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精神分裂症心理咨询问题及康复期心理治疗

精神分裂症心理咨询问题及康复期心理治疗

时间:2023-04-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精神分裂症心理咨询一、精神分裂症的早期咨询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病人,一是家属已经发现病人某些早期异常情况,前来咨询是否有病。

精神分裂症心理咨询问题及康复期心理治疗

第三节 精神分裂症心理咨询

一、精神分裂症的早期咨询

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病人,一是家属已经发现病人某些早期异常情况,前来咨询是否有病。另是病人自己也觉察到了自身的某些异常,或是亲朋好友建议前来咨询的。因此要给予早期诊断明确建议,如精神科会诊、介绍早期干预的重要性(详见本章第一节)。重点是要使病人、家属去掉侥幸的心理,相信科学,面对现实,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争取早期痊愈。

二、急性期处理原则

精神分裂症的急性期处理,无论是首发或复发均建议由精神专科处理,住院或定期门诊。常用方法是药物为主的治疗。

1.氟派啶醇肌肉注射治疗 对兴奋躁动拒服药者常用氟哌啶醇治疗。剂量依病、依人、依反应情况而定。每日10~80mg,一般3天,不超过5天。

2.电休克 对兴奋、躁动、木僵、伤人、拒食违拗严重者效果迅速,每日1次,连续3天,视情况再调整间距时间。一疗程10次。

3.服药物 能快速起效的口服药物如奥氮平、思瑞康、氯氮平。奥氮平首次口服10mg,第二日为15mg,每日不超过20mg。思瑞康首次50mg,第二日为100mg,第三日为200mg,第四日为300mg,后视情况调整为每日300~500mg。氯氮平首次为每日25mg,以后每日增加25mg,加至每日250mg后视情况在每日250~600mg之间调整。

三、药物治疗原则及用药原则

(一)药物分类

抗精神病药物日新月异,新药不断推出。一般分为:

1.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常用的有奋乃静、氟奋乃静、氯丙嗪、三氟拉嗪、甲硫哒嗪、氟哌啶醇、五氟利多等。该类药的特点为价格便宜,疗效肯定,但各类不良反应也较多。

2.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如氯氮平、利培酮、奎硫平、奥氮平。该类药的特点为治疗阴性症状效果更好,对椎体外系迟发性运动障碍风险更少。作用谱更广一些,但价钱较贵(氯氮平除外)。

3.长效剂 如五氟利多、氟奋乃静葵酸酯、葵氟哌啶醇、利培酮注射剂等。长效药特别适用于拒药、藏药、缺乏监护以及需长期治疗的病人,一次给药至少能保持一周以上药效。

4.注射剂 如氯丙嗪、氟哌啶醇、奥兰扎平等。特点是起效迅速。

(二)用药原则

1.靶症状原则 根据病人各自的靶症状,如以阳性或阴性症状为主,或以幻觉妄想,或以行为紊乱为主等来选择。

2.个体化原则 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躯体情况,如肝肾功能、心脏情况、血相情况、药物副作用反应、耐受性、服药依从性、病期长短等来考虑。

3.剂量原则 以疗效理想和不良反应最小为准则。(www.xing528.com)

4.换药原则 如药物已用至足够剂量(治疗量上界)、足够时间,急性病例已用3~6周无效,或部分有效4~10周,慢性病例已用3~6个月,无效可考虑换药。

5.维持剂量原则 在精神症状被控制后,再视病情持续用药1个月到半年,然后逐渐减至维持量。一般维持治疗在2~5年。如2次以上病情反复者要终生维持服药。

四、康复期心理治疗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本身就存在社会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康复期病人因经过药物治疗症状基本控制,自知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因此来门诊咨询的病人及家属也较多。具体康复训练如下:

(一)生活行为的康复训练

经过个人生活技能训练使病人掌握好其生活技能,如饮食、衣着、个人卫生、睡眠等日常生活。用训练、督促、强化来改变病人的懒动、懒散及淡漠,可用行为疗法进行治疗。

(二)家庭生活技能训练

因绝大多数病人要回归家庭,因此通过家庭技能训练能使病人更好地适应家庭生活。如同家庭成员和睦相处,进行家庭清洁、布置、食物的采购、烹饪、钱物的管理及计划等活动,可使用行为疗法进行治疗。

