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Web2.0环境下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探析

Web2.0环境下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探析

时间:2023-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Web2.0 环境下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探析田文泉摘要Web2.0环境下,网络信息交流在信息源、信息发送主体、信息交流方式、交流效率和信息组织方式等方面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在Web2.0环境下,网民成为因特网应用的核心和主体。

Web2.0环境下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探析

Web2.0 环境下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探析

田文泉(1)

摘 要 Web2.0环境下,网络信息交流在信息源、信息发送主体、信息交流方式、交流效率和信息组织方式等方面也发生了较大变化。这些变化为高校辅导员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学习Web2.0技术,利用它开展学生工作,并化解其带来的一些负面效应,是新时期辅导员的一项重要工作。

关键词  Web2.0 高校 辅导员 因特网

作为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产物与象征,因特网在我国得到迅猛发展。目前我国网民人数已超过4亿,预计到2015年,将达7.5亿。(2)大学生是网民中最主要的群体之一。近年来,随着因特网进入Web2.0时代,网络应用向交互式和个性化发展,创造出一个虚拟、开放的网络空间,这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向网络延伸。在Web2.0网络环境下,探索大学生政治思想工作的新方法,借助互联网阵地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与引导,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的着力点。本文拟从Web2.0应用及其特征出发,结合自身实践,探讨高校辅导员在Web2.0环境下,创新工作方法和新路径。

一、Web2.0的定义和特征

(一)定义

Web2.0是当前互联网的热门概念之一,不过目前对什么是Web2.0并无严格定义。一般认为,Web2.0是相对Web1.0的新的一类应用网应用的统称。Web1.0的主要特点在于用户通过浏览器获取信息,Web2.0则更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消费者(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常见的Web2.0技术应用模式包括:博客(BLOG)、微博、新闻聚合(RSS)、百科全书(Wiki)、网摘、社会关系网络(SNS)、P2P、即时信息(IM)、播客(Podcast)等。(3)

(二)特征

上述Web2.0应用模式的主要特征包括:

1.多人参与

在Web1.0时代,互联网内容是由少数编辑人员定制的,比如各门户网站。而在Web2.0时代,每个人都是内容的供稿者。

2.人是核心

在互联网的新时代,信息提供的主体多元化,每个网民均可成为信息提供者,他们共同组成互联网信息源。Web2.0技术极大地扩展和丰富了信息源,使其多样化和个性化,使其具有“草根性”。在Web2.0环境下,网民成为因特网应用的核心和主体。

3.可读可写

在Web1.0里,互联网是“阅读式互联网”,而Web2.0是“可写可读互联网”。在Web2.0时代,互联网的交互性、即时性得到显著体现。

4.共享性强

在Web2.0时代,信息通过各种应用模式提供的便利,可以通过分享、转载等方式,迅速地广为传播。

Web2.0体现了人人参与的“草根”精神,开放、参与、分享、创造是其本质。与web1.0相比,它具有人性化、参与性强的特点。如表1所示。

表1 Web2.0与Web1.0的比较分析(4)

img14

二、Web2.0技术对高校辅导员工作带来的机遇

Web2.0技术为辅导员工作提供了诸多便利,用好其应用模式可大幅度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Web2.0技术为师生沟通提供便利

利用网络资源,便于辅导员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状况。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双向沟通是辅导员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传统的辅导员工作方式下,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主要依靠面对面语言交流。目前大部分高校一个辅导员的工作对象是350余名同学,工作内容涉及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辅导员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掌握、熟悉每一位同学的各方面情况,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班级日常事务、为学生服务都是通过学生干部进行的,因此就产生了有些同学一学期甚至几个学期也没有和辅导员老师面对面谈心交流的现象,致使辅导员和大多数学生之间沟通不畅,降低了学生工作的质量。(5)另一方面是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所处的地位不同、角色不同,就容易产生“代沟”,使很多同学不愿意把自己的真实意愿无保留地和老师进行交流,随着独生子女高校学生中的比例越来越高,这样的状况会越来越明显。

