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计划的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计划的分析

时间:2023-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我国目前情况下,高等职业教育作为种专科层次的学历教育,学生必须掌握相应学历层次要求的基本理论与知识,掌握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与方法,完成高等教育阶段的基本素质教育,以较扎实的基础理论,较深的专业理论,较强的岗位职业能力、就业弹性、创新能力和较宽的继续学习能力学习而有别于中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计划的分析

第六节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计划

一、制定教学计划的指导思想

如前所述,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可理解为:

(1)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第一线的技术应用、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各类应用型人才为宗旨。

(2)以实际工作岗位(群)所需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确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3)以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

(4)在加强学生品德修养、人文素养和文化知识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实用技术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培养。

在制定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计划的工作中,必须全面体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必须紧紧抓住全面推进素质的主题,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遵循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充分体现出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必须科学处理好各教学环节之间的,努力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出一种宽松的环境;必须坚持统一性和多样化的结合,在保证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做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努力办出各校各专业的特色,办出新水平。

二、制定教学计划的基本原则

根据国外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经验,结合我国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实际,在准确把握高职培养目标的基础上,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科学制定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计划。

1.高等职业教育教育层次的准确定位原则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职业教育中的高层次教育,应充分体现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档次的高层性。在我国目前情况下,高等职业教育作为种专科层次的学历教育,学生必须掌握相应学历层次要求的基本理论与知识,掌握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与方法,完成高等教育阶段的基本素质教育,以较扎实的基础理论,较深的专业理论,较强的岗位职业能力、就业弹性、创新能力和较宽的继续学习能力学习而有别于中等职业教育。同时,学生通过在高等职业教育阶段接受的岗位能力训练,掌握熟练、规范的操作技能和将理论转化为实际成果的专业能力,并能随着岗位的变化,很快适应新岗位的要求,体现就业的弹性。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属于高中后教育,是在高中文化教育和中职教育上进行的专业技术教育,学生应具有相应的高中文化基础。因此,为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要求,针对其主要生源为应届高中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的实际情况,教学安排中必须在前期进行实事求是的分类补缺教学,为将不同生源培养成为合格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创造必要的先决条件。

2.注重素质教育,坚持五育并举的原则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注重素质教育,尤其是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培养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跨世纪高质量高等职业教育人才,是制订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计划和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与科学素养现代人的基本特征。作为培养高级技术型应用人才的高职,在强化职业能力培养的同时,必须将文化素质教育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必须做到五育并举,使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在课程体系上,由专业技术教育占主导地位的单一教育教学体系向全面兼容文化、历史、道德哲学经济、环境、艺术等体现人才全面发展的综合性教育教学体系发展,在教学内容中,增加文学与历史、市场与经济、环境与发展、艺术与哲学的课程;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加强必修与选修、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实践的结合;在不同类型专业中,既要体现对理工科类学生强化人文社科类素质教育,对文科类学生也要加强自然科学素养的教育。同时,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总结我们过去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取得的经验与成果,真正做到将文化素质贯穿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体现在高职教学计划中。

3.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突出实践教学的原则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定位及其明确的培养目标,坚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原则构建课程体系和制订教学计划,是办出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关键所在。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获得相应职业领域的职业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是教学计划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是制订与优化教学计划的基础。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职业不是简单的操作技能,而是职业岗位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应变能力)、职业道德修养和其他相关能力(合作、公关、组织、协调、创新和心理承受能力)的综合概念。它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态度等为完成职业任务、胜任岗位资格所要求的全面素质。职业能力的培养,可以在借鉴CBE(能力本位教育)理论和DACUM(教学计划开发)方法的基础上,在重视专业理论教学、创新能力培养的同时,注意加强对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更要注意对职业岗位能力科学、准确的定位与实事求是的分析。