(三)社会交往技能训练

关键是学会如何正确地表达情感,还要训练病人如何正确地选择时机和方式来对待周围所发生的事件。为提高病人的社会活动能力,加强社会适应能力,首先让病人提高情绪,鼓励其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如观赏戏剧舞蹈、体育比赛等,因为在游乐欣赏时病人不受精神症状制约,能很好地放松,自然地表达出正常情感,故有利于消除病态。再者,参加的文体活动多为集体活动,接触人物多,多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进行,故能加强病人的整体观念,改善社会交往能力,可采用艺术心理治疗方法。

(四)工作、学习的康复训练

病人康复的最后目的是重新走上工作、学习岗位,因此必须把因疾病而受损的工作、学习能力尽快恢复。首先要培养对工作、学习的兴趣。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计划,计划要切实可行,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鼓励督促病人实行计划,可采用行为治疗方法,如采用奖罚法、家庭治疗方法等来促进工作、学习、技能的提高。

【案例】 张某,男,25岁。三年前变得孤僻话少,常自言自语、傻笑、紧张、害怕,认为有很多人要“搞”他,住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给予维思通治疗,3个月后病情显著改善而出院。病人也承认自己有病,愿意在家继续服药,但病人仍表现出生活懒散,早上要睡到9点钟以后才起床,并且不注意自己的个人卫生,衣着不整,不愿洗澡,头发很长了也不愿理。为此给予病人行为治疗。首先向病人说明了治疗的目的(改掉不良行为和养成良好的习惯)、意义(只有具有了良好的习惯才能独立生活,才能正常地工作、结婚)和方法(强化疗法、奖罚法)。然后和病人家属共同设计一个循序渐进的计划。如比前一天早15分钟起床并能保持3天,奖励10元钱,如果退回去一天,就罚10元钱。每月自己提出要理发,奖10元钱。超过40天不理,罚10元钱。经过不断地强化,病人生活懒散、不注意个人卫生的症状基本消失。

五、精神分裂症心理咨询要点

心理咨询帮助解决病人的困惑、调整生活环境、改善人际关系、消除或削弱导致发病的可能诱因,强化支持系统,解决心理症结,获得心理支持,做好亲属咨询,建立完善的监护系统,必要时早期接受药物治疗。

对那些精神症状处于活跃阶段但尚能合作的病人,通过反复的咨询,帮助病人提高对自己症状的认识和对疾病的认识,即:通过增进和健全病人的认知过程,帮助他们消除病态的防卫行为、退缩和过度的自恋,消除顾虑,增强对治愈和生活的信心,促进自知力的恢复,帮助他们回到现实中来,能够自己面对现实困难而不逃避,学会更理性地、健康地运用对策处理问题。同时,也要向亲属和单位领导咨询,取得他们的配合和协助,改善病人在家庭和社会中的环境条件,以促进病情早日缓解。

对于症状缓解进入恢复期的病人,由于病人的自知力部分恢复并有了求治的愿望,心理咨询的重点在于通过增强病人的认知过程以增强自知力和对治疗的信心,增进疗效和防止病情加重。同时,取得病人亲属和社会的协助与配合,帮助病人参加和适应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以促进早日痊愈和精神康复。

对已达到临床痊愈的病人,亦须继续通过定期的咨询和追踪观察,指导病人服用维持剂量的药物,协助和指导他们更好地应付工作、经济、家庭和生活上所遇到的困难,让病人和亲属了解及掌握预防复发的知识,即使在恢复得很好的病人中可能还有残留的精神症状或个性上的问题,要让病人的亲属、朋友、同事和邻居了解这种情况,予以体谅和帮助,并主动配合执行预防复发的各项措施,并给予感情上的支持,在工作上和生活上予以妥善安排照顾。积极的社会支持对促进病人的精神康复和减少复发有着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