单一,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等等。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加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这就是“05”方案出台的背景和原因。

“05”方案制定的新的课程体系与原有方案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主要是:第一,新的课程体系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中心内容,更加突出了我们时代的旗帜,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第二,新课程体系与马克思主义学科设置相对应,既有利于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学科建设,又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质量,较好地把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统一了起来。第三,新课程体系将同一类型的课程进行必要而适当的合并,减少了重复,体现了“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的原则要求。第四,新课程体系更加适应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体现了新形势下教育教学改革的理念,更有利于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第五,新的课程体系吸收了原有课程体系的优点,并进一步创新,使之更富有新意,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20年来,通过三次大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所走过的“合——分——合”的否定之否定的道路,充分体现了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须立足于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根本目的,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特别是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中心内容,必须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根本要求。只有这样,思想政治理论课才能不断进步、永葆青春活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