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百年回顾

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百年回顾

时间:2023-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回顾一、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百年回顾(一)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萌芽期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从清末民初的高等实业学堂算起,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回顾20世纪中国职业教育的百年发展历程,实际也是中国新旧教育思想不断更替的过程。然而由于当时社会环境过于恶劣,中国职业教育难有大的建树。(二)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稳定发展期新中国建立以后,翻天覆地的社会变革和突飞猛进的经济建设,强烈带动教育的全面

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百年回顾

第一节 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回顾

一、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百年回顾

(一)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萌芽期(清末民初~1949年)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从清末民初的高等实业学堂算起,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回顾20世纪中国职业教育的百年发展历程,实际也是中国新旧教育思想不断更替的过程。这一过程,既表现了中国教育制度不断进步的主流方面,也反映了中国教育制度中落后势力的陈腐与顽固。

在20世纪最初的20年里,我国机器工业规模的较快增长是促使实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动因。从平均每年新注册的工厂数量来说,1903~1908年是211家,1913~1915年是413家,1916~1919年为1246家。清朝末年对各种力量为农、工、商、矿等实业所举办的实业学堂,通称实业教育。

职业教育一词在我国首见于1904年时任山西农林学堂总办姚文栋所写的《添聘普通练习文》。中国的职业教育与早期实业教育,多数学者认为就其基本功能及其教育思想演变过程而言,两者一脉相承,如《中国大百科全书》将这两者仅仅看成是“正式改名”。因此一般都把实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早期阶段进行研究,从而普遍认为中国的职业教育发轫于1866年由左宗棠奏请并于1867年1月开学的福州马尾船政学堂。我国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实业教育,经过早期洋务派、改良派、维新派的倡导和推动,晚清政府主要仿效日本的教育制度,于1902年和1903年(壬寅、癸卯)首次制订了现代学校教育的学制体系,实业教育被列入其中,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壬寅—癸卯学制”,自此,实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体系并列,并被划分为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层次。当时,高等实业学堂即可谓最初的高职类院校,它注意吸收近代科学的新知识,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然而,由于实业教育是一些较早觉醒的开明官吏在当时外国坚船利炮的威逼下,模仿西方而创办的,所以它只是一种对外来刺激的应急反应,并非内在的社会需求的产物,因此,实业教育的发展十分缓慢,从1898年至1910年间,在清政府学部立案的高等实业学堂只有17所;到1909年,全国中等实业学堂也只建立了254所,学生16649人。

而那时,由于绝大多数民众在心理上排斥实业教育,加之近代工业尤其是民族工业发展水平较低,所以实业教育并没有受到重视,在整个普通教育中所占的比例极低。到1912年10月,北洋政府教育部颁布的《专门学校令》规定,“专门学校以教授高等学术、养成专门人才为宗旨”。1913年8月,在教育总长蔡元培的主持下,随着《实业学校令》和《实业学校规程》的颁布,当时的高等实业学校被改为专门学校,并要求其强调“学术”,在“程度与大学齐”。从此,实业学堂教育呈现“学术化倾向”。

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于1912年和1913年(壬子、癸丑)制订新的学制体系,把实业学堂改名为实业学校,分甲、乙两种。职业教育思想开始在我国萌生,正式确立了职业教育的地位,职业教育开始成为国家教育体系的一部分。这一时期,我国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基于自己的办学实践,指出“要办好职业学校,必须同时和一切教育界、职业界进行沟通和联络”。在这种“大职业教育”影响下,职业教育开始重视社会需要,强调教育与职业的沟通,并通过建立产学联合体,实行联合办学。然而,由于旧中国经济发展缓慢、现代工业不发达,职业教育并没有受到重视,不但教学设备简陋、实习场所缺乏,而且指导教师多缺乏实际操作技能与经验,结果走的还是普通教育之路。大多数职业学校一方面难以达到规定的能力培养要求,另一方面为了体现职业学校与普通学校学历的等价,又往往在教学中强化学科知识以强调职业学校的“正统”地位。职业教育脱离生产生活实际、不切实用的弊端,导致许多学生毕业后即失业,成为一种“失业教育”。

