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习目的观及其内涵的分析介绍

学习目的观及其内涵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3-03-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专业性特点大学是为国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所以大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的专业方向性,学习的内容是围绕专业方向的需要展开的。不过,专业性也是相对的。有一定的专业性,又不完全局限于这个专业,还要有较强的适应性。

学习目的观及其内涵的分析介绍

一、学习目的观及其内涵

1.学习的概念

学习一词,最早见于《礼记·月令》:“鹰乃学习”。学,是效,仿效、效法、模仿;习,是反复,一次又一次的练习、锻炼。学习的本意是指鸟类反复学飞。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曰乎”,是说从老师那里学到的东西要经常复习、练习。

在今天,学习概念的含义要丰富的多,可以从广义、中义、狭义三个层次上理解。广义上的学习,指的是人和动物在同外界事物的接触中,获得个体经验,引起自身对外界事物的适应性变化,提高自身适应能力的过程。人和动物刚生下来,对外界事物是不能完全适应的,要在同外界事物的接触中获得经验,进行体验,调动自身的潜能,调整自身的行为,从而达到自身与环境和谐,进而使自身求得生存和发展。这个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中义的学习,指的是人的学习。人和动物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人有意识,有主观能动性。动物的学习是本能地学会对外界事物的适应,是对本能的调动和开发,而人的学习除了本能因素外,还注入了人的意识,人能够主动、有意识、有目的地同客观事物接触,获得个体体验和经验,学得知识和技能。这里讲的学习,相对来说仍是广义的,它包括人对自身生活技能、生存技能和发展技能等全部技能的学习。小孩从吸吮母亲的乳头到吸吮奶瓶,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从学吃饭、学走路、学穿衣、学做事等一切生存、生活技能的获得都是学习的过程。我们平时说的学习,一般指的是狭义的学习,即通过教育和自我教育,了解、掌握、积累和体验科学文化知识、思想政治道德和劳动技能的活动和过程。从内容上讲,它主要是指科学文化知识、思想政治道德和劳动技能;从形式上讲,它离不开教育手段和自我教育;从结果上讲,它是以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知识素质、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和综合能力素质为目的的。

2.学习的一般特点

人的学习与动物的学习相比,有自己的特点。

(1)人的学习具有社会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认为,任何人都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人只能是社会的人,人离开了社会就不能生存,不能发展。首先,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各种需要只能在社会中产生,并且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得到满足。人的学习需要的满足也不例外。其次,人的需要受到社会发展需要的决定和制约,社会的发展会给人类提出各种各样的课题,要人们去思考、去解决,这就为人的学习提出了要求和提供了动力。再次,人的学习活动的内容、形式、方法也是受到社会历史发展条件的制约的。比如,我们今天学习,受到我国这个教育发展水平的制约,受到本校教学水平的制约,受到学校现有条件的制约,受到各自家庭条件的制约等。总之,人们的学习不可能离开社会现有条件所能提供的“课堂”。

(2)人的学习表现为主动性

动物的学习只是被动地、本能地适应自然,而人的学习则是主动地去学习自身生活、生存、发展所需要的知识、经验和技能。这种主动性首先表现为有目的性,人的学习是有目的的,人总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而学习,这个根本目的不在于消极地适应世界,而在于能动地去改造世界,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这种主动性表现为自觉性,学习活动的发起、学习活动的持续、学习活动的指向对象的转移、学习活动的停止等一切与学习有关的活动,都是人在一定的思想意识指导下,在一定意志的控制下自觉主动进行的。

(3)人的学习具有继承性和创造性

由于人的学习是借助于人特有的语言、文字媒介来进行和完成的,所以人可以通过语言、文字工具,在学习中把人类积累起来的丰富的社会历史经验继承下来,转化为个体的精神财富,并在此基础上,在能动地、有目的地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创造出新的个体经验。

学生的学习与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学习相比,既有共同点,又在学习的内容、条件、要求、方式等方面具有特殊性。学生的学习以掌握间接知识为主,以书本的学习为主要对象,为将来参加社会实践做准备;学生的学习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在人为创造的环境中进行的,这样的学习可以不去重复前人探索经验的漫长进程,而是有选择地掌握前人经验的精髓,具有集中、快速和高效的特点;学生的学习是以系统地掌握科学知识、技能,培养智能和思想政治道德品质为主要任务,以德智体全面发展为目标。

