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艺术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艺术

时间:2023-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是实施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在大学生的各种素质中,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是至关重要的,是大学生素质体系的核心内容,对其他素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这就需要教师研究素质教育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要求,研究本学科与学生素质的结合点,研究用什么方法、教什么内容、求什么目标、培养学生什么素质的一系列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艺术

第三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艺术

多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研究方面不仅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方案的实施,就目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工作来说,还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在某种程度上讲,还不能很好地为教学服务,还没有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充分认识教学研究在人才培养和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教学研究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实效的价值意义,从而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全面提高自己的教学研究水平和艺术。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充分认识教学研究的重要性

1.教学研究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进一步实施和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客观需要

新方案的实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比如新课程、新教材的备课问题,教学内容的衔接问题,教学方法、手段问题等,这些都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深入开展教学研究,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基础。新方案的实施,必然要求不断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离不开理性思维,离不开教学研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不仅要认真开展好改革方案从酝酿、制定到实施之前的调查论证等预测性研究,而且更应重视改革方案实施之中的过程性研究和实施之后的总结性研究。即使是借鉴其他的经验,也不能简单地照搬或移植,而应紧密结合新方案和各门课程的实际,进行可行性研究

2.教学研究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能力的内在要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积极从事教学研究工作,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和个性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才能及时了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学科最新发展动态,把学科的前沿知识反映到教学内容中去;才能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深入浅出,引导学生从不知到知之,由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教师只有不断从事教学研究工作,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及时吸取全国、全省的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研究成果,才能将自己零散的教学思想和点滴的教学经验系统化、理论化,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是实施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

大学生的各种素质中,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是至关重要的,是大学生素质体系的核心内容,对其他素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提高大学生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的主渠道、主阵地。这就需要教师研究素质教育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要求,研究本学科与学生素质的结合点,研究用什么方法、教什么内容、求什么目标、培养学生什么素质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只有通过教学研究才能找到正确答案。片面注重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传授、忽视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教育的传统型教师,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而只有教师意识到自己职责的变化,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才能保证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

4.教学研究是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不断创新的有力措施

如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进行教学研究,不主动自觉地学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精神实质,不主动自觉地研究新课程、新教材的内容特点,不主动自觉吸收新的教育理论、教育方法,就会在教学过程中失去自主创造的空间,把教学过程停留在日复一日的简单重复上。这样的“教书匠”式的教师就不可能与时俱进,不可能实现教学工作的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开展教学研究,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及时吸取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总结教学改革的最新经验,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不断充实新的学科知识、学科方法、学科思想;才能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技术手段,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才能实现教学工作的创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的要求

1.要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的意识

近年来,教学研究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教学改革中的地位、作用和实际意义还没有引起教师们的广泛关注和认同,不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研究意识淡薄,存在一些错误的观念和意识。有的教师认为自己的任务是教学、是教书,教学研究搞与不搞,关系不大;有的认为教学研究的学术性和理论性不强,不是或不如科学研究,对评职晋级没有多大意义;有的认为教学研究是领导的事,是少数专职人员的事等等。所有这些,既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教学研究本身的正常进行和健康发展,也影响着教学研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新方案的有效推进,影响着教学研究对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所具有的指导作用,同时还制约着教学改革的深化、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进一步削弱了教师的教学研究意识。

事实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具有强大的综合功能,它能确保教师的精力和智力准确、恰当、高效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对教师来说,教学研究意识首先体现为教师对教育事业的一种执著精神,是一种寻求问题和不断探索解决问题方案的积极倾向,更表现为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艺术,关注大学生思想、灵魂健康成长的一种态度。它既表现为教师对教育教学环境的主动适应,也表现为教师对教育教学环境的积极影响与改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研究意识之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显得特别重要,是因为其教学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政治育人、思想育人、道德育人的过程,在这一更多体现思想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绝不能被动、不能消极、不能盲目、不能随意,否则将严重影响大学生的政治方向、思想标准、道德践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对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及社会上发生的与政治思想理论教育有关的事情保持职业的敏感性,并萌发探究的欲望。要有意识地从日常教学工作中发现问题,并主动运用科学的方法来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使自己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表面深入到事物的本质。教师只要刻苦学习,勤于思考,就一定能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各环节中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难点、热点中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必须转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思想观念,增强教学研究的意识,使教师产生应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成为教学研究的主人。

