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时间:2023-02-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名称专业代码:100301专业名称:临床医学(五年制)。掌握基本的药理知识及临床合理用药原则。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教学计划表续表续表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代码、名称

专业代码:100301

专业名称:临床医学(五年制)(Clinical Medicine)。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完成基本医学训练,具有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具有创新、创造、创业精神,能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从事安全有效的卫生保健工作的初级医生。

三、专业特色和培养要求

1.道德、态度目标

(1)以人为本,具有优良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愿为医学科学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2)关爱病人,将预防疾病、驱除病痛为己任,将提供临终关怀作为自己的道德责任,将维护民众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

(3)具有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交流、沟通的意识,并积极与他们交流,使其充分理解和配合诊疗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4)尊重每一个人,尊重个人信仰,理解其人文背景及文化价值,注意保护病人隐私。

(5)树立成本效益观念,注重合理用药,选择合理的诊疗方案,充分掌握公平有效分配和合理使用有限资源的原则,充分利用可用资源达到康复的最大效益。

(6)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持续自我完善,不断追求进步。

(7)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于自己不能胜任和有效处理的问题,应主动寻求老师及上级医师的帮助。

(8)在应用各种可能的技术去追求准确的诊断或改变疾病的进程时,应考虑到病人及其家属的利益。

(9)尊重同仁,有团队合作精神。

(10)树立依法行医的观念,学会用法律保护病人和自身的利益。

2.知识目标

(1)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医师法。

(2)掌握与医学相关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践。

(3)掌握生命各阶段的人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正常的心理状态。

(4)熟练掌握人体各阶段常见病、多发病(包括精神疾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原则;正确认识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及行为心理因素对疾病形成与发展的影响,认识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5)掌握基本的药理知识及临床合理用药原则。

(6)掌握正常的妊娠和分娩、产科常见急症、产前及产后的保健原则,以及计划生育的医学知识。

(7)掌握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和筛查的原则,掌握缓解与改善疾患和残障、康复以及临终看护的有关知识。

(8)掌握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的有关知识与方法,并能应用于医学实践。

(9)熟练掌握临床常见急症的诊断、急救处理原则。

(10)掌握祖国传统医学的基本特点,树立整体观念,了解中医辨证论治原则。

(11)掌握感染性病的发生、发展以及传播的基本规律,熟悉常见感染性病的防治原则。

3.技能目标

(1)具有全面、系统、正确地采集病史的能力。

(2)具有系统、规范地进行体格检查及精神检查和规范书写病历的能力。

(3)具有较强的临床思维和表达能力

(4)具有内科(含传染、神经、精神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处理能力。

(5)具有临床常见急症的诊断、急救处理能力。

(6)具有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临床技术,选用最经济、最合适的诊疗手段的能力。

(7)具有与同仁、病人及其家属进行有效交流和调动其合作的能力。

(8)具有独立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和进行一定科学研究的能力。

(9)能够对病人和公众进行有关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等方面知识的宣传教育。

(10)具有敏锐观察、客观记录和科学分析的能力。(www.xing528.com)

(11)能用一门外语阅读医学文献

(12)具有较强自主、终身学习的能力。

4.身体及心理目标

掌握一定的体育军事基本知识与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胜任医疗保健工作。

四、学制和学分要求

学制:5年。

学分要求:毕业学分必须达到184学分。选修课必须修满37学分,其中通识类课程12学分(含大学语文),专业基础课至少7学分,专业课至少18学分。

五、学位授予

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六、专业主干(核心)课程

学科平台课程:英语、数学、物理、化学、人体解剖学、组织学和胚胎学、医学微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医学免疫学

其他主干课程: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

七、主要实验和实践性教学要求

机能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病理学实验、全身体格检查及手术基本操作训练。

鼓励学生在第四、第五学期参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按武汉大学规定,若获得创新学分,可充抵选修学分。

共安排毕业实习48周,计24学分,其中通科实习42周,选科实习6周。通科实习按内科14周、外科14周、妇产科8周、儿科6周轮转。转科实习前应进行理论及操作出科考试。

八、毕业生条件及其他必要的说明

1.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

结合学校临床医学课程改革,在五年制的教学中,全面优化课程结构,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创造、创业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自学能力。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具体安排详见教学进度表。

必修课分为通识教育课、医学专业基础课、医学专业课三部分。教学安排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第1~2学期,通识教育课、专业基础课

第二阶段:第3~5学期,专业基础课

第三阶段:第6~7学期,专业课

第四阶段:第8~9学期,通科实习

第五阶段:第10学期,专业课、选科实习

2.成绩考核

学习期间,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知识技能和能力及身体素质全面考核。将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考核放在首位,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考核。业务考核着重检查学生的“三基”、对内科(含传染、神经、精神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处理能力及临床常见急症的诊断、急救处理能力。

3.毕业与学位授予

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学生完成全部的课程学习和实践环节的训练,达到毕业学分要求,通过毕业考试,无不予毕业的违法违纪记录;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武汉大学学位授予办法》者,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颁发医学本科毕业证书,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教学计划表

img350

续表

img351

续表

img35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