3.大学生学习的特点

大学学习是人的一生中学习的最重要的阶段。它不仅具有人的学习的一般特点,还有学校学习的特殊特点,同时还具有大学学习的更为特殊的特点,这些特点反映着大学学习的特殊规律。了解掌握这些特点和规律,对于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是十分必要的。(www.xing528.com)

(1)专业性特点

大学是为国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所以大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的专业方向性,学习的内容是围绕专业方向的需要展开的。每个专业都要根据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要求,制定出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不过,专业性也是相对的。有一定的专业性,又不完全局限于这个专业,还要有较强的适应性。现代科学技术正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方面是继续朝“专”的方向发展,原有学科仍在继续分化过程之中,分支还会增多;另一方面是朝着综合的方向发展,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综合学科也在不断产生。这种状态,要求大学生要克服只重视专业课的学习,不重视基础课的学习,只重视本专业的学习,不重视相关专业的学习的状况,必须在学好本专业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要有意识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增强自己的专业适应性,尽可能使自己成为一专多能的“通才”。

(2)自主性特点

自主性是指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观能动性增强,改变了中学时期对教师和课本的依赖心理。这种自主性表现在大学生的课外学习计划、自学时间和学习方法可以自决自控;学习内容有一定的自主选择,可以在学好必修课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在学科方向、课程内容方面有侧重地学习,学有余力的还可以辅修其他专业和攻读第二学位。学习的自主性还表现在学习的多渠道性,即可以在学校提供的条件下,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和途径,如学术报告、知识讲座、各种讨论会、社会调查等,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3)实践性特点

所谓实践性特点,是说大学生在课堂上、书本上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要通过参加一些实践性环节加以巩固,增长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实践环节主要是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所有大学生既要重视理论学习,又要重视实践环节,在实践中发现自己在实际动手能力方面的差距,完成从知识到能力的过渡。

(4)创造性特点

大学生的创造性,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意识和创造活动。这是由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大学教育的特点决定的。大学生生理、心理、思维、智力发展日趋成熟,为他们的学习由继承性过渡到创造性提供了基础;大学教学的特点,如专业性、自主性、实践性,又为他们在学习中发挥创造性提供了条件。因此,大学生在学习时,不仅仅是知识的接收器,而会对现有的知识进行梳理、整合、体验、思考、加工,使之变为“自我”的知识,并且有可能创造出新的知识。

4.大学生学习目的的内涵

大学生对学习产生什么样的情感和意向皆决定于他们对学习目的和意义的认识。所以,所谓学习目的就是一个人对学习的社会意义、作用和自身个人价值的认识和自觉的追求。因为人的活动是自觉自由的活动,不是由什么外力推着走的,而是被他们所想象和预期的结果拉着走的,即是说明人的活动目的引导着人们的活动,诱发动机,并规定着活动的性质和方向。

学习目的所回答的是“你上大学是为了什么”的问题,或者“为了实现什么意愿、理想你才上大学学习”的问题。就目前的情况看,现在的大学生学习的目的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一种是立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贡献而勤奋学习;第二种是为个人成名成家、实现个人价值而学习;第三种是为拿个文凭,找个饭碗,改变自身原有的环境和地位而学习;第四种是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而学习。还有些人谈不上什么明确的目的,浑浑噩噩,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我们的大学生中,无论已经毕业的还是目前在校的,由于学习目的不同,由此所激发的学习动机,在学习中的表现是有很大的差异的。只有有着符合历史潮流,合乎人类需要的明确的学习方向和崇高学习目的的人,才会有高度的学习自觉性和责任感,才能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克服困难的

勇气。只是为了个人的成名成家、报答父母之恩或改变自己的环境、地位,找个出路的人,就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扰,或对自己的要求不会太高。而没有明确学习目的的人,整天感到这不顺心那不如意,学习提不起劲来,学不进去,甚至最终被淘汰。可见,树立明确而远大的学习目的是成才的首要条件,它在成才中起着定向和保证作用,对学生的学习精神和态度产生强烈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