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方高校德育培养特色人才探析

地方高校德育培养特色人才探析

时间:2023-02-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地方高校德育培养特色人才探析——兼论我校“三能”人才培养特色宋玉忠广东海洋大学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的广东省重点建设大学。正如教育部专家组评估考察意见指出的:“三能”人才培养是学校优良传统的集中体现,成为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肩负海洋使命,充分利用和开发海洋资源,捍卫中国海洋权益和海洋安全,培养海洋“三能”特色人才,始终是我校的办学宗旨。

地方高校德育培养特色人才探析

地方高校德育培养特色人才探析

——兼论我校“三能”人才培养特色

宋玉

广东海洋大学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的广东省重点建设大学。200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并被评为优秀。学校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全面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在评建中凝练、升华生成的“能安心、能吃苦、能创业”(简称三能)人才培养特色,不仅是我校办学70年来历史文化积淀的结晶,也是学校始终肩负海洋使命与突出办学特色的价值追求,更是彰显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民族品格表现在自身的内在特质。正如教育部专家组评估考察意见指出的:“三能”人才培养是学校优良传统的集中体现,成为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

广东海洋大学历尽沧桑般的传奇发展历程以及艰苦的办学环境,维系和孕育了自身持久发展的历史与文化,铸就了“三能”人才培养特色的传统。

我校肇始于1935年在汕头成立的广东省立高级水产职业学校,是广东乃至华南地区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的发端。学校创办不久,抗日战争爆发,沿海一带烽火连绵,在硝烟弥漫的战乱之中,校舍被日寇炸毁,学校被迫多次疏散和搬迁至海丰县公平镇。1941年春和1945年春,公平两度沦陷,学校又先后搬迁到紫金县南岭和公平黄羌坑尾村。1945年8月抗战胜利,学校于9月迁回海丰县汕尾镇继续赁屋办学。长期以古庙、宗祠、茅棚和民房为临时校舍坚持办学。艰难的战乱环境和不断跋涉的迁徙,不仅没有涣散广大师生的意志,反而更加磨练了广大师生的品格:安心、吃苦、创业。

同时,学校在创办之初,根据专业要求和将来从事行业的特点,制定了严格的教学规范,在精神上、意志上,特别重视学生吃苦耐劳品质的培养。每天学生必须6点起床运动1小时,以锻炼出一个以后能适应海上生活的健壮体魄和顽强意志;学生在完成复杂多样的功课之外,还要经常深入海区渔场调查实习,以培养日后工作的实践应用能力,从而使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得到了越来越坚实的磨练。抗日战争胜利后,从学校毕业的历届毕业生或上海船,或登渔船,或水产养殖,从此便在汪洋大海中,不分日夜,不畏艰险,不折不挠,一直坚持在海上作业,以至于终生不改初志,这与他们在校期间的勤奋实习和艰苦磨砺是分不开的。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4月,学校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更名为“广东省水产技术学校”继续办学,学校工作从此逐渐走上正轨。学校复办后在汕尾修校舍、扩校园,增设轮机、制造专业,多学制、多规格培养水产人才。1953年7月学校更名为“广东省水产学校”。1955年初,学校迁往江门。1958年4月,毛主席在广东省委书记陶铸的陪同下参观广东省农具改革展览会水产厅,学校老师曾炳光、学生陈继光向毛主席讲解了学校师生参加与研发的渔具渔法展览,成为学校历史光辉的一页。1959年春,学校因地市调整又迁往中山县唐家湾(现属珠海市)。翌年6月,暨南大学水产系并入学校,成立“广东省水产专科学校”,学校由中专升格为大专。1962年夏,学校奉命西迁,全校师生千里迢迢,来到了雷州半岛北端的著名港口城市湛江,落户于霞山海头岭。翌年6月,学校改由中央水产部领导,更名“湛江水产专科学校”。1966年“文革”爆发,从1967年起学校停办6年,还被迫两度迁校。1977年学校恢复招生入学考试制度,首次招收海洋捕捞、轮机管理、船舶制造与修理工艺、淡水养殖、海水养殖等5个专业230名本科四年制学生。1979年9月,国务院批准学校升格为湛江水产学院。1997年发展为湛江海洋大学。2005年改制更名为广东海洋大学。

