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

关于“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

时间:2023-02-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熊腊仙2008年秋,我国高校迎来了首批“90后”新一代大学生。“90后”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语言风格、人生态度上彰显出来的新变化,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如何做好“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值得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顺应“90后”大学生思想活跃、知识面宽的特点,有效地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

关于“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

关于“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

熊腊仙

2008年秋,我国高校迎来了首批“90后”新一代大学生。一个时代的青年会有一个时代的鲜明特征,不同年代的大学生需要不同的教育方式。“90后”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语言风格、人生态度上彰显出来的新变化,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如何做好“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值得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

一、“90后”大学生成长的时代特点和自身特点

“90后”大学生出生在我国改革开放年代,成长于社会转型和国民经济迅猛发展的时期。他们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庭里他们往往是父母乃至祖父母的心肝宝贝,他们从小就开始接触电脑,几乎都能十分熟练地运用互联网;他们常常在论坛“灌水”,用QQ和MSN聊天,用博客表达自我;他们习惯“穿名牌、听MP3、吃麦当劳”;他们喜欢“薯片、大片、芯片”;他们享受着电脑、手机、MP3的更新带来的新成果。这种极为丰富的物质生活条件造就了“90后”大学生很强的时代特征:在主观意识上,他们开放程度高,接触信息大,思想变化快,个体意识强;在客观行为上,他们崇尚自我,追求时尚,崇拜金钱,张扬个性;在社会评价上,他们举止文明、爱护环境、眼界开阔、富有爱心;在自我评价上,他们有强烈的成人意识、自主意识、独立意识、危机意识。同时我们也不要忽视了他们身上的另一些特征,如:理想和信念缺失,功利欲望心强烈,过分自我,自私且承受挫折的能力弱。

上海科学院的杨雄教授在研究“90后”青少年的特点时,也归纳了以下几点:(1)他们消费观念超前,欲望更强,钱和获得钱的渠道的重要性或多或少被过分强化。他们希望将来做老板,做企业家,做领袖,要有汽车、洋房。(2)他们相对缺乏一种对团队组织的忠诚度,而是以他们个人和个性作为追求和崇尚的目标。(3)他们对新媒体的熟悉程度和亲和力远远超过上几代人。他们是全球化时代中最易感染和吸收的人群。他们视野更开阔,接收信息的渠道方式更多元化,心智发展超前,知识面、早熟度也远远超过父母辈。他们中一些人的虚拟沟通能力已经远远超过了现实沟通能力。(4)一些社会现实让他们很早就明白应该把价值取向关注于具体的事情,而不是关注抽象的哲学。他们更关注工具理性,而不是信仰层面的东西。他们中的一些人更关心自己怎么舒服地生存下去,熟练掌握社会游戏规则

二、针对“90后”大学生的特点,应该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更新教育理念,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它主张把人放在第一位,以人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顺应人的禀赋,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下,教育者是权威,他们习惯于用居高临下的“家长式”、“命令式”方式对待教育对象。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代一代的大学生越来越排斥这种他“说”我“听”的教育方式,他们希望受到平等对待,尤其是“90后”大学生,这种独立意识和自主意识更加强烈,他们不迷信权威,不盲从命令。为此,教育者必须及时更新教育观念,改变工作作风,否则,思想政治教育将很难收到实效。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当前建设和谐社会、和谐高校的新形势下,首要问题是思想教育工作者转变观念,要将思想政治工作与人的自由、尊严、幸福和终极价值紧密联系起来,重视大学生在德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把他们当做有血有肉、有生命尊严、有思想感情的人,让每一位学生都受到民主平等的对待,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应有的发展,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人的教育。具体来说,要求我们的工作要贴近大学生的思想需求,围绕他们在学习、成才、健康、生活、交友、恋爱求职就业等方面所遇到的现实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把大学生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切入点和现实起点,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深入开展和谐教育,为大学生全面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高水平的服务。

2.将思想政治教育重视融入到学生的思想实际中(www.xing528.com)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地位,创新教学方法,将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法制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思想实际中,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的合格人才奠定思想基础。