在此期间,教育界部分人士考察欧美各国的教育制度,越来越多的学者推崇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宣传西方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的教育制度。以黄炎培为代表的一大批职业教育先驱于1917年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为标志,开始进入大力宣传并努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新时期。同时,职业教育思想与平民教育思想及乡村教育思想汇合,形成了一股推进教育改革的思想洪流。黄炎培为首的“中华职业教育社”也与陶行知为首的“中华教育改进社”以及晏阳初组织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分工合作,大力推进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促使有关当局于1922年修订出包括职业教育的新学制。该学制以美国教育体制为主要范例,部分地吸纳欧洲的做法,规定在小学设职业预科,在普通初中和普通高中设职业科,同时允许在高中阶段独立地分设职业学校。至1925年,全国职业学校数从1921年的842所增加到1548所,达到了新中国建立以前的最高峰。然而由于内外因素的阻滞,职业教育又迅速沉寂,到1929年,全国的职业学校仅存194所。为此,职业教育界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黄炎培先生认为“我们所希望,百分之七八十没有达到。”从而率先提出了“大职业教育主义”的主张,认识到发展职业教育,决不能仅从职业学校,仅从教育界,甚至不能仅从农工商几个产业下功夫,而必须参与整个社会运动

在20世纪30年代,当时的教育、农林等部门相继制订了以《职业学校法》为代表的一系列有关职业教育的法规体系。职业学校从整个教育体系中重新分列出来,形成逐级分流的格局。遂后,抗日战争爆发,职业教育的发展遭遇新的困难,在此后的近20年时间里,就全国而言,基本上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唯当时的解放区,围绕抗日战争需要所举办的职业教育,有较扎实有效的实施,其特点是面向工农大众,短期为主,灵活多样,力求实用,以应战时急需。

黄炎培、张謇、蔡元培、陶行知、陈嘉庚、陆费逵、顾树森、李梦鳞、江问渔、杨卫玉等一批职业教育先驱,为中国职业教育思想的传播和职业教育制度的建立,不仅做出了卓越的理论贡献,而且有过丰富的教育实践。然而由于当时社会环境过于恶劣,中国职业教育难有大的建树。截止1949年,全国仅有中等职业学校564所,学生77095人。

(二)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稳定发展期(1949年~1965年)

新中国建立以后,翻天覆地的社会变革和突飞猛进的经济建设,强烈带动教育的全面改革和发展,其中中等专业教育和技工教育获得空前发展,并明确成为新中国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

为了适应156项重点项目为中心的“一五”计划建设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国家在引进苏联中等专业学校教育(培养工业类技术干部和管理干部)和技工学校教育(培养熟练技术工人)模式的过程中,积极发展普通高等专科教育,尽快培养出较高层次的技术人才,对本科教育模式。这一时期,毛泽东“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影响重大,其间所形成的半工半读学校教育制度对我国各级各类教育产生的导向作用尤为深远。这一制度下的教育形式既重视受教育者政治素质的培养,又重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结合,然而在具体实施中,由于对理论与实践结合问题认识不足,又一切服从于政治,便难免演化为脱离书本的劳动教育。另一方面,由于普通高等专科教育在人才培养上与本科教育基本相似,只是学制短、学时少,课程采取压缩、简化本科教学内容的方式,强调学科体系、知识的系统性课堂理论传授,则会有意或无意忽视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逐渐走向学科模式。

(三)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浩劫期(“文革”时期)

“文革”期间,全国各类职业教育遭受空前浩劫,学校停办,校舍被占,队伍失散,思想大乱。1969年,技工学校几乎被摧残殆尽,中等技术学校的学生数只剩3.2万人。“文革”后期,特别在邓小平主持国务院工作期间,职业教育曾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增长。1976年,技工学校达1267所,学生21.1万人;中等技术学校1461所,学生为38.6万人。但普通高中畸形发展,在校生多达1483.6万人,职业学校学生数仅占高中阶段学生总数1543.4万人的3.87%。

