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际交流是一种灵活有效的信息获取途径

人际交流是一种灵活有效的信息获取途径

时间:2023-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际信息交流是发生于不同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交流活动,是社会中发生频率最高的一种传播活动,也是社会人群信息互动的一种重要基础。优势之三,则是人际交流具有良好的反馈性。正因为人际交流是获取非文献信息的重要途径,所以世界上著名的科学家往往都是活跃的社会活动家。总之,人际交流是一种灵活有效的信息获取途径,具有范围小、传速快、易反馈、易获取针对性较强的最新信息的特点。

人际交流是一种灵活有效的信息获取途径

6.2.1 人际交流

社会学观点看,信息的社会交流方式大致可分为三类:人际传播和交流、组织传播和交流以及大众传播和交流。人际信息交流作为一种基本的信息交流方式,其交流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处理与传递技术的进步而演化。就目前而论,人际信息交流的主要手段包括:面对面的信息交流、借助通信工具和传统媒介的信息交流、通过计算机网络的信息交流等。参与交流活动的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信息源,特别是那些处于关键位置的行家。他们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占有着大量的信息,而且又在不断地创造信息。人际交流是获取非文献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

人际信息交流是发生于不同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交流活动,是社会中发生频率最高的一种传播活动,也是社会人群信息互动的一种重要基础。譬如,不同专业的两位科研专家分别向对方介绍各自领域中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谈论各自领域中最新的一些发现等,就是发生于专家之间的一种信息交流活动,虽然看起来像专业交流,交流者也可能使用相当专业化的术语,但这种交流与相同、相近专业之间的专家交流完全不同。又譬如,一位专家在非正式场合下通过谈话方式向一些普通民众介绍一些科学事实、知识和理论,也属于利用人际交流的范畴。利用人际交流进行的信息传播,也可能发生于社会公众之间,在社会公众聊天、谈话过程中,公众从有关报刊或书籍中了解到的一些信息会在有意无意中得到传播。从2001年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的结果中也可以看出利用人际交谈获得科技信息的公众比例是相当高的,达到20.2%,仅排在电视和报刊之后。

在信息交流系统中,信息交流的方式包括正式交流和非正式交流,人际交流就属于非正式交流的范畴。在学术界,各专业领域的研究人员就经常利用非正式渠道来获取信息。专家们认为,相当部分的科技信息是通过非正式交流获得的,并且这些信息远比正式交流渠道得来的更有时效性。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大量研究表明,科学家和工程师们通过非正式渠道(个人接触)获得的科学信息在全部科学情报信息中占相当大的比例。M.H.哈尔伯特和R.L.阿克夫的研究结果是:全部科学信息的大约1/3是通过非正式渠道传递的;K.罗森布拉姆和F.沃利克通过对数千名科学家和工程师的调查认为,科学家和工程师们通过非正式渠道(个人接触)获得的科学信息占全部科学信息的53%;对美国国防部600名工程师获取科学信息来源的研究表明,41%的科学信息是通过科学交流的非正式渠道获得的。W.M.卡尔森在综合分析了这一研究结果后指出:在工程师查找为科研和试制工作所必需的科学信息过程中,70%的场合下首先着眼于利用非正式来源。D.普赖斯认为,在科学家们作为其研究内容的信息资料中,有80%左右是在这些资料正式报道之前通过非正式渠道从其他研究人员那里得到的,即通过人际交谈、讨论会、预印本或者通过所谓“看不见的学院”等一些场合和手段获取。(www.xing528.com)

人际交流这样的非正式交流方式之所以能在信息交流和信息传播中起到重要作用,并不是因为历史的原因,而是因为它具有一些正式交流渠道所不具有的优势。其优势之一是,利用非正式渠道的信息交流往往具有最强的时效性。新发现、新观点、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可以借由人际交流以最短的时间间隔传播于世,使受众获益匪浅。而利用正式渠道进行的信息传播一般要有较长的周期,比如就利用学术期刊论文进行的交流而言,一般要经过撰写、评审、修改、编排、印刷、发行等阶段,周期可能长达数月甚至更长时间。非正式交流要简单得多,它可以“直来直去”,省去繁琐的准备阶段和大量的中间环节,使信息直达受众,因此可以以更短的周期、更高的速度互通信息。优势之二,是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和针对性。这种选择性和针对性就意味着交流质量。从研究同类课题的内行那里获得研究必需的信息,较之去查找散见于几十种甚至上百种杂志上的有关论文显然要容易得多,也节省更多的时间。优势之三,则是人际交流具有良好的反馈性。能否做到反馈迅速一直是制约交流质量的一个重要问题。志趣相投者们进行直接对话时,可以对任何问题都予以澄清,并可以就相关问题加以讨论。在这种交流中,不仅正式信息(如知识性信息)、显性知识得以有效传达,而且非正式信息(如不便于在媒体或文献中传达的信息)、隐性知识也可以得以有效传达,甚至可以产生“智力激荡”的作用,直接促进知识的创新。优势之四,是个人交流一般是借助于私人关系实现的,因而交流更具灵活性,也更利于以一种综合的方式传播综合性信息。像面对面交流一样,这会大大提高传播效果,使交流双方充分实现对相关信息的理解。

正因为人际交流是获取非文献信息的重要途径,所以世界上著名的科学家往往都是活跃的社会活动家。比如被誉为“科学怪才”曾获得诺贝尔奖物理学家朗道,之所以取得理论物理学研究的杰出成就,是同他与当时世界著名科学家的广泛接触和合作分不开的。1929—1931年间,他刚刚年过20,就获得前苏联人民教育委员会的一项基金,得以到欧洲各物理学重镇游学,先后访问德国、瑞士、荷兰、英国、比利时和丹麦等国家,会见了众多的量子物理学家。在德国他见到了爱因斯坦,在苏黎世结识了泡利,在英国与狄拉克一起工作,在哥本哈根玻尔一起撰文并结下深厚友谊。他认为:“对于一个过着不幸的封闭生活的物理学家,有可能发展成为某种病态。”与外国科学家交往,互相沟通学术思想和交换学术见解,是推动科学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

总之,人际交流是一种灵活有效的信息获取途径,具有范围小、传速快、易反馈、易获取针对性较强的最新信息的特点。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这种信息搜集来源于个别的、孤立的、直接的交流,因而其可靠性和成熟程度都很难进行社会的客观评估与检验;信息交流双方为一对一或一对少数人,因此在信息的接力传递中易出现片面、失真的情况,需加以甄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