从1955年的江门办学时期开始,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升格为本科办学层次的湛江水产学院以来,学校在重视学生的专业思想、专业理论、专业技术教育教学的同时,十分注重学生的知识应用性、劳动技能性的实践性培养,加强学生的体能锻炼和实际能力的锻炼,在学生中广泛推广劳卫制体育锻炼制度,要求学生在学校期间,各种体育运动项目必须达标。学校还结合水产专业特点,规定学生游泳技能必须达200米以上才能毕业。在锻炼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方面,学校加强实践基地建设,购置了两艘300吨的实习渔轮,建设了200亩水面的海水养殖场,建成小型网厂、海水养殖、淡水养殖实习场、对虾育苗场、珍珠养殖场等。在农学方面,坚持始终以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形成了“理论教学——试验实验——教学实习——生产实习与课程设计——技术推广”的实践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办学70多年来,我校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艰辛发展历程,积淀了我校“三能”人才培养特色的历史文化源泉,形成了“能安心”的敬业精神、“能吃苦”的顽强意志、“能创业”的知识技能为核心的“三能”人才培养特色传统。

我校的前因后果都与海结下了不解之缘,不论是初创时期的水产职业学校(1935年),还是日以继起并达到相当规模的多科性海洋大学(1997年),都是因海而生、因海而长、因海而壮,所以,她无时无刻不肩负着海洋的使命,培养着完成使命的海洋特色“三能”人才。(www.xing528.com)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当今世界,随着占地球面积三分之一弱的陆地的资源日益呈现出枯竭的窘况,人们普遍开始把目光转向占地球面积三分之二强的海洋的资源开发,特别是在21世纪,海洋开发、海洋技术、海洋发展,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综合国力的提高,甚至对于我们每个人的生存和生活都有决定性的意义。所以,科学家们预言,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因为海洋不仅可为人类提供生存空间、食品、矿物、运输及水资源等,而且将在新能源开发上扮演重要角色。据估算,全世界海洋能总量约为700多亿千瓦,仅各国尚未利用的潮汐能就要比目前全世界全部的水力发电量大一倍。因此,当今世界仍然是因海洋而骚动、因海洋而发展、因海洋而壮大、因海洋而强盛。这就是时代的使命,一个海洋时代的使命。

我校是我国设立在华南地区南海之滨唯一的一所海洋大学。肩负海洋使命,充分利用和开发海洋资源,捍卫中国海洋权益和海洋安全,培养海洋“三能”特色人才,始终是我校的办学宗旨。不论是在新中国成立前民族解放的战争年代,还是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阶段,我校不遗余力七十余载,继承中华民族重视海洋、振兴海洋、把握海权、强军兴国的历史传统,始终肩负中国海洋的历史使命、时代使命,为国家造就了一大批献身海洋、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高层次海洋科技优秀人才。其中,我国人工珍珠养殖研究的先驱熊大仁教授、中国四大家鱼全人工繁殖之父钟麟研究员、新中国第一位远洋船陈宏泽船长、投笔从戎的解放军高级将领何镇浪将军、邓小平南巡讲话主要记录和整理人吴松营总编辑、中国首创淡水有核珍珠养殖大王谢绍河、扎根基层30年的农艺专家柯开文等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我国人工珍珠养殖研究的先驱熊大仁教授,是珍珠研究专家和生物学教育家,我国现代人工珍珠养殖创始人之一。在珍珠人工养殖领域进行了许多开创性研究,指导培育出我国第一批海水人工有核珍珠、淡水无核优质珍珠。他毕生从事教育事业,为水产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树立了我校“三能”人才培养的杰出榜样。他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对学生爱护有加,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一生艰苦朴素,吃苦耐劳,带学生实习时,常常和学生一起住草棚,吃粗茶淡饭。熊大仁教授卓越的科研贡献和高尚的为人品格为全校师生树立了学习的典范。