(四)我国高职教育的恢复发展期(1978年~199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的经济建设进入了一个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政治上的拨乱反正,思想上的正本清源,带动职业教育在恢复中有发展,在调整中有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经济的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对技术人才的巨大需求,迅速发展职业教育培养技术人才成为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大事。

我国严格意义上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它是为适应我国技术密集型产业以及新兴产业对高层次应用人才的客观需要,出现的一种培养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从事技术应用、技术管理和社会服务的高层次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类型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展开,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大量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的引进和采用,使产业结构调整和职业岗位发生变化,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和技术密集行业出现了对应用型高等职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在现代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邓小平提出了“教育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的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为适应地方建设对专门人才的急需。20世纪80年代初期,一些大中城市创办了以“收费、走读、不包分配”为特征的短期职业大学。这类实施高职教育的学校虽突破了我国普通高校长期以来国家“一包二统”的体制,在专业设置上注重与社会的联系,但在课程与教学方面仍然沿用学科模式,难以走出传统高专院校“本科压缩饼干”人才培养模式的窠臼。1982年五届人大五次会议提出:“要试办一批花钱省,见效快,可收学费,学生尽可能走读,毕业生择优录用的专科学校和职业大学。”1983年原国家教育发布的《关于调整改革和加速发展高等教育若干问题的意见》,根据《意见》精神,原国家教委批准建立33所职业大学,1984年、1985年又分别批准建立了22所职业大学。

当时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是职业大学。职业大学冲破了高等教育由中央和省二级办学管理体制,改变了高等教育经费由国家财政拨款的格局,形成多渠道集资的方式。80年代的兴起职业大学,可以看作是由于高等教育的规模不足而导致的专科教育扩展的一部分。虽然它对高等职业教育进行了一定的尝试,但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经验不足,加之政府的政策不配套,职业大学在办学中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专业特色不明显等问题,结果多数学校把高等职业教育办成了普通专科,或者说,办成了“压缩饼干式”的本科。

1986年,原国家教委《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职工大学、职工业余大学、干部管理学院应当利用自己同企业、行业关系紧密的有利条件,结合需要举办高等职业教育”。就在这一年国家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李鹏在会议上提出,高等职业学校和一部分广播电视大学、高等专科学校,应该划归高等职业教育。会议向国务院呈送的《报告》把已有的118所职业大学明确称之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当时,国家还从世界银行争取到3500万美元的贷款,集中支持17所职业大学的建设,推进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进入9O年代,我国开始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培养适应不同职业岗位的具有相应科技知识和拥有实际操作能力的专门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1990年10月在全国普通专科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职业大学分流的意见,即一部分办成高等职业教育;另一部分办成专科教育。1991年1月,经原国家教委和总后勤部共同批准,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工业学校基础上建立邢台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这一年国家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虽然再次提出要“积极推进现有职业大学的改革,努力办好一批培养技艺性强的高级操作人员的高等职业学校”。但实际上这个《决定》对当时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没有产生明显的推动力。1993年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职业技术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明确强调“要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在这一阶段,我国的高的教育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职业大学从1980年的13所一度发展到128所;到1989年,高等专科学校招生数占高校招生总数的50%。许多学校积极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994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通过现有职业大学、部分高等专科学校和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改革办学模式,调整培养目标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在仍不能满足时,经批准可利用少数具备条件的重点中等专业学校改制或者举办高职班的方式作为补充。”(三改一补)

1995年,原国家教委印发教职[1995]12号文件,正式承认职业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办学形式,是高职教育的组成部分。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正式实施,规定职业教育分为初等、中等和高等三级教育,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把高等职业学校教育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标志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从此走向法制轨道。1997年原国家教委为明确高职学校的发展方向和规范校名,提出新建高等职业学校一律定名为“××职业技术学院”或“××职业学院”。6月13日,我国第一所以职业技术学院命名的高职院——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挂牌成立。

