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生培养制度整体架构的分析

研究生培养制度整体架构的分析

时间:2023-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广义研究生培养制度就是研究生教育制度,包括学位授予权点评审制度、研究生培养制度、学位授予制度和质量评价制度,其中研究生培养制度是对研究生培养过程进行控制的具体规定,是研究生教育制度的中心内容,也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研究生培养制度框架要从整体角度出发,统筹安排。

研究生培养制度整体架构的分析

2.3 研究生培养制度整体架构的解剖

到目前为止,把研究生培养制度作为研究对象还处于初始阶段,还找不到对研究生培养制度研究的相关文献。因为,以教育制度为研究对象虽然由来已久,相关研究也散见于教育史学、教育法学、教育管理学、教育行政学等诸多学科之中,其中,教育社会学更是将教育制度看做义不容辞的研究传统,20世纪60年代西方教育社会学主攻方向之一就是把教育系统作为制度和组织来研究,乃至形成了制度教育学派,但严格说来,将教育制度作为研究的重点尚处于初始阶段。(45)那么,研究生培养制度的整个框架是什么?研究生培养制度在整个制度系统中处于什么位置?它的上位概念是什么?下位概念是什么?平行概念是什么?

(1)广义研究生培养制度与狭义研究生培养制度

研究生培养制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研究生培养制度就是研究生教育制度,包括学位授予权点评审制度、研究生培养制度、学位授予制度和质量评价制度,其中研究生培养制度是对研究生培养过程进行控制的具体规定,是研究生教育制度的中心内容,也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狭义的研究生培养制度就是指培养方案中包括的培养目标的设定、学习年限的规定、培养方式的运行、课程设置以及学位论文的要求等具体规定。

(2)研究生培养核心制度与研究生培养配套制度

研究生培养制度包含核心制度和配套制度两个方面:在研究生培养制度框架中起主要作用的制度安排,长期较为稳固的制度称为“核心制度”;在研究生培养制度框架中起辅助作用的制度安排,短期就有较大变革的制度称之为“配套制度”,也称外围制度。研究生培养制度框架要从整体角度出发,统筹安排。研究生培养核心制度包括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学习年限、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学位论文要求等;配套制度包括招生制度、就业制度、导师遴选制度和研究生资助体系等。其相互关系如图2-1所示。本文主要讨论的是狭义的核心研究生培养制度。

如果说授予学位是对研究生学习、研究结果的认可,那么,对研究生培养制度则是对研究生学习、研究过程的控制,实质上是规范如何培养的问题。我国研究生培养制度是在研究生培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在以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为主导,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积极实践,各种学术组织积极参与以及各位学者的努力探索中逐步演化而来的。

img1

图2-1

研究生培养制度主要体现在培养方案之中,主要包括专业设置、培养目标的设定、学习年限的规定、培养方式的运行、课程设置以及学位论文的要求等具体规定.

培养方案是研究生培养制度的集中体现,它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研究生的整体培养质量.具体来讲研究生培养方案是研究生培养单位按学科、专业组织进行研究生培养和管理的主要依据,体现了本学科、本专业的培养要求,明确了研究生所应掌握的本学科、本专业及其相关学科基础知识的广度和有关研究方向的专门理论的深度,以及从事本学科、本专业的科学研究工作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和水平.研究生在进入学习和研究阶段以后,具体培养由指导教师负责,指导教师根据培养方案规定的要求,结合研究生学习、研究的特点,拟定实施培养计划.培养计划明确了学习者研究课程内容和研究方向,并对学习方式、文献阅读、研究能力以及学位论文等作具体的安排和规定.