中国四大家鱼全人工繁殖之父钟麟研究员,是广东省立高级水产职业学校第一届毕业生,我国著名的鱼类养殖专家。面对千百年来池塘无法全人工繁殖鱼苗而是从自然水域捕捞的鱼苗进行养殖的世界性难题,无论是在炮火纷飞的抗日战争时期,还是在国民党反动高压政策下,他始终肩负海洋使命,忧国忧民,苦苦探索,科教报国的志向丝毫没有改变,将一腔热血和愤懑都倾注在对科学的探索上。1958年6月4日,随着世界上第一批全人工繁殖的鱼苗破卵而出,结束了千百年来完全依赖自然江河捕捞鱼苗的历史。这项技术的推广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了我国淡水养殖业的飞跃发展。该项成果在国内外处于领先水平,获得了国家发明一等奖。这项技术的领头人钟麟被誉为“家鱼人工繁殖之父”,1978年中国全国科学大会授予他“在我国科学技术工作中作出重大贡献”奖状。

广大教师艰苦创业、以身作则的践行,更使我校“三能”人才的培养生生不息。广东海洋大学现在的水生生物博物馆,陈列了各类水生生物标本近3000种,是目前全国高校同类博物馆中样本最多、最具科学价值的博物馆。然而,这众多的标本,是当年老师们带领学生用十余年时间,顶风冒雨,踩波踏浪,用自己的双手在大海里一个个采集而来的。博物馆的创建人蔡耀国教授说,当时采集标本,没有氧气筒,只戴着潜水镜,单身徒手潜入深海,憋得快要绝气;采来的标本要自己用肩挑十多里路回到住所。可以说,博物馆一个个标本的采集完成,一个个的“三能”人才也在其中茁壮成长。

如果说,广东海洋大学曲折的发展历程铸就了“三能”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传统,那么,一代代的前辈精英和有为后生,就是不断肩负海洋使命,与时俱进,弘扬这一光荣传统的创造者和光大者,他们的典型事迹永远源源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着我校“三能”人才培养特色的精神内涵。

我校“三能”人才培养特色具有务实性和创新性的精神内涵。“能安心”的敬业奉献精神、“能吃苦”的坚决顽强意志、“能创业”的开拓创新能力,就是人才培养特色具有务实性、创新性的具体呈现。综观这一精神内涵的渊源,无不来源于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品格,不仅与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相衔接,而且与民族品格相合拍,是民族精神、民族品格在我校70余载办学历程中的有机统一和特色体现。

我校人才培养特色表现在“能安心”的敬业精神,“能吃苦”的顽强意志,与勤劳勇敢民族精神及其体现出的务实的民族品格是完全一致的。“能安心”是指扎根边远地区、艰苦行业和农村基层的敬业奉献精神;“能吃苦”是指经受艰苦环境、艰苦岗位和各种困难磨炼,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事实上,我校培养的绝大部分是从事水产、农学、气象等艰苦行业的专门人才,他们在本行业、本地域,甚至是在狭小的池塘沟渠旁,头顶烈日炎炎、脚踩海水浩瀚、眼观气象万千,风吹雨打,几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从事着艰苦、单调、枯燥然而又是必须的现实工作,他们靠的就是“能吃苦”的奉献精神、“能安心”的顽强意志,这正是民族的务实精神品格内化在我校一代代师生身上的亮点。“能创业”,即将所学知识技能灵活运用于工作实践并善于开拓的创新能力。不仅是勤劳勇敢民族精神、务实品格的真实再现,而且是自强不息民族精神、民族品格的真实写照。纵观我校的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变化,自1935年建校以来,历经70余载,迁徙汕头、海丰、汕尾、中山、江门、珠海、湛江等七地,即就是在同一个地区,也经历了多次迁徙。每到一个新的地方,几乎都是重起炉灶、白手起家,无论是在寄祠庙、租民房、少仪器、简陋的艰苦办学条件下,还是在增设专业、扩大招生、提高学制、联合办学等挖掘内涵上,维系广东省乃至华南地区的海洋水产教育,靠的就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品格,靠的就是我校师生生生不息的“能创业”开拓创新能力。在这种“能创业”精神的激励下,我校师生以“能安心”的敬业精神,“能吃苦”的顽强意志,使我校发展规模由小到大、招生人数由少到多、办学层次由低到高、办学水平由弱到强,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涉海行业和水产养殖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并在今天成长壮大为华南地区、地处南海之滨的唯一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的多学科性海洋大学。

(作者单位:广东海洋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