将网络技术引入大学生管理,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可以使用QQ、MSN等现代通讯手段进行交流,同学们在老师面前难以敞开心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只要有需要,学生都能够通过预约辅导员解决许多的难题,实现了辅导员对学生的直接服务,有利于辅导员老师全面、及时地掌握学生状况。

(二)Web2.0技术实现了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

传统辅导员工作方式是金字塔模式,是自上而下的管理制度,而在网络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是完全平等的,一切交流都是交心讨论式的,交流的形式也可以是见字不见人。一些性格孤僻内向、参加校园公共活动较少、或因种种原因心态失衡的大学生,往往会依靠网络来宣泄自己的情感。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开展网上心理咨询,为学生释疑解惑。这就有可能使最内向的学生也毫无顾忌地敞开心扉发表见解,人际心理距离缩到最短,各种观点和情感交流更具有真实性、直接性。网络的双向性和交互性,促进了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的联动和沟通,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交流,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在思想碰撞中自然而然地接受引导。(6)这种互动式、引导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可大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www.xing528.com)

三、Web2.0技术对高校辅导员工作带来的挑战

Web2.0技术为辅导员工作提供诸多方便的同时,也为辅导员工作带来较多困难。其中最突出的有以下三点。

首先,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媒体的内容都是经过了严格的审核之后才可以传播的,具有严格的法律约束和道德规范。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在网络技术进入了以博客为代表的web2.0时代以后,为网络用户带来了真正的个性化、去中心化和信息自主权,这就大大削弱了传统媒体的把关的作用,网络的匿名化和海量化让其可信性和客观性大打折扣。与此同时,大学生在面临着海量的信息的时候,难以甄别真伪,同时西方国家掌握着网络语言和网络技术的绝对优势,据一项调查资料显示:网络信息美国占80%,中国仅占0.01%,(7)全球网络化过程更像是美国文化全球化过程。西方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会乘虚而入,利用网络进行意识形态的攻击会变本加厉。

其次,社会上的不良现象以Web2.0技术为媒介,迅速向高校传播,使得辅导员需要面对的局面更加多元,考虑的问题更加复杂。辅导员要防止网络游戏沉迷、打击网络色情、稽查网络赌博、堵截网络病毒、教育网络黑客,这些都是传统的工作中很少涉及的,也是很难短期内有明显成效的。在这种情况下,网络作为第四代传媒在大学生社会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上升,而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有可能下降。这不但增加了辅导员工作量,而且也从工作方法、工作技能、工作途径等多方面给辅导员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三,Web2.0应用的草根性,决定其具有一定民粹主义倾向。易于成为泄愤、煽动和组织群体性事件的工具,早在20世纪,德国社会学家特尼斯在他的《公共舆论批判》中分析到,在现代的社会和政治生活中,公共活动和公共舆论是政治秩序的重要力量,他强调,“现在有组织的权力变得热衷于制造一种有利于他们自己利益的更加普遍化的公共舆论”(8)。这就为社会管理和学生管理带来较大难度。在BBS、微博、人人网等Web2.0的典型应用中,经常可以看到某未经证实的消息,甚至是谣言,在短短几分钟内,便有数百人跟帖,被数十人分享,大有一呼百应之势。这些新媒体在丰富了传统信息获取方式的同时,也为各种虚假和煽动性信息大开方便之门,为监管工作带来较大难度。

四、Web2.0环境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新途径

通过以上分析,Web2.0技术及其应用对高校学生工作既有利也有弊,需要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趋利避害,将这些技术学好用好,使其为学生工作服务。