这一时期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有:

第一,确立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律地位。

1996年5月15日,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规定:“职业学校教育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根据需要和条件由高等职业学校实施,或者由普通高等学校实施。”这是我国第一次把高等职业教育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颁布,其中第68条规定:“本法所称高等学校是指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其中包括高等职业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这进一步确立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律地位。

第二,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

这一阶段的高职教育政策进一步明确了高职教育的任务,对高职教育展开积极探索,进一步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和特点,以现有高等学校为基础针对出现问题进行调整与改革。1999年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用人才,真正办出特色。主动适应农村工作和农业发展的新形势,培养农村现代化需要的各类人才。”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农村急需的专门人才。”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目标从岗位实际需求进行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大力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等等。注重岗位适应性是本阶段高职教育政策导向的一大特色。

第三,提出了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多种途径。

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三改一补”发展高职的方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则在重申原来的“三改一补”发展方针之外,还提出“部分本科院校设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1999年1月,教育部、国家计委关于印发《试行按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实施意见》更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由以下机构承担:短期职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民办高校、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本科院校内设立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二级学院)、经教育部批准的极少数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办学条件达到国家规定合格标准的成人高校等。这样就形成“六车道”一起办高职的繁荣局面。

第四,改革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

《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要通过试点逐步把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计划、入学考试和文凭发放等方面的责权放给省级人民政府和学校,省级人民政府在国家宏观指导下,对本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现有资源进行统筹。”同年1月的《试行按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实施意见》中决定:“在1999年普通高等教育年度招生计划中,安排10万人专门用于部分省(市)试行与现行办法有所不同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规定“按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举办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专科层次学历教育,其招生计划为指导性计划,教育事业费以学生缴费为主,政府补贴为辅。毕业生不包分配,不再使用《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派遣报到证》,由举办学校颁发毕业证书,与其他普通高校毕业生一样实行学校推荐、自主择业。”“国家主要负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宏观管理,制定基本统一的质量标准、管理办法,编制年度指导性计划,审定举办学校的资格,以及对试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这部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国家不再统一印制毕业证书内芯。”

第五,制定了高等职业学校的设置标准。

1997年,原国家教委颁布了《关于高等职业学校设置问题的几点意见》。2000年3月,教育部在此基础上颁布《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这个文件对高职学校校系两级领导的配备、专兼职教师队伍、土地和校舍面积、实习实训场所、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课程与专业设置、基本建设投资和正常教学等各项工作所需的经费等条件做了规定。文件还提出新建高等职业学校应在四年内在规模、师资、图书设备、教学管理等方面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第六,推动了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设。

1995年,原国家教委发布《关于开展建设示范性职业大学工作的通知》,提出“在专业改革的基础上建设一批示范性学校,逐步带动职业大学总体办学水平的提高,促进职业大学的健康发展”。提出了示范性职业大学建设的目标要求,共九点。其中对于学校规模硬件方面的要求是:“在校生规模达到3000人以上;占地面积250亩以上;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以上;图书总数25万册以上;实验实习设备总值1200万以上。”1999年的《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进一步提出“挑选30所现有学校建设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

(五)我国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期(1998年~2002年)(www.xing528.com)

1998年2月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座谈会,国家教委提出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指导思想。以“三个有利于”为指导思想发展高职教育,实际上走的是一条以内涵发展为主的发展之路,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是完全相符合的。1998年新组建的教育部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提出了“三多一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方针,即多形式、多模式、多机制和深化改革。这是一种探索性的制度创新,它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就具有方向性意义。在中央和国务院重视和指导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神州大地上蓬勃发展,截止1998年,全国职业技术学院101所,专科学校331所,高职高专学校占普通高校学生总数的42.3%,高职在校生118.82万人,占本科生总数的37.43%左右。这个阶段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成熟期,高等职业教育在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已具有相当大的规模。