培养方案主要包括对本学科、本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研究方向、学习年限、培养方法以及学位论文等方面所作的具体规定及各培养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的其他内容(如教学实践、科研实践、学术活动等)。研究方向是研究生所从事研究学科研究领域的确定,所设研究方向应确属本学科专业范畴。要求研究方向的设定必须科学、规范,宽窄适度,相对稳定。并考虑本单位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密切关注经济科技、社会发展中具有重大或深远意义的领域,努力把握本学科专业的发展趋势,使研究生的培养立足于较高的起点和学科发展的前沿。学习年限是研究生学习年限的规定。研究生的学习年限在达到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前提下由培养单位自行确定,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一般为2~3年,全日制攻读博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4年,硕博士连读的学习年限一般为5~6年,并且可根据实际情况允许研究生提前或延期毕业。非全日制攻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一般不超过4年,非全日制攻读博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一般超过6年。

【注释】

(1)张志超,张云.科斯的制度分析方法及其启示[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3):57.

(2)朴雪淘.知识制度与大学发展[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研究院,2004.

(3)李惠国.重写现代性———当代西方学术话语[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50.

(4)[英]马尔科姆·卢瑟福.经济学中的制度———老制度主义与新制度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7.

(5)熊志翔.高等教育制度创新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8.

(6)科斯R,阿尔钦A,诺斯D,等.财产权力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胡庄君,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375.

(7)科斯R,阿尔钦A,诺斯D,等.财产权力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胡庄君,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73.

(8)科斯R,阿尔钦A,诺斯D,等.财产权力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胡庄君,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53.

(9)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38-41,20.

(10)[美]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3.

(11)拉坦V W.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J].中国经济论坛,2006(6):13.

(12)张彦玲,叶文梓.论教育制度创新[J].教育发展研究,2001(5):13.

(13)毛亚庆.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创新乏力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8(4):13.

(14)孙百才.教育制度变迁新路怎么走[N].中国教育报,2004-04-03.

(15)段永朝.制度阐释:经济增长的制度要素[OL].[2004-01-21].金羊网.(www.xing528.com)

(16)康永久.“制度教育学”管窥[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1(1):35-43.

(17)赵晓.制度的精神重于形式———来自《圣经》的制度变迁启示[N].中国经济时报,2003-02-25.

(18)易宪容.中国需要机会平等的制度环境[N].东方早报,2005-09-30(A15).

(19)顾自安.制度发生学探源:制度是如何形成的[J].当代经济管理,2006(4):12.

(20)康翠萍.学位论[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2003.

(21)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798.

(22)李江源.论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教育制度推进[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8):2.

(23)康永久.教育制度的内生性[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2):14-16.

(24)袁洪志.工程教育改革:构建面向21世纪人才培养的新模式[J].江苏高教,2004(5):67.

(25)杨道莲,盖宇仙,杨有海.普通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社科纵横,2004(8):173.

(26)刘鸿.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2005.

(27)张俊宗.现代大学制度:内涵、主题及内容[J].江苏高教,2004(4): 15.

(28)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基础知识[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4(1-3): 55-57,59-61,58-60.

(29)董婉月.牛津史话[J],世界文化,1997(3):33.

(30)乐金声.英国研究生培养制度的特点[J].安徽师大学报1994(4): 467.

(31)历卫宏.德国高等教育体制与管理[J].高等农业教育,2000(10): 93.

(32)杨涛,陈敏,黄安贻.德国高等教育体制、特色和借鉴[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1(2):86.

(33)王超明.试析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学位层次[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66-67.

(34)沈红.美国研究教育评估新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8(1): 67.

(35)马洁.对美国研究生教育的考察与思考[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1(1):18.

(36)牛道生.美国大学的学位[J].外国教育研究,1998(3):2.

(37)王璞.国外学位制度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启示[J].煤炭高等教育,2002(3):26.

(38)杨颉.日本论文博士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1(10):74.

(39)杨汉清,韩骅.比较高等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225.

(40)陈先齐.俄罗斯高教体制改革述评[J].高等教育研究,1996(6): 99.

(41)安方明.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教育[J].国外社会科学,1995(5): 76.

(42)张喜春.俄罗斯的学位制度与学位论文答辩[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6):72.

(43)张敏,赵伟.俄罗斯恢复重建的研究生培养制度[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4):135.

(44)俞文.世界高等教育学位制度发展新趋势[J].有色金属高等教育,1993(3):74-76.

(45)林杰.制度分析与高等教育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4(6): 1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