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先抑后扬见奇效∶谈增减效应

先抑后扬见奇效∶谈增减效应

时间:2023-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心理学家阿伦森把这种心理现象称为“增减效应”。这一实验证实了增减效应。增减效应对于人们来说是一项需要掌握的引导技巧。表扬与批评都是根据需要择善而行,切忌程式化。表扬、批评要逐步升温,防止“暴涨”。班主任老师用心良苦,意在继续巩固后进生的优点,促使其发生根本转变。增减效应实验证明:先批评后表扬比先表扬后批评的效果好,甚至比全部表扬的效果还好。总之,不能简单、机械地套用增减效应。

先抑后扬见奇效∶谈增减效应

人们都有过这样的心理体验:到商店去买散装水果糖核桃或别的价值比较高的东西,同样称500克散装水果糖,假如第一次放上称盘450克左右,以后一颗一颗不断地增加,直至500克为止,顾客至少在感觉上认为,营业员似乎多给了几颗糖,会对营业员产生好感;反之,若是第一次放上称盘超过500克,然后一颗一颗地减下来。在看着营业员从盘子里一颗一颗地往外取时,顾客的心一次次地被揪紧,内心在说“不要再拿掉了呀”!虽然两次不同方式称糖最终重量都一样,但后者使人心里不舒服,感觉上似乎不断地减少,营业员在克扣分量,因此对这位“抠门”营业员心生不快。

心理实验研究显示:人们最喜欢那些对他们的喜欢不断增加的人,最不喜欢那些显得喜欢不断减少的人;一个对人们喜欢逐渐增加的人,比一贯喜欢人们的人更令人喜欢。心理学家阿伦森把这种心理现象称为“增减效应”。

心理学家阿伦森为此专门做了一个实验。实验的被试者为80位女大学生,分为四组,每一组中的被试者,都有机会听到另一事先安排好的同学谈对这些女大学生的评价,其方式如下:

1.贬抑→贬抑组:七次谈话只谈被试者的缺点,不谈优点。

2.褒扬→褒扬组:七次谈话只谈被试者的优点,不谈缺点。

3.贬抑→褒扬组:前三次谈话只谈被试者的缺点,后四次谈话则专门谈被试者的优点。

4.褒扬→贬抑组:前三次谈话只谈被试者的优点,后四次谈话则专门谈被试者的缺点。(www.xing528.com)

四组被试者听完该同学对自己的褒贬后,实验者要她们各自评定对该同学的喜欢程度。结果发现,最喜欢她的是先贬后褒的第三组,认为她很客观,有知人能力;最不喜欢的是先褒后贬的第四组,认为她虚伪,有意伤害她们的自尊心。全部褒扬并未使她们兴奋,全部贬抑当然不能使人满意。这一实验证实了增减效应。

增减效应对于人们来说是一项需要掌握的引导技巧。

把握表扬和批评的比例。管理者对员工、家长对孩子一股脑儿批评,固然会使人灰心丧气,造成心理对抗;全是表扬,则会使人飘飘然,盲目乐观,未必能使人始终保持振奋的精神。一般来说表扬与批评的比例以7:3为当,至少是6:4,要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两者不能偏废。

遗憾的是在实际生活中,一些人往往对他人批评多,表扬少,这样看不惯,那样不满意,批评不断,以致于被批评者对领导、家长极其反感。喜欢听表扬话,这是人的天性。表扬能使人更加自尊、自爱,激扬自信,从而奋发向上。所以,管理者对员工、家长对孩子还是要多一点表扬、鼓励,少一点批评指责。这样做,引导效果会更好。诚然,有时为了解决某个问题,例如重大矿难,领导就着重谈问题,作批评,追究责任,没有必要多表扬。表扬与批评都是根据需要择善而行,切忌程式化。

表扬、批评要逐步升温,防止“暴涨”。有的班主任老师为了转变后进生,给后进生创造“闪光”机会,然后在班上大加褒扬,甚至委以班级干部重任。班主任老师用心良苦,意在继续巩固后进生的优点,促使其发生根本转变。然而,后进生的一些痼疾并非一朝一夕形成,一旦旧病复发,班主任老师就撤销其前不久委任的职务。这样一热一冷,温差太大,势必造成学生心理“感冒”,其结果学生变得更差。所以,管理者对员工、家长对孩子、教师对学生的表扬、批评以及情感投入,都要逐步增加或减少,任何暴冷暴热的做法都不可取。相反会留下后遗症,甚至造成“抱鸡鸡不斗,气死抱鸡人”的尴尬局面。

先批评后表扬并非一成不变模式。增减效应实验证明:先批评后表扬比先表扬后批评的效果好,甚至比全部表扬的效果还好。但是,这并非一成不变的灵丹妙药,关键在于批评、表扬的内容,与客观事实的一致性;其次,决定表扬、批评效果的因素很多,有管理者的情感、态度、方法问题,员工、孩子的心理状态、时机、环境等原因,顺序只是技巧之一。况且,就顺序而言,有时先表扬后批评的效果也很好。总之,不能简单、机械地套用增减效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