2.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实用性

教学实践中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面对实际的教育教学问题时,必须以研究的态度,审慎地对教育教学情境、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以及这种行为背后所依据的条件,进行考察和反思,才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教师的教学研究是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中进行的,与教师的实践教学活动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实际上,教师所进行的教学研究是一种特定的教育教学研究,是对他们自己所进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及其所依据的条件进行思考和探究。这种研究,依赖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为其提供具体的观察情境,一旦离开了这种观察情境,就失去了研究的条件。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所进行的教学研究不是存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活动之外,而是在其教学实践活动中为教学实践所进行的研究。一句话,教师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进行教学研究,在教学研究中进行教学实践。离开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教学研究就失去了根基。李德林说:“教学研究就是对课堂教学田野真真切切的感受,就是一个又一个45分钟教学历程的踏踏实实的度过,就是对发生的每一个教学细节判断和决策,就是穷根究底、直面自我的深刻剖析,就是未雨绸缪、指向下一步的操劳和筹划。”[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研究目的是为教学实践服务,主要在于改进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对一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研究而研究的现象要尽力克服,要澄清对教学研究的错误认识,不断提高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注重现代教育思想观念和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更新

人的思想支配着人的行动,教育思想观念则更深刻、稳定地支配着教师的教学活动。教学研究成败的首要因素是教育思想观念的正确与否。教学研究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教育思想观念的先进科学与否。因此,一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搞好教学研究工作最重要的因素是端正教育思想观念,这是开展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益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和先导。如果教师不具备现代教育思想观念和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所开展的教学研究将会失去应有的目的甚至于失去方向。我们要从现代教育思想观念出发,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要求出发,充分认识到在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及深化教学改革中,教学研究所具有的作用,特别是在全面贯彻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新方案、实施新课程、运用新教材的背景下,在全面推行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今天,更是如此。因此,要注重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理念,树立符合时代特征的现代教育思想观念和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

4.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加强与相关人员的交流、合作

同行教师具有相当的教学和教学研究的经验,在教学研究工作中,要主动地与他们交流、讨论,争取得到他们的帮助和支持。对其他高校、其他省份的同行教师,可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主管部门制作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彩一课光碟、精彩一课教案和思想政治教育网站进行交流学习。教学管理人员对教学过程有比较全面的认识、有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同时能够很好地协调相关单位及人员的工作,因此要积极地争取他们的理解、支持和帮助,以提高教学研究工作的针对性、可行性。专职教学研究人员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比较了解,在教育教学理论方面有比较深的造诣,要加强与他们之间的交流与协作,通过他们的指导和帮助,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研究能力。因此,教师应加强与相关人员之间的交流、合作,努力营造出一个相互激励、相互支持、相互借鉴、相互帮助的教学研究氛围,要学会学习借鉴别人的智慧来开展教学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5.要明确教学研究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份内工作”

教学研究有自己独立品格,有更高的精神追求,是一种自由的、主动的、充分展现教师智慧和个性的发现之旅,是教师的一种不得不做的欲望和不得不说的冲动,是一种真真切切的内在需要。[2]

如何更好地教学,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最直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主动、深入地进行教学研究活动。实践表明,凡是有一定影响和成就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都特别重视并长期坚持教学研究。教师如不自觉地开展教学研究,不掌握现代教育科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不注意将自己教学的感性经验上升到理性层面并加以完善和运用,那就很难做好教学工作,就很难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从现实情况看,大部分教师普遍都具有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教学经验和分析研究能力,只要以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有意识地对教学过程的各种现象、矛盾进行观察、分析和思考,不断探索规律、总结经验,就能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并用以指导实践、指导工作。可以说,一个称职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要善于教学,而且要勤于教学研究。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明确自己所具有的双重角色或双重职能:既是教育者、又是研究者;既有“教”的职能、又有“研”的职能,只有切实做到教研结合、教研一体,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教师。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要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工作顺利、有效地进行,必须运用科学研究的思维过程来组织教学研究的进程。一般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过程与其他教学研究过程是一样的。一个比较完整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通常经历选定研究课题(题目),查阅文献并初步整理,制定研究计划,实施研究计划,分析资料、概括总结,撰写研究论文(课题报告、教学研究专著)等六个步骤。

1.选定研究课题

根据实际需要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或教学理论体系中选择将要研究的题目。这种题目一般与自己的教学实践体验、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点、难点、热点和疑点紧密相关。教学研究通常从选题开始,尽管这时候的选题有可能是初步的,随着研究的深入或许还会发生迁移或变化,但是初步的选题毕竟已经规定了研究进行的方向和范围,因此对选题的确定必须持慎重的态度。首先,所选课题应该具有一定的独创性和新颖性。课题是别人没有研究过的;或者是虽有人提出,但还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而有待深入研究的;或是可以采取其他方法或不同视角进行研究的,通过进一步研究,可能有理论突破、方法创新、应用更广等效果或价值。其次,选题应具有实际意义。主要指教师的研究课题要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中去寻找。个人完成的课题应该是教师自身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或者是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在理论上有较大意义的课题。也就是说,教师的研究应该围绕具体的教学工作来开展。切忌无病呻吟,空洞无物。再次,还要注意选题的可行性,即选题时要考虑各种主客观条件,选题的完成是本人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要考虑到自身具有的相关知识技能的储备,研究方法的掌握程度,研究所需要的资料、经费、测试工具与手段是否具备,研究所需要的时间与精力能否得到保证等。