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是现代教育思想观念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但心须更全面、更科学地认识到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不能简单地将其等同于生产实践中动作技能的操作练习和培养。真正的实践能力主要表现为学生能根据其所学的知识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基本素质,它的培养途径和方式应该是多样化、系统性和紧贴生产实际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其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都应紧密联系生产实际,注重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要坚持产学结合,明确提出每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内容、时间、方法和具体的安排、要求和可操作的考核方法与标准,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不搞一刀切的教条主义做法。要紧密结合理论教学,精心设计好它与实践教学的接口,制订出专业实践能力训练计划。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更是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重要特色之一。

4.适应性与针对性的辩证统一原则

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计划制订与优化过程中,课程的适应性与针对性是一对矛盾。作为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环节及课程的设置必须针对一定的职业岗位(群);作为高等教育,应有别于职业教育,必须考虑旨在培养学生在就业弹性与可持续学习的课程与教学环节设置。在按技术领域设置的“宽”专业教学计划中,应以适应性作为主要考虑因素;在按职业岗位(群)设置的“窄”专业教学计划中,则应以针对性为主。从科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来看,职业岗位的变动及其内涵的不断丰富将越来越明显。因此,在坚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原则制订与优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计划时,必须实事求是地坚持适应性和针对性的辩证统一,不仅仅要考虑主要就业岗位(群)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更要注意加强学生对岗位及其内涵变化的适应性和可就业范围的弹性选择,注重对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与基础的充实和培养。

5.理论课程设置中突出专业理论课程的原则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使我们认识到:进行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虽然要以强化实践教学作为改革的突破口,但理论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施也是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不改革传统的理论教学体系,不重新构建新的理论课程体系,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就没有保障。这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难点,也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不可逾越的阶段。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必须有合理的知识构成:基本素质(基础理论和文化素质)、专业理论和专业技术。三者中,专业技术直接反映了当前职业岗位(群)的工作需求,体现了教学的针对性;专业理论是基础理论在一定专业范围内沿实际应用方向上的综合和发展,是相近专业的共同基础;基本素质中的基础理论是自然与社会的普遍规律,是专业理论的基础,覆盖面更广,而文化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具有丰富创造力优秀人才的基础。三者中,基本素质和专业理论就其知识性质来说相对稳定,专业技术知识则处在不断频繁的更新之中。作为支撑高职人才的发展和适应能力的是基本素质和专业理论这两类知识。因此,在理论课程设置和构建过程中,应突出对这两类课程的教学。对专业技术知识课程,要及时实施动态组合。同时还必须注意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差异,重在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

6.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

教学计划以课堂教学为主从而体现学生以学为主是毫无疑问的,但为了强化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对他们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会在更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成长。因此,必须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将学生在校的全部修业时间都纳入教学计划的整体规划之中。要精简课内学时,加大课外学时,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实践中学习,尤其是对学生全面素质养成的素质教育类教学活动,以安排课外教学为主,同时必须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于所有课内教学活动中,这对于营造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氛围,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此外,加大课外教学将有助于教学方法的改革,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教学考核方式和方法的改革。

7.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

“发展个性,因材施教”,处理好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这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计划要体现的特点之一。在教学环节与内容的安排上,要尽量减少强制性的限制,增加灵活性和弹性。其主要体现在:选修课程上的弹性,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在相当大的范围内任意选修课程;学习修业期限的弹性,允许优秀学生提前毕业或辅修其他专业,也允许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延长修业期限;课程内容上的弹性,使课程和相关的教学活动及其内容安排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运行机制中,完全学分制的实施是主动适应素质教育需要、坚持灵活性与原则性相统一的基本外部环境。

三、教学计划的基本结构

高职教学计划基本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1.基本素质教育类教学活动(约占总学分的20%左右)

(1)基础理论:自然科学素养、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类养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性教育教学活动;

(2)文化素质教育:中国历史与民族文化、世界历史世界文化、哲学、价值观道德观、公民意识、文学与艺术教育等旨在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类的理论与实践性教育教学活动。(www.xing528.com)