(一)用Web2.0技术提高学生工作效率

随着我国高校逐年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多,而学生管理队伍人数却无显著增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普遍面临人手短缺、力不从心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探索新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思路,已经成为大学生管理队伍当前的主要任务之一。而互联网技术不断增加的服务方式正预示着,人类将在互联网上开创新的工作方式、管理方式和思想交流方式。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建立学生工作网站、发送电子邮件等方式实现和学生的及时交流与沟通,将学生工作网络化、信息化,扩大管理的覆盖面,增加管理手段,从而提高管理的工作效率。从做辅导员的亲身经历,通过互联网师生之间能更坦诚地交流,把自己的QQ号、电子邮箱公布给学生,日常事物可以通过网络及时传达给学生,学生需要上交的材料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发给老师;还可通过QQ群、人人网、微博、公用邮箱,在线交谈(IRC)、电子公告牌(BBS)及辅导员个人网站等方式与学生交流,这样不仅可以随时与学生沟通,又能实现知识和资料的共享。学生通过网络与老师进行交流,反映个人或集体的情况和问题,可以不透露个人姓名,少了面对面的尴尬,这时候教师的循循善诱也能更好地被学生接受。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交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情感上的困惑,比简单的说教更有效,与学生的亦师亦友的情谊,对于今后开展工作不无裨益。

(二)将Web2.0技术应用于大学生就业和实习指导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才供求信息见诸网络,为毕业生提供了全新的求职途径,只要把毕业生的电子简历发往相关公司或人才网站,毕业生与企业见面的机会就可大大增加。通过电子邮件与招聘单位进行信息交流,弥补了传统招聘方式的不足,而且网上招聘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使异地求职、网上面试成为可能。作为辅导员,可以在网上建立就业信息发布渠道,以博客、微博等媒介发布就业信息,实为一种多快好省的信息发布方式,为毕业生及时获取信息,在竞争中抢得先机,从而提高就业率和就业层次。

(三)建立高校BBS、微博、人人网舆情收集、预警及应急处理机制

上述新兴媒介是各种信息的集散地,也是反映学生思想动态的“晴雨表”。因此,高校必须建立统一协调、反应灵敏、高效畅通的舆情收集、预警及应急处理机制,一旦发现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群体性的问题,马上做出预警反应,针对问题主动出击、正面引导,形成强大的正面舆论强势,把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

(四)注重意识形态的引导

Web2.0的突出特征是信息源多元化,分散化,传统权威在新兴网络媒体中遭到颠覆。因此,需要注重意识形态的引导,辅导员只有抓住现实中的争论焦点,认真学习探讨,才能真正为学生答疑解惑,才能真正深入人心。在意识形态引导中,辅导员应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加强学习和调研,迅速在网络媒体中与学生沟通,要坚持及时性原则、正面性原则和柔和性原则,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

(五)以新兴网络媒体为平台进行深度辅导

为了更加贴近学生,辅导员应利用现代化的新兴信息技术进行深度辅导,立足传统平面辅导与挖掘新兴立体网络相结合。通过开设个人博客、微博、使用MSN、飞信、QQ、人人网等信息技术开展网络辅导。辅导员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写在个人网站或主页上,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成长历程,发表自己对社会和学校热点问题的观点;也可浏览学生博客或者其他网络社区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在深度辅导前,可先行通过网络了解被辅导学生,做到有的放矢,提高辅导效果。

2011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入阐述了社会管理的重要意义,特别强调“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9)这要求高校辅导员加强对虚拟社会的管理能力和水平,辅导员应不断学习提升网络应用技能,特别是Web2.0技术及其应用,才能在学生工作中做出一番成绩,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注释】

(1)田文泉,男,助理研究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分党委副书记。

(2)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11-02/26/c_121124869.htm.

(3)Mitsuo Takeda,Kazuhiro Mutoh.Fourier transform profilometry for the automatic measurement of 3-D object shapes[J].Applied optics.1983,22(24):3977-3982.

(4)郭建勋.Web 2.0的特点及其对网络信息交流的影响.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 36.

(5)王立新等著.《大学生素质教育概论》(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6)薜天祥主编.《高等教育管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7)宋蕾.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1(2).

(8)【美】约翰·基恩.《公共生活与晚期资本主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186.

(9)http://www.gov.cn/ldhd/2011-02/19/content_1806293.ht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