针对“90后”大学生可能出现的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缺乏的特点,急需对这些新生及时地加以正确的引导,“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课经过几次重大的改革,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受到学生普遍的欢迎。面对“90后”新生的时代特点,该课要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主渠道的优势,旗帜鲜明地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中,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大学生的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可靠保证,“思想政治”课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顺应“90后”大学生思想活跃、知识面宽的特点,有效地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应做到“有备而战”,应在开课之初做一些调查,掌握学生对道德理论与法律知识的认知水平、各种能力状况,梳理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引导学生查找资料,课后研读,并选择一些焦点问题,有目的地组织学生探讨,将研讨会、辩论会、讲演会、模拟法庭、职业论坛、毕业设计、求职面试模拟等多种方式融入课堂,为学生创造研究问题的平台。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把本学科前沿的最新研究信息、动态及成果有机地引进课堂,并适当地介绍给学生,也可借此机会,适当地向学生介绍一些自己的科研创新成果,对学生可起到导向和示范作用,引发学生对某些学术问题探究的欲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此外,还可以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如:(1)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走出去”指学生走出校门去旁听法庭审判、社会调查、参观展览等;“请进来”指请法官、道德楷模、律师等政法界人士来校开设专题讲座等。(2)思想道德修养课与大学生心理咨询相结合,教师在与学生的日常接触中发现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要及时地给予心理辅导,介绍他们到心理咨询中心去得到帮助,为他们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进行大学生心理普查,每一位思想政治教师都要密切的关注和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得到提高。(3)开展“案例”教学方式,以个案研究为基础、以问题研究为核心开展教学。提高学生参与案例研讨的积极性,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3.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优化校园育人环境,使校园文化氛围更和谐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良好的校园文化生活不仅营造了文化氛围,而且,优化了育人环境。“90后”大学生与他们的前辈一样,为了圆大学梦,经历了12年的寒窗苦读,曾经少有的校园文化生活只是他们紧张学习生活之余的点缀,因此,他们渴求文化生活。进入大学,校园文化生活会很快吸引住他们探寻的目光,所以,搞好校园文化建设,打造良好的育人平台,有利于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对新生进行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如:每年的春季与秋季学期,利用纪念“五·四”运动和“一二·九”运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通过“文化月”开展各项技能比赛,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开展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活动,对学生进行“三观”教育;成立大学生学习研究会,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谈心得、谈感想、谈收获,使活动的结果进一步得到升华。此外,还要重视管理和引导各种学生社团组织,增强社团成员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锻炼他们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社交能力等,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让“90后”大学生在健康和谐优美的大学文化环境中得到有益的滋养,茁壮地成长起来。

4.关注“90后”大学生的网络生活,利用网络资源打造网络教育平台,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互联网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信息权威地位和信息单向传播方式,大学生可以随时上网了解政治、经济、文化等信息,可以在网上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探讨自己关心的学习、思想和生活问题。在此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较之以前更具有开放性。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传播效果及覆盖面,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资源,为及时准确地了解师生的思想动态和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但网络技术像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们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受到严峻挑战。(1)网络为西方发达国家对外进行政治文化的渗透提供了极大方便。西方国家利用网上信息传播的绝对优势,大量传播西方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导致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风气盛行,影响了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2)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对高校的教育对象产生了严重冲击,有资料表明,青年学生对色情信息的搜索明显高于其他信息。(3)有的学生对网络产生依赖心理,不再关心周围世界,患上“网络疏离症”,出现精神倦怠、厌学、精力不集中、自我封闭、失眠甚至自杀等现象,导致学生的人格异常和心理障碍。(4)学生的网络技术胜过老师,网络知识出现了“老向少学”的尴尬局面,增加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高校要充分认识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唱响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主旋律,提高网络的点击率,使“红色网站”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只有学生感兴趣浏览,才会使网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实现的可能;只有学生感受到网站内容能满足个人成长成才的需要,才能赢得学生对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认同。因此,(1)应以“为学生成才服务”为切入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开发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思想政治工作专业网站,用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引导大学生,使大学生不断受到情操的陶冶和哲理的启迪。(2)要建立思想政治工作调研信息网,加快信息传递与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需,从而发现问题、找出根源,有针对性地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更好的发挥思想政治工作释疑解惑、化解矛盾、稳定人心的功能。(3)要针对学生渴望思想交流的特点开设网上论坛,就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进行自由讨论,既要严格把好政治关,又要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尤其是要注意发现带有倾向性、苗头性、群体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种思想碰撞和平等交流中,消除大学生的消极心理,提高其思想认识,从而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预见性、准确性和有效性。(4)要充分利用网络服务功能为学生的成才发展服务,通过开辟学生工作信息、心理健康辅导、生活服务向导、毕业生就业信息、勤工助学指导、研究生报考指南网站等,以丰富、快捷、多样、实用的信息充实网络,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服务功能的互补,更好地贴近和服务学生,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辐射力、吸引力和感染力。(5)要教育学生遵守网上行为规范,恰当地控制自己的网络行为,引导大学生自觉抵制网络垃圾,要做到不搞侵权、不看黄毒、不做“黑客”,做遵纪守法的文明网民,并能自觉维护网络秩序。另外,在网络道德教育中还要加强关于技术道德与科技伦理的教育,必须向大学生阐明科学技术的两面性,使其懂得技术的滥用可能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通过这些方面的教育,使大学生在现实生活和虚拟社会中都能够保持严格的道德自律。(6)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师的网络知识的普及,他们只有熟悉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和网络文化特点,掌握网络操作技术并善于利用它,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通过互联网拓宽知识面,增加信息量。因此,现在迫切地需要构建校园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平台,实现工作方式从“信息灌输”到“信息引导”的转变,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有效地实现育人的教育目的。

(作者单位:江汉大学政法学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