2.专业理论教学活动(约占总学分的30%左右)

专业理论的课程与教学内容主要是指该专业所归类的专业(学科)以及相近专业(学科)赖以存在与发展、精选或综合后设置的、构成归类专业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科学素质的专业平台性课程和相关的理论与实践性教学活动。

3.专业技术教学活动(约占总学分的20%左右)

专业技术的课程与教学内容主要是指该专业直接面向的主要职业岗位(群)对高职人才岗位职业能力所要求的、工作中频繁应用的、反映该专业特色的课程及相关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活动。

4.专业综合实践教学与训练活动(约占总学分的30%左右)

专业综合实践性教学与训练活动主要是指独立与专业理论、专业技术知识与相关实践教学活动之外的、综合运用这二类实践教学活动成果的、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理论解决生产第一线技术问题的创造性技能与动作技能而进行的、按照系统化要求设计的专业实践教学与训练活动。

关于高职教学计划内容安排有以下几点说明:

(1)教学计划中四个部分内容所占总学分的比例会因专业的“宽”、“窄”不同而有所变化。

(2)教学计划中各部分内容及教学活动的属性可以有必修课、选修课、讲座、必要的研究型或综合型实验、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

(3)专业实践性教学与训练活动有单列的实验课、教学与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多种形式,可以在校内或校外的实践教学基地、实际生产岗位等多种环境下进行。

4.学生在修业期间所进行的实践教学活动总学分(或总学时)为专业实践性教学与训练活动所占学分(或学时)和其他三部分内容中所包含的实践教学学分(或学时)之和。

(5)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强化职业能力培养,全面实施学分制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教学计划中的课程体系结构可以安排为多种形式,建议采用“自由式”或“阶段式”和“自由式”的组合形式。

四、制订教学计划的基本方法

制订与优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计划,必须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遵循基本原则,按照教学计划的基本构架,进行科学、规范、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才能真正做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完美再现。为此,在制订与优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计划的过程中,可以考虑应用如下基本方法。

1.加强对素质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本理论、基本特征、基本内涵的深入学习

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质量的高职人才,首先遇到的是现代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提高问题,尤其是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与认识。因此,要制订高职教学计划,必须在全校范围内,尤其是在教学计划的相关制订小组内进行深入和针对性的学习和讨论,准确地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和特征,认识与掌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意义和核心,紧紧抓住高职的本质特征、发展方向与存在问题,真正了解时代发展对未来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新要求,开展广泛的教育思想与观念的大讨论,从而为制订高职教学计划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2.建立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计划制订的相关组织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计划的基本组成内容,建立全校性的相关高职教学计划制订小组是十分必要的。基本素质教育教学研讨小组,由成员以校内长期从事基础理论、文化素质教育教学的高职称教师、掌握该专业前沿发展动态并具有较为丰富实践经验的高职称教师和中高职称的“双师型”教师组成;后者成员由该专业服务面向的职业岗位(群)生产一线直接从事技术人员组成。另外,还必须建立主要由学校从事教育教学管理及研究人员组成的教学计划综合制订与优化小组。

3.明确目标与任务,深入社会与企业进行调研,确定教学计划各部分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