1999年1月教育部等部委印发《试行按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实施意见》,并决定在当年高校招生计划中,安排10万人专门用于高职教育招生,这个《意见》事实上成为我国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动员令。当年全国高等院校大规模扩招,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也迅速增长,高职教育得到了蓬勃发展,在这种形势下,教育部将原有的高职、高专和成人高校合称为“高职高专教育”进行统筹,以形成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合力。

2002年召开的第四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建立并逐步完善“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这次职教会议与其后颁发的配套文件,构成了新世纪初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基本政策思路和总体改革方向。这一时期的政策比较明确地回答了高职教育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促使高等职业教育真正进入迅速发展的时期。

教育的制度建设,确定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框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职业教育法》颁布,高职教育的地位得到了法律保障。

第二,制定了高等职业学校的设置标准。

《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对已有的与新建的高职院校的规模、师资、设备、经费、管理等方面作了明确的规定。

第三,改革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扩大了地方政府举办高职教育的自主权。

1999年,教育部出台了“三不一高”政策:高职毕业生不转户口、不发派遣证、不发统一毕业证书、高收费。

第四,探索提炼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征。

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大力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等等。

第五,总结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征。

2000年1月,《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归纳了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并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高职高专不同类型院校都要按照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共同宗旨和上述特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协作攻关,各创特色。

第六,探索了高职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

《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设立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基金,实施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依托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重点建设50个职业教育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地方也要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建设。”2000年1月,《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全面提出了改革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若干具体措施。内容涉及教育思想观念转变,专业设置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改革,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学与生产、科技工作以及社会实践相结合,教学管理等多个方面,并决定组织实施《21世纪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计划》。

第七,构建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之间以及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之间的立交桥。

《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要逐步研究建立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之间的立交桥,允许职业技术院校的毕业生经过考试接受高一级学历教育。”“加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步伐,探索多种招生方法,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中有一定比例(近期3%左右)可进入高等职业学校学习;普通高中毕业生除进入普通高等学校外,多数应接受多种形式的高等职业教育,提高素质。”“依据《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法》,要努力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特点的职前与职后教育培训相互贯通的体系,使初等、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与培训相互衔接,并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1999年出台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指出:“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教育内在规律相适应,不同类型教育相互沟通、相互衔接的教育体制,为学校毕业生提供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职业技术学院(或职业学院)可采取多种方式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职业技术学院(或职业学院)毕业生经过一定选拔程序可以进入本科高等学校继续学习。”

(六)高职教育的特色化创建与持续发展时期(2002年至今)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高等职业教育也经过起步、发展,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及时、高质量地输送了一大批急需人才,同时也走出了一条具有高职特色的、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可供旁类教育借鉴的探索之路,积累了丰富和宝贵的经验,取得了一系列突出的成绩。

2002年以来主要的政策文本有:《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简称《决定》)、《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简称《行动计划》)、《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等等。这些政策文本蕴含了两大主题:

第一,以就业为导向改革高职教育。

打造高职教育的特色,提高高职教育的效益。《行动计划》要求“以就业为目标,进一步转变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实行多样、灵活、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

第二,继续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决定》提出要“狠抓职业教育”,“扩大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十五’期间,职业教育要为社会输送800多万名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从现在起到2007年,在高等教育中,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应占一半以上”,“每个市(地)原则上要重点办好一所高等职业技术院校”。

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开始共同组织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重点支持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06年和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先后评选出了28所和42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院校,2008年共评选30所立项建设院校。

从1999年到2008年,我国高职教育的规模得到迅速扩大,招生数、在校生数和毕业生数占普通高校学生总数的比例逐年上升。2006年全国1867所普通高校中高职高专院校为1147所,占学校总数的61.44%。独立设置的民办高校有278所。1998年到2007年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数由43万人增加到284万人,比1998年增长了6倍,在校生达到860万人。由于高等职业教育步入了迅速发展的“快车道”,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达到高等教育精英化和大众化阶段的临界点15%,2007年上升至23%。高等职业教育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起到了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

