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跨学科的研究生教育的分析介绍

跨学科的研究生教育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3-03-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章的第一节介绍近年来美国博士生教育的一些改革,值得我们关注。我们认为,美国是公认的科技强国和高等教育强国,强大的科技与教育是美国强国的基础。如果说美国科技与教育的强大有什么秘诀的话,那就是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实现科技与教育的统一”。二战后,美国科研系统和教育系统的规模越来越大,两大系统都更加依赖政府的财政赞助,科研系统、研究生教育系统和拨款系统之间产生较为复杂的联系。

跨学科的研究生教育的分析介绍

世界著名高等教育研究专家伯顿·克拉克(Burton Clark)教授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编著了两本关于研究生教育的著作:《研究生教育的科学研究基础》、《探究的场所》,探讨研究生教育与科研之间的关系。而本章的主题则是“跨学科的研究生教育——跨学科研究的未来基础”。通过跨学科科研和教学来培养下一代科学家已经得到各方的重视。前面第三章,我们介绍了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采用集群聘任的方式构建校级跨学科合作研究网络。据不完全统计,集群教师通过合作开发的学位项目(包括本科、硕士和博士)达到了14个,创建的跨学科课程达到39门。[1]

大学在组建跨学科研究中心时,会遇到研究生培养的各种难题。国内大学所遇到的核心难题是没有建立起科研与教学(研究生培养)紧密结合的机制。例如,我国高校内部大都还是通过行政化方式把研究生招生指标数划拨给院系;教师个人往往有了正高职称,才有资格提出博士生导师岗位的申请,却不需要承担较大比例的研究生学费和生活津贴。在这个过程中,导师的科研任务与研究生招生人数、培养任务没有挂起钩来。简要地说来,可能是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所致,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运行更多地采用行政化手段。目前,这个现象正在改变过程之中。未来相对合理的研究生教育运行模式应是一种“市场竞争方式”,需要与科研项目的竞争方式相耦合。

美国博士生教育是一种把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当然这种过度市场化的模式(科研项目、经费、研究生培养紧紧地捆绑在一起)也有消极的一面。本章的第一节介绍近年来美国博士生教育的一些改革,值得我们关注。第二节介绍耶鲁大学医学院为了培养未来生命科学研究的领袖,对研究生培养方式做出了相应调整,建立了一个跨越传统学系边界的联合项目(Combined Program):“生物学和生物医学科学项目”(Biological &Biomedical Sciences,BBS)。耶鲁这一研究生教育创新会对我国大学开展跨学科的研究生培养工作有所启示。

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和艾莫利大学合作举办的“技术创新:产生经济成果”(TI:GER)项目是一个管理学、法学、工学等多学科联合培养研究生的跨学科项目,探索把研究生培养与科技创新的实践结合起来。第三节概括该项目的课程体系和核心活动,并分析了该项目成功的因素。(www.xing528.com)

本章的前面三节内容我们将专门关注美国的经验。为何要研究“美国的经验”?我们认为,美国是公认的科技强国和高等教育强国,强大的科技与教育是美国强国的基础。如果说美国科技与教育的强大有什么秘诀的话,那就是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实现科技与教育的统一”。

二战后,美国科研系统和教育系统的规模越来越大,两大系统都更加依赖政府的财政赞助,科研系统、研究生教育系统和拨款系统之间产生较为复杂的联系。这种联系保证了美国的高新技术研发与高级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保证了美国长期处于科教的领先地位。为实现这种结合,美国的科教政策与管理模式都有所创新:从宏观层面上看,是研究型大学从其他类型的高校中分离出来、政府和企业混合资助高校科研等;在中观层面是大学内部建立研究生院、自我筹措资金和交叉补助等方式;在微观层面,教学群体和科研群体在学术的基层单位(高校的学科院系或研究中心)融合在一起,有效地促进有形知识和缄默知识在师生之间相互传递。

现在,美国大学已较好地建立起“科技与教育的统一体”,如磁铁般地吸引世界各国的优秀人才和各类资源。我国高校在推进跨学科研究的过程中,在加强协同创新的进程中,为了促进科教结合,我们需要做出哪些变革,本章的最后一节尝试提出若干建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