为制订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计划而建立的有关组织,要结合对现代教育思想观念的深入学习,明确他们应承担的目标与任务。既要深入社会作广泛的社会调查,同时要精心选择具有典型代表意义、与专业密切相关、不同规模与类型、生产与技术水平较高的企业进行全方位的调查研究,为确定教学计划各部分的核心内容奠定基础。基本素质教育教学研讨小组要通过对社会、学校的社会调查与研究,必须认真研究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的规格要求,必须研究该专业直接服务的职业岗位(群),必须认真分析受教育对象的年龄与心理特点,拟定出学生应具有的主要基础理论教学内容、文化素质养成教育的教学内容,初步确定出对应于这些内容的基本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时间。在此阶段,可不必考虑教学计划对这部分内容教学的教学学时要求。职业能力教学研讨小组的主任务是拟定出培养学生可持续学习与发展而必须具备的专业基础理论教学内容、教学时数、教学活动类型、教学组织形式等;其次,必须认真学习、研究、掌握CBE理论的精髓、DACUM方法的操作技巧、DACUM主持人的工作技能,精心组织岗位职业能力分析活动。专业顾问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在DACUM主持人的组织下,系统进行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并按理论技术、经验技术、智力技能与动作技能进行分类,确定出它们在完成岗位工作中应用的频度与难度,确定出对能力考核的具体要求而不必考虑教学计划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学时要求。教学计划综合制订与优化小组要认真研究并确定出适应本校特点的教学计划和课程结构体系的组织形式,学分制施行与管理办法,提出对其他两个小组拟定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时同安排等按照各部分内容预定的学分进行相关理论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安排的基本操作方法。

4.按照满足素质教育需要,重视专业理论、强化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优化课程体系,精选实践教学活动,精心设计系统性的专业实践性教学与训练活动

基本素质教育教学研讨小组根据拟定的教育教学内容,按给定的学分数进行教育教学内容的优化组合,形成相应的课程结构与类型;职业能力教学研讨小组根据拟定的专业理论教学内容,按给定学分数,精心设计出专业理论教学的主干课程,综合出专业技术教学的核心课程与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的相关实验、实习环节,确定出必修与选修课;同时职业能力教学研讨小组与专业顾问委员会相配合,系统性设计出专业综合实践教学与训练活动,提出相应的专业能力达标要求;在此基础上,教学计划综合制订与优化小组根据前述结果,对素质教育类教育教学活动按“纵条式”结构、基本理论、专业理论类教学活动按“阶段式”结构、对综合实践教学与训练活动按“交替式”与“纵条式”相结合的结构、对选修课按“自由式”结构、按各部分所占学分比例进行教学计划的综合整理,制定出教学计划。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计划的制订与实施包含着理想化目标与条件制约性实施这一矛盾。因此,必须以科学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认真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如教学计划中提出的精简课内学时,加强实践环节,采用各种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提高教学效果,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新能力,将会受到诸如办学经费、师资队伍现状、实验学习条件、教学手段和图书资料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要改变现有客观条件,必须进行一系列配套改革,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保障机制,还有很多社会性的工作必须依赖于全社会的改革。因此,教学计划的制订与优化,应实事求是,符合现实,适度超前但不可太理想化,共应定期保持对教学计划的动态调整。

制订与优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计划,要坚持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原则,但要避免过分强调“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和“岗位针对性”,在“改革学科型教育模式”的前提下,忽视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教育属性,弱化它的知识与理论基础,尤其是专业理论的基础,使课程的设置与组合出现随意性,失去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因此,对高等职业教育必须继续加强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和大胆实践。

5.教学计划的审定与教学活动的进一步开发

教学计划的初稿必须经过由校内外教育教学专家、专业顾问委员会的部分成员组成的教学计划审定小组的认真研究、分析,进一步优化、审定后才能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计划是保证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础。完成教学计划的制订与优化,仅仅是绘出了张培养高质量高职人才的蓝图,而蓝图的实现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依赖于教学计划中每门课程和每一个教学活动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料建设、组织形式、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和客观的可操作的考核方法与标准,依赖于高素质师资队伍的建设,依赖于教学基础建设,依赖于对教学艺术的研究,尤其是专业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问题。因此,在完成教学计划的制订与优化后,必须花更大精力、更科学的态度、更扎实的工作、动员全体教职员工更深层次的教肯思想与观念的大讨论,做好课程建设与教学实施工作,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制订出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符合高等职业教育教育教学规律、满足21世纪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要求的教学计划是项具有创造性的系统工程,遇到的问题及困难必然很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研究有关素质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思考、探索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计划制订的相关问题,积极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我们坚信,只要经过持之不懈的努力,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将会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并将结出丰硕的成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