近30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和发展,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目标定位逐步清晰;确立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律地位,形成了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框架;探索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工学结合教学的特色逐步凸现;初形成了政府主导,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面向市场的多元化办学格局。为建设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实践探索,使高等职业教育成为与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利益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高等教育类型。

二、影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先生在一本书的序言中写道:“现代职业教育引入我国已经130多年了,其发端比普通教育还早。但步履之艰难,远甚于普通教育。”纵观我国这百余的教育历史,就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两者相比较而言,顾明远先生的论断是千真万确的史实。甚至进入21世纪的今天,职业教育虽然在法律上和一般的理论观点中已经明确:“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许多人——包括部分教育决策人员——的潜意识中,职业教育仍然是低于普通教育的次等教育,是普通教育的补充。因此,在教育规划中,职业教育往往仅仅成为调节普通教育生源盈亏的缓冲系统,在招生和经费投入政策中,把职业教育放在保证普通教育需要之余的次要地位。

然而如果把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考察,不难发现它在这百余年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虽然举步维艰,却在缓慢的前进中不断地丰富和完善着自己,愈来愈显示出它不可替代的社会作用。说明它的存在确实是社会的客观需要而非主观愿望使然。为什么经历百余年的努力,职业教育仍然没有被教育的正规系统所完全接纳,这有政治、经济、文化及教育本身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一)政治因素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20世纪前半叶,政治黑暗,政府腐败,列强入侵,战乱不止,虽有一批仁人志士为职业教育在中国的兴起而历尽艰难,奋斗不止,最终却成果有限。“文革”期间,一时的政治失误也曾给职业教育带来惨痛的损失。

(二)经济因素对职业教育的影响是直接的

因为职业教育是适应机器大生产对劳动力的新需求而产生的教育类型。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教育是学术化的,因为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生产、生活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师徒或父子关系获得传承。随着工业生产的产生和发展,社会才提出批量培养工业劳动力的需求,而且在原来由“工匠”统揽一切的状况,逐步有了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分工,随后又有工程设计人员、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分工,形成了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等不同的人才类型。由于培养这不同的人才类型需要有不同的课程体系,从而产生了不同的教育类型。职业技术教育是专事培养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类型,从而逐步地与传统的学术教育有所区别。

我国的机器工业起步于19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比西方国家晚了近一个世纪,而且发展十分缓慢,在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之后的1949年,我国的工业化率才达到12.5%,城市化率只有10.64%。新中国建立后的半个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的20多年,经济总量和工业化水平都大幅度提高。到2000年,第二产业占GDP的比例高达50.9%,第一产业的同类比重降至15.9%。从1978年至2000年,人均GDP增长了4.59倍。这是这一时期职业教育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社会动因。另一方面,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所占比重仍然高达50%,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和从业人员比重分别只有33.2%和27.5%,城市化率也仅有36.2%,而第二产业比重居高不下,这与发达国家差距甚大,而且发展极不平衡。这又不能不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三)文化因素和教育因素是不可分割的

在教育普及程度很低的情况下,教育只能面向少数人,实施精英教育。在长期的精英教育制度下,逐步形成了鄙薄劳动、轻视实践、排斥大众的思想观念,并成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通过在这种思想文化指导下制定的教育制度、教育法规和教育政策,阻碍着面向大众而又崇尚实务的职业教育的发展。

三、面向未来,不断进取,再创高等职业教育的辉煌

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的任务将更加繁重。以信息技术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正快步走来,这个以知识生产、传播、消费为特征的时代将使劳动力素质要求高移。因此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教育部前部长陈至立指出:“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并实行新的办学模式和运行机制。要探索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路子,明年要有实质进展。”我们应当在总结以往办学特色的同时,认清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克服困难的方法,经过不懈努力,再创高职辉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