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时间:2023-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李玲摘要:采用症状自评量表以及自编问卷对攀枝花学院2007级大学新生进行调查。进一步研究发现,城镇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性别差异比农村学生的性别差异更加明显,原因有待进一步分析。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李 玲(攀枝花学院

摘 要: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问卷)以及自编问卷对攀枝花学院2007级大学新生进行调查。其结果表明:问题检出率为9.75%,主要表现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焦虑;影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家庭氛围、性别、成长的社会环境学校层次和家庭结构。学校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

关键词:大学新生 心理健康 影响因素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目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高校普遍对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普查。但是很多研究都仅仅局限于调查研究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现状,而对于引起现状的原因的分析却缺乏研究。因而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上不能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为了在学习生活、思想上更有效地对大学新生提供帮助和指导,促进其全面发展,我们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问卷以及自编问卷,对攀枝花学院2007级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调查,以及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进行研究。同时结合学校其他部门所提供的资料进行分析,力图探索出导致大学新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增强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针对性、及时性和有效性。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l.研究对象

选取2007级名新生作为被试,在新生入学两个月后,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测试。所有测试人员均经过严格培训。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400份,有效问卷3394份,有效率为99.8%。其中男生为2036人,占60%;女生为1368人,占40%。汉族3272人,占96.4%;其他少数民族122人,占3.6%。来自普通中学的有1318人,占38.8%;来自省级重点中学的有1297人,占38.2%;来自国家级重点中学的有779人,占23%;来自农村的2525人;来自城镇的869人。

2.材料与统计工具

本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和自编问卷调查。症状自评量表内容涉及感觉、情绪、思维、意识、行为、生活习惯、睡眠等,是国内外常用的心理健康测查工具。自编问卷考虑对于大学新生而言,主要接触的环境是家庭和学校,所以考察家庭结构、家庭氛围、民族、生源地以及学校层次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由于作者在平时工作中大部分学生反应补习生活给自己造成的心理压力比较大,因此考虑了补习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所有数据运用SPSS12.0 for Windows 2000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分析

1.大学新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

SCL—90因子分达到3分以上,超出正常均分,一般认为严重程度已达到或超过中度痛苦水平,表明可能有比较明显的心理问题。因此我们的研究以较为常用的因子大于或等于3作为问题检出标准。以10个因子中任一项因子分大于或等于3作为心理问题的检出标准,则检出有心理问题学生331人,检出率为9.75%。总体检出比例低于其他研究。检出阳性因子排前四位的依次是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化、抑郁和敌对。与其他研究结论基本一致[1][3]

2.影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

家庭结构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如表1所示。

表1 家庭结构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img9

从表1可以看出,家庭结构对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从整体上看,家庭结构完整的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比其他家庭结构的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要好;而单亲家庭的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最差,在躯体化、抑郁和焦虑因子上与家庭结构完整孩子和其他家庭结构的孩子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这可能是由于单亲家庭的孩子得到家人关注的时间和机会更少,一些负面情绪没有得到及时发泄而造成的。

家庭氛围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如表2所示。

表2 家庭氛围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img10

研究表明,家庭氛围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很明显,在各个因子上,家庭和睦的学生与其他家庭氛围的学生都有明显差异。家庭和睦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整体要高于家庭氛围一般和家庭经常发生冲突的学生。这个结论与我们平时在咨询中了解到的结论基本一致。

我们把新生入学前就读的中学划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国家级重点中学(国重)、省级重点中学(省重)和普通中学(普高),从表3的调查数据发现只有在偏执因子上,来自国家级重点中学的学生比来自普通中学的学生得分略高,其他因子上来自国家级重点中学的学生比来自普通中学的学生得分都要低,这基本上可以说明来自重点中学的学生比来自普通中学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整体上要好一些。通过与学生座谈我们了解到,目前我国的很多地区的普通中学都没有设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而重点中学一般都有心理咨询室,能为学生提供一些心理疏导。

(www.xing528.com)

表3 学校层次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img11

我们通过不同性虽和生涯地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的统计数据,如表4所示。

表4 性别与生源地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img12

注:1.城镇与农村比较★P<0.05 ★★P<0.01;2.男生与女生比较▲P<0.05 ▲▲P<0.01;3.男生城镇与农村比较◆◆P<0.01;4.女生城镇与农村的比较☆P<0.05 ☆☆P<0.01;5.城镇男生与女生比较▼P<0.05▼▼P<0.01;6.农村男生与女生比较●P<0.05 ●●P<0.01。

就生源地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来看,总体上城镇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要比农村学生要好,这个结论与刘迎春的研究结论一致[4]。另外在强迫症状、敏感化、抑郁和精神病性因子上来自农村的大学新生与来自城镇的大学新生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差异,这与杨新华、黄赐英等人研究的结论有所不同[2][3]

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整体上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女生,这个结论与其他研究结论相同[1][5][6]。只有在敌对因子上男生得分略高于女生,这可能与男性比女性更强调显示自己的力量有关。

进一步研究发现,城镇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性别差异比农村学生的性别差异更加明显,原因有待进一步分析。

三、讨论与教育建议

本次调查结论从总体得分来看与其他研究结论相似,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集中表现在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化、抑郁和敌对问题上,而本研究的突破之处在于研究了影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结论是影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家庭氛围、性别、成长的社会环境、学校层次和家庭结构。而民族生对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差异不明显,这与杨新华等人的研究结论有所不同[2],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我校少数民族学生基本上来源于汉族聚居区,长期与汉族学生学习生活在一起有关;补习生与应届生只在强迫因子上表现出差异,可能与补习生考试压力大有关系。

针对影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因素的不同,在进行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时候就应该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

首先,要建立和完善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档案。目前许多高校都开展了心理健康普查工作,但是仅仅停留在发现问题阶段。完善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档案,及时掌握他们的心理发展情况,及时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这对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具有积极的意义。

其次,在大学新生入学教育阶段应该重点加强大学新生的适应教育。其具体包括人际关系适应、学习生活环境适应等,通过开展各种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研究表明积极主动地投入人际交往活动中有利于消除或缓解个体的紧张、不安、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7]。同时改革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加强实践活动训练,通过角色扮演、创设情景等方式让大学新生形成以解决问题为主的积极的应对方式。

最后,针对来自农村和单亲家庭的学生,学校可以通过学生工作以及相关部门引导他们树立自信心,正确认识自我并通过大学学习重塑自我等。同时,针对女性的心理特点开展专题讲座或者专题报告,以提高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另外,在学校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同时,不能忽视与家庭的合作。以往许多教育理论认为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能够从家庭当中分离出来,事实上我们发现,独生子女对家庭的依赖是很明显的,家庭对他们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尤其是加强与特殊家庭结构的家长沟通,对于促进这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王希华,赵广平.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趋势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3)

[2] 杨新华,谢倩,周贤君.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第15卷(12)

[3] 黄赐英,裴利华.大学新生SCL一90调查结果与分析.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

[4] 刘迎春.大学新生SCL一90测试结果分析.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1(3)

[5] 刘淳松.1031名师院大学生GHQ一20测评报告.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3)

[6] 李黎,胡保卫,徐浩.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4,24(9)

[7] 唐人洁.大学新生心理健康问题探究 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