2.查阅文献,初步整理

查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学术界对该课题所做的研究工作,了解有关研究课题的发展脉络、课题现有研究水平及其发展趋势,了解哪些问题已经解决、哪些问题尚待解决等,避免重复研究,使研究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并力争有所创新。查阅与研究课题有关的各种参考资料,了解有关研究课题的理论基础,以开阔视野,使研究走向深入。如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这门课中,关于科学发展观的研究是一个热点问题,前一段学术界在关于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与意义、科学发展观与其他形形色色的发展观的异同等问题的研究上已有大量的成果,现在如果仍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就这些问题作重复性研究就没有太大的意义,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会有“炒冷饭”的嫌疑。其他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以及“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课中有关以“八荣八耻” 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问题的研究等,都需要搞清楚已有的研究水平,确保自己的研究是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避免研究的肤浅化和空洞化。

3.制定研究计划

根据研究的目的,课题的内容、性质、特点和研究对象等来制定研究计划,包括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思路,确定研究步骤和时间分配,确定研究重点、难点,明确研究的创新点,明确研究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的拟解决办法等,对将要开展的研究进行总体规划。

4.实施研究计划

把研究计划付诸于实际行动的过程,是研究工作的主体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为: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和手段进一步搜集并整理和加工资料,使研究课题逐渐明朗化。

5.分析资料、概括总结(www.xing528.com)

思考和分析资料,揭示出事物本质,概括出结论。

6.撰写研究论文

将研究结果用论文、研究报告或专著的形式表达出来,以利于交流和推广。

以上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的基本过程,但在具体研究过程中并不是严格地依次进行的,而是交错进行的。例如,在选题之前往往要查阅资料;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还需要查阅资料;整理和加工材料时也要对资料进行适当的分析和总结,并阶段性地概括结论;撰写论文看起来是教学研究中的最后步骤,实际上在搜集资料、分析资料的过程中就应对论文内容进行设计构思,逐步确定论文的框架并做出初步明确的概要等等。

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的常用方法

进行教学研究可使用的方法很多,如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比较法、文献法、预测法、统计法、测量法、图表法、内容分析法等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常用的方法有五种:

1.文献法

这是一种通过查阅文献史料进行研究的方法,是最为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几乎所有的研究都离不开文献法。查阅文献时需注意,要尽量查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的最新资料、第一手资料、对同一问题具有不同看法的资料、反应本质规律的资料。使用资料时应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和审视,不要生搬硬套。

2.观察法

该方法让教师和学生处于自然教学过程状态下,教师按照预定的计划,有目的地直接观察自己或者其他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课堂学习等外部表现。运用观察法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事先阅读有关文献,制定观察计划,使观察的目的明确、有条不紊地展开。观察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翔实、全面地进行记录。

3.调查法

调查法是运用访谈、问卷、测验等方式,有计划地收集所需资料,并从大量事实中概括出某些规律的研究方法。调查法常与实验法、观察法等配合应用。其优点是基本上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运用多种手段获取第一手材料,方法简单易行,特别适用于研究范围较广、涉及面较大、研究时间较长的研究课题。调查法一般经由确定调查课题、制定调查计划、搜集材料、整理材料、撰写调查报告等步骤来实施。在实际研究中,可以在程序上更简单一些。比如我在思想道德修养课关于大学生学习目的教学研究中,就自己根据一些资料设计了简单的调查问卷,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或结束之后就开展调查,也很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4.统计法

统计法指把通过其他方法如实验、观察、调查等所得到的大量数据材料进行科学处理和定量分析,以说明结果、做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根据统计的内容和方法,可以把统计法分为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两类。

5.经验总结法

经验总结法就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把自己在教学过程、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体验、感悟等进行归纳总结,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零碎升华为系统的方法。一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常常写教后感(教后感艺术有专节讨论),这为教师运用经验总结法进行教学研究,撰写教学研究论文、研究报告和研究专著创造了条件。

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的成果形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成果是指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领域内的某一课题,通过教育调查、文献研究、教育实验、资料积累和逻辑思维等活动所取得的具有一定理论或应用价值的创造性成果。由于教学研究的内容不同,其成果的体现形式也是不同的。它可以是学术论文、学术著作,或研究报告、咨询报告。但最常见的形式是教学研究论文。这里仅就教学研究论文的基本要素和写作过程作简单的探讨。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论文的基本要素

教学研究论文不同于教学工作总结材料。一般来说,教学研究论文应具备以下要素:

第一,教学研究论文应在正式登记注册的公开发行的报刊发表,即“有效出版”。内部刊物、会议文集(未正式出版)刊载的文章不属“有效出版”,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相关学会、会议上进行的交流也不属于有效出版。

第二,教学研究论文是教学研究过程中原始研究结果的首次披露,具有创造性、原创性。“披露”不仅指在报刊上发表,而且包括录音、录像磁带形式的出版。

第三,教学研究论文应采用一定的形式,使高校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够确认作者的结论,并能模仿、使用或重新实验、审查作者的结论。

2.教学研究论文的写作过程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论文的写作一般要经历以下主要阶段或步骤:

(1)编写提纲

提纲是论文的骨架,是撰写论文的蓝图。动笔之前,编写一个较为详细的提纲,是写好论文的必要条件。有人将论文比作人体,主题是灵魂,结构是骨骼,题材是血肉。编写提纲,要围绕主题,谋篇布局,选材取事。

主题是论文所表达的中心思想。一篇论文质量的高低、价值的大小、作用的强弱,衡量的关键是论文的主题。因此,确立正确而深刻、新颖而独特、集中而鲜明的主题,是论文写作之根本。在写作中,确立主题的方法是:在下笔之前,先用一句话把想好的主题用文字固定下来,写在纸上。这在写作上叫主题句,如“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教师的知识要求”“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演讲方法的运用”“邓小平理论教学中的三个结合”等等。写主题句能使我们在动笔之前有一个明确的观念,以避免写作过程中出现主题模糊或离题万里的毛病。

谋篇布局就是要设计好论文结构。论文结构就是论文内容的组合与构造,是论文组织安排内容的具体形式。论文结构的设计是写作的一大技巧,它必须服从于表达主题思想的需要,必须按照一定的逻辑程序和思维方式来安排,使之完整、严谨、匀称。常见的论文形式有:展开式(论文层次围绕主题向各个方面展开)、收敛式(论文层次向主题聚拢)、包含式(主题作为一个整体包含着若干部分)、分解式(各个层次从不同侧面来揭示主题)、递进式(各层次前后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等等。论文的结构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应因文而异。

论文写作离不开丰富的材料,但并不是所有的材料都可信手拈来运用。收集材料时要像“奸商”,贪得无厌;选材时,要像“税吏”,百般挑剔。论文材料的选取,要看它与主题的关系,要看材料是否典型、新颖、准确,还要考虑读者对象以及论文的预定篇幅等因素。

(2)执笔成文

论文提纲拟定以后,构思成熟了,则可执笔写作。执笔成文的过程,正是在感觉、知觉和思维空前活跃的前提下,把想好的东西创造性地实现符号化和文字化的过程,是把内部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的过程,也是集中反映作者的表达能力和表达技巧的过程。一般来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论文撰写的结构模式包括如下要素:一是题目。它是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好的题目能起到点睛传神、引人入胜的功效。题目要力求简明、具体、确切,要概括文章的要旨,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二是署名。署名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绝对不能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三是摘要,亦称提要。摘要是论文基本思想的缩影,是浓缩了的情报信息。它便于编者和读者迅速了解全文的概貌。较短的论文不需要摘要,可用主题词或关键词替代。四是主题词,亦称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思想的画龙点睛的词语或词组。五是绪论,亦称前言。它是论文的开场白,主要交代所要论证的问题及其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六是正文。它是论文的主体部分,一篇论文有无价值,都在这一部分表现出来。所以,作者要花力气、下工夫把这一部分写好。七是结论。它是整篇论文的归纳,是课题解决的答案,对全篇论文起画龙点睛的、逐章显志的作用。八是参考文献或注释。它是注明论文写作过程中所参考的文献资料。有些刊物在发表论文时,并不刊出参考文献,但作者列出参考文献,有利于编辑核对引文出处。此外,有些论文还要有致谢词、附录。这些部分并不是每一篇论文都需要。在通常情况下,论文的主干是绪论、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执笔成文过程中,作者对文辞的修饰、教例的叙述、材料的说明、引文的运用、议论的表达以及数字、表格、计量单位的使用,都应遵循论文写作的一般规范化要求。

(3)修改润色

文章不厌百回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论文写好以后,一定要反复修改。有些论文不妨放一段时间再来修改。任何粗心大意,都会造成论文的失误。论文修改润色,是作者对所写内容不断加深认识、对表现形式不断选择的过程。论文修改润色的基本原则是发现什么问题就修改什么问题,力求达到观点和材料、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是一种方法、一种技巧,更是一种艺术,只有高度认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的意义,明确其要求,清楚其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研究的基本方法,并不断把研究所得转化为成果形式,才能在教学研究的天地中纵横驰骋,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研究艺术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